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推荐
导言 从绝对主体到纯粹主体
第一章 作为认识能力的先验主体
第一节 先验认识主体的方法论设定
一、先验主体构建的方法论
二、两个先验的基本原则
三、客体设定主体
第二节 先验认识主体的特征设定
一、与客体的共在性
二、主体的不可认知性
三、主体对表象世界的支撑性及对物质现象的依赖性
第三节 先验认识主体的四种认识能力
一、主体的认识能力决定了充足理由律有四重根
二、作为四种认识能力所支配的认识主体
三、叔本华对理性的肯定与批判
第二章 作为表象和意志的主体
第一节 作为表象和意志的主体的发现
一、“我”作为表象世界的主体
二、“我”作为意志的主体
第二节 意志作为客体化世界的主体
一、意志的可知性
二、对意志作为自在之物的认知
三、意志的客体化
第三节 意志对表象世界及人的奴役
一、意志对自然界(无机物和植物)的奴役
二、意志对生物界的奴役
三、意志对人的奴役
第三章 审美主体:作为认识的纯粹直观主体
第一节 意志直接客体化的理念需要根据律之外的认识主体
一、理念与表象世界
二、理念与艺术、天才
第二节 天才作为艺术创作的主体与“美”的种类
一、天才作为艺术创作的主体
二、理念作为美的感受:壮美和优美
第三节 审美与意志的和解
一、造型艺术:视觉审美对意志的对抗
二、文艺和诗歌对意志的对抗
第四章 作为自由、道德与“虚无”的主体
第一节 自由的可能:身体作为主体和意志的同一
一、生命意志与作为主体的人
二、意志是否自由
三、意志的自由获得:从理智性格、验知性格到获得性格
第二节 同情:主体对生命意志痛苦的担当
一、生命痛苦的永恒和幸福的消极性质
二、叔本华对传统道德学的批判及康德道德学的批判
三、主体的担当:同情
第三节 弃绝与“虚无”:主体对生命意志的否定
一、弃绝:主体超越生命意志的唯一途径
二、弃绝:行为主体“禁欲”的斗争
三、虚无:生命意志取消后的本真态
参考文献
后记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同类图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