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毓老师说管子电子书

1.解千年以来对管子的误读——数千年来崇拜管子者不在少数,但攻讦诋毁者更甚于前者数倍之多。毓老师带我们解数千年来对管子的误解,要我们对其建立客观公允的认知,知其乃非常之人,所建立之事业乃对中国数千年政治思想与实践有重要影响。本书主要发挥说明管子的政术思想,其他不备载。毓老师特别要我们注意孔子对管子的评价。孔子曰:“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管子》虽非管子亲著,但欲了解管子真面目,必于《管子》。毓老师认为《管子》一书,道约言要,晓合经义,必以今人之眼光阅读《管子》,方能。

售       价:¥

纸质售价:¥24.70购买纸书

263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2

作       者:毓鋆

出  版  社:花山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8-01

字       数:85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文化 > 文化理论与评述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本书是根据毓老师2000年在台北奉元书院讲授整理而成。《管子》虽非管子所著,但可体现管仲的主要思想。孔子特别赞赏管子,以管子为儒家,《论语》中有言:“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管子之德不同于匹夫匹妇的小诚小信,包含治国安邦的大智慧,对中国政治思想和实践有重要影响。毓老师认为《管子》,道约言要,晓合经义。毓老师讲《管子》,非讲管子学,而是要我们学习管子,着重在于学会怎么做事。<br/>【推荐语】<br/>1.解千年以来对管子的误读——数千年来崇拜管子者不在少数,但攻讦诋毁者更甚于前者数倍之多。毓老师带我们解数千年来对管子的误解,要我们对其建立客观公允的认知,知其乃非常之人,所建立之事业乃对中国数千年政治思想与实践有重要影响。本书主要发挥说明管子的政术思想,其他不备载。毓老师特别要我们注意孔子对管子的评价。孔子曰:“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管子》虽非管子亲著,但欲了解管子真面目,必于《管子》。毓老师认为《管子》一书,道约言要,晓合经义,必以今人之眼光阅读《管子》,方能。 2.《管子》解读人:清朝礼亲王代善裔孙、末代皇帝溥仪伴读、跨世纪*后一位经学宗师、中国*后一位皇族名儒——学会利用古人智慧因应各种变局挑战,需要一位好的引路人。他是隐士,传授的却是治国平天下的学问;他是满族人,发扬的却是华夏奥旨;他自幼成长于钟鸣鼎食之家,中年后却对清苦生涯安之若素;他曾活跃于历史政治舞台,惊天动地,去台湾后却旋即隐于民间,默默传授中国学问,前后长达六十余年。这就是一代大儒爱新觉罗·毓鋆。毓老自幼受宫廷教育,潜心治学一百年,书院讲学六十载,以一座山的精神推广民间书院教育,复兴逐渐凋零的中华人文传统,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窥见生命的真相。 3.毓老讲授的不是考据、训诂的国学,而是充满救世情怀、人生智慧的活泼泼的国学——毓老师毕生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教育工作,他坚信古老的中华智慧是活泼泼的,是亘古常新的,要恢复中国学问的本来面目,“以华夏奥旨,寻拯世真文”,以古人智慧,启发我们自己的智慧。毓老师强调,不能把《管子》一书仅看作历史著作来看,而应当古为今用,学《管子》,不是学管子学,而是要着重于学会做事,读书人之责任在拨乱反正,读书要能解决问题。 其他图书推荐:  <br/>【作者】<br/>爱新觉罗·毓鋆(1906-2011), 清朝礼亲王代善裔孙,外界都尊称他为“毓老”而不名。毓老的百岁人生堪称传奇,他是清朝礼亲王代善裔孙,自幼受宫廷教育,为末代皇帝溥仪伴读。师从陈师曾、陈宝琛、罗振玉、叶玉麟、郑孝胥等国学大家,私淑熊十力,终成一代大儒。1947年来台后,在台宣扬中华文化,先后创天德黉舍、奉元书院,私人讲学一甲子,主张“达德光宇宙,生命壮自然”“以夏学奥质,寻拯世真文”,受教弟子万余人,遍及海内外与各行业,著名的弟子有徐泓、辛意云、林义正、陈明哲、刘君祖、孙中兴、黄忠天、陈明德、蒋勋、严定暹、张辉诚、简媜、吕世浩等学界名家,以及夏含夷、班大为、魏斐德、黄宗智、孟旦、甘慕白等美国汉学家。毓老一生倡经世致用之学,并注重对时势的分析,为四书五经、诸子百家注了真实的生命和生机。2011年3月20日于台北市家中辞世,享寿一百零六岁。<br/>
目录展开

刘向《管子书录》

《管子》文评

前言

第一章 大匡第十八

第二章 小匡第二十

第三章 牧民第一

第四章 权修第三

第五章 立政第四

第六章 版法第七

第七章 兵法第十七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