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翠微却顾集--中华书局与现代学术文化(精)电子书

1.通过对原始档案、信札的梳理,挖掘经典著作出版背后的故事,再现细节丰富的学林掌故。 2.勾勒了陈寅恪、郑天挺、钱钟书、启功、周一良、张政烺、何兹全、田余庆、王仲闻、宋云彬、周振甫、傅璇琮等诸多学者的群像,是一段有温度有深度的学术史、出版史。 3.全文披露了周振甫撰写的钱钟书《管锥编》《谈艺录》审读意见,以及钱钟书的逐条批注。 4.作者回顾数十年的编辑工作生涯,分享了颇多可资借鉴的编辑经验。

售       价:¥

纸质售价:¥88.00购买纸书

80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2

作       者:徐俊著

出  版  社: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21-12-01

字       数:26.2万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社会科学 > 社会科学总论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本书通过对中华书局原始档案、往还信札的梳理,挖掘了许多经典著作出版背后的尘封旧事;作者徐俊作为中华书局的老编辑、掌门人,主持校本“二十四史”的修订工作,是中华书局历史的亲历者,与许多学者交谊甚厚,以温暖细腻的笔触,忆述与诸多学者交往的滴滴,描绘出一代学人的风范与行谊。为我们呈现了一段丰富立体鲜活的现代学术史。 一个有着悠久优秀传统的出版社,是与学者相互成就的,本书全文整理了周振甫撰写的钱钟书《管锥编》《谈艺录》审读意见,以及钱钟书的逐条批注,为我们全景呈现了这一中国出版史上的佳话。作者并回顾了编辑工作生涯的许多往事,记录了校本“二十四史”修订工作的诸多细节,分享了宝贵的可资借鉴的编辑经验。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中华书局1960年代在翠微路二号院展“二十四史”校工作,形成了“翠微校史”的佳话以及中华书局古籍整理的优良传统,作者在这个传统里工作、生活,回顾生涯,益增新彩。<br/>【推荐语】<br/>1.通过对原始档案、信札的梳理,挖掘经典著作出版背后的故事,再现细节丰富的学林掌故。 2.勾勒了陈寅恪、郑天挺、钱钟书、启功、周一良、张政烺、何兹全、田余庆、王仲闻、宋云彬、周振甫、傅璇琮等诸多学者的群像,是一段有温度有深度的学术史、出版史。 3.全文披露了周振甫撰写的钱钟书《管锥编》《谈艺录》审读意见,以及钱钟书的逐条批注。 4.作者回顾数十年的编辑工作生涯,分享了颇多可资借鉴的编辑经验。<br/>【作者】<br/>徐俊,江苏扬中人,1983年7月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1983年8月起供职于中华书局,历任副总编辑(2003)、总编辑(2010)、总经理(2012)、执行董事兼党委书记(2020),编审(2003)。兼任中国出版协会古籍整理出版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理事。著有《敦煌诗集残卷辑考》(2000)、《鸣沙习学集——敦煌吐鲁番文学文献丛考》(2016)等。<br/>
目录展开

前折页

书名页

版权页

文前彩插

目录

王仲闻:一位不应被忘却的学者

《尚书校释译论》引出的尘封旧事

汪篯与中华版《唐六典》点校本

关于“不得”的后话

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出版轶事

一个未能实现的出版计划

宋云彬:点校本“二十四史”责任编辑第一人

“十三经清人注疏”缘起

春雨润物细无声

中华书局的良师益友

望之俨然,即之也温

中华版图书他题签最多

细微处见精神

傅璇琮先生逝世前后及我对他的两点认识

张政烺先生与中华书局的因缘

郑天挺先生与中华书局

送赵昌平先生最后一程

平实而通达的引路人

书札中的雪泥鸿迹

附逆之外的梁鸿志

王先谦《新旧唐书合注》的前世今生

周振甫《管锥编》选题建议及审读报告

周振甫《管锥编》审读意见

周振甫《谈艺录》(补订本)审读意见

《全唐诗补编》编辑工作回顾

更多更久的赋能与加持

序跋的意义

中国人文学术的标杆

要有机会去打一口深井

从《史记》修订本谈点校本“二十四史”的修订

半个世纪的学术接力

一部《辽史》,两代学人的寂寞与奉献

《魏书》及“北朝四史”的点校与修订

《南齐书》及“南朝五史”的点校与修订

“二十四史”点校整理的回顾与现状

外二篇

三人行 三十年

家在扬子江中

后记

后折页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