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演而优则士——《世说新语》三十六计电子书

1.这是别具一格的“有魅力的魏晋读本”。提起《世说新语》和其中以魏晋名士为代表的魏晋风流,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自由、个性、反抗等标签。本书一反老生常谈,认为魏晋名士的风流洒脱、放荡不羁并不是真性情,也不是所谓“个性的觉醒”,而更像是一场场经过精心谋划的“表演”,需要“观众”看到并广为传播,借助这条路径,以获得更佳的社会性利益,如声誉、地位、官阶等,所谓“风流”,只不过是一种精心且刻意的营造。这种基奠于《世说新语》文本的别样解读,令人耳目一新,鞭辟里而又逻辑自洽,读来引人胜。

售       价:¥

纸质售价:¥38.00购买纸书

174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2

作       者:董铁柱著

出  版  社: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22-01-03

字       数:20.3万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社会科学 > 社会科学总论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这是别具一格的“有魅力的魏晋读本”,一反老生常谈,认为魏晋名士的风流洒脱、放d不羁并不是真性情,也不是所谓“个性的觉醒”,而更像是一场场经过精心谋划的“表演”,从而获得声誉、地位、官阶等社会性利益,所谓“风流”,只不过是一种精心且刻意的营造。《世说新语》分为三十六门,在作者看来,更像是名士们谋求脱颖而出的“三十六计”,是名士们刻意表现的特质,目的是造一个个专属“人设”,塑造自己想要的社会形象,从而跻身所谓名士之列。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魏晋之际的这些大名士,哪位的演技更为高超吧。<br/>【推荐语】<br/>1.这是别具一格的“有魅力的魏晋读本”。提起《世说新语》和其中以魏晋名士为代表的魏晋风流,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自由、个性、反抗等标签。本书一反老生常谈,认为魏晋名士的风流洒脱、放d不羁并不是真性情,也不是所谓“个性的觉醒”,而更像是一场场经过精心谋划的“表演”,需要“观众”看到并广为传播,借助这条路径,以获得更佳的社会性利益,如声誉、地位、官阶等,所谓“风流”,只不过是一种精心且刻意的营造。这种基奠于《世说新语》文本的别样解读,令人耳目一新,鞭辟里而又逻辑自洽,读来引人胜。 2.《世说新语》分为三十六门,在作者看来,更像是名士们谋求脱颖而出的“三十六计”。三十六门不论褒贬,每位名士或有侧重,都可以看作名士与众不同的三十六个方面,作者认为这些是名士们刻意表现的特质,目的是造一个个专属“人设”,塑造自己想要的社会形象,从而跻身所谓名士之列。 3.读本书如同看剧,酣畅淋漓的同时而又别有会心。作者师从著名汉学家魏斐德,秉承西方历史写作传统,重叙事,以通俗悦读为目的,这样来聊《世说新语》和魏晋名士,除了讲述种种有趣、颇富韵致的故事外,更深一层,浑化故事背后蕴含的社会学动因于全书之中,并且加之以出色的心理分析。这样,专业读者能看到对经典的不同解读,而普通读者就仿佛看戏一般,看着这些魏晋之际的大名士上演一幕幕活剧,评判哪个的演技更为高超。<br/>【作者】<br/>董铁柱,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亚语言文化系哲学博士,现为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思想和文学,出版有《孔子与朽木——中国古代思想的现代诠释》。<br/>
目录展开

封面页

书名页

版权页

作者简介

目录

导言

错觉与成见

一本书:《世说新语》

一个切入点:公共空间

一个理论:公共空间里的表演

第一章 人为什么要讲道理

一 清谈:聚会时的游戏

二 中国哲学的基础:交流和表演

三 清淡:由哲学而知的表演

四 对清谈中哲学问题的新诠释

第二章 人为什么要长得帅

一 男性之美、“知”与中国传统

二 魏晋容貌之美的标准

三 举止:比容貌更重要

四 反思对“美”的错觉与成见

第三章 嗜酒:一种瘾还是一种态度

一 嗜酒与名声

二 酒以成礼

三 酒的威严与公共性

四 变态嗜酒的无奈

五 共饮与相知

六 酒与礼教的底线

第四章 幽默的正确打开方式

一 作为竞争的幽默

二 幽默与“知”

三 幽默的主要话题

四 幽默的三个境界

第五章 缺点为什么使人可爱

一 名人与缺点

二 不做圣人:缺点的必然性

三 缺点和优点之间

四 乡愿的后果

第六章 作为表演的孝

一 孝的公共性

二 孝行与个性

三 丧礼与孝子

四 孝行的回报

五 从孝到忠

第七章 礼教与自我的纠葛

一 礼教与个性

二 受重视的礼

三 方外之人与俗中人

四 别等级、正他人与明是非

五 无知与无礼

第八章 表演的底线——德行

一 德行与放达

二 德行的影响力

三 德行、无形与四时

四 德行的多样性

五 德行、他人与独化

六 政坛:德行的最佳舞台

结语:碎片、诠释和教诲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