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高速信号传输工程化技术——概念与方法电子书

图书特 · 专业:从理论上解释信号不完整、电源不完整以及电磁不兼容等问题产生的根源,提出实现信号完整性、电源完整性以及电磁兼容性的方法论。 · 系统:偏重工程应用,应能够帮助电子设计师全面掌握高速信号传输设计技术。 · 浅显:仅有很少的理论计算和公式推导,深浅出地介绍高速信号传输相关技术中需要掌握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大大降低了电子设计师掌握高速型号传输设计技术的门槛。

售       价:¥

纸质售价:¥51.20购买纸书

33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2

作       者:周拥军,黄涛

出  版  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7-01

字       数:14.8万

所属分类: 科技 > 工业技术 > 汽车与交通运输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随着技术发展,电子设备研发过程中,必然涉及高速信息传输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信号就不能正确的传输,信号中包含的数据就会出错,电子设备就不能正常工作。 本书以类比的方式直观、感性地分析了信号完整性、电源完整性以及电磁兼容性的内涵和性质;以共房间讨论的多个小组类比电子设备群,解释电磁兼容性;以河道中的波浪类比电信号,描述信号完整性;以个人资金供给系统类比电源供电单元,阐述电源完整性。 本书可以帮助电子设计工程师系统地理解电磁兼容、信号完整性和电源完整性的概念和原理,以及工程实践中的电子元器件特性、信号传输及其回路、系统屏蔽和信号屏蔽等基本概念,深刻认识特征阻抗和地的意义,将电子产品的SI、PI和EMC等性能提升到一个合适的水平。<br/>【推荐语】<br/>图书特 · 专业:从理论上解释信号不完整、电源不完整以及电磁不兼容等问题产生的根源,提出实现信号完整性、电源完整性以及电磁兼容性的方法论。 · 系统:偏重工程应用,应能够帮助电子设计师全面掌握高速信号传输设计技术。 · 浅显:仅有很少的理论计算和公式推导,深浅出地介绍高速信号传输相关技术中需要掌握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大大降低了电子设计师掌握高速型号传输设计技术的门槛。<br/>【作者】<br/>周拥军 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应用专业学士 中国航空研究院计算机专业硕士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专业博士 长期从事航空电子产品研发和技术研究,多次获得国家科技成果奖,现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首席信息官,研究员。<br/>
目录展开

封面页

书名页

版权页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前言

目录

第1篇 高速信号传输导论

第1章 高速信号传输工程化技术概论

1.1 高速信号传输工程化技术问题

1.1.1 高速信号传输工程化技术内容

1.1.2 高速信号传输的界定标准

1.2 高速信号传输的基础概念

1.2.1 电阻、电感和电容的概念

1.2.2 电阻器、电感器和电容器的概念

1.3 高速信号传输的信号完整性概述

1.3.1 信号传输线及信号回路

1.3.2 特征阻抗的概念

1.3.3 高速信号传输的反射现象

1.3.4 信号回路与“地”

1.3.5 信号类型及其特性

1.3.6 电缆传输线类型及其特性

1.3.7 PCB传输线类型及其特性

1.3.8 连接器传输线类型及其特性

1.3.9 信号完整性设计准则

1.4 高速信号传输的电源完整性概述

1.5 高速信号传输的电磁兼容性概述

1.5.1 电磁兼容与高速信号传输

1.5.2 系统级电磁屏蔽技术

1.5.3 信号级电磁屏蔽技术

1.5.4 电缆传输线类型及其屏蔽特性

1.5.5 PCB传输线类型及其屏蔽特性

1.5.6 连接器传输线类型及其屏蔽特性

1.5.7 电磁屏蔽与“地”

1.5.8 信号的电磁滤波技术

1.5.9 电磁兼容性设计准则概述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高速信号传输技术的内涵

2.1 高速信号传输定义

2.1.1 信号传输的相关概念

2.1.2 数字信号的时域特性

2.1.3 数字信号的频域特性

2.1.4 电信号的传输速度

2.1.5 高速信号传输的界定

2.2 高速信号传输相关的三个方面

2.3 信号完整性的概念

2.3.1 信号完整性的定义

2.3.2 影响信号完整性的因素

2.3.3 信号完整性的意义

2.4 电源完整性的概念

2.4.1 电源完整性的定义

2.4.2 影响电源完整性的因素

2.4.3 电源完整性的意义

2.5 电磁兼容性的概念

2.5.1 电磁兼容性的定义

2.5.2 影响电磁不兼容性的因素

2.5.3 电磁兼容性的意义

2.6 高速信号传输的工程性

2.6.1 高速信号传输技术的复杂性

2.6.2 高速信号传输技术的简单性

2.7 本章小结

第2篇 高速信号传输技术基础

第3章 电阻、电感和电容

3.1 电阻(特性)

3.1.1 电阻的概念

3.1.2 电阻的物理意义

3.1.3 电阻的性质

3.2 电感(特性)

3.2.1 电感的概念

3.2.2 电感的物理意义

3.2.3 电感的性质

3.2.4 互感和环路电感

3.2.5 电感与趋肤效应

3.3 电容(特性)

3.3.1 电容的概念

3.3.2 电容的物理意义

3.3.3 电容的性质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电阻器、电感器和电容器

4.1 现实世界中的电阻器

4.1.1 电阻器的种类和结构

4.1.2 电阻器的真实面目

4.1.3 电阻器的作用

4.2 现实世界中的电感器

4.2.1 电感器的种类和结构

4.2.2 电感器的真实面目

4.2.3 电感器的作用

4.2.4 电感器的技术指标

4.2.5 磁珠

4.3 现实世界中的电容器

4.3.1 电容器的种类和结构

4.3.2 电容器的真实面目

4.3.3 电容器的作用

4.3.4 电容器的技术指标

4.4 本章小结

第3篇 高速信号传输的信号完整性

第5章 信号传输线及特征阻抗

5.1 信号传输通道

5.1.1 电气连接

5.1.2 信号传输

5.1.3 信号环路

5.2 信号回路

5.2.1 直流分量的信号回路

5.2.2 交流分量的信号回路

5.3 信号传输速度

5.4 传输线及其特征阻抗

5.4.1 类比信号传输

5.4.2 单端信号传输线的特征阻抗

5.4.3 差分传输线的特征阻抗

5.4.4 特征阻抗的测量

5.5 特征阻抗的控制

5.5.1 信号的反射

5.5.2 控制瞬态阻抗

5.5.3 传输线的端接

5.6 电信号传输的极限

5.7 三个概念的关系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常见的信号类型及其特性

6.1 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

6.2 单端信号与差分信号

6.3 差分信号

6.4 高速信号传输类型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电缆传输线及其特性

7.1 基本电缆传输线

7.1.1 单股电缆

7.1.2 单股屏蔽电缆

7.1.3 同轴电缆

7.1.4 三同轴电缆

7.1.5 双绞电缆

7.1.6 双绞屏蔽电缆

7.1.7 三绞屏蔽电缆

7.1.8 四绞屏蔽电缆

7.2 复杂的电缆传输线

7.2.1 网线

7.2.2 DVI传输电缆

7.3 电缆传输线设计思路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PCB传输线及其特性

8.1 PCB传输线信号回路

8.2 PCB传输线的类型和特征

8.2.1 共面线

8.2.2 微带线

8.2.3 嵌入式微带线

8.2.4 带状线

8.2.5 双微带线

8.2.6 嵌入式双微带线

8.2.7 双带状线

8.3 层间变换的PCB传输线

8.4 PCB传输线设计思路

8.5 本章小结

第9章 连接器传输线及其特性

9.1 高速信号连接器

9.1.1 连接器基本性能指标

9.1.2 高速信号传输相关指标

9.2 连接器传输线类型

9.2.1 单端子

9.2.2 两同轴端子

9.2.3 三同轴端子

9.2.4 差分端子

9.2.5 两芯屏蔽端子

9.2.6 三芯屏蔽端子

9.2.7 四芯屏蔽端子

9.3 连接器传输线设计思路

9.4 本章小结

第10章 高速信号传输的信号完整性设计准则

第4篇 高速信号传输的电源完整性

第11章 电源供电系统及其特性

11.1 电源供电单元的特征

11.1.1 理想的电源供电单元

11.1.2 现实的电源供电单元

11.2 电源信号级次及其特性

11.3 电源信号类型及其特征

11.4 电源供电回路与“地”

11.5 本章小结

第12章 供电传输线及其特性

12.1 电缆供电传输线类型及其特性

12.2 PCB供电传输线类型及其特性

12.3 连接器供电传输线类型及其特性

12.4 供电中继电容器及其特性

12.5 本章小结

第13章 高速信号传输的电源完整性设计准则

13.1 供电电源信号

13.1.1 一次电源信号

13.1.2 二次电源信号

13.1.3 三次电源信号

13.2 电路板上的电源完整性

13.3 电源完整性设计准则

13.3.1 一次电源信号传输准则

13.3.2 二、三次电源信号传输准则

13.4 本章小结

第5篇 高速信号传输的电磁兼容性

第14章 正确认识电磁屏蔽

14.1 电磁屏蔽机理

14.2 系统级电磁屏蔽

14.3 信号级电磁屏蔽

14.4 电缆屏蔽层的实际作用

14.5 电缆传输线屏蔽特征

14.6 电磁兼容性设计准则

14.7 系统共地设计准则

14.8 本章小结

第15章 “地”的概念与作用

15.1 “地”的分类

15.1.1 大地

15.1.2 安全地

15.1.3 结构地

15.1.4 不正确的说法

15.2 信号回路共享

15.3 不同“地”的共地

15.4 本章小结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