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认知语言学是批评话语研究与认知语言学的交叉研究,既是批评话语研究下的一个分支,也是认知语言学下的一个分支。本书系统梳理批评认知语言学的主要观和理论框架,并探讨其应用价值与范围,既为认知语言学的“社会转向”作出重要贡献,也为批评话语研究的蓬勃发展提供强劲的新动力。
售 价:¥
纸质售价:¥60.60购买纸书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出版前言
总序
前言
第一章 概论
1.1 引言
1.2 批评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1.3 本章结语
第二章 隐喻、转喻与批评话语研究
2.1 引言
2.2 隐喻与框架化
2.3 批评隐喻分析
2.4 其他模态的隐喻
2.5 转喻与批评话语分析
2.6 意识形态与转喻
2.7 批评话语研究中的转喻识解操作
2.8 本章结语
第三章 心理空间、话语空间与趋近化理论
3.1 引言
3.2 心理空间和概念整合理论
3.3 话语/指称空间理论
3.4 趋近化理论及其应用
3.5 本章结语
第四章 认知语言学的批评话语分析
4.1 引言
4.2 话语策略与认知机制
4.3 话语策略的识解解读
4.4 本章结语
第五章 van Dijk的社会认知与语境模式
5.1 引言
5.2 van Dijk多学科语境理论产生的背景
5.3 语境研究的认知转向
5.4 van Dijk多学科语境理论的核心思想
5.5 语境与话语
5.6 语境与社会认知
5.7 语境、情景与社会
5.8 本章结语
第六章 进化心理学与批评话语研究
6.1 引言
6.2 进化心理学与批评话语研究融合的整体思路
6.3 进化心理学与批评话语分析融合的分析背景
6.4 基于进化心理学分析的话语策略
6.5 评述与思考
6.6 本章结语
第七章 英汉政治话语中道德隐喻的对比研究
7.1 引言
7.2 理论分析框架
7.3 英汉“肮脏/干净”道德隐喻对比分析
7.4 隐喻、认知与情绪
7.5 本章结语
第八章 农民工新闻报道话语的认知转喻研究
8.1 引言
8.2 认知转喻及其分类
8.3 本征性转喻与农民工称名性指称
8.4 非本征性转喻与农民工事件行为链
8.5 本章结语
第九章 多模态语篇的认知隐喻与转喻分析
9.1 引言
9.2 中国国家形象和《中国国家形象片·角度篇》
9.3 《中国国家形象片·角度篇》中的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
9.4 本章结语
第十章 语言政策话语的批评认知语言学研究——以高考外语改革政策话语为例1
10.1 引言
10.2 DALP研究的理论基础、方法和框架
10.3 高考改革政策的案例分析
10.4 DALP的本质、特点和主要贡献
10.5 本章结语
第十一章 政治演讲话语的批评认知语言学研究
11.1 引言
11.2 话语体系
11.3 趋近化理论
11.4 政治领导人演讲的案例分析
11.5 本章结论
第十二章 政治冲突话语的批评认知语言学研究
12.1 引言
12.2 分析框架:话语空间理论与趋近化理论结合
12.3 研究方法
12.4 语料的定量与定性分析
12.5 语料的可视化比较分析
12.6 本章结语
第十三章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话语的批评认知语言学研究1
13.1 引言
13.2 研究框架与问题
13.3 定量、定性分析与讨论
13.4 中外媒体趋近化策略对比分析
13.5 本章结语
第十四章 情报话语的批评认知语言学研究
14.1 引言
14.2 文献综述
14.3 建构整合的分析框架
14.4 语料与分析
14.5 本章结语
第十五章 研究挑战与发展趋势
15.1 批评认知语言学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15.2 批评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趋势与建议
参考文献
推荐文献
索引
后记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同类图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