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蓬莱阁典藏书系电子书

售       价:¥

纸质售价:¥40.30购买纸书

39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9.8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大同书》是中国近代思想家康有为的名著。在书中康有为提倡“破九界”的人道主义原则,批判现实世界;设计“升平世”的范式,规划社会改造方案;而展望“大同”境界,设计理想社会。汤志钧先生的《导读》,分析了康氏大同思想从孕育、发展到定型的历程,梳理了《大同书》从初创、增改到成书出版的经过。<br/>【作者】<br/>      康有为(1858年—1927年),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明夷、更甡、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广东省南海县丹灶苏村人,人称康南海,中国晚清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       汤志钧,1924年6月生。江苏常州人,曾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历史研究所兼任教授,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史学研究所兼任教授,台湾东海大学客座教授;全国哲学社会科学“中国史学”学科规划组员(80-90年代)。1994年退休后,从事科研工作,并出版专著多种。<br/>
目录展开

总目录

中国哲学史大纲

封面页

书名页

版权页

出版说明

《中国哲学史大纲》导读

再版自序

目录

第一篇 导言

第二篇 中国哲学发生的时代

第一章 中国哲学结胎的时代

第二章 那时代的思潮(诗人时代)

第三篇 老子

第四篇 孔子

第一章 孔子略传

第二章 孔子的时代

第三章 易

第四章 正名主义

第五章 一以贯之

第五篇 孔门弟子

第六篇 墨子

第一章 墨子略传

第二章 墨子的哲学方法

第三章 三表法

第四章 墨子的宗教

第七篇 杨朱

第八篇 别墨

第一章 墨辩与别墨

第二章 墨辩论知识

第三章 论辩

第四章 惠施

第五章 公孙龙及其他辩者

第六章 墨学结论

第九篇 庄子

第一章 庄子时代的生物进化论

第二章 庄子的名学与人生哲学

第十篇 荀子以前的儒家

第一章 大学与中庸

第二章 孟子

第十一篇 荀子

第一章 荀子

第二章 天与性

第三章 心理学与名学

第十二篇 古代哲学的终局

第一章 西历前三世纪之思潮

第二章 所谓法家

第三章 古代哲学之中绝

中国思想小史

目录

出版说明

导读 常乃惪和《中国思想小史》

导言 中国五千年来思想变迁的鸟瞰

第一章 原始中国民族的神话思想

第二章 宗教与伦理观念之进化

第三章 神权思想之衰落与人事观念之代兴

第四章 宗法社会思想之圆满的发展

第五章 贵族社会中的一般思想

第六章 学术的解放与思想的分化

第七章 各派思想之凋落混合及神秘思想之复兴

第八章 怀疑时代的曙光

第九章 佛教的输入

第十章 新佛教宗派的创造

第十一章 唐宋间理学未兴前之新形势

第十二章 宋朝理学的起源及其成立之经过

第十三章 理学的大成和独占

第十四章 程朱学的衰落与王学的兴起

第十五章 理学的反动时期

第十六章 考据学全盛下的清代思想界

第十七章 思想的解放与今文家的活动

第十八章 欧洲思想与昔日之中国

第十九章 政治思想与实际政治运动

第二十章 新文化运动的黎明时代

第二十一章 新文化运动的成绩

魏晋玄学论稿

目录

出版说明

《魏晋玄学论稿》导读

读《人物志》

言意之辨

魏晋玄学流别略论

王弼大衍义略释

王弼圣人有情义释

王弼之《周易》、《论语》新义

向郭义之庄周与孔子

谢灵运《辨宗论》书后

附录

魏晋思想的发展

魏晋文学与思想

魏晋玄学与政治思想

贵无之学(上)

贵无之学(中)

贵无之学(下)

崇有之学与向郭学说

魏晋玄学与文学理论

魏晋风度及其他(全二册)

目录

出版说明

《魏晋风度及其他》导读

一、旧文明批判

文化偏至论

我之节烈观

随感录三十五

随感录三十六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估《学衡》

“以震其艰深”

所谓“国学”

“一是之学说”

看镜有感

青年必读书

忽然想到

春末闲谈

灯下漫笔

论“他妈的!”

十四年的“读经”

这个与那个

学界的三魂

无声的中国

老调子已经唱完

当陶元庆君的绘画展览时我所要说的几句话

由中国女人的脚,推定中国人之非中庸,又由此推定孔夫子有胃病

四库全书珍本

重三感旧

古书中寻活字汇

关于中国的两三件事

儒术

隔膜

点句的难

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

二、文化史研究

《古小说钩沉》序

谢沈《后汉书》序

《会稽郡故书杂集》序

《吕超墓志铭》跋

宋民间之所谓小说及其后来

《嵇康集》序

《俟堂专文杂集》题记

《小说旧闻钞》序言

汉文学史纲要

关于《三藏取经记》等

《绛洞花主》小引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唐宋传奇集》序例

流氓的变迁

关于《唐三藏取经诗话》的版本

帮忙文学与帮闲文学

谈金圣叹

二丑艺术

《北平笺谱》序

选本

论“旧形式的采用”

算账

脸谱臆测

《小说旧闻钞》再版序言

隐士

六朝小说和唐代传奇文有怎样的区别?

从帮忙到扯淡

“题未定”草

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

三、新文艺概观

□播布美术意见书

对于批评家的希望

反对“含泪”的批评家

娜拉走后怎样

论睁了眼看

革命时代的文学

革命文学

文艺与政治的歧途

“醉眼”中的朦胧

文艺与革命

太平歌诀

文学的阶级性

现今的新文学的概观

文艺的大众化

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

黑暗中国的文艺界的现状

上海文艺之一瞥

“民族主义文学”的任务和运命

关于小说题材的通信

论“第三种人”

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

又论“第三种人”

小品文的危机

批评家的批评家

“京派”与“海派”

小品文的生机

中国文坛上的鬼魅

《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

“京派”和“海派”

什么是“讽刺”?

文坛三户

杂谈小品文

四、翻译文学论

摩罗诗力说

《域外小说集》序言

《一个青年的梦》译者序二

不懂的音译

咬文嚼字

《思想·山水·人物》题记

“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

几条“顺”的翻译

风马牛

关于翻译的通信

祝中俄文字之交

关于翻译

为翻译辩护

关于翻译(上)

关于翻译(下)

拿来主义

论重译

再论重译

非有复译不可

“题未定”草

五、语文改革说

随感录五十七 现在的屠杀者

古书与白话

再来一次

写在《坟》后面

“此生或彼生”

玩笑只当它玩笑(上)

玩笑只当它玩笑(下)

答曹聚仁先生信

门外文谈

“大雪纷飞”

汉字和拉丁化

中国语文的新生

关于新文字

论新文字

大同书

目录

出版说明

《大同书》导读

甲部 入世界观众苦

绪言 人有不忍之心

第一章 人生之苦

第二章 天灾之苦

第三章 人道之苦

第四章 人治之苦

第五章 人情之苦

第六章 人所尊尚之苦

乙部 去国界合大地

第一章 有国之害

第二章 欲去国害必自弭兵破国界始

第三章 初设公议政府为大同之始

第四章 立公政府以统各国为大同之中

丙部 去级界平民族

丁部 去种界同人类

戊部 去形界保独立

第一章 妇女之苦总论

第二章 论妇女之苦古今无救者

第三章 女子最有功于人道

第四章 论男女贵贱不在身体脑度

第五章 原女子被屈之由,本于繁衍人类之不得已

第六章 女为男私属,于是伸男抑女

第七章 抑女有害于立国传种,宜解禁变法,升同男子,乃合公理而益人种

第八章 女子升平独立之制

第九章 男女听立交好之约,量定限期,不得为夫妇

己部 去家界为天民

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 人本院

第三章 育婴院

第四章 小学院

第五章 中学院

第六章 大学院

第七章 恤贫院

第八章 医疾院

第九章 养老院

第十章 考终院

庚部 去产界公生业

第一章 农不行大同则不能均产而有饥民

第二章 工不行大同则工党业主相争,将成国乱

第三章 商不行大同则人种生诈性而多余货以殄物

第四章 独农与公农之比

第五章 独商与公商之比

第六章 独工与公工之比

第七章 公农

第八章 公工

第九章 公商

第十章 总论欲行农工商之大同则在明男女人权始

辛部 去乱界治太平

第一章 分地为百度

第二章 全地通同

第三章 地方分治以度为界

第四章 全地大同公政府政体

第五章 各度政府政体

第六章 公通

第七章 公辟

第八章 地方自治

第九章 公金行

第十章 竞美

第十一章 奖智

第十二章 奖仁

第十三章 学校

第十四章 刑措

第十五章 四禁

壬部 去类界爱众生

癸部 去苦界至极乐

第一章 治教以去苦求乐

第二章 居处、舟车、饮食、衣服及其他之乐

道教史

目录

出版说明

《道教史》导读

弁言

绪说

一 上品道、中品道与下品道

二 方内道与方外道

三 清静说、炼养说、服食说及经典科教说

四 正真教、反俗教、训世教

道教前史

第一章 道底意义

第二章 道家思想底建立者老子

甲 老子是谁

乙 《道德经》

丙 老子底思想

丁 道论

戊 人生论

己 老子底论敌

第三章 老子以后底道家

甲 关尹子

乙 杨子

丙 列子

第四章 道家最初底派别

甲 彭蒙、田骈、慎到底静虚派

乙 假托管子所立底法治派

丙 假托太公底阴谋派

丁 庄子一流底全性派

第五章 秦汉底道家

甲 《吕氏春秋》及养生说

乙 《淮南子》及阴阳五行说

第六章 神仙底信仰与追求

第七章 巫觋道与杂术

甲 尸与巫底关系

乙 巫底职能

丙 秦汉底巫祠

丁 杂术

附录 道家思想与道教

绪论

一、原始的道家思想

二、道教思想底形成

中国佛教史

目录

出版说明

简要系统 不失风趣——蒋维乔《中国佛教史》导读

叙言

凡例

第一章 佛教东传之期

第二章 佛经传译之初期

第三章 四大翻译

第四章 南地佛教之中心

第五章 佛教之弘传与道教

第六章 隋唐以前之二大系统(一)

第七章 隋唐以前之二大系统(二)

第八章 禅之由来

第九章 极乐往生与兜率往生

第十章 天台宗之起源及其开创

第十一章 嘉祥之三论宗

第十二章 造像与石经

第十三章 会昌以前之佛教概说

第十四章 唐之诸宗

(一)念佛宗

(二)法相宗及华严宗

(三)律宗

(四)禅宗

(五)密教

第十五章 华天之再兴唐武周世之破佛

第十六章 宋以后之佛教

(一)概说

(二)天台宗山家山外之争与律宗之再兴

(三)元以后之喇嘛教

(四)禅宗

(五)诸宗融合之倾向

第十七章 近世之佛教

(一)概说

(二)清代之喇嘛教

(三)清代对于佛教之保护及限制

(四)清初诸帝之信佛

(五)嘉道以后佛教之衰颓

(六)民国以来佛教之曙光

(七)敦煌石室唐人写经之发见

第十八章 近世各宗

(一)律宗

(二)禅宗

(三)华严宗

(四)天台宗

(五)净土宗

(六)法相宗

(七)三论宗

(八)密宗

佛学研究十八篇

目录

出版说明

《佛学研究十八篇》导读

中国佛法兴衰沿革说略

附录 佛教大事表

佛教之初输入

附录一 汉明求法说辨伪

附录二 《四十二章经》辨伪

附录三 《牟子理惑论》辨伪

印度佛教概观

印度史迹与佛教之关系

佛陀时代及原始佛教教理纲要

附录 说无我

佛教与西域

又佛教与西域

中国印度之交通

佛教教理在中国之发展

翻译文学与佛典

一、佛教输入以前之古代翻译文学

二、佛典翻译界之代表人物

三、翻译所据原本及译场组织

四、翻译文体之讨论

五、译学进步之影

六、翻译文学之影响于一般文学

佛典之翻译

附录 佛教典籍谱录考

读《异部宗轮论述记》

说《四阿含》

一、《阿含》与五百结集

二、《阿含》在彼土之传授

三、《阿含》传译源流

四、《阿含》研究之必要及其方法

说《六足》、《发智》

一、说名称及传译渊源

二、说《六足》

三、说《发智》

说《大毗婆沙》

一《大毗婆沙》之结集

二《大毗婆沙》内容略说

三《大毗婆沙》之传译

四《毗婆沙》研究复活之希望

读《修行道地经》

《那先比丘经》书

佛家经录在中国目录学之位置

见于《高僧传》中之支那著述

附录

《大乘起信论考证》序

佛教心理学浅测(从学理上解释“五蕴皆空”义)

支那内学院精校本《玄奘传》书后

《大宝积经·迦叶品》梵藏汉文六种合刻序

中国基督教史纲

目录

出版说明

教会史学家王治心与他的《中国基督教史纲》

中国基督教史纲

第一章 导 言

第二章 中国的宗教背景

第三章 基督教教义与中国

第四章 基督教始入中国的传疑

第五章 基督教在唐朝的传布

一 景教碑的发现

二 景教教义与基督教

三 景教的盛况

四 景教的传教方法

五 景教的灭亡

第六章 元代基督教的传布

一 元代的景教

二 元代的天主教

三 元朝基督教的灭亡

第七章 明代基督教的输入

第八章 利玛窦与其他教士

第九章 南京教难的始末

第十章 天主教在文化上的贡献

第十一章 第二次教难前后

第十二章 礼仪问题的争端与其影响

第十三章 更正教输入中国的预备时期

第十四章 太平天国与基督教

第十五章 道光以后天主教的复兴

第十六章 道光以后更正教各宗派的活动

一 公理宗

二 信义宗

三 圣公宗

四 浸礼宗

五 长老宗

六 监理宗

七 内地会系

八 其他教会

第十七章 庚子的教难

第十八章 庚子后基督教的新趋势

第十九章 基督教与国民革命

第廿章 非基同盟与本色运动

第廿一章 基督教的事工

一 布 道

二 文 字

三 教 育

四 医 药

五 社 会

第廿二章 结 论

本书参考书

中国史纲

目录

出版说明

导读

自序

初版自序

再版自序

第一章 中国史黎明期的大势

第一节 商代文化

第二节 夏商大事及以前之传说

第三节 周朝的兴起

第四节 周代与外族

第二章 周代的封建社会

第一节 封建帝国的组织

第二节 奴隶

第三节 庶民

第四节 都邑与商业

第五节 家庭

第六节 士

第七节 宗教

第八节 卿大夫

第九节 封建组织的崩溃

第三章 霸国与霸业

第一节 楚的兴起

第二节 齐的兴起(附宋)

第三节 晋楚争霸

第四节 吴越代兴

第五节 郑子产

第四章 孔子及其时世

第一节 鲁国的特色

第二节 孔子的先世与孔子的人格

第三节 孔子与其时世

第四节 孔子与政治

第五节 孔子与教育

第六节 孔子的晚年

第五章 战国时代的政治与社会

第一节 三晋及田齐的兴起

第二节 魏文侯李克吴起

第三节 秦的变法

第四节 经济的进步与战争的变质

第五节 国际局面的变迁

第六章 战国时代的思潮

第一节 新知识阶级的兴起

第二节 墨子

第三节 墨子与墨家

第四节 孟子许行及周官

第五节 杨朱陈仲庄周惠施老子

第六节 邹衍荀卿韩非

第七章 秦始皇与秦帝国

第一节 吕不韦与嬴政

第二节 六国混一

第三节 新帝国的经管

第四节 帝国的发展与民生

第八章 秦汉之际

第一节 陈胜之起灭

第二节 项羽与巨鹿之战

第三节 刘邦之起与关中之陷

第四节 项羽在关中

第五节 楚汉之战及其结局

第九章 大汉帝国的发展

第一节 纯郡县制的重建

第二节 秦汉之际中国与外族

第三节 武帝开拓事业的四时期

第四节 武帝的新经济政策

第十章 汉初的学术与政治

第一节 道家学说的全盛及其影响

第二节 儒家的正统地位之确立

第三节 儒家思想在武帝朝的影响

第十一章 改制与“革命”

第一节 外戚王氏的专权

第二节 哀帝朝的政治

第三节 从王莽复起至称帝

第四节 王莽的改革

第五节 新朝的倾覆

第六节 东汉的建立及其开国规模

附录 张君荫麟传

春秋史

目录

出版说明

《春秋史》导读

吕序

序言

第一章 西周史略附注

第二章 从西周到春秋时的经济和社会情形

第三章 从西周到春秋时的政治制度和宗教学术

第四章 种族疆域与列国世系追述

第五章 黄河下游诸国的争雄

第六章 齐桓称霸前的国际形势

第七章 齐桓公的霸业

第八章 秦晋的崛起与晋文称霸前的国际形势

第九章 城濮之战与晋文襄的霸业

第十章 楚的强盛与狄的衰亡

第十一章 晋国的复霸

第十二章 弭兵之约的完成与中原弭兵时期各国内政的变迁

第十三章 社会制度的变迁

第十四章 孔子的出现

第十五章 北方政局的终结

第十六章 南方的混战与吴的衰亡

第十七章 春秋史结论

附录

周振甫函

童书业答函

明史讲义

目录

出版说明

《明史讲义》导读

第一编 总论

第一章 明史在史学上之位置

第二章 明史体例

第二编 各论

第一章 开国

第一节 太祖起事之前提

第二节 太祖起事至洪武建元以前

第三节 明开国以后之制度

第四节 洪武年中诸大事

第二章 靖难

第一节 建文朝事之得失

第二节 靖难兵起之事实

第三节 靖难后杀戮之惨

第四节 靖难以后明运之隆替

第五节 靖难两疑案之论定

第六节 仁宣两朝大事略述

第七节 明代讲学之始

第三章 夺门

第一节 正统初政

第二节 土木之变

第三节 景泰即位后之守御

第四节 景泰在位日之功过

第五节 夺门

第六节 成化朝政局

第七节 弘治朝政局

第八节 英宪孝三朝之学术

第四章 议礼

第一节 武宗之失道

第二节 议礼

第三节 议礼前后之影响

第四节 隆庆朝政治

第五节 正嘉隆三朝之学术

第五章 万历之荒怠

第一节 冲幼之期

第二节 醉梦之期

第三节 决裂之期

第四节 光宗一月之附赘

第六章 天崇两朝乱亡之炯鉴

第一节 天启初门户之害

第二节 天启朝之阉祸

第三节 崇祯致亡之症结

第四节 专辨正袁崇焕之诬枉

第五节 崇祯朝之用人

第六节 李自成张献忠及建州兵事

第七章 南明之颠沛

第一节 弘光朝事

第二节 隆武朝事(附绍武建号)

第三节 永历朝事

第四节 鲁监国事

中国近代史

目录

出版说明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导读

总论

第一章 剿夷与抚夷

第一节 英国请中国订立邦交

第二节 英国人作鸦片买卖

第三节 东西对打

第四节 民族丧失二十年的光阴

第五节 不平等条约开始

第六节 剿夷派又抬头

第七节 剿夷派崩溃

第二章 洪秀全与曾国藩

第一节 旧社会走循环套

第二节 洪秀全企图建新朝

第三节 曾国藩刷新旧社会

第四节 洪秀全失败

第三章 自强及其失败

第一节 内外合作以求自强

第二节 步步向前进

第三节 前进遇着阻碍

第四节 士大夫轻举妄动

第五节 中日初次决战

第四章 瓜分及民族之复兴

第一节 李鸿章引狼入室

第二节 康有为辅助光绪变法

第三节 顽固势力总动员

第四节 孙总理提民族复兴方案

第五节 民族扫除复兴的障碍

第六节 军阀割据十五年

第七节 贯彻总理的遗教

中国历史研究法

目录

出版说明

《中国历史研究法》导读

中国历史研究法

自序

第一章 史之意义及其范围

第二章 过去之中国史学界

第三章 史之改造

第四章 说史料

第五章 史料之搜集与鉴别

第一 搜集史料之法

第二 鉴别史料之法

第六章 史迹之论次

研究文化史的几个重要问题——对于旧著《中国历史研究法》之修补及修正

第一 史学应用归纳研究法的最大效率如何

第二 历史里头是否有因果律

第三 历史现象是否为进化的

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

绪论

总论

第一章 史的目的

第二章 史家的四长

第三章 五种专史概论

分论一 人的专史

第一章 人的专史总说

第二章 人的专史的对相

第三章 做传的方法

第四章 合传及其做法

第五章 年谱及其做法

第六章 专传的做法

第七章 人表及其做法(略)

分论二 事的专史(略)

分论三 文物的专史

第一章 文物专史总说

第二章 政治专史及其做法

第三章 经济专史及其做法

第四章 文化专史及其做法

第五章 文物专史做法总说

分论四 地方的专史(略)

分论五 断代的专史(略)

史学方法导论

封面页

书名页

版权页

出版说明

导读 傅斯年的史学思想

目录

史学方法导论

拟目

史料论略

第一章 史料之相对的价值

第一节 直接史料对间接史料

第二节 官家的记载对民间的记载

第三节 本国的记载对外国的记载

第四节 近人的记载对远人的记载

第五节 不经意的记载对经意的记载

第六节 本事对旁涉

第七节 直说与隐喻

第八节 口说的史料对著文的史料

中国历史分期之研究

致蔡元培:论哲学门隶属文科之流弊

评丁文江的《历史人物与地理的关系》

附:历史人物与地理的关系

与顾颉刚论古史书

评《秦汉统一之由来和战国人对于世界的想像》

论孔子学说所以适应于秦汉以来的社会的缘故

评《春秋时的孔子和汉代的孔子》

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

附录:《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发刊词

考古学的新方法

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十七年度报告

第一章 历史语言研究所设置之意义

第二章 筹备处时期之工作

第三章 本所在广州时工作情形

第四章 迁 移

第五章 本所移北平后之工作

第六章 出 版

附录一: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报告第一期

附录二: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章程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

目录

出版说明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导读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

第一课 概论

第二课 文学辨体

第三课 论汉魏之际文学变迁

第四课 魏晋文学之变迁

第五课 宋齐梁陈文学概略

附 搜集文章志材料方法

汉魏六朝专家文研究

弁言 左庵文论之四

一 绪论

二 各家总论

三 学文四忌

四 论谋篇之术

五 论文章之转折与贯串

六 论文章之音节

七 论文章有生死之别

八 《史》、《汉》之句读

九 蔡邕精雅与陆机清新

十 论各家文章与经子之关系

十一 论文章有主观客观之别

十二 神似与形似

十三 文质与显晦

十四 文章变化与文体迁讹

十五 汉魏六朝之写实文学

十六 论研究文学不可为地理及时代之见所囿

十七 论各家文章之得失应以当时人之批评为准

十八 洁与整

十九 论记事文之夹叙夹议及传赞碑铭之繁简有当

二十 轻滑与蹇涩

二十一 论文章宜调称

附录

刘君申叔事略

甲辰年自述诗

白话文学史

封面页

书名页

版权页

出版说明

关于胡适的《白话文学史》

自 序

引 子

目录

第一编 唐以前

第一章 古文是何时死的?

第二章 白话文学的背景

第三章 汉朝的民歌

第四章 汉朝的散文

第五章 汉末魏晋的文学

第六章 故事诗的起来

第七章 南北新民族的文学

第八章 唐以前三百年中的文学趋势

第九章 佛教的翻译文学(上)

第十章 佛教的翻译文学(下)

第二编 唐朝(上)

第十一章 唐初的白话诗

第十二章 八世纪的乐府新词

第十三章 歌唱自然的诗人

第十四章 杜 甫

第十五章 大历长庆间的诗人

第十六章 元稹白居易

文心雕龙札记

黄季刚先生《文心雕龙札记》的学术渊源

文心雕龙札记

题辞及略例

原道第一

征圣第二

宗经第三

正纬第四

辨骚第五

明诗第六

乐府第七

诠赋第八

颂赞第九

议对第二十四

书记第二十五

神思第二十六

体性第二十七

风骨第二十八

通变第二十九

定势第三十

情采第三十一

镕裁第三十二

声律第三十三

章句第三十四

丽辞第三十五

比兴第三十六

夸饰第三十七

事类第三十八

练字第三十九

隐秀第四十

指瑕第四十一

养气第四十二

附会第四十三

总术第四十四

序志第五十

附录

物色第四十六

后 记

唐诗杂论

目录

出版说明

《唐诗杂论》导读

类书与诗

宫体诗的自赎

四杰

孟浩然(689—740)

贾岛(779—843)

少陵先生年谱会笺

岑嘉州系年考证

杜甫

英译李太白诗

人间词话

《人间词话》导读

一、 “人生过处唯存悔”

二、 “学无中西”

三、 “文学者,游戏的事业也”

四、 “词以境界为上”

五、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六、 《人间词话》的版本和删改情况

人间词话

卷 上

卷 下 《人间词话》未刊手稿

附一 自编《人间词话》选

附 二 《人间词话》删稿

附 三 《人间词话》原稿卷首的题诗

整理后记

附录 《人间词话》所引诗词

卷 上

卷 下

《人间词话》附录

中国小说史略

目录

出版说明

《中国小说史略》导读

题记

序言

第一篇 史家对于小说之著录及论述

第二篇 神话与传说

第三篇 《汉书·艺文志》所载小说

第四篇 今所见汉人小说

第五篇 六朝之鬼神志怪书(上)

第六篇 六朝之鬼神志怪书(下)

第七篇 《世说新语》与其前后

第八篇 唐之传奇文(上)

第九篇 唐之传奇文(下)

第十篇 唐之传奇集及杂俎

第十一篇 宋之志怪及传奇文

第十二篇 宋之话本

第十三篇 宋元之拟话本

第十四篇 元明传来之讲史(上)

第十五篇 元明传来之讲史(下)

第十六篇 明之神魔小说(上)

第十七篇 明之神魔小说(中)

第十八篇 明之神魔小说(下)

第十九篇 明之人情小说(上)

第二十篇 明之人情小说(下)

第二十一篇 明之拟宋市人小说及后来选本

第二十二篇 清之拟晋唐小说及其支流

第二十三篇 清之讽刺小说

第二十四篇 清之人情小说

第二十五篇 清之以小说见才学者

第二十六篇 清之狭邪小说

第二十七篇 清之侠义小说及公案

第二十八篇 清末之谴责小说

后记

《中国小说史略》引用小说书目简介

宋元戏曲史

目录

出版说明

《宋元戏曲史》导读

自序

第一章 上古至五代之戏剧

第二章 宋之滑稽戏

第三章 宋之小说杂戏

第四章 宋之乐曲

第五章 宋官本杂剧段数

第六章 金院本名目

第七章 古剧之结构

第八章 元杂剧之渊源

第九章 元剧之时地

第十章 元剧之存亡

第十一章 元剧之结构

第十二章 元剧之文章

第十三章 元院本

第十四章 南戏之渊源及时代

第十五章 元南戏之文章

第十六章 馀论

附录 元戏曲家小传

附录

曲录自序(1908年8月,1909年5月)

致铃木虎雄(1912年12月26日)

致缪荃孙(1913年1月5日)

《宋元戏曲史》(1918年)

国学论丛王静安先生纪念专号序(1927年仲冬)

王静安先生遗书序(1934年6月3日)

读《宋元戏曲史》(1936年)

鲁迅与王国维(1946年9月14日)

顾曲麈谈 中国戏曲概论

封面页

版权页

出版说明

《顾曲麈谈》《中国戏曲概论》导读

目录

顾曲麈谈

第一章 原曲

第一节 论宫调

第二节 论音韵

第三节 论南曲作法

第四节 论北曲作法

第二章 制曲

第一节 论作剧法

第二节 论作清曲法

第三章 度曲

第四章 谈曲

中国戏曲概论

卷上

一 金元总论

二 诸杂院本

三 诸宫调

四 元人杂剧

五 元人散曲

卷中

一 明总论

二 明人杂剧

三 明人传奇

四 明人散曲

卷下

一 清总论

二 清人杂剧

三 清人传奇

四 清人散曲

中国画学全史

目录

出版说明

《中国画学全史》导读

自 序

实用时期

第一章 画之起源与成立

第一节 画之起源

第二节 画之成立

礼教时期

第二章 夏商周秦之画学

第三节 图画应用与三代政教

第四节 周秦间之画家

第三章 汉之画学

第五节 概况

第六节 画迹

第七节 画家

第八节 画论

宗教化时期

第四章 魏晋之画学

第九节 概况

第十节 画迹

第十一节 画家

第十二节 画论

第五章 南北朝之画学

第十三节 概况

第十四节 画迹

第十五节 画家

第十六节 画论

第六章 隋之画学

第十七节 概况

第十八节 画迹

第十九节 画家

第二十节 画论

第七章 唐之画学

第二十一节 概况

第二十二节 画迹

第二十三节 画家

第二十四节 画论

第八章 五代之画学

第二十五节 概况

第二十六节 画迹

第二十七节 画家

第二十八节 画论

文学化时期

第九章 宋之画学

第二十九节 概况

第三十节 画迹

第三十一节 画家

第三十二节 画论

第十章 元之画学

第三十三节 概况

第三十四节 画迹

第三十五节 画家

第三十六节 画论

第十一章 明之画学

第三十七节 概况

第三十八节 画迹

第三十九节 画家

第四十节 画论

第十二章 清之画学

第四十一节 概况

第四十二节 画迹

第四十三节 画家

第四十四节 画论

附录

一、历代关于画学之著述

二、历代各地画家百分比例表

三、历代各种绘画盛衰比例表

四、现近画家传略

国学概论

目录

出版说明

《国学概论》导读

小识

第一章 概论

第二章 国学的派别(一)

第三章 国学的派别(二)

第四章 国学之派别(三)

第五章 结论

附录

一 志疑

二 讨论白话诗

三 政治制度与政治精神

四 新诗管见(一)

五 新诗管见(二)

国故论衡

封面页

书名页

版权页

出版说明

《国故论衡》导读

《国故论衡》赞

目录

上卷 小学十篇

小学略说

成均图

一字重音说

古今音损益说

古音娘日二纽归泥说

古双声说

语言缘起说

转注假借说

理惑论

正言论

中卷 文学七篇

文学总略

原 经

明解故(上)

明解故(下)

论 式

辨 诗

正赍送

下卷 诸子学九篇

原 学

原 儒

原 道(上)

原 道(中)

原 道(下)

原 名

明 见

辨 性(上)

辨 性(下)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

目录

出版说明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导读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

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 胚胎时代

第三章 全盛时代

第一节 论周末学术思想勃兴之原因

第二节 论诸家之派别

第三节 论诸家学说之根据及其长短得失(阙)

第四节 先秦学派与希腊印度学派比较

第四章 儒学统一时代

第一节 其原因

第二节 其历史

第三节 其派别

第四节 其结果

第五章 老学时代

第六章 佛学时代

第一节 发端

第二节 佛学渐次发达之历史

第三节 诸宗略纪

第四节 中国佛学之特色及其伟人

第七章 (阙)

第八章 近世之学术(起明亡以迄今日)

第一节 永历康熙间

第二节 乾嘉间

第三节 最近世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论

目录

出版说明

导读 道咸“新学”与清代学术史研究

章太炎论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清儒(一)

清儒(二)

说林(上)

说林(下)

悲先戴

清代学术之系统

与吴检斋论清代学术书

菿汉昌言·连语(节选)

汉学论(上)

汉学论(下)

今古文辨义

学隐(一)

学隐(二)

菿汉微言(节选)

论修《清代朴学家列传》与人问答书

颜学

正颜

释戴

与李源澄论戴东原书

与刘师培书

高先生传

俞先生传

孙诒让传

瑞安孙先生伤辞

孙仲容先生年谱序

孙太仆年谱序

清故龙安府学教授廖君墓志铭

驳皮锡瑞三书

菿汉微言(节选三则)

与邓实书

致国粹学报社书

自述学术次第

救学弊论

刘师培论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近儒学术统系论

清儒得失论

近代汉学变迁论

论近世文学之变迁

汉宋学术异同论

南北学派不同论·南北考证学不同论

近儒之《易》学

近儒之《书》学

近儒之《诗》学

近儒之《春秋》学

近儒之《礼》学

近儒之《论语》学(附《孟子》、《学》、《庸》)

近儒之《孝经》学(附《尔雅》)

六儒颂序

近儒学案序

习斋学案序

幽蓟颜门学案序

并青雍豫颜门学案序

东原学案序

王艮传

刘永澄传

孙兰传

徐石麒传

蔡廷治传

颜、李二先生传

朱泽沄传

汪绂传

全祖望传

戴震传

崔述传

田宝臣传

戴望传

附录

国学今论

明末四先生学说(节选)

最近二十年间中国旧学之进步

清代学术概论

目录

出版说明

《清代学术概论》导读

节目提要

自 序

第二自序

一 〔论时代思潮〕

二 〔略论“清代思潮”〕

三 〔清学的出发点〕

四 〔顾炎武与清学的“黎明运动”〕

五 〔阎若璩和胡渭〕

六 〔黄宗羲和王夫之〕

七 〔颜元〕

八 〔梅文鼎、顾祖禹和刘献廷〕

九 〔由启蒙到全盛〕

十 〔考证学的“群众化”和惠栋学派〕

十一 〔戴震和他的科学精神〕

十二 〔戴门后学〕

十三 〔“朴学”〕

十四 〔经史考证〕

十五 〔水地与天算〕

十六 〔金石学、校勘学和辑佚学〕

十七 〔清代的“学者社会”〕

十八 〔清学全盛的时代环境〕

十九 〔桐城派与章学诚〕

二十 〔清学分裂的原因〕

二十一 〔清学分裂的导火线〕

二十二 〔清代今文学与龚魏〕

二十三 〔康有为是今文学运动的中心〕

二十四 〔《大同书》是康有为的创作〕

二十五 〔梁启超的今文学派宣传运动〕

二十六 〔梁启超与康有为的分歧〕

二十七 〔晚清思想界一彗星——谭嗣同〕

二十八 〔清学正统派的殿军——章炳麟〕

二十九 〔晚清西洋思想之运动〕

三十 〔晚清思想界一伏流——佛学〕

三十一 〔前清学风与欧洲文艺复兴的异点〕

三十二 〔清代自然科学为何不发达〕

三十三 〔结语〕

附录 《清代学术概论》序

校订赘语

经典常谈

目录

出版说明

《经典常谈》导读

《说文解字》第一

《周易》第二

《尚书》第三

《诗经》第四

三《礼》第五

《春秋》三传第六

四书第七

《战国策》第八

《史记》《汉书》第九

诸子第十

辞赋第十一

诗第十二

文第十三

附录 柳宗元《封建论》指导大概

书目答问补正

目录

出版说明

《书目答问补正》导读

书目答问略例

卷一 经部

卷二 史部

卷三 子部

卷四 集部

卷五 丛书目

附一 别录目

附二 国朝著述诸家姓名略总目

中国目录学史

目录

出版说明

《中国目录学史》导读

自序

叙论篇

目录

目录学

目录之种类与目录学之范围

目录学史之组织

溯源篇

上古典籍与目录之体制为何如乎

刘向等典校秘书之义例

刘向等写定叙录之义例

《别录》与《七略》之体制不同

刘歆分类编目之义例

分类篇

分类之原理

类之字义

事物之分类

学术之分类与思想之分类

图书分类之始

《七略》之分类法

类书与目录学

五分法之偶现与四分法之代兴

《七志》与《七录》

《五代史志》之《经籍志》

正统派四部分类法之源流

《隋志》以前之专科目录

《隋志》以后闯出“四部”牢笼之十几种分类法

对于《隋志》部类之修正与补充

新分类法创造之尝试

西洋近代分类法之进步

杜威“十进法”之接受与修正

体质篇

目录之体质

编目法之演进

解题之有无及其派别

检字引得之进步

目录体式之变态

校雠篇

校雠与目录

汉代校书七次

魏吴两晋校书六次

南北朝校书十余次

唐代校书四次

宋代校书五次

元明二代不校书

清代校写《四库全书》

私家校雠

史志篇

史志之价值

史志之源流

《汉书·艺文志》及后人之研究

《后汉艺文志》之补撰

三国、晋、南北朝艺文志之补撰

《隋书·经籍志》

《群书四部录》、《古今书录》及《唐书·经籍志》之关系

宋《国史艺文志》及《宋史·艺文志》

《通志》与《文献通考》

辽、金、元三史艺文志之补撰

明《国史经籍志》、《千顷堂书目》及《明史·艺文志》之演变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及三《通考》、二《通志》、《清史稿》

四种集刊

宗教目录篇

宗教目录之分道扬镳

天主教与基督教之目录

佛教目录之全貌

中国历代佛教目录所知表

佛录之始创者

三部伪录

第一部总录

竺法护与聂道真

支敏度之《经论都录》及《别录》

《二赵经录》

奠定基础之道安《综理众经目录》

僧睿之《二秦众经录目》

南北朝佛录概观

道祖之《众经录》

王俭之《佛经录》

萧齐三录

空前精善之《众经别录》

现存最古之《出三藏记集》

僧绍与宝唱

阮孝绪之《佛法录》

分类甚精之李廓与法上

南北朝之译经目录及梵经目录

南北朝不著名之佛录

隋代之佞佛与撰录

法经之《大隋众经录目》

费长房之《历代三宝纪》

彦琮之《隋仁寿年内典录》

彦琮之《昆仑经录》

释灵裕之《译经录》

智果之《众经目录》

唐代之集大成

玄琬之《众经目录》

道宣之《大唐内典录》

静泰之《大敬爱寺一切经论目》

靖迈之《古今译经图纪》

明佺之《大周刊定众经目录》

至高无上之智昇《开元释教录》

智昇别录三种

毋煚之《开元内外经录》

圆照二录

唐宋之译经录

《大藏》刊版所知表

庆吉祥之《至元法宝勘同总录》

藏文蒙文满文之大藏

解题最详之《大藏经纲目指要录》

王古之《大藏圣教法宝标目》

智旭之《阅藏知津》

日本佛藏目录

道教与《道经》

《道经》目录及分类之创始

陆修静首创《灵宝经目》

王俭与阮孝绪

《玄都观一切经目录》

唐代诸道录

宋刻《道藏》之目录

《云笈七签》

元明以后之道录

专科目录篇

专科目录之作用及其源流

经解目录

译书目录

哲理目录

宗教目录

文字目录

教育目录

社会科学目录

自然科学目录

应用技术书目

艺术目录

文学创作目录

地理目录

金石目录

历史目录

国学论文目录

特种目录篇

特种目录与专科目录之分野

丛书目录

个人著作目录

地方著作目录

禁书目录

刻书目录

阙书目录

版本目录

善本目录

敦煌写本目录

举要目录

解题目录

辨伪目录

结论篇

著者对于古代目录学之感想

著者对于现代目录学之感想

著者对于将来目录学之希望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