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贵州省自然保护区遥感监测成果报告电子书

暂无

售       价:¥

纸质售价:¥156.40购买纸书

5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6

作       者:贵州省自然资源厅

出  版  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06-01

字       数:7.0万

所属分类: 科技 > 工业技术 > 航空/电子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按照国务院对地理国情监测工作总体部署和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转型发展需要,在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贵州省普查工作完成后,自2017年起,贵州省以每年6月30日为时,持续展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主要监测地表覆盖变化,直观反映水草丰茂期地表各类自然资源的变化情况。在符合国家监测规范成果的基础上,分析选择了适合自然保护区监测的指标体系,展了以保护区为单元的监测和基本统计工作。本书根据2017—2019年度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成果和相关专题信息,选择了贵州省行政区范围内的16个和省级自然保护区为监测对象,监测统计形成报告、生成图表,组成全书内容。全书共分四章,第1章绪论,第2章自然保护区,第3章省级自然保护区,第4章结束语。第2章与第3章是本书主要内容,以独立的自然保护区为统计单元,依照保护区概况、地形、植被、水域、荒漠与裸露地、人工堆掘地、交通网络、居民地与设施等的顺序安排,按照相应的地理国情基本统计指标和统计流程,生成相应的统计报表,形成相应的统计数据,用图、表的形式表达基本统计成果内容。<br/>【作者】<br/>贵州省自然资源厅是贵州省人民政府的组成部门,贯彻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的指标体系和统计标准,执行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制度;实施自然资源基础调查、专项调查和监测;负责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成果的监督管理和信息发布;指导全省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工作是其重职责之一。<br/>
目录展开

内容简介

编纂编委会

编辑部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背景与意义

1.2 监测内容与方法

1.2.1 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技术路线

1.2.2 监测成果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

1.2.3 自然保护区监测内容与方法

1.2.4 资料情况

1.2.5 成果内容

1.3 定义与指标说明

参考资料

第2章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1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2.2 贵州佛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2.1 保护区概况

2.2.2 地形

2.2.3 植被

2.2.4 水域

2.2.5 荒漠与裸露地

2.2.6 人工堆掘地

2.2.7 交通网络

2.2.8 居民地与设施

2.3 贵州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3.1 保护区概况

2.3.2 地形

2.3.3 植被

2.3.4 水域

2.3.5 荒漠与裸露地

2.3.6 人工堆掘地

2.3.7 交通网络

2.3.8 居民地与设施

2.4 贵州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4.1 保护区概况

2.4.2 地形

2.4.3 植被

2.4.4 水域

2.4.5 荒漠与裸露地

2.4.6 人工堆掘地

2.4.7 交通网络

2.4.8 居民地与设施

2.5 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5.1 保护区概况

2.5.2 地形

2.5.3 植被

2.5.4 水域

2.5.5 荒漠与裸露地

2.5.6 人工堆掘地

2.5.7 交通网络

2.5.8 居民地与设施

2.6 贵州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6.1 保护区概况

2.6.2 地形

2.6.3 植被

2.6.4 水域

2.6.5 荒漠与裸露地

2.6.6 人工堆掘地

2.6.7 交通网络

2.6.8 居民地与设施

2.7 贵州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7.1 保护区概况

2.7.2 地形

2.7.3 植被

2.7.4 水域

2.7.5 荒漠与裸露地

2.7.6 人工堆掘地

2.7.7 交通网络

2.7.8 居民地与设施

2.8 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8.1 保护区概况

2.8.2 地形

2.8.3 植被

2.8.4 水域

2.8.5 荒漠与裸露地

2.8.6 人工堆掘地

2.8.7 交通网络

2.8.8 居民地与设施

2.9 贵州习水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9.1 保护区概况

2.9.2 地形

2.9.3 植被

2.9.4 水域

2.9.5 荒漠与裸露地

2.9.6 人工堆掘地

2.9.7 交通网络

2.9.8 居民地与设施

2.10 贵州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10.1 保护区概况

2.10.2 地形

2.10.3 植被

2.10.4 水域

2.10.5 荒漠与裸露地

2.10.6 人工堆掘地

2.10.7 交通网络

2.10.8 居民地与设施

第3章 省级自然保护区

3.1 省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3.2 贵州百里杜鹃省级自然保护区

3.2.1 保护区概况

3.2.2 地形

3.2.3 植被

3.2.4 水域

3.2.5 荒漠与裸露地

3.2.6 人工堆掘地

3.2.7 交通网络

3.2.8 居民地与设施

3.3 贵州都柳江源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

3.3.1 保护区概况

3.3.2 地形

3.3.3 植被

3.3.4 水域

3.3.5 荒漠与裸露地

3.3.6 人工堆掘地

3.3.7 交通网络

3.3.8 居民地与设施

3.4 贵州纳雍珙桐省级自然保护区

3.4.1 保护区概况

3.4.2 地形

3.4.3 植被

3.4.4 水域

3.4.5 荒漠与裸露地

3.4.6 人工堆掘地

3.4.7 交通网络

3.4.8 居民地与设施

3.5 贵州印江洋溪省级自然保护区

3.5.1 保护区概况

3.5.2 地形

3.5.3 植被

3.5.4 水域

3.5.5 荒漠与裸露地

3.5.6 人工堆掘地

3.5.7 交通网络

3.5.8 居民地与设施

3.6 贵州湄潭百面水省级自然保护区

3.6.1 保护区概况

3.6.2 地形

3.6.3 植被

3.6.4 水域

3.6.5 荒漠与裸露地

3.6.6 人工堆掘地

3.6.7 交通网络

3.6.8 居民地与设施

3.7 贵州思南四野屯省级自然保护区

3.7.1 保护区概况

3.7.2 地形

3.7.3 植被

3.7.4 水域

3.7.5 荒漠与裸露地

3.7.6 人工堆掘地

3.7.7 交通网络

3.7.8 居民地与设施

第4章 结束语

反侵权盗版声明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