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知识与道德的二重奏——康德心灵哲学研究电子书

本书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康德世界主义构想下的‘民族—国家观’及其当代实践意义研究”(项目编号:22BZX11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对康德心灵(灵魂)哲学做了深细致的探索,对康德研究能起到有益的补充和推作用。

售       价:¥

纸质售价:¥44.00购买纸书

6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8

作       者:居俊

出  版  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10-01

字       数:35.7万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哲学/宗教 > 哲学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本书通过查考康德的著作、信件、手稿与讲稿等材料,系统论述了康德心灵哲学的近代渊源、发展演变、理论内涵与后世效应,揭示其心灵观在知识与道德两个维度上的融合。由此,本书既从哲学史的发展角度描绘出其心灵观结合理性与经验的过程,也通过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互动勾勒出其心灵观在认识论与道德哲学中的关键作用,而展现出其心灵观在西方哲学史上重要的转折性意义——对传统心灵实体观念的批判与对“灵魂不死”道德悬设的天然希望。从现实教益来说,本书将康德心灵哲学视作医治现代虚无主义病症的良方,认为其心灵观的道德维度揭示出人如何能够获得超越世俗世界的觉解。<br/>【推荐语】<br/>本书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康德世界主义构想下的‘民族—国家观’及其当代实践意义研究”(项目编号:22BZX11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对康德心灵(灵魂)哲学做了深细致的探索,对康德研究能起到有益的补充和推作用。<br/>【作者】<br/>居俊( 1986— ),江苏武人,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四川大学文学学士( 2004—2008 ),南京大学哲学硕士 ( 2008—2011 ),南京大学与德国哈勒–维滕贝格大学联合培养博士( 2011—2016),南京大学政治学博士后( 2016—2019 )。主要研究德国古典哲学与政治哲学。在《哲学研究》《道德与文明》《现代哲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1项、校级项目2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曾获南京大学2018年度优秀博士论文奖。<br/>
目录展开

导论

一、 康德与心灵观念的现代转型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思路、基本观点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理性心理学的建构

第一节 笛卡尔:作为“我思”的心灵实体

一、 心灵的本性

二、 上帝的支撑与心灵的同一

第二节 莱布尼茨:作为高级单子的理性灵魂

一、 单子的不生不灭

二、 精神的人格同一性

第三节 沃尔夫和鲍姆嘉登:理性心理学的完成

一、 沃尔夫与理性心理学的建立

二、 鲍姆嘉登对心灵观念的道德化处理

小结

第二章 经验心理学的崛起

第一节 洛克:观念集合的心灵与人格同一性

一、 心物二元实体论的解构

二、 人格同一性即意识同一性

第二节 贝克莱:作为能动感知实体的心灵

一、 心灵与观念的绝对区分

二、 对心灵实体的理性界定

第三节 休谟:心灵观念的彻底经验化

一、 对心灵实体观的消解

二、 作为“一束知觉”的心灵

小结

第三章 康德前批判时期心灵哲学的演变

第一节 1747—1759——心物交互论与唯理论的心灵实体观

一、 心灵与物体间的施动力

二、 对心灵的自然神学式说明

三、 心灵与物体交互性的必要及其限度

四、 鄙弃俗世的人生观

第二节 1760—1769——唯理论的失势与心灵本性的经验规定

一、 对心灵观念的理性根据的接受与反叛

二、 心灵作为精神的存在疑难

三、 物质世界与理知世界的二分

四、 心灵的经验性与道德意蕴

第三节 1770—1779——复归于唯理论的心灵观

一、 心灵的精神性

二、 另一世界与另一生命

三、 对理性心理学的重新接纳

四、 对灵魂不死的三种理性论证

小结

第四章 心灵诸谬误推理的批判性分析

第一节 心灵实体性的谬误推理

一、 心灵实体的理念化

二、 推理的“无结果性”与“无效性”之争

三、 从逻辑主词到实存主体的“非法过渡”

四、 先验我思的“我在”

第二节 心灵单一性的谬误推理

一、 思维统一性的起源

二、 心灵的逻辑单一性

三、 对心灵非物质性的“扬弃”

四、 对心灵生命性的质疑

第三节 心灵同一性的谬误推理

一、 人格同一性的形式与现实之分

二、 第一和第三人称视角的对比

三、 先验人格同一性的意义

第四节 心灵观念性的谬误推理

一、 心物的现象性

二、 心物现象的物自体根据

三、 心灵实存的先验性向实践性的过渡

小结

第五章 心灵观念的道德意涵

第一节 道德人格性——心灵观念的实践转向

一、 自我意识与两个世界的划分

二、 道德律规制下的绝对主体

三、 先验自我与道德自我的合一

第二节 对灵魂不死的三重道德论证——类比与悬设

一、 道德律的核心地位

二、 实践目的论论证

三、 陷于意志他律的至善悬设

四、 与意志自律兼容的至善悬设

第三节 心灵的无限进程——时间与永恒之辨

一、 心灵的时间化与永恒化之争

二、 时间与永恒的辩证统一

三、 不完善的行为与完善的意念

第四节 作为道德神学起点的意志自由

一、 基于因果性范畴的自由可能性

二、 作为实践因果性的意志及其自由

三、 作为自由因果性凭证的道德律

第五节 灵魂不死悬设在道德神学中的位置

一、 道德神学在批判哲学中的初次出场

二、 灵魂不死悬设在道德神学体系中的进一步界定

三、 灵魂不死悬设在后期道德神学中的深层含义

小结

第六章 康德心灵哲学的地位与效应

第一节 心灵观念在康德哲学中的地位

一、 心灵观从前批判至批判时期的变迁

二、 心灵观在理论哲学中的重要性

三、 心灵观在实践哲学里的关键作用

第二节 康德的心灵观在德国古典哲学中的效应

一、 费希特:绝对自我的永恒生命

二、 谢林:有限自我对无限自我的追逐

三、 黑格尔:道德世界观的空谈

小结

第七章 回顾与展望

第一节 心灵理念性与道德性的结合——柏拉图心灵观的

一、 心灵的回返论证

二、 基于心灵理念本性的论证

三、 导源于心灵生命原则的论证

第二节 道德行动的超越之维——论约纳斯对康德心灵观的批判

一、 约纳斯论心灵向行为的转化

二、 对康德二元论心灵观的辨正

三、 约纳斯与康德道德神学体系的同异

小结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