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1:智能汽车将在未来30年掀起波澜壮阔的技术革命,其网联化是智能汽车发展的要素之一,国家政府主推LTE-V2X和5G-V2X技术,并在《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中给出了智能汽车网联化的发展时间表。因此,本书将拥有广泛的阅读需求。 特2:市场上并无同类书籍,本书面世后将为车联网研究人员提供测试和仿真的方法论指导。 特3:从方法论出发,给出测试和仿真实现的范例和指导,避免读者不能知行合一。
售 价:¥
纸质售价:¥62.40购买纸书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内容提要
前言
第1章 概述篇
1.1 自动驾驶是一场技术革命
1.1.1 大趋势
1.1.2 大变革
1.1.3 大影响
1.1.4 大市场
1.1.5 小结
1.2 车联网的概念和体系架构
1.2.1 车联网的概念
1.2.2 车联网的架构
1.2.3 小结
1.3 LTE-V2X技术
1.3.1 LTE-V2X技术的发展历程
1.3.2 LTE-V2X通信模式
1.3.3 LTE-V2X工作频段和应用分类
1.3.4 LTE-V2X典型应用场景
1.3.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2章 测试入门篇
2.1 无线通信概述和频率规划
2.1.1 无线通信的组成
2.1.2 无线频率规划
2.2 射频基础知识
2.2.1 传输线理论和阻抗匹配
2.2.2 主要射频和接收机指标
2.3 常用计量单位换算
2.3.1 分贝
2.3.2 电平
2.3.3 常见问题
2.3.4 典型关系和换算
2.4 LTE-V2X测试设备介绍
2.4.1 射频同轴电缆
2.4.2 射频同轴连接器
2.4.3 衰减器
2.4.4 负载
2.4.5 功率分配器和合成器
2.4.6 隔离器
2.4.7 频谱仪
2.5 LTE-V2X设备测试实验室场地和外场场景
2.5.1 实验室场地
2.5.2 外场场景
参考文献
第3章 测试精通篇
3.1 实验室射频测试
3.1.1 射频测试的意义
3.1.2 射频测试项说明
3.1.3 技术指标
3.1.4 测试方法
3.2 实验室通信性能测试
3.2.1 通信性能测试的意义
3.2.2 通信性能测试项
3.2.3 实验室测试条件要求
3.2.4 技术指标
3.2.5 测试方法
3.3 外场通信性能测试
3.3.1 外场通信性能测试的意义
3.3.2 外场性能测试条件要求
3.3.3 通信性能测试项和测试指标
3.3.4 外场测试场景
3.3.5 通信性能测试方法
3.4 实验室抗干扰性能测试
3.4.1 抗干扰测试的意义
3.4.2 抗干扰测试项
3.4.3 干扰源系统参数
3.4.4 测试指标
3.4.5 测试方法
参考文献
第4章 仿真入门篇
4.1 系统级仿真概述
4.1.1 仿真场景
4.1.2 关键要素
4.1.3 系统级仿真方法
4.2 网络拓扑结构
4.2.1 IMT系统拓扑结构
4.2.2 干扰场景网络拓扑结构
4.2.3 移动自组织网络拓扑结构
4.3 传播模型
4.3.1 宏蜂窝环境传播模型
4.3.2 微蜂窝模型
4.3.3 室外至室内传播模型
4.3.4 移动台和移动台之间的传播模型
4.3.5 阴影衰落
4.4 仿真流程
4.4.1 静态仿真流程
4.4.2 半动态仿真流程
4.4.3 动态仿真流程
4.4.4 集总干扰因素
参考文献
第5章 仿真精通篇——理论部分
5.1 LTE-V2X系统级仿真目标
5.1.1 分组接收率和覆盖范围
5.1.2 频谱需求
5.1.3 和干扰系统间的安全隔离
5.2 LTE-V2X周期广播通信机制
5.3 拓扑
5.3.1 普适性LTE-V2X直联通信拓扑结构
5.3.2 LTE-V2X干扰共存拓扑结构
5.4 LTE-V2X链路层仿真和系统级仿真之间的接口
5.5 LTE-V2X直联通信系统级仿真资源调度方法
5.5.1 资源池
5.5.2 基于基站或车辆的自组织调度
5.5.3 时域分割调度和频域分割调度
5.5.4 随机调度
5.5.5 基于感知和干扰程度的调度
5.5.6 基于地理位置和行车方向的调度
5.6 车辆撒点方式、运动模型
5.7 路径损耗模型
5.7.1 LOS场景V2V/V2I路径损耗模型
5.7.2 NLOS场景V2V/V2I路径损耗模型
5.7.3 V2N路径损耗模型
5.8 Wrap-around技术
5.8.1 城区场景Wrap-around机制
5.8.2 高速场景Wrap-around机制
参考文献
第6章 仿真精通篇——实践部分
6.1 城区场景基于随机调度的LTE-V2X直联通信评估系统
6.1.1 概述
6.1.2 文件结构和类结构
6.1.3 基本参数设置模块
6.1.4 随机数生成模块
6.1.5 Vehicle类
6.1.6 BBLock类
6.1.7 空口连接模块
6.1.8 OBU/RSU生成模块和街区生成模块
6.1.9 位置更新和判断模块
6.1.10 路径损耗模块
6.1.11 接收能量计算模块
6.1.12 CQI计算模块
6.1.13 资源调度模块
6.1.14 接收数据计算模块
6.1.15 数据存储模块
6.1.16 main文件
6.1.17 小结
6.2 高速场景基于感知结果、行车方向和基站频域分割调度方法的LTE-V2X直联通信评估系统
6.2.1 概述
6.2.2 文件结构和类结构
6.2.3 基本参数设置模块
6.2.4 随机数生成模块
6.2.5 Node类
6.2.6 eNode B类
6.2.7 OBU/RSU和eNode B生成模块
6.2.8 位置更新和判断模块
6.2.9 路径损耗和接收能量计算模块
6.2.10 CQI计算模块
6.2.11 感知模块
6.2.12 eNode B频域分割调度模块
6.2.13 接收数据计算模块
6.2.14 连接模块和并行计算实现
6.2.15 main文件
6.2.16 小结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同类图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