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文学通史执行“以时代为序,以作家为纲”的编写体例。分期按朝代,立章或立节则按作家在文学史上的重要性,另设“概述”介绍时代的政治文化背景和文学概况,又设综述性章节叙述时代相近的作家群。除写公认的大作家,给以较大篇幅,全书涉及的中小作家数量远超当时已有的多种文学史,故有“大文学史”之称。叙述内容的要求是力求稳妥公允,不简单化,不贴标签,对具体作家的叙述和评价要能够反映、体现当时研究的水平和一些最新成果。考据的结论、借鉴他人成果或尚有争议的问题,正文无法容纳,均在注释中加以说明。因此,这部文学史每章的注释数量多,大多具有较强的学术性。文字表达则要求客观平实,明白简练。——董乃斌
售 价:¥
纸质售价:¥60.00购买纸书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编写说明
绪论 秦汉文学渊源及其流变
第一节 秦汉文学的思想渊源
第二节 秦汉文学的空间分布
第三节 秦汉文学的文体考察
第四节 秦汉文学的载体变迁
第一编 秦代文学
第一章 嬴秦统一过程中的文化特征
第二章 吕不韦与《吕氏春秋》
第三章 李斯及秦代奏章
第四章 出土文献中的秦代文学
第五章 秦代诗歌及其他
第二编 西汉文学
第一章 西汉文学背景
第一节 汉代初年的思想背景及其社会影响
第二节 汉代初年的对外政策及其文化作用
第三节 汉代初年的文化政策及其积极意义
第二章 西汉文学概说
第一节 汉代诗歌的四种类型
第二节 “体国经野,义尚光大”的辞赋
第三节 积极关注现实的秦汉文章
第三章 西汉前期文学
第一节 西汉前期的诗歌创作
第二节 张苍、陆贾
第三节 贾山、晁错、刘德、孔安国及其他文人创作
第四章 贾谊
第一节 贾谊的生平事迹
第二节 贾谊的文学创作
第三节 贾谊的学术传承与贡献
第五章 邹阳与枚乘
第一节 汉初三大文人集团
第二节 邹阳
第三节 枚乘
第四节 梁孝王文人集团其他作家
第六章 武帝时期的文学
第一节 汉武帝影响下的文学创作
第二节 董仲舒与《春秋繁露》
第三节 刘安与《淮南子》
第四节 东方朔及其他文人创作
第七章 司马相如
第一节 司马相如生平与创作
第二节 《子虚赋》《上林赋》的时代意义
第三节 司马相如的文章
第四节 司马相如的文学贡献
第八章 司马迁及其《史记》
第一节 司马迁的生平与创作
第二节 《史记》的编纂体例
第三节 《史记》的思想倾向
第四节 《史记》的文学成就
第五节 《史记》的传播与影响
第九章 西汉后期文学
第一节 汉宣帝前后的政治变化与文学特色
第二节 桓宽及其他作家
第十章 王褒
第一节 抒情咏物小赋
第二节 颂扬为主的应时之文
第三节 诙谐通俗小文
第四节 王褒的创作心态及其影响
第十一章 刘向与刘歆
第一节 刘向的生平事迹
第二节 《新序》《说苑》《列女传》
第三节 刘向的学术贡献
第四节 刘歆
第十二章 扬雄
第一节 扬雄的生平与创作
第二节 扬雄的思想与学术
第三节 扬雄的辞赋创作
第四节 扬雄的文章写作
第五节 扬雄的文学主张及其影响
第三编 东汉文学
第一章 东汉文学概说
第一节 东汉前期的“中兴”文学
第二节 东汉中期的“怀忧”文学
第三节 东汉后期的“心愤”“刺世”文学
第四节 东汉文学的文体发展
第五节 东汉的文学整理和研究
第二章 桓谭、冯衍等东汉前期作者
第一节 桓谭的思想与人格
第二节 桓谭《新论》的文学价值
第三节 冯衍行止与作风
第四节 冯衍的《显志赋》
第五节 崔篆、杜笃等其他文士
第三章 王充及其《论衡》
第一节 王充的人生信念及认识论
第二节 《论衡》的文化史观与文学论
第三节 《论衡》文章的风格特色
第四章 班彪、班固、班昭与《汉书》
第一节 班彪的道德和文章
第二节 班固的人生和著作
第三节 班固的《两都赋》与诗歌
第四节 《汉书》及其文学价值(上)
第五节 《汉书》及其文学价值(下)
第六节 班昭的文学业绩
第五章 贾逵、傅毅等东汉中期作者
第一节 “通儒”贾逵的文章
第二节 傅毅及其《舞赋》
第三节 崔骃及崔氏家族文学之脉
第四节 黄香等其他文士
第六章 张衡的文学成就
第一节 道德服膺、知识信仰与文学
第二节 张衡辞赋的“怀忧”性格和博物特色
第三节 张衡的诗歌成就
第七章 王逸、马融、王符等东汉中期作者
第一节 王逸、王延寿父子的文学业绩
第二节 大儒马融及其《长笛赋》
第三节 王符及其《潜夫论》
第八章 东汉后期作家群
第一节 崔寔、延笃、朱穆
第二节 郑玄、荀爽
第三节 秦嘉、徐淑夫妇赠答诗文
第四节 郦炎、高彪、赵壹
第五节 应劭及其《风俗通义》
第九章 蔡邕
第一节 蔡邕生平及其政论文章
第二节 蔡邕的碑诔文
第三节 蔡邕的赋与诗
第四节 蔡邕的《独断》与文章学理论
第十章 汉乐府歌辞
第一节 汉乐府及其歌辞
第二节 《相和歌辞》
第三节 《杂曲歌辞》《杂歌谣辞》及其他
第十一章 东汉“古诗”
第一节 《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和产生时代
第二节 《古诗十九首》的内容和风格特色
第三节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第四节 “苏、李诗”及其他“古诗”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同类图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