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电子工程师自学速成——入门篇(第2版)电子书

畅销《电子工程师自学速成——门篇》升级版 ,删除一些陈旧内容,新技术替换了同类旧技术,补充了一些实用的电路。 知名电子专家蔡杏山老师编写 ,视频讲解,手机扫码即看 电子元器件基础电路、电子产品检修、信号发生器全掌握 摒弃复杂公式与理论,讲解通俗易懂,夯实电子技术 电子工程师自学速成主要有以下特 ·基础起低,无需基础学历 ·语言通俗易懂,避免使用专业化的术语,遇到较难理解的内容用形象比喻说明,尽量避免复杂的理论分析与繁琐的公式推导

售       价:¥

纸质售价:¥58.80购买纸书

606人正在读 | 1人评论 6.7

作       者:蔡杏山

出  版  社:人民邮电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20-11-01

字       数:26.4万

所属分类: 科技 > 工业技术 > 航空/电子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5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5条)
本书主要介绍了电子技术门基础,万用表的使用,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与变压器,二极管,三极管,晶闸管,场效应管与IGBT,继电器与干簧管,过流、过压保护器件,光电器件,电声器件,压电器件,显示器件,常用传感器,贴片元器件,集成电路,基础电子电路,收音机与电子产品的检修,数字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等内容。本书具有基础起低、内容由浅深、语言通俗易懂,结构安排符合学习认知规律的特。本书适合 作为电子工程师门的自学图书,也适合职业学校相关专业和社会培训机构的电子技术基础教材。<br/>【推荐语】<br/>畅销《电子工程师自学速成——门篇》升级版 ,删除一些陈旧内容,新技术替换了同类旧技术,补充了一些实用的电路。 知名电子专家蔡杏山老师编写 ,视频讲解,手机扫码即看 电子元器件基础电路、电子产品检修、信号发生器全掌握 摒弃复杂公式与理论,讲解通俗易懂,夯实电子技术 电子工程师自学速成主要有以下特 ·基础起低,无需基础学历 ·语言通俗易懂,避免使用专业化的术语,遇到较难理解的内容用形象比喻说明,尽量避免复杂的理论分析与繁琐的公式推导 ·内容解说详细,本书适合自主学习使用,因此在编写过程中对知识技能行详细解说,让读者轻松理解所学内容 ·采用图文并茂的表现形式,大量采用直观形象的图表方式展现内容 ·内容安排符合认识规律,按照循序渐、由浅深的原则设置章节内容 ·突出显示知识要,用阴影和文字加粗的方法突出知识要,指示学习重 ·网络免费指导,遇到问题时可登陆网站观看有关辅导资料或行提问<br/>【作者】<br/>蔡杏山 电工电子领域专家。曾做过十多年的教师,先后在不同的大中专院校任教,所授课程有电子技术基础、收录机、电视机、录像机、VCD影碟机、摄录像机、电子线路、电子测量仪器、电工技术、PLC技术、变频技术等。2008年后蔡老师将工作重心放在了图书写作上,编著的各类电工电子类图书超过100本,卷数据统计,蔡老师编著的电工电子类图书全国销量总码洋常年排在前三列,创单本销量10万册以上的好成绩。<br/>
目录展开

扉页

版权页

目录

内容提要

前言

第1章 电子技术入门基础

1.1 基本概念与规律

1.1.1 电路与电路图

1.1.2 电流与电阻

1.1.3 电位、电压和电动势

1.1.4 电路的3种状态

1.1.5 接地与屏蔽

1.1.6 欧姆定律

1.1.7 电功、电功率和焦耳定律

1.2 电阻的连接方式

1.2.1 电阻的串联

1.2.2 电阻的并联

1.2.3 电阻的混联

1.3 直流电与交流电

1.3.1 直流电

1.3.2 交流电

第2章 万用表的使用

2.1 指针万用表的使用

2.1.1 面板介绍

2.1.2 使用前的准备工作

2.1.3 测量直流电压

2.1.4 测量交流电压

2.1.5 测量直流电流

2.1.6 测量电阻

2.1.7 万用表使用注意事项

2.2 数字万用表的使用

2.2.1 面板介绍

2.2.2 测量直流电压

2.2.3 测量交流电压

2.2.4 测量直流电流

2.2.5 测量电阻

2.2.6 测量线路通断

第3章 电阻器

3.1 固定电阻器

3.1.1 外形与符号

3.1.2 降压限流、分流和分压功能说明

3.1.3 阻值与误差的表示方法

3.1.4 标称阻值系列

3.1.5 额定功率

3.1.6 电阻器的选用

3.1.7 用指针万用表检测固定电阻器

3.1.8 用数字万用表检测固定电阻器

3.1.9 电阻器的型号命名方法

3.2 电位器

3.2.1 外形与符号

3.2.2 结构与工作原理

3.2.3 应用电路

3.2.4 电位器的种类

3.2.5 主要参数

3.2.6 用指针万用表检测电位器

3.2.7 用数字万用表检测电位器

3.2.8 电位器的选用

3.3 敏感电阻器

3.3.1 热敏电阻器

3.3.2 光敏电阻器

3.3.3 湿敏电阻器

3.3.4 力敏电阻器

3.4 排阻

3.4.1 实物外形

3.4.2 命名方法

3.4.3 种类与结构

3.4.4 用指针万用表检测排阻

3.4.5 用数字万用表检测排阻

第4章 电容器

4.1 固定电容器

4.1.1 结构、外形与符号

4.1.2 主要参数

4.1.3 电容器“充电”和“放电”说明

4.1.4 电容器“隔直”和“通交”说明

4.1.5 电容器“两端电压不能突变”说明

4.1.6 无极性电容器和有极性电容器

4.1.7 固定电容器的种类

4.1.8 电容器的串联与并联

4.1.9 容量与误差的标注方法

4.1.10 用指针万用表检测电容器

4.1.11 用数字万用表检测电容器

4.1.12 电容器的选用

4.1.13 电容器的型号命名方法

4.2 可变电容器

4.2.1 微调电容器

4.2.2 单联电容器

4.2.3 多联电容器

第5章 电感器与变压器

5.1 电感器

5.1.1 外形与符号

5.1.2 主要参数与标注方法

5.1.3 电感器“通直阻交”与感抗说明

5.1.4 电感器“阻碍变化的电流”说明

5.1.5 电感器的种类

5.1.6 电感器的串联与并联

5.1.7 用指针万用表检测电感器

5.1.8 用数字万用表检测电感器的通断

5.1.9 用电感表测量电感器的电感量

5.1.10 电感器的选用

5.2 变压器

5.2.1 外形与符号

5.2.2 结构原理

5.2.3 变压器“变压”和“变流”说明

5.2.4 变压器阻抗变换功能说明

5.2.5 特殊绕组变压器

5.2.6 变压器的种类

5.2.7 主要参数

5.2.8 用指针万用表检测变压器

5.2.9 用数字万用表检测变压器

5.2.10 变压器的选用

5.2.11 变压器的型号命名方法

第6章 二极管

6.1 半导体与二极管

6.1.1 半导体

6.1.2 二极管的结构和符号

6.1.3 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和伏安特性曲线说明

6.1.4 二极管的主要参数

6.1.5 二极管正、负极性判别

6.1.6 二极管的常见故障及检测

6.1.7 用数字万用表检测二极管

6.2 整流二极管和开关二极管

6.2.1 整流二极管

6.2.2 整流桥堆

6.2.3 高压二极管和高压硅堆

6.3 稳压二极管

6.3.1 外形与符号

6.3.2 工作原理

6.3.3 应用电路

6.3.4 主要参数

6.3.5 用指针万用表检测稳压二极管

6.3.6 用数字万用表检测稳压二极管

6.4 变容二极管

6.4.1 外形与符号

6.4.2 性质

6.4.3 容量变化规律

6.4.4 应用电路

6.4.5 主要参数

6.4.6 用指针万用表检测变容二极管

6.4.7 用数字万用表检测变容二极管

6.5 双向触发二极管

6.5.1 外形与符号

6.5.2 双向触发导通性质说明

6.5.3 特性曲线说明

6.5.4 用指针万用表检测双向触发二极管

6.5.5 用数字万用表检测双向触发二极管

6.6 双基极二极管(单结晶体管)

6.6.1 外形、符号、结构和等效图

6.6.2 工作原理

6.6.3 应用电路

6.6.4 用指针万用表检测双基极二极管

6.6.5 用数字万用表检测双基极二极管

6.7 肖特基二极管

6.7.1 外形与图形符号

6.7.2 特点、应用和检测

6.7.3 常用肖特基二极管的主要参数

6.7.4 用数字万用表检测肖特基二极管

6.8 快恢复二极管

6.8.1 外形与图形符号

6.8.2 特点、应用和检测

6.8.3 用数字万用表检测快恢复二极管

6.8.4 常用快恢复二极管的主要参数

6.8.5 肖特基二极管、快恢复二极管、高速整流二极管和开关二极管比较

第7章 三极管

7.1 三极管

7.1.1 外形与符号

7.1.2 结构

7.1.3 电流、电压规律

7.1.4 放大原理

7.1.5 截止、放大和饱和状态说明

7.1.6 主要参数

7.1.7 用指针万用表检测三极管

7.1.8 用数字万用表检测三极管

7.2 特殊三极管

7.2.1 带阻三极管

7.2.2 带阻尼三极管

7.2.3 达林顿三极管

第8章 晶闸管

8.1 单向晶闸管

8.1.1 外形与符号

8.1.2 结构原理

8.1.3 应用电路

8.1.4 主要参数

8.1.5 用指针万用表检测单向晶闸管

8.1.6 用数字万用表检测单向晶闸管

8.1.7 晶闸管的型号命名方法

8.2 门极可关断晶闸管

8.2.1 外形、结构与符号

8.2.2 工作原理

8.2.3 应用电路

8.2.4 检测

8.3 双向晶闸管

8.3.1 符号与结构

8.3.2 工作原理

8.3.3 应用电路

8.3.4 用指针万用表检测双向晶闸管

8.3.5 用数字万用表检测双向晶闸管

第9章 场效应管与IGBT

9.1 结型场效应管(JFET)

9.1.1 外形与符号

9.1.2 结构与原理

9.1.3 应用电路

9.1.4 主要参数

9.1.5 检测

9.1.6 场效应管型号命名方法

9.2 绝缘栅型场效应管(MOS管)

9.2.1 增强型MOS管

9.2.2 耗尽型MOS管

9.3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

9.3.1 外形、等效结构与符号

9.3.2 工作原理

9.3.3 应用电路

9.3.4 用指针万用表检测IGBT

9.3.5 用数字万用表检测IGBT

第10章 继电器与干簧管

10.1 电磁继电器

10.1.1 外形与图形符号

10.1.2 结构

10.1.3 应用电路

10.1.4 主要参数

10.1.5 用指针万用表检测电磁继电器

10.1.6 用数字万用表检测电磁继电器

10.2 固态继电器

10.2.1 固态继电器的主要特点

10.2.2 直流固态继电器的外形与符号

10.2.3 直流固态继电器的内部电路与工作原理

10.2.4 交流固态继电器的外形与符号

10.2.5 交流固态继电器的内部电路与工作原理

10.2.6 固态继电器的识别与检测

10.3 干簧管与干簧继电器

10.3.1 干簧管的外形与符号

10.3.2 干簧管的工作原理

10.3.3 用指针万用表检测干簧管

10.3.4 用数字万用表检测干簧管

10.3.5 干簧继电器的外形与符号

10.3.6 干簧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10.3.7 干簧继电器的应用电路

10.3.8 干簧继电器的检测

第11章 过流、过压保护器件

11.1 过流保护器件

11.1.1 玻壳熔断器

11.1.2 自恢复熔断器

11.2 过压保护器件

11.2.1 压敏电阻器

11.2.2 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

第12章 光电器件

12.1 发光二极管(LED)

12.1.1 普通发光二极管

12.1.2 LED及交直流供电电路

12.1.3 LED带

12.1.4 双色发光二极管

12.1.5 三基色与全彩发光二极管

12.1.6 闪烁发光二极管

12.1.7 红外发光二极管

12.1.8 激光与激光二极管

12.2 光敏二极管

12.2.1 普通光敏二极管

12.2.2 红外接收二极管

12.2.3 红外线接收组件

12.3 光敏三极管

12.3.1 外形与符号

12.3.2 应用电路

12.3.3 检测

12.4 光电耦合器

12.4.1 外形与符号

12.4.2 应用电路

12.4.3 用指针万用表检测光电耦合器

12.4.4 用数字万用表检测光电耦合器

第13章 电声器件

13.1 扬声器

13.1.1 外形与符号

13.1.2 种类与工作原理

13.1.3 应用电路

13.1.4 主要参数

13.1.5 用指针万用表检测扬声器

13.1.6 用数字万用表检测扬声器

13.2 耳机

13.2.1 外形与图形符号

13.2.2 种类与工作原理

13.2.3 双声道耳机的内部接线及检测

13.2.4 手机线控耳麦的内部电路及接线

13.3 蜂鸣器

13.3.1 外形与符号

13.3.2 种类及结构原理

13.3.3 类型判别

13.3.4 用数字万用表检测蜂鸣器

13.3.5 应用电路

13.4 话筒

13.4.1 外形与符号

13.4.2 工作原理

13.4.3 应用电路

13.4.4 主要参数

13.4.5 种类与选用

13.4.6 用指针万用表检测话筒

13.4.7 用数字万用表检测话筒

13.4.8 电声器件的型号命名方法

第14章 压电器件

14.1 石英晶体谐振器(晶振)

14.1.1 外形与结构

14.1.2 特性

14.1.3 应用电路

14.1.4 有源晶体振荡器

14.1.5 晶振的开路检测和在路检测

14.2 陶瓷滤波器

14.2.1 外形、符号与等效图

14.2.2 应用电路

14.2.3 检测

14.3 声表面波滤波器

14.3.1 外形与符号

14.3.2 结构与工作原理

14.3.3 应用电路

14.3.4 检测

第15章 显示器件

15.1 LED数码管

15.1.1 一位LED数码管

15.1.2 多位LED数码管

15.2 LED点阵显示器

15.2.1 单色点阵显示器

15.2.2 双色LED点阵显示器

15.3 真空荧光显示器

15.3.1 外形

15.3.2 结构与工作原理

15.3.3 应用

15.3.4 检测

15.4 液晶显示屏

15.4.1 笔段式液晶显示屏

15.4.2 点阵式液晶显示屏

15.4.3 1602字符型液晶显示屏

第16章 常用传感器

16.1 气敏传感器

16.1.1 外形与符号

16.1.2 结构

16.1.3 应用

16.1.4 应用电路

16.1.5 检测

16.1.6 常用气敏传感器的主要参数

16.2 热释电人体红外线传感器

16.2.1 结构与工作原理

16.2.2 引脚识别

16.2.3 应用电路

16.3 霍尔传感器

16.3.1 外形与符号

16.3.2 结构与工作原理

16.3.3 种类

16.3.4 应用电路

16.3.5 型号命名与参数

16.3.6 引脚识别与检测

16.4 温度传感器

16.4.1 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

16.4.2 金属热电阻温度传感器

第17章 贴片元器件

17.1 表面贴装技术(SMT)简介

17.1.1 特点

17.1.2 封装规格

17.1.3 手工焊接方法

17.2 贴片电阻器

17.2.1 贴片电阻器

17.2.2 贴片电位器

17.2.3 贴片熔断器

17.3 贴片电容器和贴片电感器

17.3.1 贴片电容器

17.3.2 贴片电容排

17.3.3 贴片电感器

17.3.4 贴片磁珠

17.4 贴片二极管

17.4.1 通用知识

17.4.2 贴片整流二极管和整流桥堆

17.4.3 贴片稳压二极管

17.4.4 贴片快恢复二极管

17.4.5 贴片肖特基二极管

17.4.6 贴片开关二极管

17.4.7 贴片发光二极管

17.5 贴片三极管

17.5.1 外形

17.5.2 引脚极性规律与内部结构

17.5.3 标注代码与对应型号

第18章 集成电路

18.1 概述

18.1.1 快速了解集成电路

18.1.2 集成电路的特点

18.1.3 集成电路的引脚识别

18.2 集成电路的检测

18.2.1 开路测量电阻法

18.2.2 在路检测法

18.2.3 排除法和代换法

18.3 集成电路的拆卸与焊接

18.3.1 直插式集成电路的拆卸

18.3.2 贴片集成电路的拆卸

18.3.3 贴片集成电路的焊接

第19章 基础电子电路

19.1 放大电路

19.1.1 固定偏置放大电路

19.1.2 电压负反馈放大电路

19.1.3 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

19.1.4 交流放大电路

19.2 谐振电路

19.2.1 串联谐振电路

19.2.2 并联谐振电路

19.3 振荡器

19.3.1 振荡器的组成与原理

19.3.2 变压器反馈式振荡器

19.4 电源电路

19.4.1 电源电路的组成

19.4.2 整流电路

19.4.3 滤波电路

19.4.4 稳压电路

第20章 收音机与电子产品的检修

20.1 无线电波

20.1.1 水波与无线电波

20.1.2 无线电波的划分

20.1.3 无线电波的传播规律

20.1.4 无线电波的发送与接收

20.2 收音机的电路原理

20.2.1 调幅收音机的组成框图

20.2.2 调幅收音机单元电路分析

20.2.3 收音机整机电路分析

20.3 实践入门

20.3.1 电烙铁

20.3.2 焊料与助焊剂

20.3.3 印制电路板

20.3.4 元器件的焊接与拆卸

20.4 收音机的组装与调试

20.4.1 收音机套件介绍

20.4.2 收音机的组装

20.4.3 收音机的调试

20.5 电子产品的检修方法

20.5.1 直观法

20.5.2 电阻法

20.5.3 电压法

20.5.4 电流法

20.5.5 信号注入法

20.5.6 断开电路法

20.5.7 短路法

20.5.8 代替法

20.6 收音机的检修

第21章 数字示波器

21.1 示波器的种类与特点

21.1.1 模拟示波器

21.1.2 数字示波器

21.1.3 数字示波器的优缺点

21.2 面板、接口与测试线

21.2.1 显示屏测试界面

21.2.2 测试连接口

21.2.3 面板按键功能说明

21.2.4 测试线及调整

21.3 一个信号的测量

21.3.1 测量连接

21.3.2 自动测量

21.3.3 关闭一个测量通道

21.3.4 波形垂直调节与通道菜单说明

21.3.5 信号水平调节与时基菜单说明

21.3.6 信号触发的设置与触发菜单说明

21.4 两个信号的测量

21.4.1 测量连接

21.4.2 自动测量

21.4.3 两个信号的幅度调节与垂直方向移动

21.4.4 两个信号的水平宽度调节与水平移动

21.4.5 触发设置

21.5 信号幅度、频率和相位的测量

21.5.1 自动测量信号幅度和频率

21.5.2 用坐标格测量信号的幅度和频率

21.5.3 用光标测量信号的幅度和频率

21.5.4 用光标测量两个信号的相位差

21.6 其他功能的使用

21.6.1 波形的保存

21.6.2 参考波形(REF)的使用

21.6.3 自定义与默认测量设置的使用

21.7 万用表功能的使用

21.7.1 万用表模式的测量挡位

21.7.2 万用表模式的测量举例

第22章 信号发生器

22.1 面板及附件说明

22.1.1 面板按键、旋钮与连接口

22.1.2 电源适配器与信号线

22.2 单、双通道信号的产生

22.2.1 信号发生器的输出连接

22.2.2 开启CH1通道并选择波形类型

22.2.3 设置信号的频率

22.2.4 设置信号的幅度(峰峰值)

22.2.5 设置信号的偏置(直流成分)

22.2.6 设置信号的相位

22.2.7 同时产生两个信号的操作

22.3 测频与计数功能的使用

22.3.1 测频和计数模式的进入

22.3.2 用测频和计数模式测量CH1通道信号

22.3.3 用测频和计数模式测量电路中的信号

22.4 信号扫描功能的使用

22.4.1 信号扫描模式的进入与测试连接

22.4.2 频率扫描的设置与信号输出

22.4.3 幅度扫描的设置与信号输出

22.4.4 直流偏置扫描的设置与信号输出

22.4.5 占空比扫描的设置与信号输出

22.4.6 VCO(压控)扫描的设置与信号输出

22.5 信号调制功能的使用

22.5.1 测试连接与信号调制模式的进入

22.5.2 FSK(频率键控)设置与信号输出

22.5.3 ASK(幅度键控)设置与信号输出

22.5.4 PSK(相位键控)设置与信号输出

22.5.5 脉冲串的设置与输出

22.5.6 AM(幅度调制)设置与信号输出

22.5.7 FM(频率调制)设置与信号输出

22.5.8 PM(相位调制)设置与信号输出

22.6 系统功能与设置

22.6.1 打开系统界面

22.6.2 波形的存储与加载

22.6.3 双通道波形参数同步的设置

22.6.4 系统配置

22.6.5 开机与出厂设置

累计评论(5条) 5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