为你推荐
前言
PART Ⅰ“知”与“无知、未知”阐明其结构
1.1 “未知的未知”这一死角
你能列举出几个“便利店里不出售的东西”?
拉姆斯菲尔德所说的“未知的未知”
“常识”是位于“已知的未知”外侧的墙
1.2 “知”是“事实和解释的组合”
什么是“事实”,什么是“解释”
事实是零维,解释是N维
解释就是“分”和“连”
“画线”须明确“方向”和“长度”
知识是“可重现”的快照
想象和创造是指“知识的重构”
1.3 “无知、未知”的思考框架
“无知、未知”和“三个领域”
通过“维度”所见的三种无知
关于无知的对立轴
1.4 已知和未知的不可逆循环
“知”和“未知”扩张的边界
“无知、未知”和“知”的循环
“无知管理”的思维方式
1.5 苏格拉底和德鲁克所提倡的 “无知”的两种视角
“元认知”是基于“无知之知”的意识的原点
用无知重置既有知识
你能做到unlearning(舍却所学)吗?
德鲁克所说的“无知”的活用法
PART Ⅱ“解决问题”的困境能“解决问题”的人不能“发现问题”
2.1 “知(识)的困境”
“问题”源自事实和解释的乖离
创新者是指“重新画线”的人
模式识别有助于理解,模式化导致死脑筋
“画线”导致“出乎预料”
定义问题造成“封闭体系”
2.2 “封闭体系”的困境
“封闭体系”和“开放体系”的循环
“公司”这一“封闭体系”也会成长、退化
同样适用于人类的“封闭体系”的困境
2.3 “解决问题”的困境
从下游的解决问题到上游的发现问题
上游和下游是不连续的
社会、企业、学校被“下游”最优化的原因
PART Ⅲ“蚂蚁的思维”vs.“蝈蝈的思维”从解决问题到发现问题
3.1 “蚂蚁思维”与“蝈蝈思维”的差异
蚂蚁与蝈蝈的思维的三个差异
判断是蚂蚁还是蝈蝈的检查表
3.2 从“存量”到“流量”
当蚂蚁的美德瓦解时
“有产者”与“无产者”的区别
从“未知”=“不知道的事”开始思考的蝈蝈
积蓄“已知”=“知(识)”的蚂蚁
3.3 从“封闭体系”到“开放体系”
“画线”的蚂蚁与“不画线”的蝈蝈
重视“中心和序列”的“封闭体系”
“二选一”的蚂蚁与“二分法”的蝈蝈
“封闭体系”思路的优势和弱点
3.4 从“固定维度”到“可变维度”
为了“升维”,要以“上位概念”思考
是使固定变量达成最优化,还是创造新的变量
各单位所体现的经营管理的维度的不同
低维比高维容易理解
“固定的蚂蚁”与“可变的蝈蝈”的对立结构
3.5 从“奇点”出发的问题发现法
“奇点”是如何产生、进化的
蚂蚁和蝈蝈对待奇点的不同反应
权力阶层vs.革新者
画线?不画线?
奇点进化例——智能手机时代的信息安全
用来思考“奇点”的框架和练习题
奇点发现法——着眼于“禁止”“其他”
3.6 蚂蚁和蝈蝈能否共存共荣?
各领域的蚂蚁和蝈蝈
在“二维”中,蚂蚁常占据压倒性的优势
蝈蝈在蚂蚁窝里跳不起来
互相怎么看
通过“元级”克服对立结构
决定是蚂蚁还是蝈蝈的性格和环境
PART Ⅳ发现问题所需的“元思考法”升维发现问题
4.1 上位概念与下位概念
上位概念是指用以思考的解释层
上位概念是指用“元”思考
脱离“现在、这里、这个”
“无知之知”是“元认知”的产物
4.2 通过“抽象化、类推”升维
“分类”是源自抽象化的上位概念
“关系与结构”的抽象化
不用方程式难以教算术的理由
抽象化没有“公民权”的理由
作为抽象化应用的“类推”
4.3 通过思考的“轴”升维
思考的“轴”是指解释的方向性
思考的“轴”的三个种类
“多样性”之所以重要的理由
4.4 通过“Why(上位目的)”升维
目的与手段、原因与结果是“一个道理”
“为什么?”是向上位概念回溯的唯一口令
“How型疑问词”的“维度”
只有“为什么?”能“重复5遍”
以上位目的思考的Why型思维
通过Why型思维“改变赛台”
4.5 为了活用“元思考法”
与上游工作契合的元思考法
上位概念的工作不可能“分担”
后记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同类图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