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数据智能科学技术导论电子书

(1)三个世界理论框架:跨越时间与空间维度描述、分析和探索数据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和演变,将信息科学与数学、物理、生命以及哲学交叉融合,形成新的视角,产生新的洞见。 (2)数据的基本法则:总结并提出数据的三个基本法则,揭示作为反映世界事物符号的数据产生、运动和驱动的基本特征和规律,建立数据与人类的相互联系和作用规律。 (3)信息的纽带作用:指出信息作为联系“未知”与“有知”数据的纽带,主要作用是消除数据的形式、含义和效用的不确定性,深浅出地介绍现代信息论的基本编码原理及其在数据压缩、纠错和加密方面的应用。

售       价:¥

纸质售价:¥60.00购买纸书

8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6

作       者:黄卫平

出  版  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01-01

字       数:25.6万

所属分类: 教育 > 大中专教材 > 成人/中高职教材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本书沿着时间的轨迹,讲述了物理世界中和地球的诞生与演变,探讨了生物世界中生命和人类的诞生与化,讨论了数字世界中科学技术的产生与步。数据与物质和能量并驾齐驱,构成了人类的三个基本要素,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物理、生物和数字三个各有千秋却密切相连的世界。“三个世界”的概念和框架构成了本书讨论数据智能的基础,为认识、理解数据和智能的起源与发展提供了一个宏观的问题视角和理论ping台。介绍和讨论数据、信息和知识的概念定义、运作法则与实际应用,全面系统地描述和讨论了从原始数据到主观信息,终到抽象知识的提炼与升华过程。对执行和实现此过程的自然和人工智能系统的模型、算法和功能等的基本原理和新展行系统的介绍和研讨。 本书可作为高校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自动化类等相关专业大一新生的门级通识课程教材,也可供从事信息科学、技术和应用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br/>【推荐语】<br/>(1)三个世界理论框架:跨越时间与空间维度描述、分析和探索数据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和演变,将信息科学与数学、物理、生命以及哲学交叉融合,形成新的视角,产生新的洞见。 (2)数据的基本法则:总结并提出数据的三个基本法则,揭示作为反映世界事物符号的数据产生、运动和驱动的基本特征和规律,建立数据与人类的相互联系和作用规律。 (3)信息的纽带作用:指出信息作为联系“未知”与“有知”数据的纽带,主要作用是消除数据的形式、含义和效用的不确定性,深浅出地介绍现代信息论的基本编码原理及其在数据压缩、纠错和加密方面的应用。 (4)知识的神奇作用效用:讨论知识的基本概念与特征,获取知识的途径与方式,运营知识的动机与作用,指出数据智能时代人类获取、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挑战。 (5)智能的奥秘与威力:分析自然和人工智能的概念与定义,比较自然智能的理论模型,综述人工智能科学的发展,探索混合智能发展的趋势和问题。<br/>【作者】<br/>黄卫平,博士,特聘教授、国家特聘专家,山东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198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1984年和1989年获中国科技大学硕士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89—2013年在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和麦克马斯特大学任教,从事光电子及光通信方面的研究与创新。1995年创办Apollo Photonics公司,成功发推广全球领先的光电子芯片设计软件,1999年被美国Nanovation公司收。2003年创办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公司,发展成为通信光模块领军企业,2020年全球销售额排名第三。2013年回国出任海信集团首席科学家和山东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积极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高校教育改革,取得了一些标志性成果。在集成光电子学理论和设计算法方面做出了一系列创性学术成果,在国际学术刊物和专业会议上发表300多篇论文,2020 年斯坦福大学发布全球前2%科学家,获得多项国家高层次人才称号和荣誉。<br/>
目录展开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

第1篇三个世界

1.1 物理世界

1.2 生物世界

1.3 数字世界

1.4 三个世界

本篇小结

讨论问题

研究课题

第2篇数据法则

2.1 数据的概念

2.2 数据科学第一法则

2.3 数据科学第二法则

2.4 数据科学第三法则

本篇小结

讨论课题

研究课题

第3篇信息纽带

3.1 信息的定义

3.2 概率基础知识

3.3 信息的法则

3.4 信息的形式

3.5 信息的含义

3.6 信息的效用

本篇小结

讨论课题

研究课题

第4篇知识升华

4.1 知识的定义

4.2 知识的分类

4.3 知识的来源

4.4 知识的渠道

4.5 知识的形式

4.6 知识的边界

4.7 知识的作用

4.8 知识的挑战

本篇小结

讨论课题

第5篇自然智能

5.1 智能的定义

5.2 智商的概念

5.3 智能的模型

5.5 情绪智能

本篇小结

讨论课题

研究课题

第6篇人工智能

6.1 人工智能历史

6.2 人工智能概念

6.3 人工智能算法

6.4 图像识别与物体感知

6.5 自然语言处理

6.6 棋类博弈游戏

6.7 情感计算

6.8 人工智能的挑战

6.9 人类与机器的未来

本篇小结

讨论课题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