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红外光谱在微量物证分析中的应用(第二版)电子书

一、在上一版的基础上,补充了毒品、火炸药、书写材料等常见微量物证的内容,丰富了图书所涉及的物质的范围。 二、加强了红外光谱基础理论的介绍,有助于读者全面、准确理解物质结构、电效应(诱导效应、共轭效应、偶合效应等)与红外光谱的关系。 三、用红外光谱法检验混合物或共聚物这一技术难在这一版本都得以解决。书中给出操作方便、准确可靠的方法。以标志谱带为判断依据,按照一定的程序步骤,可以方便、快速、准确地在混合物或共聚物的红外光谱中,识别出各组分。这些都是作者多年经验的总结,是一般的图书中所没有的。

售       价:¥

纸质售价:¥202.40购买纸书

85人正在读 | 1人评论 6.2

作       者:冯计民 著

出  版  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5-01

字       数:57.1万

所属分类: 科技 > 工业技术 > 航空/电子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1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1条)
    微量物证检验是法庭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塑料、纤维、橡胶、涂料、印泥、毒品、火炸药等是微量物证检验的重要内容。这些看似平常的物质在成为物证材料(共混/共聚后的物品)后,其红外光谱比均聚物和纯净物的红外光谱复杂得多,谱图解释也复杂、困难得多。本书是作者在30多年物证检验经验的基础上,对分析过的约几万张红外光谱图经分析、整理、归纳编写而成。书中内容由三部分构成:一、红外光谱基础知识;二、常见塑料、纤维、橡胶、涂料、印油等均聚物;三、塑料、纤维、橡胶、涂料、印泥等常用染料、颜料、填料、增塑剂;四、上述两类物质的共聚物、共混物;分别介绍了这些作为微量物证物质的组成、性能和红外光谱,并对红外光谱的特征谱峰和谱图解析行了详细论述。  书的内容可供从事法庭科学红外光谱检验的同行参考,也可供相关专业从业人员参考,尤其适合熟悉红外光谱仪使用,但不熟悉法庭科学中微量物证红外光谱检验的从业人员参考。  <br/>【推荐语】<br/>一、在上一版的基础上,补充了毒品、火炸药、书写材料等常见微量物证的内容,丰富了图书所涉及的物质的范围。 二、加强了红外光谱基础理论的介绍,有助于读者全面、准确理解物质结构、电效应(诱导效应、共轭效应、偶合效应等)与红外光谱的关系。 三、用红外光谱法检验混合物或共聚物这一技术难在这一版本都得以解决。书中给出操作方便、准确可靠的方法。以标志谱带为判断依据,按照一定的程序步骤,可以方便、快速、准确地在混合物或共聚物的红外光谱中,识别出各组分。这些都是作者多年经验的总结,是一般的图书中所没有的。    <br/>【作者】<br/>冯计民,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已退休,zui高人民检察院检查技术中心鉴定人,特聘专家,副研究员,三十余年从事红外光谱分析及物证鉴定,在红外光谱鉴定方面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br/>
目录展开

书名页

内容提要

版权页

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1章 微量物证的基本概念

1.1 微量物证的定义

1.2 微量物证的特点

1.3 微量物证的检验及其特点

1.3.1 微量物证需要多种仪器综合性检验

1.3.2 微量物证检验要求尽可能是无损的

1.3.3 微量物证检验的结果要做必要的数理分析

1.3.4 红外光谱分析微量物证的步骤

1.4 微量物证的勘查提取

第2章 原子结构、共价键和分子的空间结构

2.1 原子的运动特征

2.1.1 量子性

2.1.2 波粒二象性

2.1.3 微观粒子运动的统计性

2.2 概率密度和电子云

2.3 表征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4个量子数

2.3.1 主量子数n

2.3.2 角量子数l

2.3.3 磁量子数m

2.3.4 自旋量子数s

2.4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2.4.1 原子轨道能级

2.4.2 核外电子分布的三个原则

2.4.3 原子的电子结构分布式

2.4.4 元素的电负性

2.5 共价键理论

2.5.1 键长

2.5.2 键能

2.5.3 键角

2.5.4 键的极性

2.5.5 键力常数

2.6 分子的极性

2.6.1 双原子分子的极性

2.6.2 多个不同原子组成的分子的极性

2.7 共价键的键型

2.7.1 σ键

2.7.2 π键

2.7.3 配位键

2.8 原子轨道杂化

2.8.1 sp^3杂化

2.8.2 sp^2杂化

2.8.3 sp杂化

2.8.4 碳原子发生三种杂化后性能比较

2.8.5 不等性杂化

第3章 红外光谱法

3.1 概述

3.2 红外光谱法的基本原理

3.2.1 红外光谱的表征

3.2.2 红外光谱与物质结构的关系

3.2.3 红外光谱产生的条件

3.2.4 基团振动谱带的频率

3.2.5 分子的基本振动模式

3.3 红外光谱仪和红外光谱图

3.4 红外光谱提供的主要信息

3.4.1 谱带位置(峰位)

3.4.2 谱带强度(峰强)

3.4.3 谱带形状(峰形)

3.5 红外光谱吸收谱带的类型

3.5.1 基团频率

3.5.2 指纹频率

3.6 影响基团振动频率位移的主要内部因素

3.6.1 偶合效应

3.6.2 诱导效应

3.6.3 共轭效应

3.6.4 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同时存在时伸缩振动频率的位移

3.6.5 费米共振

3.6.6 共轭的空间位阻效应

3.6.7 氢键效应

第4章 基团的振动频率和分子结构的关系

4.1 碳氢基团的振动频率

4.1.1 CH_3的振动频率

4.1.2 CH_2的振动频率

4.1.3 CH的振动频率

4.2 碳碳基团的振动频率

4.2.1 烯烃C=C伸缩振动频率

4.2.2 C−C伸缩振动频率

4.3 芳香化合物的振动频率

4.3.1 苯环上=CH伸缩振动频率

4.3.2 苯环骨架振动频率

4.3.3 苯环上 =CH面内变角振动频率

4.3.4 苯环上=CH面外变角振动频率

4.3.5 苯环上=CH面外变角振动的倍频与合频

4.4 碳氧基团的振动频率

4.4.1 □的振动频率

4.4.2 杂化

4.4.3 羰基(C=O)的伸缩振动频率

4.4.4 C−OH的伸缩振动频率和面内变角振动频率

4.4.5 C−O−C的伸缩振动频率

4.5 碳氮基团的振动频率

4.5.1 氰化物−C≡N基团的伸缩振动频率

4.5.2 C=N基团的伸缩振动频率

4.5.3 C−N的伸缩振动频率

4.6 氮氮基团的振动频率

4.6.1 叠氮化合物的−N=N=N伸缩振动频率

4.6.2 重氮化合物的−N=N−伸缩振动频率

4.6.3 偶氮化合物的−N=N−伸缩振动频率

4.7 氮氧基团的振动频率

4.7.1 □的振动频率

4.7.2 硝基化合物中NO_2的伸缩振动频率

4.7.3 硝胺类化合物中NO_2的伸缩振动频率

4.8 氮氢基团的振动频率

4.8.1 胺NH_x的振动频率

4.8.2 铵盐中□的振动频率

第5章 红外光谱仪的主要性能指标和检定方法

5.1 红外光谱仪的分辨率

5.1.1 红外光谱仪分辨率的定义

5.1.2 影响红外光谱仪分辨率的因素

5.1.3 红外光谱仪分辨率的测定方法

5.2 红外光谱仪的信噪比

5.2.1 红外光谱仪信噪比的透射率表示法

5.2.2 红外光谱仪信噪比的吸光度表示法

5.2.3 红外光谱仪信噪比实测示例

5.3 红外光谱的信噪比及其影响因素

5.3.1 红外光谱的信噪比

5.3.2 影响红外光谱信噪比的因素

5.4 红外光谱仪的稳定性

5.4.1 红外光谱仪基线的重复性

5.4.2 红外光谱仪基线的倾斜度

5.5 红外光谱仪波数的准确性和重复性的检定

5.5.1 红外光谱仪波数准确性的检定

5.5.2 红外光谱仪波数重复性的检定

5.6 红外光谱仪能量检定

第6章 高聚物及其红外光谱的特征

6.1 高聚物的分类

6.1.1 按工艺性质分类

6.1.2 按高聚物的主链结构分类

6.1.3 按高聚物的分子结构分类

6.1.4 按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类型分类

6.2 高聚物的结构

6.2.1 高聚物的化学结构

6.2.2 高聚物的远程结构

6.2.3 聚集态结构

6.3 高聚物红外光谱的特点和类型

6.3.1 高聚物的组成谱带

6.3.2 高聚物的构象谱带

6.3.3 高聚物的立构规整性谱带

6.3.4 高聚物的构象规整性谱带

6.3.5 高聚物的结晶谱带

6.4 高聚物的特征谱带

6.5 高聚物红外光谱的解释方法

6.5.1 直接与标准谱图相比较

6.5.2 排除法

6.5.3 认可法

6.5.4 认可法与排除法相结合

6.5.5 红外光谱解释时的注意事项

第7章 常用填料、颜(染)料、增塑剂和试剂的红外光谱

7.1 体质颜料的红外光谱

7.1.1 滑石粉的红外光谱

7.1.2 硫酸盐的红外光谱

7.1.3 玻璃的红外光谱

7.1.4 碳酸钙和碳酸盐的红外光谱

7.1.5 碳酸钙和滑石粉混合物的红外光谱

7.1.6 二氧化硅的红外光谱

7.1.7 二氧化硅检验案例

7.1.8 膨润土的红外光谱

7.1.9 磷酸锌的红外光谱

7.1.10 聚磷酸铵的红外光谱

7.2 白色颜料的红外光谱

7.2.1 二氧化钛的红外光谱

7.2.2 锑白的红外光谱

7.2.3 高岭土的红外光谱

7.2.4 煅烧土的红外光谱

7.2.5 白云石的红外光谱

7.2.6 硫酸盐的红外光谱

7.3 黄色和红色颜(染)料的红外光谱

7.3.1 铬黄的红外光谱

7.3.2 钼铬红的红外光谱

7.3.3 大红粉的红外光谱

7.3.4 耐晒黄的红外光谱

7.3.5 甲苯胺红的红外光谱

7.4 铁系颜料的红外光谱

7.5 蓝色和绿色染料

7.5.1 铁蓝的红外光谱

7.5.2 酞菁蓝的红外光谱

7.5.3 酞菁绿的红外光谱

7.5.4 铬绿的红外光谱

7.5.5 群青的红外光谱

7.6 增塑剂的红外光谱

7.6.1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的红外光谱

7.6.2 间苯二甲酸酯的红外光谱

7.6.3 氯化石蜡的红外光谱

7.6.4 硬脂酸锌的红外光谱

7.7 化学试剂的红外光谱

7.7.1 水的红外光谱

7.7.2 二氧化碳的红外光谱

7.7.3 甲苯的红外光谱

7.7.4 乙醇的红外光谱

7.7.5 正辛醇的红外光谱

7.7.6 叔丁醇的红外光谱

7.7.7 异丙醇的红外光谱

7.7.8 苯氧基乙醇的红外光谱

7.7.9 苯酚的红外光谱

7.7.10 乙醚的红外光谱

7.7.11 甲基叔丁基醚的红外光谱

7.7.12 1,4-二丁氧基苯的红外光谱

7.7.13 丙酮的红外光谱

7.7.14 甲乙酮的红外光谱

7.7.15 苯乙酮的红外光谱

7.7.16 乙醛的红外光谱

7.7.17 甲酸的红外光谱

7.7.18 乙酸的红外光谱

7.7.19 三氟乙酸的红外光谱

7.7.20 油酸的红外光谱

7.7.21 苯甲酸的红外光谱

7.7.22 邻氯苯甲酸的红外光谱

7.7.23 水杨酸的红外光谱

7.7.24 甲基丙烯酸的红外光谱

7.7.25 柠檬酸的红外光谱

7.7.26 硬脂酸的红外光谱

7.7.27 乙酸酐的红外光谱

7.7.28 顺丁烯二酸酐的红外光谱

7.7.29 邻苯二甲酸酐的红外光谱

7.7.30 甲酸乙酯的红外光谱

7.7.31 乙酸乙酯的红外光谱

7.7.32 丙烯酸乙酯的红外光谱

7.7.33 偏苯三酸三辛酯的红外光谱

7.7.34 二乙胺的红外光谱

7.7.35 三乙醇胺的红外光谱

7.7.36 对甲苯胺的红外光谱

7.7.37 对苯二胺的红外光谱

7.7.38 乙酸铵的红外光谱

7.7.39 乙腈的红外光谱

7.7.40 偶氮苯的红外光谱

7.7.41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的红外光谱

7.7.42 盐酸二甲双胍的红外光谱

第8章 塑料的红外光谱分析

8.1 聚烯烃类高聚物的红外光谱

8.1.1 聚乙烯及其制品的红外光谱

8.1.2 聚丙烯及其制品的红外光谱

8.1.3 聚丁二烯的红外光谱

8.1.4 聚异丁烯的红外光谱

8.2 苯乙烯类高聚物的红外光谱

8.2.1 聚苯乙烯的红外光谱

8.2.2 含碳酸钙的聚苯乙烯的红外光谱

8.2.3 含铁蓝和碳酸钙的聚苯乙烯的红外光谱

8.2.4 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的红外光谱

8.2.5 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的红外光谱

8.2.6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的红外光谱

8.2.7 丙烯酸酯、蜜胺树脂和ABS共混物的红外光谱

8.2.8 丙烯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的红外光谱

8.3 含卤素高聚物的红外光谱

8.3.1 聚氯乙烯及制品的红外光谱

8.3.2 聚氯乙烯物证检验举例

8.3.3 氯化聚乙烯的红外光谱

8.3.4 聚偏二氯乙烯的红外光谱

8.3.5 聚偏二氯乙烯与丙烯腈共聚物的红外光谱

8.3.6 聚偏二氟乙烯的红外光谱

8.3.7 聚四氟乙烯及其制品的红外光谱

8.3.8 聚全氟乙丙烯的红外光谱

8.3.9 全氟磺酸树脂的红外光谱

8.4 其他碳链高聚物的红外光谱

8.4.1 聚乙烯醇的红外光谱

8.4.2 聚乙烯醇缩丁醛的红外光谱

8.4.3 聚乙酸乙烯酯及制品的红外光谱

8.4.4 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的红外光谱

8.4.5 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的红外光谱

8.4.6 淀粉、碳酸钙、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降解塑料的红外光谱

8.4.7 丙烯酸树脂的红外光谱

8.4.8 α-氰基丙烯酸乙酯的红外光谱

8.4.9 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共聚物的红外光谱

8.4.10 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的红外光谱

8.4.11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的红外光谱

8.4.12 甲基丙烯酸甲酯-氯丁橡胶共聚物的红外光谱

8.4.13 甲基丙烯酸酯-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的红外光谱

8.5 杂链类高聚物的红外光谱

8.5.1 聚甲醛的红外光谱

8.5.2 双酚A的红外光谱

8.5.3 环氧树脂的红外光谱

8.5.4 聚碳酸酯及其制品的红外光谱

8.5.5 聚酰胺的红外光谱

8.5.6 氨基树脂的红外光谱

8.5.7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红外光谱

8.5.8 聚氨酯树脂

8.5.9 有机硅树脂的红外光谱

8.5.10 酚醛树脂的红外光谱

8.5.11 聚苯醚的红外光谱

8.5.12 聚苯酯的红外光谱

8.5.13 聚酰亚胺的红外光谱

8.5.14 纤维素及其衍生物的红外光谱

8.6 降解塑料的红外光谱

8.6.1 降解塑料的分类

8.6.2 聚乳酸的红外光谱

8.6.3 聚羟基脂肪酸酯的红外光谱

8.6.4 聚碳酸亚丙酯的红外光谱

8.6.5 聚己内酯的红外光谱

8.6.6 聚氨基酸的红外光谱

8.6.7 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酯的红外光谱

8.6.8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的红外光谱

8.6.9 淀粉填充降解塑料的红外光谱

8.7 塑料检验案例

第9章 纺织纤维的红外光谱

9.1 纺织纤维的种类

9.1.1 天然纤维

9.1.2 化学纤维

9.2 纺织纤维的结构

9.2.1 大分子结构

9.2.2 聚集态结构

9.2.3 形态结构

9.3 涤纶的红外光谱

9.4 尼龙的红外光谱

9.5 腈纶的红外光谱

9.6 维纶的红外光谱

9.7 芳纶-1313的红外光谱

9.8 芳纶-1414的红外光谱

9.9 氨纶的红外光谱

9.10 丙纶的红外光谱

9.11 氯纶的红外光谱

9.12 蚕丝的红外光谱

9.13 羊毛的红外光谱

9.14 兔毛的红外光谱

9.15 羊毛、蚕丝、兔毛的偏振光干涉图鉴定

9.16 棉纤维的红外光谱

9.17 黏胶纤维的红外光谱

9.18 麻纤维的红外光谱

9.19 棉、黏胶、富强纤维和麻的偏振光干涉图鉴定

9.20 醋酯纤维的红外光谱

9.21 含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的醋酯纤维的红外光谱

9.22 棉毛混纺纤维检验案例

9.23 纺织纤维的标志谱带

第10章 橡胶的红外光谱

10.1 天然橡胶和合成异戊二烯橡胶的红外光谱

10.1.1 含碳酸钙和硫酸钡的天然橡胶的红外光谱

10.1.2 聚异戊二烯-聚酰亚胺混合胶的红外光谱

10.2 顺丁橡胶的红外光谱

10.3 丁苯橡胶的红外光谱

10.4 丁腈橡胶的红外光谱

10.5 丁基橡胶的红外光谱

10.6 乙烯-丙烯橡胶的红外光谱

10.7 含滑石粉和硬脂酸锌的三元乙丙橡胶的红外光谱

10.8 苯乙烯改性三元乙丙橡胶的红外光谱

10.9 氯磺化聚乙烯橡胶的红外光谱

10.10 硅橡胶的红外光谱

10.11 氟橡胶的红外光谱

10.12 聚氨酯弹性体的红外光谱

10.13 氯化聚乙烯橡胶的红外光谱

10.14 氯丁橡胶的红外光谱

第11章 涂料的红外光谱

11.1 涂料的基础知识

11.1.1 涂料的作用

11.1.2 涂料的组成

11.1.3 涂料的分类

11.1.4 涂料的命名

11.2 部分涂料常用原料的红外光谱

11.2.1 醇酸树脂的红外光谱

11.2.2 松香的红外光谱

11.2.3 甘油的红外光谱

11.2.4 油脂类的红外光谱

11.3 涂料的标志谱带和鉴定步骤

11.3.1 涂料的标志谱带

11.3.2 根据标志谱带分析涂料红外光谱的步骤

11.4 醇酸树脂涂料的红外光谱

11.4.1 醇酸树脂涂料简介

11.4.2 醇酸树脂的分类

11.4.3 醇酸树脂涂料的红外光谱及其解释

11.5 氨基树脂涂料的红外光谱

11.5.1 氨基树脂涂料的标志谱带和红外光谱解释步骤

11.5.2 半光氨基树脂涂料和无光氨基树脂涂料的红外光谱

11.5.3 含铁蓝的醇酸氨基树脂涂料的红外光谱

11.5.4 含二氧化钛的醇酸氨基树脂涂料的红外光谱

11.5.5 含硫酸钡的醇酸氨基树脂涂料的红外光谱

11.5.6 含铬绿的醇酸氨基树脂涂料的红外光谱

11.5.7 含黏土的醇酸氨基树脂涂料的红外光谱

11.5.8 含铬酸铅的醇酸氨基树脂涂料的红外光谱

11.5.9 含铁蓝的硝酸纤维素改性醇酸氨基树脂涂料的红外光谱

11.5.10 含甲苯胺红的醇酸氨基树脂涂料的红外光谱

11.5.11 含铁蓝、硫酸钡的醇酸氨基树脂涂料的红外光谱

11.5.12 含二氧化钛、铁蓝的醇酸氨基树脂涂料的红外光谱

11.5.13 含二氧化钛、碳酸钙的醇酸氨基树脂涂料的红外光谱

11.5.14 含二氧化钛、硫酸钡的醇酸氨基树脂涂料的红外光谱

11.5.15 含甲苯胺红、铬酸铅的醇酸氨基树脂涂料的红外光谱

11.5.16 醇酸氨基树脂涂料检验案例

11.6 硝基漆的红外光谱

11.6.1 硝基漆的性能和用途

11.6.2 硝基漆的标志谱带和红外光谱分析步骤

11.6.3 硝基漆的红外光谱

11.7 丙烯酸树脂涂料的红外光谱

11.7.1 丙烯酸树脂涂料的分类和性能

11.7.2 热塑性丙烯酸树脂涂料的应用

11.7.3 热塑性丙烯酸树脂涂料的红外光谱

11.7.4 热固性丙烯酸树脂涂料

11.7.5 热固性丙烯酸树脂涂料的红外光谱及其解释

11.8 酚醛树脂涂料的红外光谱

11.8.1 酚醛树脂涂料的原料和种类

11.8.2 各种酚醛树脂涂料简介

11.8.3 酚醛树脂涂料的红外光谱

11.9 过氯乙烯树脂涂料的红外光谱

11.9.1 过氯乙烯树脂

11.9.2 过氯乙烯树脂涂料的特点

11.9.3 过氯乙烯树脂涂料的红外光谱

11.9.4 过氯乙烯树脂涂料红外光谱的分析步骤

11.10 环氧树脂涂料的红外光谱

11.10.1 环氧树脂涂料的性能和用途

11.10.2 环氧树脂的固化剂和固化反应

11.10.3 环氧树脂涂料的红外光谱

11.11 聚氨酯树脂涂料的红外光谱

11.11.1 聚氨酯树脂涂料的特点和用途

11.11.2 生产聚氨酯树脂涂料的主要原料

11.11.3 聚氨酯树脂涂料的种类

11.11.4 聚氨酯树脂涂料的红外光谱

11.12 油脂漆的红外光谱

11.12.1 油脂的分类和成膜机理

11.12.2 油脂漆的品种

11.13 天然树脂漆的红外光谱

11.13.1 松香及其衍生物

11.13.2 沥青

11.14 聚酯树脂涂料的红外光谱

11.14.1 聚酯树脂涂料的种类和组成

11.14.2 聚酯树脂涂料的红外光谱

11.15 涂料红外光谱检验小结

11.15.1 八种涂料的红外光谱和标志谱带

11.15.2 涂料中常用填料、颜料和染料的标志谱带

第12章 车辆涂装

12.1 车辆涂装用涂料

12.1.1 车辆涂装用涂料的种类

12.1.2 车辆涂装的不同档次

12.2 磷化膜的红外光谱

12.3 汽车底漆的红外光谱

12.3.1 底漆的作用

12.3.2 底漆的种类和红外光谱

12.4 腻子的红外光谱

12.4.1 腻子的作用

12.4.2 腻子的种类

12.4.3 硝基纤维素腻子的红外光谱

12.4.4 环氧腻子的红外光谱

12.4.5 醇酸腻子的红外光谱

12.4.6 原子灰的红外光谱

12.5 中间涂层的红外光谱

12.5.1 中间涂层的作用

12.5.2 中间涂层涂料的种类

12.5.3 汽车原厂漆通用型中间涂层涂料的红外光谱

12.5.4 汽车原厂漆耐石击中间涂层涂料的红外光谱

12.5.5 线上修补用中间涂层涂料的红外光谱

12.6 面漆的红外光谱

12.6.1 本色底色漆的红外光谱

12.6.2 金属闪光底色漆的红外光谱

12.6.3 罩光清漆的红外光谱

12.7 车辆涂装检验案例

12.7.1 检验

12.7.2 检验意见

第13章 红色印泥、印油的红外光谱

13.1 样品

13.2 红色印油、印泥部分原料的红外光谱

13.2.1 朱砂的红外光谱

13.2.2 艾绒的红外光谱

13.2.3 一缩二乙二醇的红外光谱

13.2.4 蓖麻油的红外光谱

13.3 56种印泥的红外光谱

13.3.1 以蓖麻油为连接料、大红粉为染料的印泥的红外光谱

13.3.2 以蓖麻油为连接料、铅铬黄为染料的印泥的红外光谱

13.3.3 以蓖麻油为连接料、铁红为颜料的印泥的红外光谱

13.3.4 用蓖麻油、重晶石粉和大红粉制的印泥的红外光谱

13.3.5 用蓖麻油和碳酸钙制的印泥的红外光谱

13.3.6 用蓖麻油、碳酸钙和大红粉制的印泥的红外光谱

13.3.7 用蓖麻油、铬酸铅和大红粉制的印泥的红外光谱

13.3.8 用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环氧树脂和大红粉制的印泥的红外光谱

13.3.9 用一缩二乙二醇和少量蓖麻油制的印油的红外光谱

13.3.10 用蓖麻油和甘油制的印油的红外光谱

13.3.11 用石蜡油、白云石和滑石粉制的印泥的红外光谱

13.4 纸张上印痕的原位Micro-ATR检验

13.4.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Micro-ATR技术

13.4.2 纸张上印泥的傅里叶变换红外Micro-ATR光谱

第14章 热敏纸的红外光谱检验

14.1 热敏涂料的原料

14.1.1 无色染料

14.1.2 显色剂

14.1.3 增感剂

14.1.4 稳定剂

14.1.5 辅助材料

14.2 热敏纸涂层的结构

14.2.1 顶涂层

14.2.2 热敏层

14.2.3 打底层

14.2.4 纸基

14.2.5 背涂

14.3 热敏纸主要原料的红外光谱

14.3.1 无色染料的红外光谱

14.3.2 显色剂的红外光谱

14.3.3 增感剂A的红外光谱

14.3.4 黏合剂的红外光谱

14.3.5 润滑剂的红外光谱

14.3.6 填料的红外光谱

14.4 热敏纸的红外光谱

14.4.1 “水木清华”牌热敏纸的红外光谱

14.4.2 “飞毛腿”牌热敏纸的红外光谱

14.4.3 祥裕纸业热敏纸的红外光谱

14.4.4 “金好”牌热敏纸的红外光谱

14.4.5 “飞利浦”牌热敏纸的红外光谱

14.4.6 “@hixian”牌热敏纸的红外光谱

14.4.7 “王子”牌热敏纸的红外光谱

14.4.8 “安妮”牌高清晰热敏纸的红外光谱

14.4.9 “绿天章”牌热敏纸的红外光谱

14.4.10 “富士山”牌热敏纸的红外光谱

14.4.11 “凡星”牌热敏纸的红外光谱

14.4.12 “Fuji”牌热敏纸的红外光谱

14.4.13 “Grown”牌热敏纸的红外光谱

14.4.14 超高感热敏纸的红外光谱

14.4.15 国家图书馆收银用热敏纸的红外光谱

14.4.16 工商银行排序用热敏纸的红外光谱

14.5 红外光谱检验热敏纸的结果和讨论

第15章 火炸药的红外光谱分析

15.1 火炸药的分类

15.2 火炸药的特性

15.3 火炸药的用途

15.4 火炸药的红外光谱

15.4.1 黑索金的红外光谱

15.4.2 奥克托今的红外光谱

15.4.3 特屈尔的红外光谱

15.4.4 TNT的红外光谱

15.4.5 苦味酸的红外光谱

15.4.6 二硝基甲苯的红外光谱

15.4.7 二硝基重氮酚的红外光谱

15.4.8 太安的红外光谱

15.4.9 硝酸铵的红外光谱

15.4.10 氯酸钾的红外光谱

15.4.11 高氯酸钾的红外光谱

15.4.12 叠氮化铅的红外光谱

第16章 毒品的红外光谱分析

16.1 毒品的界定和分类

16.1.1 毒品的界定

16.1.2 毒品的分类

16.2 毒品的红外光谱

16.2.1 鸦片中主要生物碱的种类和相对含量

16.2.2 吗啡的红外光谱

16.2.3 海洛因盐酸盐的红外光谱

16.2.4 O^6-单乙酰吗啡盐酸盐的红外光谱

16.2.5 O^3-单乙酰吗啡氨基磺酸盐的红外光谱

16.2.6 乙酰可待因的红外光谱

16.2.7 盐酸二氢埃托啡的红外光谱

16.2.8 磷酸可待因的红外光谱

16.2.9 盐酸丁丙诺啡的红外光谱

16.2.10 盐酸罂粟碱的红外光谱

16.2.11 氯胺酮盐酸盐的红外光谱

16.2.12 非那西丁的红外光谱

16.2.13 扑热息痛的红外光谱

16.2.14 咖啡因的红外光谱

16.2.15 麻黄碱盐酸盐的红外光谱

16.2.16 甲基麻黄碱盐酸盐的红外光谱

16.2.17 甲基苯丙胺盐酸盐的红外光谱

16.2.18 3,4-亚甲基二氧基苯丙胺盐酸盐的红外光谱

16.2.19 3,4-亚甲基二氧基甲基苯丙胺盐酸盐的红外光谱

16.2.20 巴比妥的红外光谱

16.2.21 苯巴比妥的红外光谱

16.2.22 戊巴比妥钠的红外光谱

16.2.23 异戊巴比妥的红外光谱

16.2.24 硫喷妥钠的红外光谱

16.2.25 司可巴比妥钠的红外光谱

16.2.26 安眠酮的红外光谱

16.2.27 眠尔通的红外光谱

16.2.28 美沙酮盐酸盐的红外光谱

16.2.29 杜冷丁的红外光谱

16.2.30 盐酸可卡因的红外光谱

16.2.31 氯氮平的红外光谱

16.3 毒品的红外光谱分析小结

16.3.1 毒品中伯胺、仲胺、叔胺红外光谱的特点

16.3.2 毒品中伯胺盐、仲胺盐、叔胺盐红外光谱的特点

16.3.3 毒品中伯胺盐、仲胺盐、叔胺盐红外光谱的区别

16.3.4 四种仲胺盐毒品的标志谱带

16.3.5 十二种叔胺盐毒品的标志谱带

16.4 混合毒品的红外光谱分析

16.4.1 海洛因与咖啡因混合物的红外光谱

16.4.2 海洛因盐酸盐与扑热息痛混合物的红外光谱

16.4.3 咖啡因和非那西丁混合物的红外光谱

16.4.4 海洛因盐酸盐、咖啡因和非那西丁混合物的红外光谱

16.4.5 海洛因盐酸盐和淀粉混合物的红外光谱

参考文献

红外光谱索引

累计评论(1条) 1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