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我国产业赶超的机制与实现路径研究电子书

售       价:¥

纸质售价:¥45.90购买纸书

9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9.8

作       者:李寒娜

出  版  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7-24

字       数:12.1万

所属分类: 经管/励志 > 经济 > 各部门经济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对于不同的产业来讲,其核心竞争力不同,因此它们实现赶超的机制也不同,本书分别分析了劳动密集型、资本技术密集型、新兴技术产业的赶超机制。对劳动密集型产业来讲,劳动力低成本优势是其*基本的竞争力,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行产业转移是延续低成本竞争优势的重要方式,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提高劳动生产率才是实现质的赶超的关键。对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来讲,其赶超所面临的机会窗口较大,从其生产流程的特性、技术不可分性、资产专用性等特可知,规模经济是其实现量的赶超的前提,而行技术的引、吸收与再创新是其实现质的赶超的关键,在数字化、智能化的今天,信息技术的应用是实现质的赶超的新机遇。对于新兴技术产业来讲,它的产生是在重大的技术突破和重大的需求下产生的,其赶超所面临的机会窗口较小,优先实现了技术突破的国家就能够占据国际领先地位,因此,自主创新是其实现赶超的源动力。在历史上,美国成功的实现了对英国的产业赶超,德国和日本实现了对美国产业上的赶超,本文分别对他们的经验行了总结,并分析了在现阶段我国产业发展所面临的优势与挑战。通过在前面的分析,*后从劳动生产率的视角、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视角、制度完善的视角对我国制造业赶超的实现路径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br/>【作者】<br/>姓名:李寒娜;性别:女;出生年月:1986.5;籍贯:河南商丘2015.7月至今,就职于郑州轻工业学院2012.9—2015.6就读于南大学,或经济学博士学位。2010.9—2012.6就读于南京财经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2005.9—2009.6就读于郑州大学,获经济学学士学位。<br/>
目录展开

封面页

书名页

版权页

作者简介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第一节 赶超的一般理论基础

一、比较优势与资源禀赋优势理论

二、后发优势理论

三、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四、雁行模式及拓展

五、现代产业赶超发展战略理论

六、新制度学派理论

第二节 相关研究的国内外进展

一、后发优势有助于实现赶超的相关研究

二、后发优势悖论及其解释的相关研究

三、产业层面的相关研究

四、赶超过程中产业与技术选择的相关研究

五、产业技术赶超模式的相关研究

六、不同视角下的产业技术赶超

第三章 产业赶超式发展的机制——基于一般性理论框架的阐释

第一节 相关概念辨析、内涵及表现形式

一、相关概念辨析

二、产业赶超的表现形式

第二节 劳动密集型产业赶超式发展机制的理论阐释

一、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内涵

二、低成本优势——劳动密集型产业最基本的竞争力

三、产业转移——延续低成本竞争优势的重要方式

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质的赶超的根本

五、劳动密集型产业赶超式发展的机制路径

第三节 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赶超式发展机制的理论阐释

一、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内涵

二、规模经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量的赶超的前提

三、技术引进与再创新——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质的赶超的关键

四、信息技术的应用——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质的赶超的新机遇

五、制度——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质的赶超的保障

第四节 新兴技术产业赶超式发展机制的理论阐释

一、新兴技术产业的特点

二、新兴技术产业化的演进历程

三、新兴技术产业的发展模式

四、自主创新——新兴技术产业赶超式发展的动力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一、劳动密集型产业赶超的核心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赶超的核心是技术的提升

三、新兴产业赶超的核心是自主创新

第四章 成功赶超国家的经验与我国现阶段产业特征

第一节 美国赶超英国的经验

一、美国赶超英国的表现

二、美国赶超英国的经验启示

第二节 德国和日本赶超美国的经验

一、德国和日本赶超美国的表现

二、德国和日本赶超美国的经验启示

第三节 我国现阶段产业发展面临的优势

一、广阔而开放的国内市场

二、产业结构转换成本较小

三、拥有后发优势且创新能力正在增强

四、高效运行且符合国情的体制

第四节 我国现阶段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低成本竞争优势不断削弱

二、产能落后且高消耗高污染现象严重

三、产业结构同构引发资源配置低效率

四、“中国制造”依然处于价值链低端

五、高技术产业依然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

第五章 基于劳动生产率视角的我国制造业赶超的实现路径

第一节 理论假说

一、地方化经济

二、劳动者收入占比

三、出口

四、基础设施

五、科技教育投入与地区工业化水平

六、外商直接投资与人力资本

第二节 研究设计

一、数据及指标说明

二、模型的设定与方法选取

第三节 实证结果分析

一、系统GMM估计

二、稳健性检验

三、分地区系统GMM估计

四、实证结论

第六章 基于两化融合视角的我国制造业赶超的实现路径

第一节 两化融合对制造业赶超的影响机理

一、信息技术的应用推进了新型的生产方式

二、信息技术的应用加快了我国技术的积累及研发水平

三、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促进了技术水平的跨越式发展

四、信息化的应用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第二节 贸易开放下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影响因素

一、理论假设

二、研究设计

三、实证研究结果

四、结论分析

第七章 基于制度完善视角的我国产业赶超的实现路径

第一节 影响产业赶超的制度构成

一、制度的定义

二、正式制度

三、非正式制度

四、实施机制

第二节 制度环境与产业赶超

一、资源配置效率的改善

二、交易成本降低使得交易效率提高

三、激励机制的完善使得生产效率提高

四、产权制度促进技术创新从而提高产业竞争力

第三节 我国制度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产权制度不健全

二、微观市场主体缺陷

三、要素市场发育不完全

四、信用制度不完善和法律约束度较低

第四节 完善我国制度环境的政策建议

一、建立和完善具有激励功能和约束功能的制度

二、推进产权制度改革

三、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四、推动生产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改革

第八章 结论和研究展望

第一节 本研究的结论

一、产业赶超是从低效率到高效率的跃升

二、不同类型的产业实现赶超的机制

三、劳动生产率的提升是实现产业赶超的重要路径

四、两化融合是实现产业赶超的新机遇

五、完善的制度环境是实现产业赶超的重要保障

第二节 本研究的不足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后记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