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推荐
书名页
版权页
序言
目录
T/CACM 1211—2019 中医糖尿病临床诊疗指南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
前言
引言
中医糖尿病临床诊疗指南 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
1 范围
2 术语和定义
2.1 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 Diabetes mellitus complicated with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2.2 脑血管病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2.3 脑卒中 Apoplexy
2.4 消渴 Diabetes
3 诊断
3.1 临床表现[1]
3.1.1 症状
3.1.1.1 前驱症状
3.1.1.2 发作时表现
3.1.2 体征
3.2 理化检查
3.2.1 实验室检查
3.2.2 影像学检查
3.3 西医诊断标准
3.3.1 病史
3.3.2 诊断要点
3.3.2.1 急性脑梗死[2]
3.3.2.2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3.3.2.3 脑出血[3]
3.3.2.4 病程分期
3.4 中医诊断
3.4.1 中风
3.4.2 偏枯
3.4.3 消渴厥
3.5 鉴别诊断
3.5.1 西医鉴别诊断
3.5.2 中医鉴别诊断[5-7]
3.5.2.1 中风与口僻鉴别
3.5.2.2 中风与痫病鉴别
3.5.2.3 中风与厥证鉴别
3.5.2.4 中风与痉病鉴别
3.5.3.5 中风与痿病鉴别
4 辨证
4.1 中经络
4.1.1 肝阳暴亢证
4.1.2 风痰阻络证
4.1.3 痰热腑实证
4.1.4 气虚血瘀证
4.1.5 阴虚风动证
4.1.6 阴虚血瘀证
4.2 中脏腑
4.2.1 痰火闭窍证
4.2.2 痰湿蒙窍证
4.2.3 元气衰败证
4.3 后遗症期
4.3.1 半身不遂
4.3.1.1 肝阳上亢,脉络瘀阻证
4.3.1.2 气血两虚,瘀血阻络证
4.3.2 音喑
4.3.2.1肝肾阴虚证
4.3.2.2 痰瘀阻络证
4.3.2.3 心脾两虚证
4.3.3 口舌斜
4.3.4 痴呆
4.3.4.1 髓海不足证
4.3.4.2 肝肾亏损证
5 治疗
5.1 治疗原则
5.2 分证论治
5.2.1 中经络
5.2.1.1 肝阳暴亢证
5.2.1.2 风痰阻络证
5.2.1.3 痰热腑实证
5.2.1.4 气虚血瘀证
5.2.1.5 阴虚风动证
5.2.1.6 阴虚血瘀证
5.2.2 中脏腑
5.2.2.1 痰火闭窍证
5.2.2.2 痰湿蒙窍证
5.2.2.3 元气衰败证
5.2.3 后遗症期
5.2.3.1 半身不遂
5.2.3.2 音喑
5.2.3.3 口舌斜
5.2.3.4 痴呆
5.3 中成药
5.3.1 口服中成药物
5.3.2 中成药注射液
5.4 针灸治疗
5.4.1 中经络[50-54](推荐强度:推荐使用;证据级别:Ⅰb级)
5.4.2 中脏腑
5.4.2.1 痰火闭窍证(有选择地推荐使用;基于专家共识)
5.4.2.2 痰湿蒙窍证[55](推荐强度:推荐使用;证据级别:Ⅰb级)
5.4.3 中风并发症
5.4.3.1 口舌斜(有选择地推荐使用;基于专家共识)
5.4.3.2 吞咽障碍[56](推荐强度:推荐使用;证据级别:Ⅰb级)
5.4.3.3 音喑[57-59](推荐强度:推荐使用;证据级别:Ⅰb级)
5.4.3.4 痴呆[60-62](推荐强度:推荐使用;证据级别:Ⅰb级)
5.4.4 耳针(有选择地推荐使用;基于专家共识)
5.4.5 穴位注射(有选择地推荐使用;基于专家共识)
5.5 推拿[63-64](推荐强度:推荐使用;证据级别:Ⅰb级)
5.6 康复锻炼(有选择地推荐使用;基于专家共识)
6 预防与调摄
6.1 顺应四时,起居有常
6.2 适度锻炼,寓养于动
6.3 注意饮食,调和脾胃
6.4 情志养生,疏肝宁神
6.5 房事有节,固肾益精
参考文献
T/CACM 1167—2019 中医糖尿病临床诊疗指南糖尿病合并心脏病
前言
引言
中医糖尿病临床诊疗指南 糖尿病合并心脏病
1 范围
2 术语和定义
2.1 糖尿病合并心脏病 Diabetes mellitus with heart disease
3 病因病机
4 诊断
4.1 临床表现
4.1.1 症状
4.1.1.1 心绞痛
4.1.1.2 无痛性心肌梗死
4.1.1.3 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
4.1.2 体征
4.2 理化检查
4.2.1 心电图
4.2.2 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及心肌酶
4.2.3 超声心动图检查及心功能检查
4.2.4 冠状动脉造影
4.3 诊断标准
4.4 中医鉴别诊断
4.4.1 惊悸与怔忡鉴别
4.4.2 胸痹与胃脘痛鉴别
4.4.3 胸痹与真心痛鉴别
4.5 西医鉴别诊断
4.5.1 非糖尿病性冠心病
4.5.2 急性心肌梗死应激状态高血糖
5 中医辨证分型
5.1 气阴两虚证
5.2 阴虚血瘀证
5.3 气滞血瘀证
5.4 痰浊阻滞证
5.5 心脉瘀阻证
5.6 阴阳两虚证
5.7 水气凌心证
6 治疗
6.1 治疗原则
6.2 分证论治
6.2.1 气阴两虚证
6.1.2 阴虚血瘀证
6.1.3 气滞血瘀证
6.1.4 痰浊阻滞证
6.1.5 心脉瘀阻证
6.1.6 阴阳两虚证
6.1.7 水气凌心证
6.2 其他疗法
6.2.1 中成药
6.2.1.1 口服药物
6.2.1.2 中药注射剂
6.2.2 针灸
6.2.2.1 心律失常
6.2.2.2 冠心病心绞痛
6.3 西医治疗原则
6.3.1 控制危险因素
6.3.1.1 糖尿病基础治疗
6.3.1.2 控制高血压
6.3.1.3 调节血脂
6.3.2 糖尿病冠心病
6.3.2.1 抗血小板治疗
6.3.2.2 β受体阻滞剂
6.3.2.3 硝酸酯类药物
6.3.2.4 钙通道阻滞剂
6.3.2.5 冠状动脉重建术
6.3.3 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
6.3.3.1 一般治疗
6.3.3.2 解除疼痛
6.3.3.3 心肌再灌注
6.3.3.4 其他治疗
6.3.3.5 并发症处理
6.3.4 心功能不全
6.3.4.1 非药物治疗
6.3.4.2 心力衰竭的治疗
6.3.4.3 晚期左心衰竭的治疗
7 预防和调摄
7.1 清淡低盐饮食
7.2 合理适当运动——气功疗法[1]
7.2.1 松静功
7.2.2 八段锦
7.2.3 注意事项
7.3 保持情志平和
7.4 起居寒温适宜
参考文献
T/CACM 1253—2019 中医糖尿病临床诊疗指南糖尿病胃肠病
前言
引言
中医糖尿病临床诊疗指南 糖尿病胃肠病
1 范围
2 术语和定义
2.1 糖尿病胃肠病 Diabetic gastroenteropathy
2.2 痞满 Stuffiness and fullness
2.3 呕吐 Vomiting
2.4 泄泻 Diarrhea
2.5 便秘 Constipation
3 诊断
3.1 诊断要点
3.1.1 糖尿病性胃轻瘫[1]
3.1.1.1 病史
3.1.1.2 临床表现
3.1.1.3 理化检查
3.1.2 糖尿病性腹泻[1]
3.1.2.1 病史
3.1.2.2 临床表现
3.1.3 糖尿病性便秘[2]
3.1.3.1 病史
3.1.3.2 临床表现
3.2 鉴别诊断
3.2.1 糖尿病性胃轻瘫
3.2.2 糖尿病性便秘
3.2.3 糖尿病性腹泻
4 辨证[1-2]
4.1 糖尿病性胃轻瘫
4.1.1 肝胃不和证
4.1.2 痰湿内阻证
4.1.3 寒热错杂证
4.1.4 脾胃虚弱证
4.1.5 胃阴亏虚证
4.2 糖尿病性腹泻
4.2.1 肝脾不和证
4.2.2 湿热内蕴证
4.2.3 脾胃虚弱证
4.2.4 脾肾阳虚证
4.3 糖尿病性便秘
4.3.1 气虚便秘证
4.3.2 阴虚肠燥证
4.3.3 阳虚便秘证
4.3.4 胃肠积热证
5 治疗
5.1 辨证论治
5.1.1 糖尿病性胃轻瘫
5.1.1.1 肝胃不和证
5.1.1.2 痰湿内阻证
5.1.1.3 寒热错杂证
5.1.1.4 脾胃虚弱证
5.1.1.5 胃阴亏虚证
5.1.2 糖尿病性腹泻
5.1.2.1 肝脾不和证
5.1.2.2 湿热内蕴证
5.1.2.3 脾胃虚弱证
5.1.2.4 脾肾阳虚证
5.1.3 糖尿病性便秘
5.1.3.1 气虚便秘证
5.1.3.2 阴虚肠燥证
5.1.3.3 阳虚便秘证
5.1.3.4 胃肠积热证
5.2 针刺治疗
5.3 穴位注射
参考文献
T/CACM 1213—2019 中医糖尿病临床诊疗指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前言
引言
中医糖尿病临床诊疗指南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1 范围
2 术语和定义
2.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2.2 消渴 Consumptive thirst
3 诊断
3.1 临床表现
3.1.1 症状
3.1.2 体征
3.2 检查(附录A)[1,3-4]
3.2.1 肌电图检测
3.2.2 筛查量表
3.2.3 感觉神经定量检测
3.3 西医标准[1-2]
3.3.1 病史
3.3.1.1 诊断要点
3.4 中医诊断
3.4.1 肢痹
3.4.2 筋痹
3.4.3 痿痹
3.5 鉴别诊断
3.5.1 西医鉴别诊断[1]
3.5.2 中医鉴别诊断[2,6]
3.5.2.1 肢痹与脉痹鉴别
3.5.2.2 痹证、痛痹与痿证鉴别
4 辨证
4.1 气虚血瘀证
4.2 阴虚血瘀证
4.3 肝肾亏虚证
4.4 阳虚寒凝证
4.5 痰瘀阻络证
4.6 湿热阻络证
5 治疗
5.1 治疗原则
5.2 辨证论治[1,4,7-9]
5.2.1 气虚血瘀证
5.2.2 阴虚血瘀证
5.2.3 肝肾亏虚证
5.2.4 阳虚寒凝证
5.2.5 痰瘀阻络证
5.2.6 湿热阻络证
5.3 中成药
5.3.1 口服中成药
5.3.2 中成药注射液
5.4 针灸治疗[4]
5.4.1 体针
5.4.1.1 气虚血瘀证[59](推荐强度:强推荐;证据级别:Ⅰb级)
5.4.1.2 阴虚血瘀证[60](推荐强度:弱推荐;证据级别:Ⅱb级)
5.4.1.3 肝肾亏虚证[61](推荐强度:强推荐;证据级别:Ⅰb级)
5.4.1.4 阳虚寒凝证[62](推荐强度:弱推荐;证据级别:Ⅱb级)
5.4.1.5 痰瘀阻络证[63-64](推荐强度:强推荐;证据级别:Ⅰb级)
5.4.1.6 湿热阻络证[65](推荐强度:强推荐;证据级别:Ⅰb级)
5.4.2 腕踝针
5.4.3 电针
5.5 艾灸
5.6 穴位注射
5.7 熏洗法
5.7.1 阳虚寒凝证(推荐强度:弱推荐;证据级别:Ⅱb级)
5.7.2 气虚血瘀证、阴虚血瘀证(推荐强度:弱推荐;证据级别:Ⅱb级)
5.7.3 气虚血瘀证(推荐强度:弱推荐;证据级别:Ⅱb级)
5.7.4 阴虚血瘀证(推荐强度:弱推荐;证据级别:Ⅲb级)
5.8 物理疗法
6 预防与调摄
6.1 预防
6.2 调摄
附录A(资料性附录)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检查(《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版)
A.1 电生理检查
A.2 震颤量阈值检查
A.3 皮肤温度感觉检查
A.4 感觉神经定量检查
附录B(规范性附录)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治疗模式
参考文献
T/CACM 1216—2019 中医糖尿病临床诊疗指南糖尿病足
前言
引言
中医糖尿病临床诊疗指南 糖尿病足
1 范围
2 术语和定义
2.1 糖尿病足 Diabetic foot,DF
2.2 脱疽 Sphacelus
3 诊断
3.1 病史
3.2 临床表现
3.2.1 症状[1]
3.2.2 体征[1]
3.3 理化检查
3.3.1 坏疽分泌物细菌学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1,5-6]
3.3.2 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1,7-13]
3.3.3 X射线检查[1,14-18]
3.3.4 动脉造影[1,19]
3.3.5 神经电生理检查[1,20-23]
3.3.6 皮肤温度检查[1,24-26]
3.3.7 踝动脉-肱动脉血压比值(ABI)[1,27-37]
3.3.8 经皮氧分压(TcPO2)[1,38-42]
3.3.9 下肢核磁共振血管成像(MRA)[1,43-44]
3.3.10 压力测定[1,45-47]
3.4 诊断要素[4]
3.5 糖尿病足诊断标准[1]
3.6 糖尿病足分级[1,48-50]
3.6.1 经典的Wagner分级法
3.6.2 TEXAS大学分级法
3.6.3 李仕明分级法
3.7 中医局部辨证分期[2]
3.7.1 早期——阳证
3.7.2 中期
3.7.3 晚期——阴证
3.8 伤口测量及拍照[51]
4 治疗
4.1 基础治疗
4.1.1 代谢控制(推荐级别:C级)[1-2,52-56]
4.1.2 下肢动脉病变的治疗——改善循环(推荐级别:C级)[1-2,54-58]
4.1.3 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营养神经(推荐级别:C级)[1-2,59-60]
4.1.4 控制感染(推荐级别:C级)[1-2,61-62]
4.1.5 减压(推荐级别:C级)[1-2,63-66]
4.1.6 控制疼痛(推荐级别:D级)[1-2,67]
4.1.7 负压创面处理(推荐级别:C级)[1-2,68-72]
4.1.8 高压氧疗法(推荐级别:C级)[73-77]
4.1.9 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推荐级别:E级)[78-80]
4.2 中医综合治疗
4.2.1 阳证
4.2.1.1 湿热阻滞证(推荐级别:C级)[2,86-90]
4.2.1.2 热毒伤阴证(推荐级别:C级)[2,91-92]
4.2.2 阴证
4.2.2.1 寒凝脉络证(推荐级别:C级)[2,81-82]
4.2.2.2 气虚血瘀证(推荐级别:C级)[2,83-86]
4.2.2.3 阴虚血瘀证(推荐级别:E级)[2,93]
4.2.2.4 阳虚痰凝证(推荐级别:E级)[2,94]
4.2.3 中成药
4.2.4 中药注射剂
4.3 局部治疗
4.3.1 局部清创(推荐级别:C级)[1-2,117-125]
4.3.2 现代敷料(推荐级别:C级)[2,126-135]
4.3.3 外用中药[136-145]
4.3.4 中药浸泡熏洗(推荐级别:E级)[1,146-147]
4.3.5 艾灸(推荐级别:C级)[1,148-151]
4.4 外科治疗
4.4.1 血管重建(推荐级别:C级)[2,55,152-156]
4.4.2 截肢术(推荐级别:E级)[157-158]
5 预防与调摄(推荐级别:E级)[2,159]
参考文献
T/CACM 1221—2019 中医糖尿病临床诊疗指南糖调节异常
前言
引言
中医糖尿病临床诊疗指南 糖调节异常
1 范围
2 术语和定义
2.1 糖调节异常 Abnormal glucose regulation
3 临床诊断
3.1 诊断要点
3.1.1 病史
3.1.2 症状
3.1.3 实验室检查
3.2 中医诊断
3.3 鉴别诊断
3.3.1 单纯性肥胖
3.3.2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4 辨证
4.1 辨证要点
4.2 证候
4.2.1 气滞痰阻证
4.2.2 脾虚痰湿证
4.2.3 肝脾不和证
4.2.4 阴虚燥热证
4.2.5 气阴两虚证
4.2.6 兼血瘀证
5 治疗
5.1 教育普及
5.2 控制体重
5.3 饮食治疗
5.4 运动治疗
5.5 辨证论治
5.5.1 气滞痰阻证
5.5.2 脾虚痰湿证
5.5.3 肝脾不和证
5.5.4 阴虚燥热证
5.5.5 气阴两虚证
5.5.6 兼血瘀证
5.6 其他疗法
5.6.1 耳穴贴压
5.6.2 穴位注射
5.6.3 隔姜灸
5.6.4 手指点穴
6 预防与调摄
6.1 饮食
6.2 运动
6.3 情志
参考文献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同类图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