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与发展·智能汽车电子书

售       价:¥

纸质售价:¥124.60购买纸书

8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3

作       者:于晓艳

出  版  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07-28

字       数:28.8万

所属分类: 教育 > 大中专教材 > 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本书从对汽车产业智能化的理解出发,立足全球汽车产业现状及趋势,围绕汽车四化趋势下,智能汽车产业化涉及到的产品展现状、变化,智能汽车关键技术展,未来消费模式变化,智慧城市及智能交通系统发展变化,汽车产业格局调整,汽车智能制造展,以及汽车智能化时代要求的轻量化、物流及采模式变化、对企业产品品质、品牌、营销服务、管理、运营要求、文化等方面,从多维度、多领域对智能汽车产业行研究。<br/>【作者】<br/>于晓艳,经济学博士,高级经济师。拥有汽车、管理、经济学背景。从事汽车产业研究、战略研究。在汽车期刊及学术期刊上发表数篇文章。参与出版《大突围——中国汽车产业海外发展战略研究共赢之道》、《中外合资汽车企业股东协调机制研究》、《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与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编写。现服务于汽车研究机构。<br/>
目录展开

序言

前言

编写说明

第1章 汽车产业现状

1.1 全球汽车产业规模持续平稳扩大

1.1.1 全球汽车产销保持平稳增长

1.1.2 亚太地区汽车产量增长最快

1.1.3 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汽车销量前24位排行

1.1.4 全球主要国家人均汽车保有量对比

1.2 我国汽车产业快速平稳发展

1.2.1 我国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

1.2.2 汽车产销量由高速增长向中低速平稳增长转变

1.2.3 汽车出口数量在持续下滑后出现连续两年的增长

1.3 汽车企业集团竞争日益激烈

1.3.1 国内市场销量排名前10位企业

1.3.2 市场集中度增强,乘用车销量排名前10位企业中7家销量超过百万辆

1.3.3 自主品牌跻身乘用车销量前3强

1.3.4 豪华汽车品牌中,奥迪、宝马、奔驰销量位列前3强

1.4 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进程加快

1.4.1 我国新能源汽车私人消费市场逐渐形成

1.4.2 资金积极投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竞争愈加多元化

1.4.3 电动乘用车产品以中等续驶里程和智能网联应用为主流

1.4.4 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5 全球零部件产业处于转型调整期

1.5.1 全球零部件产业集中度趋强

1.5.2 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市场规模持续增大

1.5.3 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竞争加剧

1.5.4 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问题呈多元化

第2章 汽车产业未来趋势

2.1 产业规模将持续稳定增长

2.2 产品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发展

2.2.1 汽车动力系统的电动化

2.2.2 产品的智能网联化

2.3 自动驾驶汽车技术发展促进汽车共享

2.3.1 自动驾驶由低级向高级过渡

2.3.2 汽车服务和使用智能化模式——汽车共享出行

2.4 企业跨界融合趋势明显,汽车生态圈有实质性进展

2.5 汽车软件及服务将成为汽车重要的差异化特征

2.6 我国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趋势

2.6.1 技术路线以纯电动+插电混合动力为主,燃料电池技术以产业化为目标

2.6.2 产业化程度越来越高,政策驱使或加快市场普及

2.6.3 市场竞争加剧,续驶里程为首选指标,性价比是核心要素

2.6.4 个性化智能制造、平台化、模块化、集成化增强传统汽车企业优势

2.6.5 共享出行促进新能源汽车产品分化,企业分工更专业化

2.7 主要跨国汽车企业电气化战略

2.7.1 大众汽车

2.7.2 宝马汽车

2.7.3 奔驰汽车

2.7.4 通用汽车

2.7.5 沃尔沃汽车

2.7.6 捷豹路虎

2.7.7 丰田汽车

2.7.8 本田汽车

2.7.9 雷诺-日产-三菱联盟

2.7.10 现代汽车

第3章 智能汽车界定及智能汽车生态圈

3.1 智能汽车界定

3.1.1 智能汽车定义

3.1.2 智能汽车与自动驾驶汽车的区别与联系

3.2 自动驾驶汽车分级标准

3.3 智能汽车的主要关联特征

3.3.1 智能汽车的网联化——智能网联汽车

3.3.2 智能汽车的电气化——智能电动汽车

3.4 智能汽车对交通和出行的作用

3.4.1 可以降低交通事故率至目前的1%

3.4.2 可以改善交通环境,减少油耗

3.4.3 促进汽车共享和出行,增强娱乐性和安全性

3.5 智能汽车的基础设施建设要求

3.6 智能汽车两种实现路径及代表企业

3.6.1 汽车企业智能汽车的实现路径

3.6.2 互联网企业汽车智能化的实现路径

3.7 智能汽车的生态圈业态及商业模式

3.7.1 汽车产业向生态圈业态转变

3.7.2 智能汽车生态圈构成

3.7.3 智能汽车生态圈商业模式

3.8 智能汽车生态圈的企业实践

3.8.1 广汽集团打造“互联网生态圈项目”

3.8.2 四维图新构建车联网全产业链

3.8.3 蓝盾股份构建以“电商+安全”为核心的业务生态系统

3.8.4 阿里巴巴推出围绕汽车生态圈的16S服务

第4章 智能汽车关键技术及进展

4.1 智能汽车技术研发主体

4.2 智能汽车关键技术

4.2.1 环境感知技术

4.2.2 决策和轨迹规划技术

4.2.3 动力学控制技术

4.2.4 人机交互HMI技术

4.2.5 高精度地图

4.2.6 5G网络

4.3 已经应用的基本核心技术

4.3.1 车对车通信(V2V Communication)

4.3.2 巡航控制(Cruise Control)

4.3.3 自动制动器(Automatic Brakes)

4.3.4 车道维持(Lane Keeping)

4.3.5 雷达(Radar)

4.4 自动驾驶技术实现时间表

4.4.1 美国SAE规划自动驾驶汽车实现时间表

4.4.2 全球主要乘用车制造商自动驾驶汽车推出时间表

4.5 自动驾驶平台解决方案

4.5.1 伟世通DriveCore域控制器

4.5.2 哈曼DRVLINE自动驾驶平台

4.5.3 禾多科技L3.5级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4.6 汽车智能驾驶舱技术发展情况

4.6.1 汽车智能驾驶舱开发平台和技术应用

4.6.2 目前主要企业提供的智能驾驶舱解决方案

4.6.3 未来智能驾驶舱的发展趋势

4.7 国际智能汽车技术进程

4.7.1 技术发展阶段与智能化程度等级

4.7.2 国内外智能汽车技术比较

第5章 美国、日本、欧盟、中国智能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5.1 美国智能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5.1.1 美国智能汽车开发主体

5.1.2 美国汽车智能化开发格局

5.1.3 美国汽车智能化开发路线

5.1.4 美国汽车智能化国家发展规划

5.1.5 美国自动驾驶汽车立法

5.2 日本智能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5.2.1 日本政府智能汽车产业规划和措施

5.2.2 日本智能交通系统技术路线规划

5.2.3 日本自动驾驶汽车技术水平

5.2.4 日本自动驾驶汽车立法

5.3 欧盟智能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5.3.1 欧盟政府的智能交通项目

5.3.2 欧盟智能汽车发展路线图

5.3.3 欧盟自动驾驶汽车立法

5.4 我国智能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5.4.1 我国智能汽车国家规划

5.4.2 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定义、技术架构、标准体系

5.4.3 我国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化等级分类

5.4.4 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实施路线图

5.4.5 我国智能汽车战略规划

5.4.6 我国自动驾驶汽车标准体系及立法

5.4.7 我国自动驾驶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

5.5 我国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行情况

5.5.1 上海自动驾驶汽车路试示范区

5.5.2 浙江自动驾驶示范区

5.5.3 重庆自动驾驶示范区

5.5.4 武汉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创新应用示范区

5.5.5 湖南湘江新区智能驾驶测试区

5.5.6 长春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应用(北方)示范区

5.5.7 北京自动驾驶汽车示范区

5.5.8 京冀示范区

5.5.9 广州智能网联汽车路测拟允许载客和远程驾驶测试

5.6 我国智能公路示范建设情况

第6章 主要企业智能汽车进展现状

6.1 企业对智能汽车的投资方式

6.2 北美车企自动驾驶技术开发现状

6.2.1 通用汽车自动驾驶技术开发重点和运行现状

6.2.2 福特汽车自动驾驶技术开发重点和运行现状

6.2.3 菲亚特克莱斯勒自动驾驶技术开发重点

6.2.4 特斯拉汽车自动驾驶技术开发重点

6.3 欧洲车企自动驾驶技术开发现状

6.3.1 奔驰汽车自动驾驶技术开发重点和运行现状

6.3.2 宝马汽车自动驾驶技术开发重点和运行现状

6.3.3 大众汽车集团

6.3.4 沃尔沃汽车集团

6.3.5 标致雪铁龙集团

6.4 日韩系车企自动驾驶技术开发现状

6.4.1 丰田汽车自动驾驶技术研发重点和运行现状

6.4.2 本田汽车自动驾驶技术开发重点

6.4.3 日产汽车自动驾驶技术开发重点和运行现状

6.4.4 现代汽车自动驾驶技术开发重点

6.5 我国主要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智能汽车开发现状

6.5.1 上海汽车

6.5.2 一汽集团

6.5.3 长安汽车

6.5.4 北汽集团

6.5.5 广汽集团

6.5.6 吉利汽车

6.5.7 奇瑞汽车

6.5.8 长城汽车

6.6 主要企业的自动驾驶汽车路试情况

6.6.1 Waymo

6.6.2 美国创业公司Embark

6.6.3 沃尔沃

6.6.4 捷豹路虎

6.6.5 丰田汽车

6.6.6 宝马汽车

6.6.7 苹果公司

6.6.8 长安汽车

第7章 主要零部件、互联网、IT及新科技企业在智能汽车领域的进展

7.1 汽车零部件企业在智能汽车领域的进展

7.1.1 德尔福公司

7.1.2 采埃孚

7.1.3 博世集团

7.1.4 大陆集团

7.1.5 奥托立夫

7.1.6 日立集团

7.2 互联网、IT企业在智能汽车领域的进展

7.2.1 谷歌(Waymo)公司

7.2.2 苹果公司

7.2.3 百度公司

7.2.4 阿里巴巴公司

7.2.5 腾讯公司

7.3 科技及创业企业在智能汽车领域的进展

7.3.1 英特尔

7.3.2 Uber

7.3.3 nuTonomy

7.3.4 Zoox

7.3.5 AutoX

7.3.6 其他初创企业

第8章 智能汽车对车联网系统应用的推进

8.1 汽车企业以两种模式进入车联网系统

8.2 主要车企在车联网领域的进展

8.2.1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

8.2.2 美国福特汽车

8.2.3 美国克莱斯勒汽车公司

8.2.4 德国奥迪汽车

8.2.5 德国奔驰汽车

8.2.6 德国宝马汽车

8.2.7 德国大众汽车

8.2.8 丰田汽车

8.2.9 本田汽车

8.2.10 日产汽车

8.2.11 现代汽车

8.2.12 沃尔沃汽车

8.2.13 法国雪铁龙汽车

8.2.14 上汽集团

8.2.15 一汽集团

8.2.16 东风集团

8.2.17 长安集团

8.2.18 北京汽车集团

8.2.19 广汽集团

8.2.20 吉利汽车

8.2.21 奇瑞汽车

8.2.22 比亚迪汽车:从I系统到DiLink智能网联系统

8.2.23 华晨汽车

8.2.24 长城汽车

8.3 车企车联网技术进展特点

8.3.1 跨国车企的车联网技术发展较快

8.3.2 国内自主品牌车企车联网技术加快发展,但受阻因素较多

8.4 国外电信、互联网、手机企业纷纷进军车联网服务领域

8.4.1 德国电信进军车联网服务

8.4.2 高德结合传统车载导航业务

8.4.3 谷歌建立车联网联盟,成为车联网服务商

8.4.4 苹果公司进军车联网服务

第9章 汽车共享消费模式变化对智能汽车的要求和影响

9.1 未来智能生活理念

9.1.1 智能生活

9.1.2 智能生活三要素

9.2 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变化

9.2.1 消费者需求模式变化

9.2.2 消费者偏好变化

9.3 消费模式变化对智能汽车的要求

9.3.1 汽车产品向重体验、轻品牌方向发展

9.3.2 汽车功能更便利和安全、可记忆性强

9.3.3 对智能软件应用的要求变化

9.3.4 对汽车服务的要求变化

9.4 共享出行模式

9.4.1 共享模式的3种类型

9.4.2 共享模式的经济利益

9.5 我国出行服务市场竞争现状

9.6 国外共享出行市场及服务现状

9.6.1 各方力量争占共享出行市场

9.6.2 欧洲汽车制造商积极拓展本土共享市场

9.6.3 日本汽车共享业务快速增长

9.6.4 美国汽车共享市场现状

9.7 共享出行的发展趋势

9.7.1 共享意愿趋势

9.7.2 共享经济规模趋势

9.7.3 汽车共享趋势

9.8 汽车共享趋势推动汽车产业变革

9.8.1 汽车共享出行模式对汽车企业带来挑战

9.8.2 汽车共享出行模式为汽车企业带来新机会

9.8.3 共享出行推动智能汽车企业加快转型

第10章 未来城市化趋势对智能汽车发展的推动

10.1 未来城市化发展趋势

10.1.1 城市化率提升带来超大型城市快速增加

10.1.2 全球新增城市人口流向发展中国家城市地区

10.1.3 全球老龄化趋势加剧

10.2 未来城市规划导向

10.2.1 未来城市变迁

10.2.2 未来的城市规划导向

10.2.3 智慧城市

10.2.4 主要国家智慧城市建设

10.2.5 未来的人工智能城市建设趋势

10.3 智慧城市建设案例

10.3.1 全方位的智慧城市

10.3.2 传感器技术应用的智慧城市

10.3.3 智能化应用的智慧城市

10.3.4 绿色的智慧城市

10.4 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10.4.1 华为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10.4.2 海信的“应用导向型”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10.4.3 中兴基于5G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10.5 未来城市发展对智能汽车产业的推动

10.5.1 大城市发展趋势推动汽车使用更环保、便捷

10.5.2 城市用车供给比例将增大

10.5.3 智能交通建设将伴随智慧城市建设

10.5.4 智能汽车发展需要智慧城市加快智能基础设施建设

10.5.5 智能汽车发展促进城市科技系统发展

10.5.6 为智慧城市和人口老龄化趋势提供适合的智能汽车产品

第11章 智能交通对智能汽车发展的推动

11.1 智能交通系统

11.1.1 智能交通系统界定

11.1.2 智能交通系统发展程度及内容

11.2 主要国家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现状

11.2.1 美国智能交通系统发展现状

11.2.2 日本智能交通系统发展现状

11.2.3 欧洲智能交通系统发展现状

11.2.4 我国的智能交通系统现状

11.2.5 智能交通系统发展趋势

11.3 交通大数据应用对智能汽车的推动

11.3.1 我国在交通大数据建设、应用方面的进展

11.3.2 交通大数据在智慧出行领域的进展

11.3.3 智能汽车发展推动交通大数据及应用

11.4 智能汽车对道路交通系统发展的推动和要求

11.4.1 智能汽车要求汽车交通系统的智能化

11.4.2 智能交通解决方案的实施促进智能汽车应用

第12章 智能汽车对智能制造的推动和要求

12.1 智能制造简介

12.1.1 智能制造是多种先进技术的融合

12.1.2 智能制造包含产品、装备、车间、工厂和供应链的智能化

12.1.3 智能制造与个性化生产紧密相连

12.1.4 智能制造未来将形成云制造生态模式

12.1.5 智能制造需要持续建设

12.2 智能制造核心技术

12.2.1 射频识别技术

12.2.2 实时定位技术

12.2.3 无线传感网络技术

12.2.4 物联网与信息物理融合系统

12.2.5 大数据

12.2.6 云计算技术

12.2.7 人工智能技术

12.2.8 虚拟现实技术

12.2.9 3D打印技术

12.2.10 机器人技术

12.3 智能制造协同流程

12.4 美国、欧洲、亚洲汽车智能制造发展现状及趋势

12.4.1 美国汽车智能制造发展现状

12.4.2 欧洲汽车智能制造发展现状

12.4.3 亚洲汽车智能制造发展现状

12.4.4 汽车企业智能制造发展现状

12.5 汽车智能制造工厂案例

12.5.1 戴姆勒智能制造

12.5.2 宝马智能制造

12.5.3 大众汽车智能制造

12.5.4 特斯拉智能制造

第13章 人工智能发展对智能汽车的推进和影响

13.1 人工智能认知

13.1.1 人工智能定义

13.1.2 人工智能分类

13.1.3 人工智能技术

13.1.4 人工智能应用领域

13.2 人工智能发展趋势

13.2.1 人工智能应用将不断扩展

13.2.2 各国政府积极推进人工智能战略

13.2.3 人工智能的经济性不断增强

13.2.4 智能语音逐渐商业化

13.3 人工智能产业链

13.3.1 基础层

13.3.2 技术层

13.3.3 应用层

13.4 人工智能技术代表企业

13.5 人工智能对汽车价值链的影响

第14章 智能汽车对创新研发的推动及要求

14.1 汽车企业传统研发模式

14.2 未来研发模式变革

14.2.1 消费者变化驱动市场研究更多元化、更个性化、更有前瞻性

14.2.2 互联网、大数据技术驱动研发管理变革

14.2.3 未来汽车产业四化形势驱动研发模式变革

14.3 企业创新研发案例

14.3.1 特斯拉汽车的创新研发

14.3.2 海尔众创平台研发

14.4 智能汽车的个性化定制

14.4.1 国内外车企在个性化定制方面的不同

14.4.2 长安汽车的个性化定制

14.4.3 沃尔沃汽车的个性化定制

14.4.4 奥迪汽车的个性化定制

14.4.5 特斯拉的个性化定制

14.4.6 海尔的个性化定制

14.5 智能汽车对开放研发平台的推动和要求

14.5.1 产品分类需求要求汽车设计的多元化资源汇智

14.5.2 产品功能分化要求企业建立开放的研发平台

14.5.3 汽车产品生命周期缩短要求成本低、更新快

14.6 汽车企业开放式研发平台方案简述

14.6.1 开放研发平台实现目标

14.6.2 开放研发平台实现功能

14.6.3 开放研发平台实现路径

14.6.4 开放研发平台架构

14.6.5 开放研发平台管理

第15章 智能汽车对平台化的推动和要求

15.1 汽车平台简介

15.1.1 汽车平台成因

15.1.2 汽车平台化的结构变化

15.1.3 从平台化到模块化

15.2 主要汽车企业平台

15.2.1 大众MQB平台与模块化

15.2.2 宝马汽车平台

15.2.3 奔驰汽车平台

15.2.4 通用汽车平台

15.2.5 福特汽车平台

15.2.6 丰田汽车平台

15.2.7 日产汽车平台

15.2.8 现代汽车平台

15.2.9 标致雪铁龙汽车平台

15.2.10 上汽自主品牌平台

15.2.11 东风自主品牌平台

15.2.12 一汽自主品牌平台

15.2.13 长安汽车平台

15.2.14 吉利汽车平台

15.2.15 奇瑞汽车平台

15.3 未来模块化的个性化汽车

15.4 汽车智能化对平台化、模块化的推动和要求

15.4.1 个性化定制要求采用更多的模块化设计

15.4.2 智能硬件平台化趋势提高生产装配效率

15.4.3 模块化的需求对汽车企业提出新的要求

15.4.4 智能汽车的服务平台化要求汽车企业建立平台化思维

第16章 汽车智能化对集中采购的推动和要求

16.1 汽车的采购模式及发展趋势

16.1.1 按从属地区划分的汽车企业采购开发模式

16.1.2 按类别归属区分的采购模式

16.1.3 按采购渠道区分的采购模式

16.1.4 企业采购管理趋势

16.2 企业建立集中采购平台案例

16.2.1 奔驰建立统一采购平台

16.2.2 特斯拉汽车建立采购平台

16.2.3 索尼移动建立的统一采购模式

16.2.4 中国中铁建立采购电商平台

16.2.5 无锡威孚高科建立统一采购平台

16.3 汽车智能化要求企业建立统一采购平台

16.3.1 统一采购平台功能

16.3.2 企业建立统一采购平台的要求

16.4 采购业务流程优化

16.4.1 业务流程设计

16.4.2 构建采购管理的信息平台

16.4.3 采购流程优化

16.4.4 建立科学合理的供应商评价体系

16.4.5 优化对采购人员的绩效考核

第17章 汽车智能化对智慧物流的推动及要求

17.1 汽车物流的定义及模式

17.1.1 对物流的定义

17.1.2 对汽车物流的定义

17.1.3 汽车物流的配送模式

17.1.4 建立智能物流体系

17.2 我国汽车物流现状

17.2.1 我国汽车物流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17.2.2 我国汽车物流的特点和趋势

17.3 汽车物流的智能化趋势

17.3.1 智慧物流

17.3.2 我国智慧物流的政策导向

17.3.3 智慧物流是物流的发展方向

17.4 我国智慧物流的发展现状

17.5 智慧物流技术现状

17.5.1 智慧物流技术

17.5.2 物流技术装备智能化应用状况

17.5.3 物流信息系统与实体配送网络融合

17.5.4 物联网、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应用增加

17.6 数字化供应链及企业案例

17.6.1 数字化供应链变革

17.6.2 汽车智慧物流要求做好供应链管理及资源配置

17.6.3 奔驰汽车的数字化供应链

17.7 企业智慧物流领域相关实践

17.7.1 安吉建设深度学习的物流人工智能平台

17.7.2 中集集团打造O2O微物流交付

17.7.3 大众集团的VR自动化仓库

17.7.4 佛吉亚(Faurecia)自动化物流方案

17.7.5 宝沃汽车智慧物流系统

17.8 智能汽车对智慧物流的推动和要求

17.8.1 打造智慧物流平台,提升效率

17.8.2 利用大数据优化供应链

17.8.3 智能汽车价值链改变智慧物流

17.8.4 通过物流运作模式革新,推动智慧物流需求提升

17.8.5 智能汽车的个性化需求推动智慧物流供应链完善

17.8.6 智慧物流助力智能生产

17.8.7 智能汽车产品要求提升智慧物流效率

第18章 汽车智能电动化带来的营销和服务模式变化

18.1 新零售模式

18.1.1 电商模式深化消费者体验

18.1.2 新零售模式及C2M兴起

18.1.3 新零售模式

18.2 智慧零售

18.2.1 智慧零售内涵

18.2.2 智慧零售发展阶段

18.2.3 智慧零售的三个层面

18.3 当前销售模式的主要类型

18.3.1 经销代理模式

18.3.2 厂家直营模式

18.3.3 汽车电商平台销售模式

18.4 奔驰汽车的数字化营销模式

18.4.1 奔驰汽车的数字化营销战略

18.4.2 奔驰汽车提供数字化服务体验

18.5 上汽车享建立销售和服务平台

18.6 阿里二手车智慧营销平台

18.7 众调科技打造客户价值算法营销平台

18.8 智能服务趋势

18.8.1 智能服务呈现线下和线上的无缝结合趋势

18.8.2 智能化应用场景从单一向多元发展

18.9 智能汽车时代对汽车销售与服务模式的要求

18.9.1 产品特点的变化要求汽车营销模式要锁定“差异化”

18.9.2 传统的经销代理模式仍在一定时间内存在,但是要求有所变化

18.9.3 消费者特点及偏好变化,要求汽车营销向多元化改变

18.9.4 服务对象要求由小众的个人化服务向整体的大客户转变

18.9.5 为消费者提供的服务领域要求有新变化

18.9.6 开展智能化的品牌服务

18.9.7 开展基于数字化的营销

第19章 汽车智能化对汽车企业转型的推进与要求

19.1 企业发展战略转型

19.1.1 企业要制定符合转型要求的发展战略

19.1.2 企业发展战略转型实践

19.2 企业产品及服务转型

19.2.1 产品目标

19.2.2 企业转型实践

19.3 企业商业模式转型

19.3.1 创新商业服务模式,获取新收益

19.3.2 企业商业模式转型实践

19.4 企业组织及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转型

19.4.1 进行企业组织和人力变革

19.4.2 企业转型案例

19.5 企业生产、运营、管理模式转型

19.5.1 实施企业运营模式的转型

19.5.2 企业转型案例

参考文献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