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
售 价:¥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UNIX传奇:历史与回忆
内容提要
版权声明
说 明
推 荐 辞
Unix传奇往事的启示
计算机世界的原力觉醒
见证软件历史丰碑
译 者 序
写给中文版读者的话
前 言
致 谢
第1章 贝尔实验室
1.1 贝尔实验室的物理科学研究
1.2 通信与计算机科学
1.3 结缘贝尔实验室
1.4 办公空间
1.5 137→127→1127→11276
第2章 Unix雏形(1969)
2.1 一点点技术背景知识
2.2 CTSS和Multics
2.3 Unix起源
2.4 何以命名
2.5 肯·汤普森小传
第3章 初版(1971)
3.1 用作专利申请文档工具的Unix
3.2 Unix房间
3.3 Unix程序员手册
3.4 存储略谈
3.5 丹尼斯·里奇小传
第4章 第6版(1975)
4.1 文件系统
4.2 系统调用
4.3 shell[3]
4.4 管道
4.5 grep命令
4.6 正则表达式
4.7 C语言
4.8 软件工具和Ratfor
4.9 道格·麦基尔罗伊小传
第5章 第7版(1976—1979)
5.1 伯恩的shell
5.2 Yacc,Lex,Make
1. Yacc
2. Lex
3. Make
5.3 文档编制
1.早期格式化工具
2. Troff与排版
3. Eqn和其他预处理器
4.与设备无关的Troff
5.图书出版
5.4 sed和awk
1. sed
2. awk
5.5 其他语言
5.6 其他贡献
1.科学计算
2. AT&T的800号码目录
3. UUCP
4.安全
5.硬件
第6章 科研中心之外的传播
6.1 程序员工作台
6.2 高校授权
6.3 用户组和Usenix
6.4 约翰·莱昂斯的评注
6.5 可移植性
第7章 商业化
7.1 剥离
7.2 USL和SVR4
7.3 UNIXTM
7.4 公共关系
第8章 派生物
8.1 伯克利软件发行版
8.2 Unix战争
8.3 Minix和Linux
8.4 Plan 9
8.5 流散
第9章 遗产
9.1 技术方面
9.2 组织
9.3 认可
9.4 历史能重演吗
资料来源
光刻巨人:ASML崛起之路
光刻巨人:ASML崛起之路
致中国读者的信
推荐序
诚意推荐
译者序
前言
本书简介
01 光刻机的前历史
一只奇怪的昆虫
飞利浦半导体和材料部
David Mann公司
爱德·鲍尔
小提琴制作师
02 合法的印钞机
天生的工程师
旅行伙伴
技术文档
晶圆重复曝光光刻机
美国风格
03 垂死挣扎
维姆·特罗斯特
特罗斯特的信
GCA打出制胜牌
敲响政府的门
电动晶圆台
拯救计划
金砖做的茅房
04 达成协议
阿瑟·德尔·普拉多
五十对五十
可怕的协议
05 杠杆剥离
贾特·斯密特
欺骗
重聚
交付期限
一亿美元
从巴黎到奥伯科亨
来自地狱的公司
日本人
最初的蓝图
卡通演示
第一条招聘广告
06 截止期限
商业计划
地标
回到Elcoma
维多利亚韦斯特旅馆
蚁冢
维多利亚酒店
美国市场
如果说它周五来,那它就不会来
快!快!快赶上了
我们可以赢的
我们听见了你的话,杰瑞
AMD公司
斯密特的发声板
紧急会议
不再狂野的怀尔德
07 花钱大王
幸福感
美国最强硬的老板
德尔·普拉多又被诱惑了
GCA的黄昏
日本设备的可靠性
碎梦大道
接受不接受随你
80美元和再见
08 走上正轨
胖胖的人
一贫如洗
有希望的客户
尼康的阿喀琉斯之踵
现金流变正
开启加速模式
IBM公司
09 你追我赶
圆桌会议新老板
德国人的垄断
给IBM的录像片
有“金手指”的工匠
日本玻璃
蔡司O-Lab
靠信誉经营
想都不用想的事
10 增长
完美的团队
主人翁的价值
扫描光刻机
韩国巨头
四十大盗
拯救公司的医生
开坦克的参会者
格拉斯曼的严峻挑战
独立自主
附录
附录1 从欧洲视角看20世纪50年代的计算机芯片与光刻技术
附录2 David Mann公司
附录3 20世纪60年代初,飞利浦Natlab的技术微型化
附录4 光图机
附录5 电子束掩模制作机
附录6 摩尔定律与芯片设备游戏规则
附录7 合资协议:估值
附录8 合资协议:最开始的计算
附录9 对准:全局对准、裸片对准和双对准
附录10 电动晶圆台之谜
附录11 合资协议:ASM退出时的最后声明
附录12 长冲程、短冲程电机
人物表(按字母排序)
术语表
作者采访人物(2011年—2017年)
致谢
作者后记
硅谷之火:个人计算机的诞生与衰落(第3版)
各版赞誉
序 一部意义深远的探险故事
自序 跟我们说说你当初是怎么开始的吧
引言 想要拥有一部自己的计算机
第 1 章 火种
巴贝奇的梦想
晶体管与集成电路
“吹毛求疵”的群众
从小型计算机到微型计算机
两位年轻的黑客
第 2 章 Altair 之旅
所罗门大叔的孩子们
放手一搏
Altair 闹翻天
让机器起作用
激烈的竞争
MITS 公司的没落
第 3 章 奇迹缔造者
Altair 之后的追随与超越
业余人员和专业人员
1 号楼和 2 号楼
奇迹与错误
EST 和创业者症
死亡和重生
第 4 章 家酿计算机俱乐部
向大众普及计算机
家酿计算机俱乐部
星星之火
对未来的向往
1976 年的 6 字头用户
圈地自治
家酿计算机俱乐部的传统
第 5 章 盒中精灵
Altair 的首场演奏会
商业化之前的乐趣
第一代操作系统
正视 BASIC
另一种 BASIC
电子铅笔
通用软件公司的兴起
不容触碰的底线
软件帝国
第 6 章 零售革命
计算机杂志的贡献
俱乐部和展销会
手把手指导
大公司来了
第 7 章 苹果公司
两个史蒂夫
创办苹果公司
魔法时刻
天堂里的烦恼
追逐月亮
第 8 章 闸门落下
便携式计算机
惠普之路和施乐的蠕虫
真心欢迎你,IBM
第 9 章 个人计算机产业
迷失自我的苹果
方兴未艾的兼容机
微软的崛起
走向商业化之路
争夺网络空间
没有乔布斯的苹果
第 10 章 后 PC 时代
苹果的复兴
设备真正个人化
让一切飞上云端
一代英杰退出舞台
未来的未来
致谢
人名对照表
看完了
华为通信科技史话
内 容 提 要
前 言
四大维度构筑华为过往创新的成功
创新的两大瓶颈
华为从创新1.0发展到创新2.0
第一篇 华为移动通信技术创新与市场博弈
第1章 GSM提升人类文明水平,中国产业崛起
移动通信的起源
中国市场选择了GSM,是改变世界的关键
华为率先走出了3G迷雾,大干GSM
CDMA为什么输给了GSM
光传输助攻2G
GSM大大推动了全人类文明的发展
GSM带动了中国手机和芯片的发展
为什么3G如此煎熬
WiMAX与LTE的世纪大战
TD-LTE给中国参与制定4G标准带来宝贵机会
第2章 无线“农话”,初尝胜利滋味
华为初立无线研发部
服务乡村,诞生ETS450“农村大哥大”
1998年救灾,ETS 450绽放光芒
CDMA450,迈向数字制式
第3章 突破GSM技术,开启华为的远征
远征起点
西方公司积极行动,对华为围追堵截
福建GSM项目,远征的终点
第4章 GSM增值业务爆发式成长
神州行预付费业务大爆发
短消息业务崛起
腾讯、新浪等互联网企业“绝处逢生”
第5章 GSM基站转战偏远农村
GSM深入偏远农村
第6章 无线市话一再失败
第7章 CDMA再受挫
第8章 GSM走向海外,初获成功,随后面临巨大压力
海外首个千万美元项目,开创GSM新纪元
“新丝绸之路”
从印度出发,开启与摩托罗拉合作的灿烂历程
华为在东南亚市场的突破
非洲GSM市场,在跨国运营商MTN上获得突破
中东和北非的GSM突破
拉丁美洲的GSM突破
移动国际行销部荣获总裁奖
海外需求推动了GSM的研发
压力接踵而来
第9章 3G的艰难突破
3G在迪拜与中国香港起步
3G分布式基站创新使得全球基站的结构从此改变
欧洲抢滩失败,被赶下海
徐文伟去欧洲
沃达丰3G抢滩成功
拓展商业模式
第10章 戴辉孤身拓展马尼拉GSM项目成为转折点
全球都为3G所吸引,认为GSM(2G)会迅速消亡
建立超高密度城区的网络规划能力
华为后续在菲律宾市场签订了超大型合同
中国公司不同的重点产品策略
第11章 华为下决心努力拓展海外GSM市场
世界集体误判,华为率先冲出
拉丁美洲转网机会
中东和北非的新网机会
Turnkey工程能力的极大提升
在印度市场寻找低成本交付模式
内部产品线调整,核心网与无线分开
聚焦国际运营商与高价值运营商,创造新商业模式
第12章 GSM与3G融合SingleRAN大突破
双密度基站大幅降低GSM基站成本
华为在全球率先实现多载波技术
华为以SingleRAN技术超越对手,并在德国市场率先取得巨大成功
欧洲移动市场的三大突破
2008年余承东接班欧洲市场
第13章 2007年,华为大规模开拓国内市场
成都整网GSM搬迁项目
大规模进入三大运营商的2G网络
汶川救灾
登上珠峰
第14章 中国发放3G牌照,中国移动强推TD-SCDMA
中国的3G牌照发得很晚,对民族产业很有帮助
3G找到了盈利模式
中国发放3G牌照,改变了整个电信格局
华为和中兴差距的由来
第15章 几次金融危机成就了华为
东南亚金融危机与日本设备商的衰落
泡沫破灭,西方运营商和供应商陷入危机
西方公司合并
第16章 华为大力参与4G研发
4G放量增长
华为参与4.5G标准的制定
华为专利与标准经验
4G及之前,中国通信业与美国互联网业战略合作
第17章 华为的5G与6G
5G的标准和专利博弈,华为进入核心
和土耳其阿勒坎教授合作Polar码
从3G的多年煎熬中汲取教训,5G的投资回报大大改善
3G/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
5G推动手机和芯片业的发展
OpenRAN会使主流5G厂家相互竞争吗
5G+ABCD
第18章 如何面对全球挑战
中国大建5G,缓解了华为第一次受限
新冠疫情让华为第二轮受限
合作制定5G标准,华为与高通达成协议
6G开启
第二篇 华为核心网的六生六世
电话交换机的历史
第19章 一步到位,中国引入先进数字程控技术
两件大事改变了中国电信的历史
第20章 国产程控交换机群体突破
用市场换技术
第21章 从代理到自研,华为的第一桶金
香港的电信创新
华为被迫开始自研
立项开发HJD48
华为第一颗芯片在徐文伟手上诞生
第22章 华为的踏脚石——JK1000程控交换机
用小投入,进入电信局用交换机大市场
第一套操作系统与工业级主控板研制成功,开创新时代
在一年多的窗口期,赢得了第二桶金
水平不够,服务来凑
第23章 做到极致的数字窄带交换机
平行开发,逐步推进
自研数字程控交换机
万门机是道大坎,中国出现了“巨大金中华”
借助新业务,华为进入大城市
和上海贝尔开战,在接入网市场获得巨大战略胜利
群雄迭起,人才成为核心竞争力
信令转接点(STP)获得巨大成功
C&C08 iNET—“地表最强”窄带数字程控交换机
GSM移动交换系统迅猛突破
IPD的一个教训
第24章 全面IP宽带化,先抑后扬软交换
中国电信NGN惨败,IP软交换架构绝处逢生
移动通信也用上了软交换技术
从卖货到授权,商业模式发生变革
固定交换与移动交换侧合并成核心网
中国电信与华为的情谊
第25章 IT与CT融合,率先实现IMS架构
CPCI和ATCA硬件平台
第26章 云化——软件和硬件彻底解耦
IT和CT融合,成为ICT
5G核心网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
第27章 华为操作系统演绎
自研JK 1000,开创操作系统
C&C08继承并发展了JK 1000
C&C08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
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
云计算操作系统Fusion Sphere
服务器操作系统EulerOS
物联网嵌入式操作系统LiteOS
鸿蒙操作系统
第三篇 华为光传输和数据通信的自我超越
第28章 光传输的意义
第29章 “光纤之父”高锟
第30章 中国光传输事业的起步
第31章 华为光传输的起步:SDH
第32章 从2.5Gbit/s到10Gbit/s
第33章 光传输撬开海外市场大门
第34章 技术突破,传输距离越来越远
第35章 光传输芯片的开发,大大提升了产品竞争力
第36章 移动时代,引领全球光传输的发展
第37章 华为进入光芯片制造领域
第38章 北电光传输的没落
第39章 海缆业务成功出售
华为海洋出售给了亨通光电
第40章 IP微波业务弯道超车
第41章 光传输与IP结合
第42章 CERNET开启中国的信息高速公路
第43章 华为数据通信业务的起步
研发数据通信,同时做ATM和IP
ATM开发有贡献
ATM和IP进行竞争
第44章 ICT领域黑马频出
第45章 华为企业BG的成立与突破
数据通信取得市场突破
华为率先推出基于NP的敏捷交换技术
SDN的挑战与机遇
第46章 物联网与连接卫星实现“全连接”
中国物联网其实起源于很久以前
华为以华为园区为客户,发展出物联网业务
从智慧园区又扩展到了智慧城市
适配卫星通信补齐“全联接”的最后一环
后 记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同类图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