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中资企业在德国收购策略与实务电子书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中国已经成长为世界重要的对外投资国之一。德国社会政治环境稳定、经济科技极具竞争力、中德经贸往来密切,以及两国经济结构互补强等推动中资企业在德投资出现井喷式增长,但是中资企业在德收过程中受到越来越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基于此,本书围绕中资企业在德国收的现状、动因、影响和挑战行研究,并提出应对策略,以期能够为在德收的中资企业给予一定的启示。

售       价:¥

纸质售价:¥26.50购买纸书

32人正在读 | 1人评论 6.2

作       者:胡子南

出  版  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5-31

字       数:19.1万

所属分类: 经管/励志 > 管理 > 会计/金融投资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1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1条)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中资企业“走出去”的趋势愈发明显,中国对外投资增速持续高于全球,中国已经成长为世界重要的对外投资国之一。欧美成为中资企业跨境收关注的区域,其中德国尤其受到青睐。德国社会政治环境稳定、经济科技极具竞争力、中德经贸往来密切以及两国经济结构互补强等推动中资企业在德投资出现井喷式增长。2016年中资企业在德国收项目68个,交易金额达到127亿美元,创造了交易数量和交易额的历史记录。中资企业相继宣布多个极具历史意义的大型收交易。2017年中资企业在德国收项目共计54个,尽管交易数量有所降低,但是交易金额达到了创纪录的137亿美元,刷新了交易金额的纪录。中资企业大规模的收在德国引起极大反响。随着交易金额和交易量的快速增长以及收目标转向高新技术领域,德国部分公众和媒体始担忧中资企业收,一时间“空德国论”和“技术阴谋论”甚嚣尘上,中资企业在德国收受到越来越多的不确定因素影响。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主要立足于对以下四个问题行研究:第1,中资企业在德国收的现状以及跨境收面临哪些挑战?第二,中资企业为何选择德国公司作为收目标以及德国是否因此而受益?第三,基于挑战,中资企业应该如何收德国企业?第四,回顾以往收案例,有什么经验和教训可以指导实践?上述四个问题实际上就是中资企业在德国收时所遇到的共性问题,本文以案例研究为基础并结合理论分析,探寻在德国收的路径,寄希望能够为在德收的中资企业给予借鉴和帮助。  本文归纳中资企业在德国收的挑战有以下几:一是中资企业对德国关于外商收的监管法规和操作程序不熟悉,导致在交易实施过程中经常处于被动局面;二是德国部分公众和媒体对中国投资者表示怀疑,甚至视为威胁,中资企业在德收面临较大的公众和舆论压力;三是德国收紧外资收安全审查力度并推动欧盟立法阻止中资企业收德国和欧盟的技术型公司;四是中资企业难以充分评估德国的企业制度、营商环境和公司文化,导致投后管理出现偏差,难以实现预期目标;五是中国政府加强境外投资的监管力度并严控人民币资金出境一步规范了中资企业跨境收行为;六是中资企业未能准确识别收风险以及外部环境的重大变化,导致收彻底失败。 中资企业在德国应对挑战的对策:一是严格遵守德国相关的法律法规。中资企业在德国收的企业基本都是以资合公司为主,资合公司主要分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公司,中资企业在德国收时应严格按照德国相关法律法规行交易操作;二是尊重德国的法律法规和当地的风俗习惯。用一个个成功的收案例树立中资企业的正面形象;三是高度重视国内外的政府审查,尤其是德国和欧盟收紧外商投资安全审查的问题,确保交易能够顺利交割;四是行成功的投后整合和管理。中资企业应根据德国公司实际经营状况合理设计与之相适应的治理结构、议事规格、决策机制和奖惩制度,Z大限度的提高德国公司的运营效率和经济效益;五是搭建合适的交易架构。中资企业基于融资方式、风险隔离、税收优惠和投后管理等因素考虑,利用间收方式行收交易;六是对自身和交易对手有清晰的认识和明确的定位,以准确评估交易价值并且能够识别潜在的风险。 根据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中资企业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通过跨国收持续不断的行技术积累和升级已经成为历史的必然选择也是不可逆的发展趋势,只有中国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处于*优势地位时,相信中资企业跨境收不仅仅在德国,在全世界范围内都会拥有更加光明的未来,为实现这个远大的目标需要我们共同努力。<br/>【推荐语】<br/>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中国已经成长为世界重要的对外投资国之一。德国社会政治环境稳定、经济科技极具竞争力、中德经贸往来密切,以及两国经济结构互补强等推动中资企业在德投资出现井喷式增长,但是中资企业在德收过程中受到越来越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基于此,本书围绕中资企业在德国收的现状、动因、影响和挑战行研究,并提出应对策略,以期能够为在德收的中资企业给予一定的启示。<br/>【作者】<br/>胡子南 男,1984年5月出生,河北省承德市人。中央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投资学)在站博士后,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世界经济)博士,南大学法学(国际关系)硕士。从事投资业务近10年,先后就职于北京市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平安银行北京分行以及主板上市公司,担任高级投资经理、投资总监、投委会委员和金融板块高级副总裁等职务,累计完成境内外投资、收项目近20个,管理基金规模几十亿元。<br/>
目录展开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意义

第二节 主要内容及研究框架

第二章 中资企业在德国收购的动因

第一节 德国是海外收购最安全的目的国之一

第二节 推动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

第三节 对德国优势产业进行收购可以弥补短板

第四节 借力在德国收购实现公司战略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中资企业在德国收购的现状和影响

第一节 中资企业在德国收购的现状和特点

第二节 中资企业在德国收购的影响

第四章 德国公司的法律体系

第一节 德国公司法律体系概述

第二节 德国有限责任公司简介

第三节 德国股份公司简介

第五章 德国公司的收购流程

第一节 中资企业在德国遇到的收购程序性问题

第二节 德国非上市公司收购流程及注意事项

第三节 德国上市公司收购流程及注意事项

第六章 服务机构的筛选和交易文件的签署

第一节 服务机构的筛选

第二节 交易协议的约定与签署

第七章 收购德国公司的合理性评估

第一节 赛维LDK盲目收购Sunways导致收购交易失败

第二节 美的借助收购KUKA实现公司和中国机器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第三节 均胜电子通过“走出去”战略实现跨越式发展

第八章 收购德国公司策略

第一节 潍柴动力收购KION部分股权+LHY的收购策略

第二节 继峰股份收购Grammer的收购策略

第九章 在德国收购的交易结构和融资安排

第一节 木林森收购LEDVANCE的交易结构和融资安排

第二节 天翔环境收购Bilfinger的交易结构和融资安排

第三节 中鼎股份收购Tristone的交易结构和融资安排

第四节 中资企业搭建交易结构和募资的建议

第十章 德国公众和媒体对收购环境的影响

第一节 中资企业在德国面临的公众和舆论压力

第二节 对德国公众和媒体的分析

第三节 用成功案例准确表达收购意图,营造有利的收购环境

第十一章 德国国家安全审查

第一节 德国收紧国家安全审查

第二节 德国国家安全审查法规

第三节 德国与英、美安全审查政策比较

第四节 中资企业应对德国安全审查的建议

第十二章 其他影响在德国收购的因素

第一节 美国对中资企业在德国收购的干涉

第二节 欧盟推出外商投资安全审查

第三节 中国加强企业境外投资和收购的监管

第十三章 中资企业在德国的投后整合策略

第一节 明基对Siemens手机业务投后整合分析

第二节 上工申贝对Durkopp Adler投后整合分析

第三节 三一重工对Putzmeister投后整合分析

第四节 潍柴动力对KION和LHY投后整合分析

第五节 中资企业实施投后整合的建议

第十四章 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中资企业在德国收购现状总结与分析

第二节 中资企业在德国收购的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累计评论(1条) 1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