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推荐
书名页
版权页
丛书编委会
本书课题组名单
总序
前言
总报告
第一章 全球信息经济演进态势
一、信息经济十大趋势
(一)趋势一:信息技术呈现指数级增长趋势
1.旧有难点的攻破
2.应用层次的深化
3.爆发式的增长速度
(二)趋势二:云+网+端成为新的基础设施
(三)趋势三:平台经济主导新商业生态
(四)趋势四:大数据的潜力得到了加速释放
(五)趋势五:大众创新不断涌现
(六)趋势六:大规模协作走向主流
(七)趋势七:互联网经济体崛起
(八)趋势八:互联网跨界渗透
(九)趋势九:跨境经济重塑全球经济格局
(十)趋势十:信息空间主导权争夺愈演愈烈
二、信息经济概念的界定
(一)信息经济内涵与外延
(二)认识误区:从传统信息化的角度看信息经济
(三)信息经济的主体、载体和交互作用的变化
三、信息生产力的变革
(一)生产力变革推动经济、社会变迁
(二)信息生产力的内涵
(三)我国信息生产力发展面临的问题
四、信息经济的特征
(一)显著特征
(二)理论探讨
第二章 中国发展信息经济的战略意义
一、中国经济面临转型
(一)原有经济增长动力面临挑战
1.需求因素问题
2.要素投入因素问题
3.中国特色因素问题
(二)技术进步驱动经济长期增长
1.经济周期即技术进步周期
2.通用目的技术驱动经济增长
3.新时代的技术动力:面向互联网的信息技术
二、发展信息经济实现增长与转型
(一)新动力:新基础设施、新生产要素和新分工网络
1.新基础设施:“云+网+端”基础设施
2.新生产要素:信息(数据)
3.新分工网络:实时网状协同
(二)中国正在发生的信息经济转型
1.信息经济新进展:推动形成“巨市场”
2.信息经济新篇章: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3.信息经济新突破:提高全社会福祉
三、中国发展信息经济的机遇与挑战
(一)中国发展信息经济的机遇
1.信息化驱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2.避免中等收入陷阱、步入发达经济体的迫切要求
3.对冲人口红利减少,降低对人口数量依赖
4.制度供给的需求
5.经济主导权的交替
(二)中国发展信息经济面临的挑战
1.制度不适
2.观念落伍
3.基础设施滞后
4.技术创新体系陈旧
5.小微企业环境欠佳、经济活力不足
6.人才匮乏、教育体系落后
第三章 二〇二〇——中国信息经济发展与升级
一、面向二〇二〇
(一)信息经济全景
(二)从“外需+WTO”到“内需+互联网”
(三)互联网构建统一大市场
(四)技术-经济范式转移:从工业经济到信息经济
(五)信息经济支撑中国“新常态”
(六)新国际竞争空间中,中国实现“变道超车”
二、基础设施升级
(一)以“云网端”为核心的新基础设施
(二)传统基础设施升级
1.金融基础设施升级
2.社会信用基础设施升级
3.物流基础设施升级
三、模式升级
(一)平台经济兴起
(二)创客经济涌现
(三)从B2C到C2B
(四)从实物经济到数据经济
(五)从独占经济到分享经济
四、产业升级
(一)互联网作为通用技术会渗透到所有行业
1.内生动力
2.传导机制
3.表现形式
(二)新兴产业涌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1.电子商务服务业涌现
2.广告传媒业升级
3.流通业升级收益
4.制造业升级
5.仓储物流业升级
6.金融业升级
7.产业升级的总体态势
第四章 中国与美国:信息经济发展路径与比较
一、互联网经济体的双子星座
(一)美国优势:创新、中枢与国家战略
1.持续创新能力与体制
2.对互联网中枢的掌控
3.清晰有力的国家战略
(二)中国力量:规模、增长与后发优势
1.庞大的网民基数和消费市场
2.经济高速成长
3.后发优势
(三)中美互联网经济将继续领先全球
1.美国互联网经济继续领先全球的原因
2.中国互联网经济继续领先全球的原因
二、中美信息经济发展路径分叉
(一)“国情+互联网”打开信息经济发展新路径
(二)中美流通发展路径出现了分叉
1.美国:工业经济下的大流通
2.中国:信息经济下的新流通
3.淘宝网超越沃尔玛,中国流通实现从追赶到跨越
(三)“云+网+端”新基础设施助力中国信息经济跨越式发展
三、中美信息经济政策比较
(一)美国信息经济政策特征
(二)中国信息经济政策特征
第五章 中国信息经济发展策略选择
一、“十三五”信息经济的发展目标
(一)基础设施目标
(二)互联网经济和电子商务发展目标
(三)传统产业转型发展目标
(四)其他发展目标
二、战略路径:增量崛起—存量变革—整体转型
(一)第一阶段:增量崛起
(二)第二阶段:存量变革
(三)第三阶段:整体转型
三、战略支撑——电子商务经济体
四、策略选择
(一)处理好几大关系
1.增量与存量的关系
2.互联网企业与传统企业的关系
3.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二)制度创新、优化治理
(三)积极应对信息经济时代的“复杂治理”问题
(四)完善信息经济基础设施
(五)重点发展电子商务
(六)积极发展互联网金融
(七)大力扶持小微企业和创业者
(八)建立大众创新体系
(九)支持互联网时代的“国家企业”,抢占国际竞争主导权
专题报告
专题报告一 云计算:信息经济基础设施
一、“云计算”是什么
二、“云计算”平台为什么会成为基础设施
三、“云计算”对中国经济的巨大价值
(一)深化社会分工,提高生产效率
(二)主导信息技术发展格局的新契机
(三)带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和产业的发展
(四)成为新时期创新和创业的温床
(五)加快传统产业转型的步伐
(六)加强政务处理效率,提高管理能力
(七)维护经济安全
(八)降低能耗、助力可持续发展
四、阿里云的实践和启示
(一)成为全球领先的“面向公众的通用计算服务”平台
(二)引领从“计算机+软件”模式向“云计算+数据”模式转变
(三)打造“云计算”产业生态体系
(四)催生创新的奇迹
1.小企业快速成长
2.创意产业实现突破
3.低门槛提高工作效率
4.高效的政务“单一窗口”
专题报告二 互联网经济体的崛起与影响
一、互联网经济体的兴起
(一)信息经济的演化
(二)互联网经济体及其影响
1.互联网经济体定义
2.信息经济视野下的互联网经济体
(三)互联网经济体对国民经济的贡献
(四)互联网经济体的双子星座
1.美国策略:占据全球第一互联网经济体地位
2.中国:跻身全球领先互联网经济体之列
二、电子商务经济体:来自中国的故事
(一)从电子商务到电子商务经济体
(二)电子商务经济体的界定和体量
1.电子商务经济体应用层的构成和规模测算
2.电子商务经济体服务层的构成和规模测算
3.电子商务经济体的特点
三、趋势、挑战与变革:面向2020
(一)互联网经济体将成为世界经济的新增长极
1.技术视角:互联网经济体是信息经济的核心构成
2.经济视角:互联网经济体是实体经济的神经系统
3.社会视角:互联网经济体是面向信息社会的新经济形态
(二)未来互联网经济体的发展主要体现为中美之争
1.美国互联网经济发展思维是引领技术革命发展
2.中国互联网经济发展思维是发挥数字红利优势
3.未来中国电子商务经济体的规模
(三)面向2020:挑战与变革
1.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碰到的两大挑战
2.中国呼唤新的制度创新与变革
专题报告三 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发展与展望
一、现状:目前处于初始发展阶段
(一)概念界定
(二)主要模式
(三)发展路径和产品分类
(四)互联网金融在中国的基本状况
二、动力:互联网金融高度契合我国国情
(一)全球背景:工业时代加速向信息时代转变
(二)中国国情:弱势人群、三四线城市、农村地区期待普惠金融
(三)产业背景:互联网金融有助于金融业的转型升级
三、格局:与传统金融有序竞合、良性互补
四、价值:社会经济价值潜力巨大
(一)微观层面:有助于推进普惠金融
1.让小微企业不再徘徊于金融体系的大门之外
2.提供最为广泛的金融理财普及服务和教育
3.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偏远地区的人群从互联网金融中受益
(二)中观层面:互联网金融推动了中国金融业的创新发展
1.极大地提升了我国支付清算体系的现代化
2.增强了金融体系的价格发现功能
3.改进了金融体系风险管理功能
(三)宏观层面:互联网金融有助于刺激消费、支撑实体经济、创造就业
1. 推动电子商务、网络零售的发展,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直接和间接拉动内需、刺激消费
2.通过支撑电子商务,创造了大量网上的新型就业
五、讨论:问题与风险
(一)问题:“成长的烦恼”
(二)互联网金融风险状况
六、建议:以战略视角看待和支持互联网金融
(一)借鉴我国在电商政策领域的成功实践
(二)监管的原则和方针
七、展望:互联网金融与中国梦
(一)历史视角:金融业助力大国崛起
(二)现实视角:互联网金融有助缓解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现实难题
(三)国际视角:中国有望引领和塑造未来国际金融新规则和新秩序
专题报告四 电子商务驱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一、电子商务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一)电子商务促进流通体系转型升级
1.电子商务促进生产、营销、销售方式的改革
2.电子商务造就了流通技术革命
3.电子商务促使流通组织再造和创新
(二)电子商务带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1.整体提升我国生产力系统水平
2.提升制造企业生产、研发、管理水平
3.实现生产过程柔性控制
4.缩短了生产与研发的周期,产品定位更加准确
5.协助制造企业实施质量和品牌战略
(三)电子商务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涌现
1.电子商务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
2.抢占全球战略制高点:大数据资源
3.推动我国云计算产业快速发展
(四)电子商务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1.工业化无法解决落后地区发展的深层次问题
2. 电子商务推动“分布式、协同价值网络”的形成,为区域均衡发展提供新的可能
3.电子商务促进区域均衡发展的实践
(五)网络创业带动就业增长
1.电子商务带动上千万人就业
2.淘宝成为人们寻找合适工作的缓冲平台
3.实现公平就业,提升就业质量
二、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经验和启示
(一)消费升级、拉动内需、巨国效应,是电子商务发展的沃土
(二)庞大、丰富的中国制造业资源,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三)巨型互联网商业平台及其生态系统,是推动中国电商发展的直接驱动力
(四)传统商业体系的不完善,是中国电子商务赶超式发展的背景
(五)政府开明,政策宽松,尊重创业者的首创精神,是中国电商发展的最重要前提和保障
(六)海量创业者的使命感、创业与创新精神,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精神力量
专题报告五 电子商务服务业:全球领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一、电子商务服务业基础
(一)电子商务服务业界定
(二)电子商务服务业分类
(三)电子商务服务业发展过程
1.萌芽阶段(1999—2002年)
2.起步阶段(2003—2007年)
3.规模化增长阶段(2008—2010年)
4.协同扩张阶段(2011年至今)
二、电子商务服务业发展现状
(一)我国电子商务服务业发展概况
1.电子商务服务规模全球领先
2.云计算发挥信息基础设施作用
3.大数据在电子商务服务发展中贡献突出
4.跨境电子商务服务迎来良好发展机遇
5.移动电子商务服务应用初具规模
6.电商园区促进电子商务服务集聚化发展
7.电子商务服务业的就业贡献突出
(二)电子商务交易服务业发展
1.企业间(B2B)交易服务
2.网络零售交易服务
3.其他电子商务交易服务
(三)电子商务支撑服务业发展情况
1.电子支付服务业
2.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业
3.电子商务认证服务业
4.电子商务云计算服务
(四)电子商务衍生服务业发展情况
1.电子商务运营服务业
2.电子商务信息技术服务业
3.电子商务营销服务业
4.电子商务外贸综合服务
5.电子商务数据分析服务
6.电子商务园区
7.电子商务服务站
8.其他衍生服务
三、电子商务服务业的经济社会影响
(一)支持消费者连接大市场
(二)促进企业成长和创新
(三)成为众多城市新兴产业
(四)助力区域经济转型发展
(五)促进创业和就业
四、未来发展展望
(一)电子商务服务业将成为信息经济时代的商业基础设施
(二)“十三五”将是电子商务服务业成为国家新兴战略产业的关键时期
(三)电子商务服务业将成为中国服务贸易新的经济增长点
专题报告六 消费品流通体系的互联网转型、分叉与跨越式发展
一、中国网络零售逆势增长
案例 2013年天猫淘宝“双十一”交易总额达350亿元
二、中美流通发展路径出现分叉
(一)美国:工业经济下的大流通
1.充分吸收工业经济基础设施的溢出效应
2.涌现高效的大型化、连锁化和集团化流通组织
3.形成了美国国内的统一大市场
(二)中国:信息经济下的新流通
1.实体批发零售基础设施不均衡
2.实体批发零售整体效率较低
3.网络零售改变中国零售格局
(三)中国流通:从追赶到跨越
三、消费品流通的新格局
(一)新商业基础设施
(二)交易效率的新高度
案例 小狗电器:每人每年卖8万元到180万元
(三)交易结构革命
1.交易主体的变化
【延伸阅读:消费者主导】
2.交易客体的变化
3.交易结构的变化
案例 信息技术重构图书行业价值链
四、消费品流通的跨越式发展
(一)跨越式发展路径
(二)助力中国经济增长转型
1.刺激新增消费,拉动内需
2.形成统一大市场促进资源有效配置
3.带动其他产业之互联网转型
附录1 消费品流通的定义
附录2 交易效率的界定
附录3 中美交易效率对比测算方法
附录4 网络零售和实体零售的交易效率测算方法
专题报告七 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与影响
一、引爆:跨境电商开始爆发
(一)跨境电商增长的总体形势
(二)跨境电商的国家、行业、区域分布特征
二、生长:跨境电商模式与商业生态框架
(一)跨境电商的定义框架
(二)跨境电商的模式分类
1.B2B出口应用和平台
2.B2C出口应用和平台
3.保税进口模式与平台
4.代购C2C进口模式与平台
(三)跨境电商服务
1.跨境支付服务
2.跨境物流服务
3.外贸综合服务
4.外贸流程中不同环节的服务
5.跨境电商衍生服务
三、溯源:国际商业生态的历史演进
(一)阶段一:贸易链连接的生态
(二)阶段二:跨国旗舰整合的生态
(三)阶段三:跨境一体的电商平台生态
1. 贸易中的中小企业更加活跃,需要信息聚合、发现商机和平台保障
2.从买家端来看,网络渗透大幅增加,消费者和企业纷纷“触网”
3.贸易成本节约趋势明显
4.服务化趋势的驱动
四、涌现:跨境电商生态重组的趋势和新模式
(一)卖方趋势
1.卖家升级:扩张、设计、品牌
2.区域变化趋势与产业转移
(二)买方趋势
1.国家趋势
2.买家构成和订单
(三)新业务模式的发展趋势
1.跨境B2B的深入发展:垂直行业、定制化和细分需求
2.跨境在线批发交易模式稳步提升
3.数据型业务异军突起
4.社交网络在跨境电商中将扮演重要角色
5.移动端业务将不断增加
6.跨境电商服务进一步多样化和综合化
7.进口业务模式进一步规范和高效
五、共演:跨境电商生态与中国进出口贸易环境
(一)跨境电商对进出口贸易的贡献
(二)贸易环境对跨境电商的影响
1.国家间进出口形势和贸易关系的影响
2.监管方式和法律法规政策
(三)未来跨境电子商务对贸易环境的改变
专题报告八 电子商务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转型
一、经济社会转型视角下的我国农村电子商务
(一)农村经济社会转型:“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与任务
(二)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1.我国农村电子商务正在由政府主导向多元主体共同推动发展
2.原有涉农电子商务正突破长期徘徊于信息服务的状况,向交易服务深化拓展
3.农村电子商务从原来侧重其经济意义,转向助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
案例 从“沙集现象”到“沙集模式”
(三)农村电子商务与农村经济社会转型
二、农村电子商务在农村经济社会转型中的作用
案例:浙江义乌青岩刘村的电子商务发展
1.“房租经济”与刘文高
2.打麻将与开网店
3.从青岩刘走向义乌 多生态网商体系形成
(一)电子商务改变了农村从业者传统的社会身份
案例 中闽弘泰:茶山里飞出金凤凰
(二)提高了从业者和相关农户的经济收入
(三)促进了农村经济和产业结构优化
(四)提高了农民组织化水平
1.发展了乡镇,尤其是村级的信息点和信息员
2.发展了草根物流
3.有助于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五)助力农民返乡创业与就近就业
(六)明显改善了农民家庭生活质量和农村社会面貌
(七)电子商务的发展提升了农民网商的素质和幸福感
(八)农村经济社会的“转基因工程”
三、关于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政策建议
1. 确立以“两化融合”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战略理念,以农村电子商务为主要的工作抓手
2. 继续大力缩小城乡差距,改善各类农村基础设施,将农村信息化放在更迫切、更优先的地位
3. 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整合政府相关资源和各市场主体的力量,更有效地推进农村电子商务
4.进一步完善强农、惠农、富农的电子商务政策体系
5.改进农村电子商务的绩效考核体系
6. 着力激发农民中蕴藏的电子商务能量,加强对基层农村的调研、宣传和典型示范
7.大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组织细胞和基因的转变
8. 高度重视农村“两化融合”的领导力问题,扩大农村网商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决策和公共事务管理的渠道
专题报告九 电子商务促进农产品流通创新
一、我国传统农产品流通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传统农产品流通模式
1.生产者主导的流通模式
2.零售商主导的流通模式
3.批发市场主导的流通模式
4.龙头企业主导的流通模式
(二)我国传统农产品流通模式存在的问题
1.农产品流通环节烦琐,流通效率低下
2.农产品流通主体处于弱势或被动地位
3.农产品流通服务设施与体系落后或缺乏
二、新型农产品流通模式的主要创新
(一)流通主体获得全面赋能,流通业态得到重新整合
1.各类生产者积极变身,直接对接电子商务平台
案例 遂昌县绿都竹笋产销合作社
2.传统经纪人被动应变,在新型农产品流通模式中寻找机会
3.传统批发商主动求变,投身电子商务释放巨大力量
4.传统服务商谋求转型,农产品电子商务服务体系显露雏形
案例:一个批发商的转型
5.各类零售商积极探索,新型农产品流通方式百花齐放
案例:沃尔玛的生鲜配送业务
6.消费者由被动变主动,在新型流通格局逐渐成为主导力量
(二)新农人的崛起,农产品多元化流通主体增添生力军
(三)流通客体中非标准农产品与电子商务拥有更强的契合性
(四)技术革新带来各类流通载体的日新月异
(五)农产品流通中商流、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的革新
1.信息流变成双向即时、网状连接与推拉互动
案例 “舌尖上的淘宝”
2.资金流更加安全便捷,电子与无线方式逐渐普及
3.商流与物流实现分离,跨境逐渐成为趋势
案例 内蒙古土豆绕道山东进北京
4.物流实现信息化、网络化与柔性化
案例 菜鸟的“二段式配送”
(六)组织方式与制度的革新,农产品流通链条得到重新整合
(七)大数据带来管理方式的变革,标准和品牌概念得到创新
1.信息网络与大数据
2.流通标准的创新
3.品牌概念的创新
4.政府职能与网络自组织
(八)对上下游产业产生影响,为订单农业奠定基础
1.预售:订单农业的尝试
案例 淘宝网、天猫平台的预售和周期购产品
2.社区支持农业(CSA)
三、农产品流通模式创新的作用与意义
(一)提高流通效率,节约社会成本
(二)改变农民弱势地位,提高农民收入
1.农民在传统流通模式中的地位分析
2.农民在新型农产品流通模式下的角色变化
(三)提升食品安全水平,满足个性化需求
(四)提高农业生产市场化程度,促进现代化农业服务体系的发展
(五)促进农业的转型及国家新四化建设
四、发展新型农产品流通模式面临的挑战
1.新型农产品流通的支撑体系建设需要加强
2.新型农产品流通的监管服务体系有待完善
案例 江苏牛蒡网购产业的政策难题
3.提升政府和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对新型流通模式的认知
4.传统农产品流通模式既有利益链条亟待打破
5.传统农产品流通模式既有资源亟待有效利用和盘活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同类图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