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液压工程师技术手册(第二版)电子书

1.《液压工程师技术手册》(版)荣获“2011年度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2.《液压工程师技术手册》(第二版)汇集了燕山大学流体传动及控制学科老师们近年来在教学、科研及工程实践方面的经验,保持了内容丰富,与时俱,易于查找,实用性强的特。 3.《液压工程师技术手册》第二版在版的基础上增加了新兴技术如微流体技术的介绍、现行的国家和行业液压标准的介绍、增加介绍了国际著名的液压产品供应商的产品,删除了部分老标准及老产品介绍;同时,对读者就《液压工程师技术手册》(版)中提出的问题行了修改。

售       价:¥

纸质售价:¥134.70购买纸书

553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2

作       者:高殿荣,王益群

出  版  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2-01

字       数:52.7万

所属分类: 科技 > 工业技术 > 重工业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液压工程师技术手册》(第二版)归纳了燕山大学流体传动及控制学科老师们近年来在教学、科研及工程实践方面的经验,保持了内容丰富,与时俱,易于查找,实用性强的特。 《液压工程师技术手册》(第二版)共分六篇,内容涉及液压工程师常用的设计资料,液压介质的分类、代号、性质和选用,各种液压元件的工作原理、特、典型产品、加工工艺、拆装方法及注意事项,液压系统的设计计算步骤及设计实例,液压系统的安装、冲洗、调试、常见故障及其诊断排除,液压系统的检测和测试常用的传感器及其测量装置的基本原理、使用特以及各类液压元件的测试回路、试验方法和数据处理等。 《液压工程师技术手册》(第二版)可供从事液压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以及液压设备的制造、使用、维护、管理、监测与检测等工作的液压工程师使用,也可供工科院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在项目设计、实践时使用。<br/>【推荐语】<br/>1.《液压工程师技术手册》(版)荣获“2011年度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2.《液压工程师技术手册》(第二版)汇集了燕山大学流体传动及控制学科老师们近年来在教学、科研及工程实践方面的经验,保持了内容丰富,与时俱,易于查找,实用性强的特。 3.《液压工程师技术手册》第二版在版的基础上增加了新兴技术如微流体技术的介绍、现行的国家和行业液压标准的介绍、增加介绍了国际著名的液压产品供应商的产品,删除了部分老标准及老产品介绍;同时,对读者就《液压工程师技术手册》(版)中提出的问题行了修改。<br/>【作者】<br/>王益群,男,1938年出生,燕山大学原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长期从事流体传动与控制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曾任燕山大学液压教研室主(1977)、系主任(1988)、副校长(1992)、校长(1995~2003); 曾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传动与控制分会主任(2002~2006)、荣誉主任(2006~现在); 浙江大学流控国家重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2002~现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组专家(2004~现在),机械工程学报等7家杂志编委; 主持流体传动与控制领域国家自然基金5项,国家重攻关项目3项,主持完成企业横向课题20多项; 获国家科技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1),省部级一、二、三等奖7项;发表论文207篇,被三大检索收录84篇(次); 培养博士后4人,博士生22人,硕士生30多人。 主编统编教材3部: 1.控制工程基础(1988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2.控制工程基础(2000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3.机械控制工程基础,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主审教材1部: 液压伺服控制系统,机械工业出版社 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重图书《液压工程师技术手册》(版)自出版发行以来受到行业内读者的广泛好评,累计印刷近万册。<br/>
目录展开

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一篇 常用设计资料

第一章 常用现行液压国家及行业标准

1 常用现行液压国家标准

1.1 液压传动系统及元件图形符号和回路图(摘自GB/T 786.1—2009)

1.2 液压传动系统及元件公称压力系列(摘自GB/T 2346—2003)

1.3 液压泵及马达公称排量系列(摘自GB/T 2347—1980)

1.4 液压缸内径及活塞杆外径(摘自GB/T 2348—1993)

1.5 液压缸活塞行程系列(摘自GB/T 2349—1980)

1.6 液压缸活塞杆螺纹形式和尺寸系列(摘自GB/T 2350—1980)

1.7 液压系统用硬管外径和软管内径(摘自GB/T 2351—2005)

1.8 隔离式充气蓄能器压力和容积范围(摘自GB/T 2352—2003)

1.9 液压泵及马达的安装法兰和轴伸的尺寸(摘自GB/T 2353-2005)

1.10 液压四油口方向控制阀安装面(摘自GB/T 2514-2008)

1.11 液压二通盖板式插装阀安装连接尺寸(摘自GB/T 2877—2007)

1.12 液压油口(摘自GB/T 2878.1-2011)

1.13 液压重型螺柱端(S系列)(摘自GB/T 2878.2-2011)

1.14 液压六角螺塞(摘自GB/T 2878.4-2011)

1.15 液压缸活塞和活塞杆动密封沟槽尺寸和公差(摘自GB/T 2879-2005)

1.16 液压缸活塞和活塞杆窄断面动密封沟槽尺寸和公差(摘自GB/T 2880-1981)

1.17 液压气动用O形橡胶密封圈尺寸系列(摘自GB/T 3452.1-2005)

1.18 液压气动用O形橡胶密封圈外观质量(摘自GB/T 3452.2-2007)

1.19 液压气动用O形橡胶密封圈沟槽尺寸(摘自GB/T 3452.3-2005)

1.20 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摘自GB/T 3766-2001)

1.20.1 范围

1.20.2 定义

1.20.3 要求

1.20.4 系统设置

1.20.5 能量转换元件

1.20.6 液压阀

1.20.7 液压油液和调节元件

1.20.8 管路系统

1.20.9 控制系统

1.20.10 诊断和监控

1.20.11 清理和涂漆

1.20.12 运输准备

1.20.13 试运行

1.20.14 标注说明

1.21 液压缸活塞用带支承环密封沟槽形式(摘自GB/T 6577—1986)

1.22 液压缸活塞杆用防尘圈沟槽形式(摘自GB/T 6578—2008)

1.23 二通插装式液压阀技术条件(摘自GB/T 7934—1987)

1.24 液压元件通用技术条件(摘自GB/T 7935—2005)

1.25 液压泵和马达空载排量测定方法(摘自GB/T 7936—2012)

1.26 液压气动用管接头公称压力系列(摘自GB/T 7937—2008)

1.27 液压软管总成试验方法(摘自GB/T 9739—2008)

1.28 带补偿的液压流量控制阀安装面(摘自GB/T 8098—2003)

1.29 减压阀、顺序阀、卸荷阀、节流阀和单向阀安装面(摘自GB T8100—2006)

1.30 液压溢流阀安装面(摘自GB/T 8101—2002)

1.31 流量控制阀试验方法(摘自GB 8104—1987)

1.32 压力控制阀试验方法(摘自GB/T 8105—1987)

1.33 方向控制阀试验方法(摘自GB/T 8106—1987)

1.34 液压阀压差-流量特性试验方法(摘自GB/T 8107—1987)

1.35 24°锥密封端液压软管接头(摘自GB/T 9065.2—2010)

1.36 焊接式或快换式液压软管接头连接尺寸(摘自GB/T 9065.3—1988)

1.37 37°扩口端液压软管接头(摘自GB/T 9065.5—2010)

1.38 液压缸气缸安装尺寸和安装形式代号(摘自GB/T 9094—2006)

1.39 液压传动旋转轴唇形密封圈设计规范(摘自GB/T 9877—2008)

1.40 流体传动24°锥形金属管连接管接头(摘自GB/T 14034.1—2010)

1.41 液压缸活塞杆端带关节轴承耳环安装尺寸(摘自GB/T 14036—1993)

1.42 液压油液固体颗粒污染等级代号(摘自GB/T 14039—2002)

1.43 液压滤芯结构完整性验证(摘自GB/T 14041.1—2007)

1.44 液压滤芯材料与液体相容性检验方法(GB/T 14041.2—2007)

1.45 液压滤芯抗压溃特性检验方法(摘自GB/T 14041.3—2010)

1.46 液压滤芯额定轴向载荷检验方法(摘自GB/T 14041.4—1993)

1.47 液压缸活塞杆端柱销式耳环安装尺寸(摘自GB/T 14042—1993)

1.48 液压阀安装面和插装阀阀孔的标识代号(摘自GB/T 14043—2005)

1.49 液压缸活塞和活塞杆动密封装置(摘自GB/T 15242.1—1994)

1.50 液压缸活塞和活塞杆动密封装置用支承环(摘自GB/T 15242.2—1994)

1.51 液压缸活塞和活塞杆动密封装置用同轴密封件安装沟槽(摘自GB/T 15242.3—1994)

1.52 液压缸试验方法(摘自GB/T 15622—2005)

1.53 四通方向流量控制阀试验方法(摘自GB/T 15623.1—2003)

1.54 三通方向流量控制阀试验方法(摘自GB/T 15623.2—2003)

1.55 难燃液压液使用导则(摘自GB/T 16898—1997)

1.56 流体传动系统及元件词汇(摘自GB/T 17446—2012)

1.57 液压泵空气传声噪声级测定规范(摘自GB/T 17483—1998)

1.58 液压油液取样容器净化方法的鉴定和控制(摘自GB/T 17484—1998)

1.59 液压泵、马达和整体传动装置参数定义(摘自B/T17485—1998)

1.60 液压过滤器压降流量特性的评定(摘自GB/T 17486—2006)

1.61 四油口和五油口液压伺服阀安装面(摘自GB/T 17487—1998)

1.62 利用颗粒污染物测定液压滤芯抗流动疲劳特性(摘自GB/T 17488—2008)

1.63 液压颗粒污染分析(GB/T 17489—1998)

1.64 液压阀油口、底板、控制装置和电磁铁的标识(摘自GB/T 17490—1998)

1.65 液压泵、马达稳态性能的试验及表达方法(摘自GB/T 17491—2011)

1.66 评定过滤器滤芯过滤性能的多次通过方法(摘自GB/T 18853—2002)

1.67 液体自动颗粒计数器的校准(摘自GB/T 18854—2002)

1.68 隔离式充气蓄能器优先选择的液压油口(摘自GB/T 19925—2005)

1.69 隔离式充气蓄能器气口尺寸(摘自GB/T 19926—2005)

1.70 金属承压壳体的疲劳压力试验方法(摘自GB/T 19934.1—2005)

1.71 液压过滤器技术条件(摘自GB/T 20079—2006)

1.72 液压滤芯技术条件(摘自GB/T 20080—2006)

1.73 采用光学显微镜测定颗粒污染度的方法(摘自GB/T 20082—2006)

1.74 零件和元件的清洁度相关检验文件(摘自GB/T 20110—2006)

1.75 在恒低速和恒压力下液压马达特性的测定(摘自GB/T 20421.1—2006)

1.76 液压马达启动性特性的测定(摘自GB/T 20421.2—2006)

1.77 在恒流量和恒转矩下液压马达特性的测定(摘自GB/T 20421.3—2006)

1.78 液压系统总成清洁度检验(摘自GB /Z20423—2006)

1.79 液压滤芯检验性能特性的试验程序(摘自GB/T 21486—2008)

1.80 液体在线自动颗粒计数系统校准方法(摘自GB/T 21540—2008)

1.81 电控液压泵性能试验方法(摘自GB/T 23253—2009)

1.82 液压过滤器压差装置试验方法(摘自GB/T 25132—2010)

1.83 液压系统总成管路冲洗方法(摘自GB/T 25133—2010)

1.84 液压管接头试验方法(摘自GB/T 26143—2010)

1.85 采用称重法测定液体污染颗粒污染度(摘自GB/T 27613—2011)

1.86 密闭液压传动回路中平均稳态压力的测量(摘自GB/T 28782.2—2012)

2 常用液压行业标准

2.1 液压元件型号编制方法(摘自JB/T 2184—2007)

2.2 摆线转阀式开心无反应型全液压转向器(摘自JB/T 5120—2010)

2.3 液压内曲线低速大转矩马达安装法兰(摘自JB/T 5920—2011)

2.4 液压系统用冷却器基本参数(JB/T 5921—2006)

2.5 液压二通插装阀图形符号(摘自JB/T 5922—2005)

2.6 液压元件压力容腔体的额定疲劳压力(摘自JB/T 5924—1991)

2.7 液压二通、三通、四通螺纹式插装阀插装孔(摘自JB/T 5963—2004)

2.8 液压传动测量技术通则(摘自JB/T 7033—2007)

2.9 液压隔膜式蓄能器形式和尺寸(摘自JB/T 7034—2006)

2.10 液压囊式蓄能器形式和尺寸(JB/T 7035—2006)

2.11 液压隔离式蓄能器技术条件(摘自JB/T 7036—2006)

2.12 液压隔离式蓄能器试验方法

2.13 液压隔离式蓄能器壳体技术条件(摘自JB/T 7038—2006)

2.14 液压叶片泵(摘自JB/T 7039—2006)

2.15 液压齿轮泵(摘自JB/T 7041—2006)

2.16 液压轴向柱塞泵(摘自JB/T 7043—2006)

2.17 液压蓄能器压力容腔体的额定疲劳压力验证(摘自JB/T 7046—2006)

2.18 液压阀污染敏感度评定方法(摘自JB/T 7857—2006)

2.19 液压元件清洁度评定方法及指标(摘自JB/T 7858—2006)

2.20 液压泵站油箱公称容积系列(摘自JB/T 7938—2010)

2.21 单活塞杆液压缸两腔面积比(摘自JB/T 7939—2010)

2.22 液压软管总成(摘自JB/T 8727—2004)

2.23 低速大转矩液压马达(摘自JB/T 8728—2010)

2.24 液压多路换向阀技术条件(摘自JB/T 8729.1—1998)

2.25 液压多路换向阀试验方法(摘自JB/T 8729.2—1998)

2.26 液压气动用球涨式堵头尺寸及公差(摘自JB/T 9157—2011)

2.27 液压缸(摘自JB/T 10205—2010)

2.28 摆线液压马达(摘自JB/T 10206—2010)

2.29 液压单向阀(摘自JB/T 10364—2002)

2.30 液压电磁换向阀(摘自JB/T 10365-2002)

2.31 液压调速阀(摘自JB/T 10366-2002)

2.32 液压减压阀(摘自JB/T 10367—2002)

2.33 液压节流阀(摘自JB/T 10368—2002)

2.34 液压手动及滚轮换向阀(摘自JB/T 10369—2002)

2.35 液压顺序阀(摘自JB/T 10370—2002)

2.36 液压卸荷溢流阀(摘自JB/T 10371—2002)

2.37 液压压力继电器(摘自JB/T 10372—2002)

2.38 液压电液动换向阀和液动换向阀(摘自JB/T 10373—2002)

2.39 液压溢流阀(摘自JB/T 10374—2002)

2.40 液压二通插装阀试验方法(摘自JB/T 10414—2004)

2.41 液压系统工作介质使用规范(摘自JB/T 10607—2006)

2.42 液压马达(JB/T摘自10829—2008)

2.43 液压电磁换向座阀(摘自JB/T 10830—2008)

2.44 静液压传动装置(摘自JB/T 10831—2008)

2.45 液压滤芯滤材验收规范(摘自JB/T 11038—2010)

3 常用液压公式

第二章 液压流体力学常用计算公式及资料

1 流体静力学

1.1 作用于静止流体上的力

1.1.1 质量力

1.1.2 表面力

1.2 流体静压力及其特性

1.2.1 压力

1.2.2 流体静压力的特性

1.3 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

1.4 压力的度量标准及测量

1.5 静止流体对固体壁面的作用力

1.5.1 静止流体对平面壁的总压力

1.5.2 静止流体对曲面壁的总压力

2 流体运动学基础

2.1 研究流体运动的两种方法

2.1.1 拉格朗日法(Lagrange)

2.1.2 欧拉法(Euler)

2.2 流体运动中的基本概念

2.2.1 定常流动与非定常流动

2.2.2 一维流动、二维流动、三维流动

2.2.3 迹线与流线

2.2.4 流管与流束

2.2.5 过流断面、流量和平均流速

2.3 连续性方程

3 流体动力学

3.1 理想流体伯努利方程

3.2 实际流体总流的伯努利方程

3.3 系统中有流体机械的伯努利方程

3.4 恒定流动动量方程

4 流体在管路中的流动

4.1 管路中流体流动的两种状态

4.1.1 雷诺试验

4.1.2 基本概念

4.2 管道中的压力损失

4.2.1 沿程压力损失

4.2.2 局部压力损失

4.2.3 局部阻力系数

4.3 总能量损失

5 圆管紊流

5.1 紊流的速度结构、水力光滑管和水力粗糙管

5.1.1 紊流的速度结构

5.1.2 水力光滑管和水力粗糙管

5.1.3 流速分布

5.1.4 切应力

5.2 管路计算

5.2.1 水力短管与水力长管

5.2.2 串联管路

5.2.3 并联管路

6 孔口及管嘴出流

6.1 薄壁孔口和厚壁孔口

6.2 大孔口和小孔口

6.3 自由出流和淹没出流

7 缝隙流动

7.1 壁面固定的平行缝隙中的流动

7.2 壁面移动的平行平板缝隙流动

7.3 环形缝隙中的流体流动

7.4 平行平板间的径向流动

8 液压冲击

第三章 微流体技术

1 微流体力学

1.1 微流体尺度等级划分

1.2 微尺度流动的尺寸效应

1.2.1 描述方程的适用性问题

1.2.2 极大的表面积/体积比值

1.2.3 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1.2.4 梯度参数效应

1.2.5 边界层流动对总流动贡献

1.2.6 黏滞力的影响

1.3 极性流体与非极性流体

2 微泵

2.1 微泵材料

2.2 微泵分类

2.2.1 有阀微泵和无阀微泵

2.2.2 机械式微泵和非机械式微泵

2.3 微泵结构的优化

3 微阀

3.1 有源微阀

3.1.1 压电微阀

3.1.2 磁微阀

3.1.3 静电驱动微阀

3.1.4 热驱动微阀

3.1.5 相变驱动微阀

3.1.6 双稳态微阀

3.1.7 外部气动微阀

3.2 无源微阀

3.2.1 悬臂梁式微阀

3.2.2 薄膜式微阀

3.2.3 毛细管微阀

3.2.4 扭矩驱动微阀

4 微流体驱动与控制技术

4.1 压力驱动和控制

4.1.1 机械压差驱动

4.1.2 外部压力驱动

4.2 电渗驱动与控制

4.3 电水力(EHD) 驱动

4.4 表面张力驱动

4.5 热(气泡) 驱动和控制

4.6 离心力驱动

4.7 磁流体驱动

4.8 数字化微流体系统的驱动方式

4.9 电流变(ER) 流体驱动

4.10 各种驱动方式比较

4.11 发展趋势与前景

第四章 液压基本回路

1 概述

2 液压源回路

2.1 定量泵—溢流阀液压源回路

2.2 变量泵—安全阀液压源回路(见表1.4-2)

2.3 高低压双泵液压源回路(见表1.4-3)

2.4 多泵并联供油液压源回路(见表1.4-4)

2.5 闭式系统液压源回路(见表1.4-5)

2.6 辅助泵供油液压源回路(见表1.4-6)

2.7 辅助循环泵液压源回路(见表1.4-7)

3 压力控制回路

3.1 调压回路

3.2 减压回路

3.3 增压回路

3.4 保压回路

3.5 卸荷回路

3.6 平衡回路

3.7 缓冲回路

3.8 卸压回路

4 速度控制回路

4.1 节流调速回路

4.2 容积式调速回路

4.3 容积节流调速回路

4.4 增速回路

4.5 减速回路

4.6 二次进给回路

4.7 比例阀连续调速回路

5 同步控制回路

5.1 机械同步回路(见表1.4-23)

5.2 流量控制同步回路(见表1.4-24)

5.3 容积控制同步回路(见表1.4-25)

6 方向控制回路

6.1 换向回路(见表1.4-26)

6.2 锁紧回路(见表1.4-27)

6.3 顺序动作回路(见表1.4-28)

7 液压马达回路

7.1 马达制动回路

7.2 马达浮动回路(见表1.4-30)

第二篇 液压介质

第一章 液压介质的分类与性质

1 液压介质的分组、命名与代号

1.1 液压介质的分组

1.2 液压介质的命名

2 液压介质的性质

2.1 密度

2.2 黏度及黏度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2.2.1 黏度

2.2.2 黏度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2.3 可压缩性与膨胀性

2.3.1 体积压缩系数

2.3.2 液压介质的体积模量

2.3.3 含气液压介质的体积模量

2.3.4 液压介质的热膨胀性

2.4 比热容

2.5 含气量、空气分离压、饱和蒸气压

2.5.1 含气量

2.5.2 空气分离压

2.5.3 饱和蒸气压

2.5.4 热导率

2.5.5 闪点

2.5.6 倾点

2.5.7 中和值

2.5.8 腐蚀

3 液压介质的性能要求及选择

3.1 液压介质的性能指标

3.1.1 黏性

3.1.2 润滑性

3.1.3 氧化安定性

3.1.4 剪切安定性

3.1.5 防锈性和耐腐蚀性

3.1.6 抗乳化性

3.1.7 抗泡沫性

3.1.8 对密封材料的相容性

3.1.9 其他要求

3.2 常用液压油品种简介

3.2.1 L-HL液压油(HL液压油,HL油,通用机床液压油)

3.2.2 L-HM液压油(HM液压油,HM油,HM抗磨液压油、抗磨液压油)

3.2.3 L-HR液压油(HR液压油,HR油)

3.2.4 L-HG液压油(HG液压油,HG油;又名:液压-导轨油、精密机床液压导轨油)

3.2.5 L-HV液压油[HV液压油,HV油;又名:低温(或低凝)液压油、工程液压油、高黏度指数液压油、稠化液压油]

3.3 液压介质的常用添加剂

3.3.1 增黏剂

3.3.2 降凝剂

3.3.3 抗磨剂

3.3.4 抗泡剂

3.3.5 乳化剂

3.3.6 抗氧剂

3.3.7 防锈剂

第二章 液压介质的选用与污染控制

1 液压介质的选用和更换

1.1 选用原则

1.2 品种选用

1.2.1 工作油温

1.2.2 工作压力

1.2.3 工作环境

1.2.4 液压泵类型

1.2.5 与材料的适应性

1.3 液压油(液)的更换

2 液压介质的污染控制

2.1 污染物种类及来源

2.2 油液污染的危害

2.3 油液的污染控制

2.3.1 油液污染度测定

2.3.2 油液的污染控制

2.4 液压介质的使用与维护

第三篇 液压产品

第一章 液压泵

1 液压泵的分类

2 液压泵的主要技术参数及计算公式

2.1 液压泵的主要技术参数

2.2 液压泵的常用计算公式

3 液压泵的技术性能和参数选择

3.1 液压泵的技术性能和应用范围(见表3.1-3)

3.2 液压泵参数的选择

4 齿轮泵

4.1 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及主要结构特点

4.2 齿轮泵的加工工艺及拆装方法、注意事项

4.2.1 齿轮的加工

4.2.2 泵体和泵盖的加工

4.2.3 齿轮泵的拆装方法与注意事项

4.3 齿轮泵产品

4.3.1 齿轮泵产品技术参数总览(见表3.1-4)

4.3.2 CB型齿轮泵

4.3.3 CB-B型齿轮泵

4.3.4 CBF-E型齿轮泵

4.3.5 CBF-F型齿轮泵

4.3.6 CBG型齿轮泵

4.3.7 P系列齿轮泵

4.3.8 NB型内啮合齿轮泵

5 叶片泵

5.1 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及主要结构特点

5.1.1 单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及主要结构特点

5.1.2 双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

5.2 叶片泵的加工制造工艺及拆装方法、注意事项

5.2.1 叶片

5.2.2 转子

5.2.3 定子

5.2.4 配油盘

5.2.5 叶片泵的拆装方法与注意事项

5.3 叶片泵产品

5.3.1 叶片泵产品技术参数总览(见表3.1-31)

5.3.2 YB1型叶片泵

5.3.3 YB-*型车辆用叶片泵

5.3.4 PV2R型低噪声叶片泵

5.3.5 PFE型柱销式叶片泵

5.3.6 YBX型限压式变量叶片泵

5.3.7 V4型变量叶片泵

6 柱塞泵

6.1 柱塞泵工作原理及主要结构特点

6.1.1 斜盘式轴向柱塞泵工作原理及主要结构特点

6.1.2 斜轴式轴向柱塞泵的工作原理及主要结构特点

6.1.3 径向柱塞泵的工作原理及主要结构特点

6.2 柱塞泵的加工制造工艺及拆装方法、注意事项

6.2.1 内、外球面的加工

6.2.2 主轴的加工

6.2.3 配油盘和缸体的加工

6.2.4 壳体的加工

6.2.5 柱塞泵的拆装方法与注意事项

6.3 柱塞泵产品

6.3.1 柱塞泵产品技术参数总览(见表3.1-64)

6.3.2 CY14-1B型斜盘式轴向柱塞泵

6.3.3 A2F型斜轴式轴向柱塞泵

6.3.4 A7V型斜轴式变量柱塞泵

6.3.5 ZB型斜轴式轴向柱塞泵

6.3.6 JB※型径向变量柱塞泵

6.3.7 A10V型通轴式轴向柱塞泵

6.3.8 RK型径向柱塞泵

6.3.9 SB型手动泵

6.3.10 A4VSO型斜盘式变量柱塞泵

6.3.11 A4VG型轴向柱塞变量泵

第二章 液压马达

1 液压马达的分类

2 液压马达的主要参数及计算公式

2.1 液压马达的主要参数

2.2 液压马达的计算公式(见表3.2-2)

3 液压马达产品技术参数概览(见表3.2-3)

4 齿轮马达

4.1 CMG4型齿轮马达(见图3.2-2)

4.2 CMK型齿轮马达

4.3 GM5型齿轮马达(见图3.2-3)

5 叶片马达

5.1 YM型中压叶片马达(见图3.2-4)

5.2 YM型中高压叶片马达(见图3.2-5)

5.3 YM※型低速大扭矩叶片马达(见图3.2-6)

6 轴向柱塞马达

6.1 ZM型轴向柱塞马达(见图3.2-8)

6.2 ZM型斜轴式轴向柱塞马达(见图3.2-9)

6.3 A6V型斜轴式变量柱塞马达(见图3.2-10)

7 曲柄连杆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

8 静力平衡式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

8.1 1JM型静平衡径向柱塞马达(见图3.2-14)

8.2 2JM型变量静平衡径向柱塞马达(见图3.2-15)

9 多作用内曲线马达

10 摆动液压马达

10.1 摆动液压马达的分类

10.2 摆动液压马达的常用计算公式

10.3 摆动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10.4 摆动液压马达产品介绍(BMD型、BMS型)

10.5 摆动液压马达的选用原则

11 液压马达的选择

第三章 液压缸

1 液压缸的类型

2 液压缸的基本参数

3 液压缸的安装方式

4 液压缸的主要结构、材料及技术要求

4.1 缸体

4.1.1 缸体材料

4.1.2 对缸筒的要求

4.1.3 技术要求

4.2 缸盖

4.3 缸体端部连接形式

4.4 活塞

4.4.1 活塞材料

4.4.2 活塞的尺寸和公差

4.4.3 活塞的密封

4.5 活塞杆

4.5.1 活塞杆材料

4.5.2 活塞杆的技术要求

4.6 活塞杆的导向、密封和防尘

4.6.1 导向套的材料

4.6.2 技术要求

4.6.3 活塞杆的密封

4.6.4 活塞杆的防尘

4.7 液压缸的缓冲装置

4.8 液压缸的排气装置

5 液压缸的设计计算

5.1 液压缸的设计计算

5.2 液压缸性能参数的计算

5.2.1 压力

5.2.2 流量

5.2.3 运动速度

5.2.4 速比

5.2.5 行程时间

5.2.6 推力和拉力

5.2.7 功和功率

5.3 液压缸主要几何参数的计算

5.3.1 液压缸内径D的计算

5.3.2 活塞杆直径d的计算

5.3.3 液压缸活塞行程S的计算

5.3.4 液压缸缸筒长度L1的确定

5.3.5 最小导向长度H的确定

5.4 液压缸结构参数的计算

5.4.1 液压缸缸筒壁厚δ的计算

5.4.2 端盖厚度h的计算

5.4.3 缸底厚度的计算

5.4.4 液压缸油口尺寸的确定

5.5 液压缸的连接计算

5.5.1 活塞杆连接螺纹的计算

5.5.2 活塞杆卡键连接强度的计算

5.5.3 缸盖内部连接强度的计算

5.5.4 缸盖外部连接强度的计算

5.6 活塞杆稳定性验算

6 液压缸标准系列

6.1 工程液压缸系列

6.2 冶金设备用标准液压缸系列

6.2.1 YHG1型冶金设备标准液压缸

6.2.2 ZQ型重型冶金设备液压缸

6.2.3 JB系列冶金设备液压缸

6.2.4 YG型液压缸

6.2.5 UY型液压缸

6.3 车辆用液压缸系列

6.3.1 DG型车辆用液压缸

6.3.2 G※型液压缸

6.4 重载液压缸

6.4.1 CD/CG型液压缸

6.4.2 CG250、CG350等速重载液压缸

6.5 轻载拉杆式液压缸

6.6 带接近开关的拉杆式液压缸

6.7 伸缩式套筒液压缸(TG系列伸缩式套筒液压缸)

6.8 传感器内置式液压缸

6.9 伺服液压缸产品介绍

6.9.1 US系列伺服液压缸(见表3.3-115~表3.3-117)

6.9.2 海特公司伺服液压缸(见表3.3-118)

6.9.3 REXROTH公司伺服液压缸(见表3.3-119)

6.9.4 MOOG公司M85系列伺服液压缸(见表3.3-120)

6.9.5 MOOG公司M085系列伺服液压缸(见表3.3-121)

6.9.6 ATOS公司伺服液压缸(见表3.3-122)

6.9.7 YGC/YGD系列电液伺服拉杆液压缸

7 液压缸的加工工艺与拆装方法、注意事项

7.1 活塞与活塞杆的加工

7.1.1 活塞的加工

7.1.2 活塞杆加工

7.2 缸体的加工

7.2.1 热轧管材的镗削加工工艺

7.2.2 冷拔管材珩磨工艺

7.2.3 国外现状

7.3 液压缸的拆卸

7.4 液压缸的检查

7.5 液压缸的安装

8 液压缸的选择指南

8.1 液压缸主要参数的选定

8.2 液压缸安装方式的选择

8.3 速度对选择液压缸的影响

8.4 行程对选择液压缸的影响

8.5 温度对选择液压缸的影响

8.6 工作环境对选择液压缸的影响

8.7 受力情况对选择液压缸的影响

8.8 选用液压缸时应注意密封件和工作油的影响

第四章 液压控制阀

1 液压控制阀的分类

1.1 按照液压阀的功能和用途进行分类

1.2 按照液压阀的控制方式进行分类

1.3 按照液压阀的控制信号形式进行分类

1.4 按照液压阀的结构形式进行分类

1.5 按照液压阀的连接方式进行分类

2 压力控制阀

2.1 溢流阀

2.1.1 溢流阀的工作原理及结构

2.1.2 溢流阀的特性

2.1.3 溢流阀的典型应用

2.1.4 溢流阀的常见故障与排除

2.1.5 电磁溢流阀和卸荷溢流阀

2.2 减压阀

2.2.1 减压阀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2.2.2 定比减压阀

2.2.3 定差减压阀

2.2.4 减压阀的性能

2.2.5 减压阀的应用

2.2.6 减压阀的常见故障与排除

2.3 顺序阀

2.3.1 顺序阀的工作原理

2.3.2 顺序阀的主要性能

2.3.3 顺序阀的应用

2.3.4 顺序阀的常见故障与排除

2.4 压力继电器

2.4.1 压力继电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4.2 压力继电器的主要性能

2.4.3 压力继电器的主要应用

2.4.4 压力继电器的常见故障及排除

3 压力控制阀典型产品

3.1 直动式溢流阀及远程调压阀

3.1.1 DBD型直动式溢流阀(力士乐系列)(见图3.4-31)

3.1.2 DBT/DBWT型遥控溢流阀(力士乐系列)(见图3.4-32和图3.4-33)

3.2 先导式溢流阀、电磁溢流阀

3.2.1 DB/DBW型先导式溢流阀(3X系列,力士乐系列)(见图3.4-35和图3.4-36)

3.2.2 DA/DAW型先导式卸荷阀(力士乐系列)(见图3.4-37)

3.3 减压阀

3.3.1 DR※DP型直动式减压阀(力士乐系列)(见图3.4-40)

3.3.2 DR型先导式减压阀(力士乐系列)(见图3.4-44)

3.4 顺序阀

3.4.1 DZ※DP型直动式顺序阀(力士乐系列)(见图3.4-45)

3.4.2 DZ型先导式顺序阀(力士乐系列)(见图3.4-47)

3.5 压力继电器(力士乐系列)

4 流量控制阀

4.1 节流阀及单向节流阀

4.1.1 节流阀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

4.1.2 节流阀的典型应用

4.1.3 节流阀的常见故障与排除

4.2 调速阀及单向调速阀

4.2.1 调速阀的工作原理

4.2.2 调速阀的流量特性和性能改善

4.2.3 调速阀的主要性能要求

4.2.4 改善调速阀流量特性的措施

4.2.5 调速阀的典型结构和特点

4.2.6 调速阀的应用和故障排除

4.3 溢流节流阀

4.4 流量同步器

4.4.1 分流集流阀

4.4.2 同步马达

4.4.3 同步缸

5 流量控制阀产品

5.1 节流阀

5.1.1 MG/MK型节流阀及单向节流阀(力士乐系列)(见图3.4-81)

5.1.2 DV/DRV型节流截止阀及单向节流截止阀(力士乐系列)

5.2 调速阀

5.2.1 2FRM型调速阀(5、10、16通径)(力士乐系列)(见图3.4-82和图3.4-83)

5.2.2 MSA型调速阀(力士乐系列)(见图3.4-86)

5.3 流量同步元件

5.3.1 FJL、FL、FDL型同步阀(见图3.4-88)

5.3.2 FDR型齿轮同步马达(罗茨系列)

5.3.3 HGM系列柱塞同步马达

5.3.4 AVS系列同步液压缸(罗茨系列)

6 方向控制阀

6.1 概述

6.1.1 方向控制阀的分类

6.1.2 滑阀式换向阀的工作原理

6.1.3 换向阀的工作位置数和通路数

6.1.4 换向阀的中位机能

6.1.5 滑阀的液压卡紧现象

6.1.6 滑阀上的液动力

6.2 单向阀

6.2.1 单向阀的工作原理

6.2.2 应用单向阀须注意的问题

6.3 液控单向阀

6.3.1 液控单向阀的工作原理

6.3.2 应用液控单向阀须注意的问题

6.4 电磁换向阀

6.4.1 电磁铁

6.4.2 电磁阀的典型结构和特点

6.4.3 性能要求

6.4.4 电磁换向阀的应用

6.4.5 常见故障

6.4.6 电磁换向阀的选用

6.5 电液换向阀

6.5.1 电液换向阀的工作原理

6.5.2 典型结构和特点

6.5.3 电液换向阀的先导控制方式和回油方式

6.5.4 电液换向阀的主要性能要求

6.6 其他类型的方向阀

6.6.1 手动换向阀

6.6.2 机动换向阀

6.6.3 电磁球阀

7 方向控制阀产品

7.1 单向阀

7.1.1 S型单向阀(力士乐系列)(见图3.4-173和图3.4-174)

7.1.2 C型单向阀(威格士系列)

7.2 液控单向阀

7.2.1 SV/SL型液控单向阀(力士乐系列)(见图3.4-176和表3.4-51)

7.2.2 4C型液控单向阀(威格士系列)(见图3.4-177)

7.3 电磁换向阀

7.3.1 WE5型湿式电磁换向阀(力士乐系列)(见图3.4-180)

7.3.2 WE6型电磁换向阀(力士乐系列)(见图3.4-182)

7.3.3 WE10型电磁换向阀(力士乐系列)(见图3.4-185)

7.4 电液换向阀

7.4.1 WEH(WH)型电液换向阀(液控换向阀)(力士乐系列)(见图3.4-188和图3.4-189)

7.4.2 DG5S4-10型电液换向阀(威格士系列)(见图3.4-194)

7.5 手动换向阀和行程换向阀

7.5.1 WMD型手动换向阀(旋钮式)(力士乐系列)(见图3.4-202)

7.5.2 WMM型手动换向阀(手柄式)(力士乐系列)(见图3.4-205)

7.5.3 WMR/U型行程(滚轮)换向阀(见图3.4-209)

8 多路换向阀

8.1 多路换向阀的分类及功能

8.2 多路换向阀的工作原理及典型结构

8.2.1 多路换向阀的油路形式和工作原理

8.2.2 多路换向阀的滑阀机能

8.2.3 多路换向阀的典型结构

8.2.4 多路换向阀的补油装置

8.3 多路换向阀的性能

8.4 多路换向阀的产品介绍

8.4.1 ZFS型多路换向阀

8.4.2 ZFS-※※H型多路换向阀(见图3.4-225)

8.4.3 CDB型多路换向阀

8.4.4 REXROTH高压负荷传感多路阀

8.4.5 HAWE负载敏感式比例多路阀

9 叠加阀

9.1 概述

9.2 叠加阀的典型结构

9.2.1 滑阀式

9.2.2 插装式

9.2.3 叠加阀的安装

9.3 叠加阀的功能及应用

9.3.1 单功能叠加阀

9.3.2 复合功能叠加阀

9.3.3 叠加阀的应用

9.4 叠加阀产品介绍

9.4.1 力士乐系列叠加阀

9.4.2 威格士系列叠加阀产品

10 插装阀

10.1 二通插装阀

10.1.1 二通插装阀的工作原理

10.1.2 插装阀的典型组件

10.1.3 插装阀的基本回路

10.2 螺纹插装阀

10.2.1 螺纹插装阀的工作原理

10.2.2 螺纹插装阀的基本应用

10.3 二通插装阀典型产品

10.3.1 山东泰丰插装阀产品

10.3.2 力士乐系列插装阀产品

10.3.3 威格士系列插装阀

11 比例阀

11.1 比例阀的分类及特点

11.2 比例阀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11.3 比例阀用放大器

11.3.1 VT2000比例放大器——比例压力阀用的放大器

11.3.2 VT3000比例放大器——无阀芯位置反馈比例方向阀用的放大器

11.3.3 VT5005比例放大器——带阀芯位置反馈比例方向阀用的放大器(见图3.4-340)

11.4 比例阀的选用原则

11.5 比例阀产品

11.5.1 BY※型比例溢流阀

11.5.2 4B※型比例方向阀

11.5.3 KTGI型比例节流阀

11.5.4 4WRA型电磁比例换向阀

11.5.5 4WRE型电磁比例换向阀

11.5.6 4WRZ、4WRH型电液比例换向阀

11.5.7 DBETR型比例压力溢流阀(规格6)

11.5.8 DBE/DBEM型比例溢流阀

11.5.9 3DREP6型三通比例压力控制阀(规格6)

11.5.10 DRE、DREM型比例减压阀

11.5.11 ZFRE6型二通比例调速阀(规格6)

11.5.12 3BYL型比例压力-流量复合阀

11.5.13 ZFRE※型二通比例调速阀

11.5.14 ED型比例遥控溢流阀

11.5.15 EB型比例溢流阀

11.5.16 ERB型比例溢流减压阀

11.5.17 EF(C)型比例(带单向阀)流量控制阀

11.5.18 4BEY型比例方向阀

11.5.19 BQY-G型电液比例三通调速阀

11.5.20 BFS、BFL型电磁比例方向流量阀

11.5.21 BY型比例溢流阀

11.5.22 BJY型比例减压阀

11.5.23 DYBQ、BL型比例流量阀(节流阀)

11.5.24 BPQ型比例压力流量复合阀

12 电液伺服阀

12.1 电液伺服阀分类

12.2 电液伺服阀的工作原理、典型结构及特点

12.3 电液伺服阀的应用及选择

12.3.1 电液伺服阀的应用

12.3.2 电液伺服阀的选择

12.4 电液伺服阀的典型产品

12.4.1 MOOG公司产品

12.4.2 REXROTH电液伺服阀

12.4.3 609所产品

12.4.4 CSDY电液伺服阀

13 液压阀的加工制造工艺及拆装方法、注意事项

13.1 阀芯的加工

13.2 阀体的加工

13.3 集成块的加工

13.4 液压阀的拆装方法与注意事项

13.4.1 液压阀清洗

13.4.2 拆装阀的一般要求

13.4.3 液压阀拆卸注意事项

13.4.4 液压阀组装注意事项

第五章 液压辅件

1 蓄能器

1.1 蓄能器的种类及特点(见表3.5-1)

1.2 蓄能器在系统中的应用(见表3.5-2)

1.3 各种蓄能器的性能及用途(见表3.5-3)

1.4 蓄能器的容量计算(见表3.5-4)

1.5 蓄能器产品

1.5.1 NXQ型气囊式蓄能器

1.5.2 HXQ型活塞式蓄能器

1.6 蓄能器附件

1.6.1 CQJ型充氮工具

1.6.2 CDZ型充氮车

1.6.3 蓄能器专用阀门

2 过滤器

2.1 过滤器的主要性能参数

2.2 过滤器的名称、用途、安装、类别、形式及效果(见表3.5-14)

2.3 推荐液压系统的清洁度和过滤精度(见表3.5-15)

2.4 过滤器的计算及选择

2.5 过滤器产品

2.5.1 国产过滤器产品

2.5.2 REXOTH产品

3 热交换器

3.1 冷却器的种类及特点(见表3.5-55)

3.2 冷却器的选择及计算

3.3 冷却器产品

3.3.1 水介质冷却器产品介绍

3.3.2 风冷式油冷却器产品介绍

3.3.3 油冷机组产品介绍

3.4 电磁水阀

3.5 GL型冷却水过滤器

3.6 加热器

3.6.1 油的加热及加热器的发热能力

3.6.2 电加热器的计算

3.6.3 电加热产品(GYY型电加热器)

4 温度计

4.1 WS※型双金属温度计

4.2 WTZ型温度计

5 压力仪表

5.1 Y系列压力表

5.2 BT型压力开关(压力继电器)

5.3 压力表开关

5.3.1 KF型压力表开关

5.3.2 AF6E型压力表开关

5.3.3 MS型六点压力表开关

5.4 测压、排气接头及测压软管

5.4.1 PT型测压排气接头

5.4.2 HF型测压软管

6 空气过滤器

6.1 国产空气滤清器

6.1.1 QUQ型空气过滤器

6.1.2 EF型空气过滤器

6.1.3 PFB型增压空气过滤器

6.2 REXROTHTLF型空气过滤器

7 液位仪表

7.1 YWZ型液位计

7.2 CYW型液位液温计

7.3 YKZQ型液位控制器

8 液压常用密封件

8.1 O形橡胶密封圈

8.2 组合密封垫圈(JB 982—1977)

8.3 液压缸活塞及活塞杆用高低唇YX形橡胶密封圈

8.4 液压缸活塞杆及活塞用脚形滑环式组合密封

8.5 轴用J型防尘圈

9 阀门

9.1 高压球阀

9.1.1 YJZQ型高压球阀

9.1.2 Q21N型外螺纹球阀

9.2 JZFS系列高压截压阀

9.3 DD71X型开闭发信器蝶阀

9.4 D71X-16型对夹式手动蝶阀

9.5 Q11F-16型低压内螺纹直通式球阀

10 E型减振器

11 KXT型可曲挠橡胶接管

12 NL型内齿形弹性联轴器

第六章 液压站、油箱、管路及管件

1 液压站

1.1 概述

1.2 液压站的结构形式

1.2.1 旁置式液压站

1.2.2 上置卧式液压站(见图3.6-2)

1.2.3 上置立式液压站(见图3.6-3)

1.2.4 下置式液压站(见图3.6-4)

1.2.5 液压动力单元(见图3.6-5和图3.6-6)

1.3 典型液压站产品

1.3.1 YZ系列液压站

1.3.2 ROEMHELD液压站

1.3.3 UP系列液压动力单元

2 油箱

2.1 油箱的设计要点

2.2 油箱的分类

2.3 油箱容积的计算

2.3.1 根据不同的用途确定油箱容量

2.3.2 根据允许温升确定油箱容量

2.4 油箱内的油温控制

2.5 油箱内壁的处理

3 管路

3.1 液压管路的种类

3.2 硬管(金属管)

3.3 胶管

4 管接头

4.1 管接头的类型和应用

4.2 焊接式管接头规格

4.2.1 焊接式端直通管接头和焊接式端直通长管接头

4.2.2 焊接式直通管接头

4.2.3 焊接式分管管接头

4.2.4 焊接式直角管接头、焊接式三通管接头、焊接式四通管接头

4.2.5 焊接式隔壁直通管接头和焊接式隔壁直角管接头

4.2.6 焊接式铰接管接头

4.2.7 焊接式端直通锥螺纹管接头和焊接式端直通锥螺纹长管接头

4.2.8 直角焊接接管

4.2.9 焊接式管接头接管

4.3 卡套式管接头规格

4.3.1 卡套式端直通管接头和接头体、卡套式端直通长管接头

4.3.2 卡套式锥密封组合弯通管接头

4.3.3 卡套式锥螺纹直通管接头

4.3.4 卡套式锥密封组合三通管接头

4.3.5 卡套式直通管接头

4.3.6 卡套式可调向端弯通管接头

4.3.7 卡套式可调向端三通管接头

4.3.8 卡套式锥螺纹弯通管接头

4.3.9 卡套式锥螺纹三通管接头

4.3.10 卡套式直角管接头

4.3.11 卡套式过板直通管接头

4.3.12 卡套式隔壁直角管接头

4.3.13 卡套式铰接管接头

4.3.14 卡套式压力表管接头

4.3.15 卡套式组合弯通管接头

4.3.16 卡套式焊接管接头

4.4 扩口式管接头规格

4.4.1 扩口式端直通管接头

4.4.2 扩口式锥螺纹直通管接头

4.4.3 扩口式直通管接头

4.4.4 扩口式锥螺纹弯通管接头

4.4.5 扩口式锥螺纹三通管接头

4.4.6 扩口式直角管接头、扩口式三通管接头、扩口式四通管接头

4.4.7 扩口式可调向端直角管接头、扩口式可调向端三通管接头、扩口式可调向端直角三通管接头

4.4.8 扩口式组合直角三通管接头、扩口式组合三通管接头

4.4.9 扩口式焊接管接头

4.4.10 扩口式隔壁直通管接头、扩口式隔壁直角管接头

4.4.11 扩口式组合直角管接头

4.4.12 扩口式压力表管接头

4.5 锥密封焊接式方接头

4.5.1 锥密封焊接式直通管接头

4.5.2 锥密封焊接式直通圆柱管螺纹管接头

4.5.3 锥密封焊接式直通圆锥管螺纹管接头

4.5.4 锥密封焊接式直通锥螺纹管接头

4.5.5 锥密封焊接式90°弯管接头

4.5.6 锥密封焊接式圆柱管螺纹90°弯管接头

4.5.7 锥密封焊接式50°密封圆锥管螺纹90°弯管接头

4.5.8 锥密封焊接式60°密封圆锥管螺纹90°弯管接头

4.5.9 锥密封焊接式直角管接头

4.5.10 锥密封焊接式三通管接头

4.5.11 锥密封焊接式隔壁直角管接头

4.5.12 锥密封焊接式隔壁直通管接头

4.5.13 锥密封焊接式压力表管接头

4.6 液压软管接头

4.6.1 扩口式软管接头

4.6.2 卡套式软管接头

4.6.3 焊接式或快换式软管接头

4.7 快换接头

4.8 旋转接头

4.8.1 旋转接头(Ⅰ)

4.8.2 旋转接头(Ⅱ)

4.9 螺塞

4.9.1 外六角螺塞

4.9.2 内六角螺塞

4.9.3 液压气动用球胀式堵头安装尺寸

4.10 法兰

4.10.1 直通法兰

4.10.2 中间法兰

4.10.3 法兰盖

4.10.4 直角法兰

4.11 管夹

4.11.1 塑料管夹(B型)尺寸

4.11.2 塑料管夹(B系列Ⅰ型)组合安装尺寸

第四篇 液压系统

第一章 液压系统设计

1 液压系统设计的内容和步骤

2 明确技术要求

3 确定液压系统的主要参数

3.1 初选系统工作压力

3.2 计算液压缸尺寸或液压马达排量

3.3 作出液压缸或马达工况图

4 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

5 液压元件的选择

5.1 液压执行元件的选择

5.2 液压泵的选择

5.3 液压控制阀的选择

5.4 蓄能器的选择

5.5 管路的选择

5.6 确定油箱容量

5.7 过滤器的选择

5.8 液压油的选择

6 液压系统性能验算

6.1 系统压力损失计算

6.2 系统效率计算

6.3 系统发热计算

6.4 热交换器的选择

7 液压装置结构设计

7.1 液压装置结构概述

7.2 液压装置结构设计

8 液压泵站设计

8.1 液压泵站概述

8.2 液压泵站设计

8.2.1 液压泵站的组成及分类

8.2.2 油箱及其设计

8.2.3 液压泵组的结构设计

8.2.4 蓄能器装置的设计

9 液压集成块设计

9.1 集成块设计概述

9.2 液压集成块设计要点

10 全面审核及编写技术文件

第二章 典型设计及应用实例

1 液压系统设计计算实例

1.1 机床液压系统设计实例

1.2 油压机液压系统设计实例

1.3 注塑机液压系统设计实例

1.4 钢水包绞车液压系统设计实例

1.5 挖掘机液压系统设计实例

2 液压系统应用实例

2.1 开放式造型线的插装阀液压系统

2.2 液态模锻液压机系统

2.3 大功率闪光焊机液压系统

2.4 曲轴感应淬火机床液压系统

2.5 农用车发动机连杆销压装机液压系统

2.6 板坯连铸机液压振动台系统

2.7 轧机液压压下系统

2.8 人造板热压机液压系统

2.9 飞机多执行器液压系统

2.10 地空导弹发射装置

第五篇 液压系统安装、调试及故障处理

第一章 液压系统的安装

1 概述

2 对液压系统安装方面的要求

2.1 液压泵装置的安装要求

2.2 液压油箱的安装要求

2.3 液压阀的安装要求

2.4 液压辅件的安装要求

2.5 液压执行元件的安装要求

3 液压系统的安装

3.1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3.2 液压设备的就位

3.3 液压配管

3.4 管道的处理

3.4.1 管道酸洗

3.4.2 管路酸洗工艺

3.5 管路的循环冲洗

3.5.1 循环冲洗的方式

3.5.2 冲洗回路的选定

3.5.3 循环冲洗主要工艺流程及参数

3.5.4 循环冲洗注意事项

3.6 各类液压系统清洁度指标

3.6.1 ISO 4406油液污染度等级标准

3.6.2 (美国)NAS 1638油液污染度等级标准

第二章 液压系统的调试与维护

1 液压系统调试

1.1 液压系统调试前的准备工作

1.2 液压系统调试步骤

1.2.1 调试前的检查

1.2.2 启动液压泵

1.2.3 系统排气

1.2.4 系统耐压试验

1.2.5 空载调试

1.2.6 负载试车

1.3 液压系统的验收

2 液压设备的维护

2.1 油液清洁度的控制

2.1.1 污染物的来源与危害

2.1.2 控制污染物的措施

2.1.3 油液的过滤

2.2 液压系统泄漏的控制

2.3 液压系统噪声的控制

2.4 液压系统的检查和维护

2.5 检修液压系统时的注意事项

第三章 液压系统的故障处理

1 液压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及消除方法

1.1 常见故障的诊断方法

1.1.1 简易故障诊断方法

1.1.2 液压系统原理图分析法

1.1.3 其他分析法

1.2 系统压力不正常的消除方法(见表5.3-1)

1.3 系统流量不正常的消除方法(见表5.3-2)

1.4 系统噪声、振动大的消除方法(见表5.3-3)

1.5 液压系统冲击大的消除方法(见表5.3-4)

1.6 执行机构运动不正常的消除方法(见表5.3-5)

1.7 系统油温过高的消除方法(见表5.3-6)

2 液压件常见故障及处理

2.1 液压泵常见故障及处理(见表5.3-7)

2.2 液压马达常见故障及处理(见表5.3-8)

2.3 液压缸常见故障及处理(见表5.3-9)

2.4 压力阀常见故障及处理

2.4.1 溢流阀常见故障及处理(见表5.3-10)

2.4.2 减压阀常见故障及处理(见表5.3-11)

2.4.3 顺序阀常见故障及处理(见表5.3-12)

2.5 流量阀常见故障及处理(见表5.3-13)

2.6 方向阀常见故障及处理

2.6.1 电(液、磁)换向阀常见故障及处理(见表5.3-14)

2.6.2 多路换向阀常见故障及处理(见表5.3-15)

2.6.3 液控单向阀常见故障及处理(见表5.3-16)

2.6.4 压力继电器(压力开关)常见故障及处理(见表5.3-17)

第六篇 检测与测试

第一章 流体参数的测量

1 流速测量

1.1 流速测量概述

1.2 毕托静压管

1.3 热线、热膜风速计

1.4 激光流速计

2 流量测量

2.1 流量测量概述

2.1.1 流量测量方法及常用流量计的分类

2.1.2 流量测量必须注意的问题

2.2 稳态流量的测量

2.2.1 容积式流量计

2.2.2 差压式流量计

2.2.3 面积式流量计

2.2.4 涡轮流量计

2.2.5 电磁流量计

2.2.6 超声波流量计

2.2.7 旋涡流量计

2.3 动态流量的测量

3 压力测量

3.1 液柱压力计

3.2 弹性式压力计

3.3 压力变送器

3.3.1 膜片电感式压力变送器

3.3.2 电容式压力变送器

3.3.3 气动式压力变送器

3.3.4 压力变送器的发展

3.4 压力传感器

3.4.1 电阻式压力传感器

3.4.2 应变式压力传感器

3.4.3 压阻式压力传感器

3.4.4 压电式压力传感器

3.4.5 集成一体化压力传感器

3.5 压力测试仪表的标定

3.5.1 静态标定和重锤式压力计

3.5.2 压力传感器的动态标定

3.5.3 压力仪表的选用和安装

4 温度测量

4.1 接触式温度测量

4.1.1 玻璃温度计

4.1.2 电阻温度计

4.1.3 热电偶温度计

4.1.4 双金属温度计

4.2 非接触式温度测量

4.2.1 光学高温计

4.2.2 辐射式高温计

4.2.3 红外辐射温度计

5 黏度测量

5.1 基本概念

5.2 毛细管黏度计

5.3 旋转黏度计

5.4 落体式黏度计

5.5 振动黏度计

5.6 恩氏黏度计

6 密度测量

6.1 基本概念

6.2 液体密度的测量

6.2.1 比重瓶法

6.2.2 浮子式密度计

6.2.3 浮计(浮标)测量法

6.2.4 振动式密度计

6.3 气体密度的测量

7 湿度测量

7.1 基本概念

7.2 几种测量湿度的仪器

7.2.1 干湿计

7.2.2 毛发湿度计

7.3 湿度传感器

7.3.1 电解湿度传感器(吸湿膜片法)

7.3.2 电容式湿敏元件

第二章 液压试验

1 概述

1.1 有关液压试验技术的一些概念

1.1.1 液压试验技术

1.1.2 液压试验设备

1.1.3 液压试验设计

1.1.4 液压试验工作环境的要求和条件

1.1.5 试验报告的撰写

1.1.6 液压试验的分类

1.1.7 试验标准

1.2 液压试验设备

1.2.1 液压源

1.2.2 试验台、油箱及试验辅助装置

2 液压泵的试验

2.1 试验回路

2.1.1 定量泵或单向变量泵的开式和闭式试验油路

2.1.2 双向变量泵的试验油路

2.2 试验方法与特性曲线

2.2.1 泵的空载排量VPk的测定

2.2.2 流量的测量

2.2.3 输入转矩的测量

2.2.4 恒压变量泵静特性曲线的自动连续描绘的试验方案

2.2.5 液压泵性能试验的CAT

3 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的试验

3.1 试验回路

3.2 试验项目和试验方法

3.2.1 气密性检查和跑合

3.2.2 型式试验

3.2.3 出厂试验

3.3 数据处理

3.4 记录表和特性曲线

4 液压缸的试验

4.1 试验装置和试验条件

4.1.1 试验装置

4.1.2 试验用油

4.1.3 稳态工况

4.2 试验项目和试验方法

4.2.1 试运行

4.2.2 启动压力特性试验

4.2.3 耐压试验

4.2.4 耐久性试验

4.2.5 泄漏试验

4.2.6 缓冲试验

4.2.7 负载效率试验

4.2.8 高温试验

4.2.9 行程检验

4.2.10 型式试验

4.2.11 出厂试验

4.3 试验报告

5 溢流阀的试验

5.1 试验回路

5.2 试验方法

5.2.1 试验装置

5.2.2 试验条件

5.2.3 试验项目与试验方法

5.3 特性曲线

5.3.1 进口压力—内泄漏量曲线(见图6.2-25)

5.3.2 流量—卸荷压力曲线(见图6.2-26)

5.3.3 流量—压力损失曲线(见图6.2-27)

5.3.4 等压力特性曲线(见图6.2-28)

5.3.5 调节压力—调节力矩曲线(见图6.2-29)

5.3.6 测试系统方框图(见图6.2-30)

5.3.7 流量阶跃变化时被试阀4的进口压力响应曲线(见图6.2-31)

5.3.8 建压、卸荷特性曲线(见图6.2-32)

6 单向阀和液控单向阀的试验

6.1 试验回路

6.2 稳态压差—流量特性试验

6.3 直接作用式单向阀的最小开启压力p0min试验

6.4 液控单向阀控制压力pX试验

6.4.1 试验目的

6.4.2 测试方法

6.5 泄漏量试验

6.5.1 直接作用式单向阀

6.5.2 液控单向阀

7 电磁换向阀的试验

7.1 试验回路(见图6.2-38)

7.2 试验方法

7.3 特性曲线

7.3.1 流量—压力损失曲线(见图6.2-39)

7.3.2 压力—内泄漏量曲线(见图6.2-40)

7.3.3 工作范围图(见图6.2-41)

7.3.4 测试系统方框图(见图6.2-42)

7.3.5 阀芯位移—时间瞬态响应曲线(见图6.2-43)

7.3.6 出口压力—时间瞬态响应曲线(见图6.2-44)

8 多路换向阀的试验

8.1 试验回路

8.2 试验项目和试验方法

8.2.1 耐压试验

8.2.2 出厂试验

8.2.3 型式试验

8.3 特性曲线

9 调速阀的试验

9.1 试验回路

9.2 试验方法

9.2.1 试验装置

9.2.2 试验条件

9.2.3 试验项目与试验方法

9.3 特性曲线

9.3.1 开度—流量特性曲线(见图6.2-53)

9.3.2 进口压力—内泄漏量曲线(见图6.2-54)

9.3.3 出口压力—外泄漏量曲线(见图6.2-55)

9.3.4 进口压力变化—调节流量影响曲线(见图6.2-56)

9.3.5 出口压力变化—调节流量影响曲线(见图6.2-57)

9.3.6 流量—反向压力损失曲线(见图6.2-58)

9.3.7 油温变化—调节流量影响曲线(见图6.2-59)

9.3.8 流量—调节力矩特性曲线(见图6.2-60)

9.3.9 瞬态特性曲线

10 电液伺服阀试验

10.1 静态特性的测试方法

10.1.1 静态特性

10.1.2 静态特性的测试方法及油路

10.2 动态特性测试方法

10.2.1 频率特性试验测试法的理论基础

10.2.2 电液伺服阀的频率特性的试验油路及方法

11 过滤器的试验

11.1 试验回路

11.2 试验方法

12 蓄能器的试验

12.1 试验回路(见图6.2-77)

12.2 试验方法

13 胶管总成的试验

13.1 耐压试验

13.2 长度变化试验

13.3 爆破试验

13.4 低温弯曲试验

13.5 脉冲试验

13.6 泄漏试验

参考文献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