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技术与管理工作指南》凝聚作者多年理论与实践智慧。在书中,作者全面梳理行业重,深讲解领域难,细致解读专业疑。总结提炼的“量值溯源” “计量比对” “期间核查” “计量测试系统防干扰技术” “计量标准的建立、考核及使用” “计量技术机构的考核与管理” “计量科学研究”等内容,系统、科学翔实,理论联系实际,可操作性强。
售 价:¥
纸质售价:¥92.40购买纸书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版权
前言
第一章 计量学概论
第一节 量和单位
一、量和量值
二、量制、量纲和量纲为一的量
三、计量(测量)单位和单位制
第二节 测量
一、测量概述
二、测量的作用
第三节 计量
一、计量概述
二、计量的特点
三、计量的分类
第四节 计量学
一、计量学概述
二、计量学的范围
三、计量学的新领域
四、计量的作用与意义
第二章 计量法律、法规和计量技术法规及国际计量技术文件
第一节 计量法律、法规及计量监督管理
一、计量立法的宗旨和调整范围
二、我国计量法律、法规体系的组成
三、计量监督管理的体制
四、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监督管理
五、计量基准、计量标准的建立和法制管理
六、计量检定的法制管理
七、计量器具产品的法制管理
八、商品量的计量监督管理和检验
九、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
第二节 计量技术法规
一、计量技术法规的范围及其分类
二、计量检定规程、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计量技术规范的应用
第三节 国际计量组织及计量技术文件
一、国际计量组织机构简介
二、OIML国际建议和国际文件
三、OIML证书制度
四、互认协议(MRA)
第三章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第一节 测量误差
一、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
二、系统误差
三、随机误差
四、测量误差的传递
第二节 概率统计
一、随机事件和概率
二、随机变量及其数字特征量
三、样本和统计量
四、测量统计实例
第三节 数据处理方法
一、异常值的判定和剔除
二、数字位数与数据修约规则
三、权与加权数据处理
第四章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第一节 测量不确定度概述
一、测量不确定度的概念
二、测量不确定度与测量误差
第二节 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
一、标准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
二、标准不确定度的B类评定
三、两类评定的可靠性
第三节 标准不确定度的合成
一、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二、间接测量问题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第四节 扩展不确定度
一、扩展不确定度的评定
二、测量结果的表示方式
第五节 测量不确定度在计量中的应用
一、在工件精密检测中的应用
二、在计量校准中的应用
三、在合格评定中的应用
第五章 测量仪器及其特性
第一节 测量仪器
一、测量仪器及其作用
二、实物量具、测量系统和测量设备
三、测量仪器的分类
四、测量链、测量传感器、检测器和敏感器
五、显示器、指示器、测量仪器的标尺和仪器常数
六、测量系统的调整和零位调整
第二节 测量仪器的特性
一、测量仪器特性的相关概念
二、测量仪器的计量特性
三、测量仪器的使用条件
第三节 测量仪器的选用与配置
一、测量仪器的选配原则
二、准确度选择
三、稳定性选择
四、其他测量特性指标的选择
五、技术、经济特性选择
第六章 量值传递
第一节 量值传递的基本概念
一、量值
二、量值传递的定义
三、量值传递的途径
第二节 我国的量值传递体系
一、我国的量值传递体系结构
二、我国量值传递体系的形式
三、我国现行量值传递体系的不足
四、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
五、计量检定规程
第三节 量值传递的方式
一、实物标准逐级传递的方式
二、用计量保证方案进行传递的方式
三、用发放有证标准物质进行传递的方式
四、用发播标准信号进行量值传递的方式
第七章 量值溯源
第一节 量值溯源的基本概念
一、量值溯源的定义
二、量值溯源的必要性
三、量值溯源的途径和方法
四、量值溯源与量值传递的主要区别
第二节 我国的量值溯源体系
一、概述
二、国家量值传递体系和国家量值溯源体系特性比较
三、溯源等级图
四、溯源性证明文件
五、比对测试结果的溯源性
第三节 量值溯源的实施
一、量值溯源的要求
二、量值溯源的保障
三、量值溯源的实施
第四节 标准物质的溯源性
一、标准物质量值溯源的基本方式
二、我国标准物质的量值溯源及分级体系
三、标准物质定值结果的溯源性
第五节 计量校准
一、校准的基本概念
二、校准与检定的比较
第六节 计量确认
一、概述
二、计量确认的过程
三、计量确认的内容
四、计量确认中的常见问题
第八章 型式评价
第一节 型式评价的目的和范围
一、型式评价的目的和要求
二、型式评价的范围和实施机构
第二节 型式评价的程序和要求
一、型式评价的程序
二、型式评价的要求
第三节 型式评价的实施流程和结果判定
一、型式评价的实施流程
二、型式评价的结果判定
三、型式批准标志和编号的使用
四、试验样机的处理
五、技术资料的处理
第九章 计量授权
第一节 计量授权的原则和作用
第二节 计量授权的形式
一、授权专业性或区域性的计量技术机构作为法定计量检定机构
二、授权建立社会公用计量标准
三、授权有关单位对其内部使用的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执行强制检定
四、授权有关计量技术机构承担法律规定的其他检定、测试任务
第三节 我国计量授权工作概况
一、授权建立了国家专业计量站
二、授权建立了地方法定计量检定机构
三、授权有关部门或单位建立了国家计量基准
四、授权有关部门或单位建立了社会公用计量标准
五、开展其他授权工作
第四节 计量授权的办理程序
一、计量授权的申请
二、计量授权的受理与考核
三、计量授权后的管理与监督
第十章 计量比对
第一节 比对的定义与作用
一、比对的定义
二、比对的作用
第二节 比对的组织与条件
一、比对的组织
二、比对的条件
第三节 比对的类型与方式
一、比对的类型
二、比对的方式
第四节 比对技术方案的制定
一、比对的实施程序
二、比对实施方案的制定
三、对传递标准的要求
四、参考值及数据处理方法
第五节 比对结果的评价和判别
一、En值计算评价
二、CD值计算评价
三、ZΔ值计算评价
四、Z比分数计算评价
五、其他方法计算评价
第六节 比对总结报告及相关事项
一、收集及查验数据
二、数据处理
三、比对总结报告的内容
四、比对总结会
五、比对结果举例
第十一章 期间核查
第一节 期间核查概述
一、期间核查的概念及目的
二、相关国际标准、校准规范对期间核查的要求
三、期间核查与检定或校准的区别
四、计量标准稳定性考核与期间核查的区别
第二节 期间核查的对象与核查标准的选择
一、期间核查的对象选择
二、期间核查标准的选择
三、期间核查的种类
第三节 期间核查方法及其判定原则
一、自校准法
二、多台(套)比对法
三、核查标准法
四、临界值评定法
五、允差法
六、常规控制图法
七、计量标准可靠性核查法
八、休哈特(Shewhart)控制图
第四节 期间核查的参数量程选择及频次控制
一、期间核查仪器、设备参数和量程的选择
二、期间核查的频次控制
第五节 期间核查的组织实施与结果处理
一、期间核查组织实施的总体要求
二、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三、期间核查的记录
四、期间核查结果的处理
第六节 现场评审与考核中的尺度把握
一、期间核查与确保结果有效性要素的关系
二、对期间核查相关文件、记录的评审
三、期间核查结果的应用
第十二章 计量测试系统防干扰技术
第一节 电磁干扰和干扰源
一、电磁环境
二、电磁干扰
三、电磁兼容
四、电磁干扰源
五、电磁干扰的传输途径
第二节 接地和屏蔽
一、接地的目的和类型
二、电子设备接地技术
三、接地电阻的计算与测量
四、屏蔽
第三节 电子测量仪器的保护
一、电子测量仪器的分类
二、仪器的保护技术
第四节 实验室电源种类及使用
一、单相二线电源的使用
二、单相三线电源的使用
三、电网干扰的预防与处理
第五节 电压测量中的干扰及抑制
一、电压测量技术的发展与分类
二、电压测量的方法
三、电压测量中的干扰及其抑制技术
第十三章 计量标准的建立、考核及使用
第一节 计量基准与计量标准
一、计量基准
二、计量标准
三、标准物质
四、计量基准、计量标准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 计量标准的建立
一、建立计量标准的依据和条件
二、建立计量标准的准备工作
三、计量标准命名与分类编码
第三节 计量标准的考核要求
一、计量标准器及配套设备
二、计量标准的主要计量特性
三、环境条件及设施
四、人员
五、文件集
六、计量标准测量能力的确认
第四节 计量标准考核的程序
一、计量标准考核的申请
二、计量标准考核的受理
三、计量标准考核的组织与实施
四、计量标准考核的审批
第五节 计量标准的考评
一、计量标准的考评方式、内容和要求
二、书面审查
三、现场考评
四、整改要求
五、考评结果的处理
第六节 计量标准考核中的技术问题
一、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重复性
二、计量标准的稳定性
三、计量标准考核中与不确定度有关的问题
四、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验证
五、现场实验结果的评价
六、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
第七节 国防军工计量标准器具考核要求
一、计量标准器具考核的要求
二、计量标准器具的变更
三、计量标准器具运行的监督
四、国防军工计量标准器具技术报告编写要求
第八节 军事计量测量标准建标要求
一、术语和定义
二、总要求
三、测量标准的建立
四、测量标准的保持
五、测量标准的变更
第十四章 计量技术机构的考核与 管理
第一节 计量检定机构概述
一、计量检定机构的概念
二、法定计量检定机构
三、专业计量检定机构
四、一般计量检定机构
第二节 计量检定机构的建立和管理
一、计量检定机构的建立
二、计量检定机构的管理
三、监督管理的内容与措施
第三节 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
一、考核工作概述
二、考核申请
三、考核准备
四、现场考核
五、考核报告
第四节 国防计量技术机构行政许可
一、申请与受理
二、管理办法
三、评分标准
四、评审流程
五、评审工作准备
六、评审要点
七、典型问题
第五节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计量监督检查
一、工作程序
二、检查内容与评价标准
三、评审重要关注点
四、专用测试设备计量综合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五、计量监督检查中的典型问题
第十五章 计量检定规程和校准规范的编写与使用
第一节 计量检定规程和计量校准规范概述
第二节 计量检定规程的编写
一、计量检定规程编写的一般原则和表述要求
二、计量检定规程的主要内容
三、计量检定规程的制定、修订
四、确定检定周期的原则和方法
第三节 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
一、计量校准规范编写的一般原则和表述要求
二、计量校准规范的主要内容
三、计量校准规范的制定、修订
第四节 计量检定规程、校准规范的使用
一、正确选择计量检定规程和校准规范
二、正确执行计量检定规程和校准规范
第五节 国际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
一、国际标准概述
二、国际标准分类编号及含义
三、国际标准的分类
四、制定国际标准遵循的原则
五、ISO/IEC国际标准技术工作程序
六、国际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的阶段划分
第十六章 计量科学研究
第一节 计量科学研究概述
一、计量科学研究的内容
二、我国计量科学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第二节 计量科学研究方法
一、计量科学研究的特点
二、计量科学研究选题的方法
三、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在计量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四、具有计量特色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 计量科学研究的程序
一、调研选题
二、申请立项
三、研究实施
四、鉴定验收
五、成果登记
第四节 我国重要科技计划简介
一、国家863计划
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三、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
四、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
五、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第五节 国防科技工业科研项目申报与管理
一、科研项目概述
二、科研项目规划与指南
三、科研项目论证和审批
四、科研项目年度计划
五、科研项目组织实施
六、科研项目验收
七、成果鉴定
第六节 国防科技工业科研项目相关技术文件与填报要求
一、《国防科技工业技术基础科研项目建议书》申报注意事项及编写要求
二、《国防科技工业技术基础科研项目建议书》格式
三、《国防科技工业技术基础科研项目建议书》形式审查内容及要求
四、《国防科技工业技术基础科研项目任务书》格式及编写要求
五、《国防科技工业技术基础科研项目验收报告》格式及编写要求
六、国防军工计量科研项目检查要点
参考文献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同类图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