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儒雅的泰斗:蔡元培电子书

售       价:¥

纸质售价:¥26.20购买纸书

69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2

作       者:刘然

出  版  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7-01

字       数:13.8万

所属分类: 文艺 > 传记 > 教育家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儒雅的泰斗——蔡元培》一书,本书作者用平实的语言、清晰的脉络,按照时间顺序记录了一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的一生,以及他在大学任职期间的成就和贡献等。语言平实,逻辑清楚,适合大众读者阅读。<br/>【推荐语】<br/>古往今来,所有的成功者,他们的人生和他们所激赏的人生,不外是:有志者,事竟成。 励志并非粘贴在生命上的标签,而是融汇于人生中一一滴的气蕴,后成长为人的格调和气质,成就人生的梦想。无论从是哪一行,有志不论年少,无志枉活百岁。 这套《传世励志经典》共收辑了100部图书,包括传记、文集、选辑。我们想为励志者提供心灵的营养,有如心灵鸡汤那样鲜美;有如粗茶淡饭却为生命所需。无论直或间,我们定会从先贤们的追求和感悟中收获一份惊喜。     清末民初,国家的没落,造就了时代的乱象。介于这时代交汇之处的蔡元培,在人生的道路上,默默耕耘着,并成就了自己辉煌的功绩。 蔡元培降生之地笔飞弄,乃属中国文化名城绍兴。自古以来,绍兴就多是才人贤者孕育的地方。这座景色宜人、文化氛围浓厚的古城,养育着这位思想家、教育家和革命家。 年少时的蔡元培,显示出了非同一般的学习能力。在得到良师的指导之后,而能奋发图强,广泛涉猎,还自创了一种奇特的“怪八股”文风,使他在科场连连获益。即便父亲的早逝,家境的变迁,都没能阻止他前的脚步,而母亲也对他寄予极大的期望。 懂事的蔡元培,体谅母亲的劳苦,他在科举仕途中一路攀登,摸爬滚,终登临仕途*,为人所赞叹。 初任教育总长、唯才是举的他,网罗众多才学之士,无论是文学界,还是自然科学界,都能捕捉到他的身影。新的方针,新的政策,这位明的部长,顶起了教育的大梁,学习西方先的制度,借鉴他们先的模式,让中国的教育始步正轨。 6年北大的治学,俨然已成教育界的传奇。兼容并包,思想自由,蔡元培创了一代前所未有的风气,不管北大前身如何,在他掌管之下,都将是教育新的转折。北大从此辟了新天地,孕育催生了那惊世骇俗的五四爱国运动。“劳工神圣”“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响亮口号,无不埋藏着蔡元培的良苦用心。 蔡元培曾经自评道:“性近于学术而不易于政治。”这句话揭示了他人生的偏向,重学术、轻政治。化身行者,蔡元培辗转在政治、教育、学术三界,将他集合中西的思想,化在实践之中,他并非善说而不善做者,在每一领域,都颇具影响力,为后人铭记。 *曾评价他说:“孑民先生,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确如此,作为政界的元老、近代教育的先驱、学界的宗师,蔡元培对自身的生活从不奢求,甚至晚年,在香港租房而居,而后才有“祝寿赠屋”的笑谈。<br/>【作者】<br/>刘然,男,笔名汤米,江苏宿迁人,就读于长春建筑学院。学习之余,徜徉书海,以书为友,对文学作品有特殊的情感,对写作也兴趣浓厚,尤其是人物传记、文史励志类。<br/>
目录展开

前言

第一章 青云显风华

1.盛衰磨其心

2.苦心励志时

3.仕途初显达

4.科试显奇才

5.洞察朝中事

6.弃官归故里

第二章 教育始办学

1.学堂任总理

2.南洋起风波

3.创办爱国社

4.“铮铮”革命者

5.光复到同盟

6.初圆柏林梦

7.莱比锡之“光”

8.吸收新思想

第三章 斑驳民国情

1.教育初任职

2.政局突动荡

3.继掌教育部

4.讨伐袁世凯

5.偕眷行欧洲

第四章 六年治北大

1.迎难进北大

2.开创新风气

3.大度用贤能

4.奇才聚北大

5.容纳新思想

6.营造新氛围

7.重视美育学

第五章 新文化运动

1.裁用新体制

2.新旧起冲突

3.文化大联结

4.辞别北大

5.杭州养病时

6.坚决“不合作”

第六章 元老生激变

1.离开北大后

2.学院变政容

3.结盟保民权

4.循愿创中研

5.难中治中研

第七章 学界之泰斗

1.潜研红楼梦

2.草创伦理史

3.醉心研哲学

4.倾心民族学

第八章 君子存雅量

1.结识忘年交

2.品行皆可风

3.“学”“业”倚家人

4.厚德且笃行

第九章 孤灯绽金光

1.暮年之心境

2.无畏赴黄泉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