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部分心理学(原书第2版)电子书

内在家庭系统(IFS)创始人权威著作。 皮克斯动画电影《头脑特工队》(Inside Out)理论原型。 揭示人类不可思议的内心世界,发掘我们脆弱但惊人的内在力量。 详述IFS的缘起、核心概念及在家庭治疗、夫妻治疗和社会系统中的应用。

售       价:¥

纸质售价:¥65.50购买纸书

104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7

作       者:(美)理查德·C·施瓦茨(Richard C· Schwartz),(美)玛莎·斯威齐(Martha Sweezy)

出  版  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01-01

字       数:23.2万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心理学 > 心理学咨询与应用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16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16条)
本书对内在家庭系统(简称IFS,俗称部分心理学)行了介绍,IFS模型在世界各地被广泛教授和实践。IFS揭示了每个个体心理的子人格或“部分”如何像家庭成员一样相互联系,以及部分之间的对立极化如何导致情绪上的痛苦。IFS创始人理查德·C.施瓦茨和资深治疗师玛莎·斯威齐在书中介绍了IFS的核心概念及应用方法,为正在与创伤、焦虑、抑郁、饮食失调、成瘾和其他行为问题斗争的人提供了实用的治疗策略,并提出了IFS在家庭治疗、夫妻治疗和社会系统中的应用前景。<br/>【推荐语】<br/>1.现代心理学革命性的创理论/电影《头脑特工队》的理论原型内在家庭系统(Internal Family Systems,IFS),俗称部分心理学。2.IFS创始人权威著作全面介绍IFS,包括IFS治疗的缘起、核心概念及应用方法等。3.IFS治疗师的完整指南包含核心概念包含治疗师与来访者工作的案例阐释4.IFS多元心灵范式和去病理化视角多元心灵:认为我们的内在包含许多不同的部分(子人格)。以前所未有的视角来看待人的种种经历和精神状态。去病例化视角:不给来访者贴上心理疾病的标签。不以病态和偏见的视角去解读和看待包括自己在内的任何人。IFS更容易受强烈的负面情绪,并试图理解它们,而不是反驳它们。处理内心冲突非常精准、安全、强大。5.IFS教会我们如何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美亚读者留言“对于任何想要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的人来说,这是一本的书。”<br/>【作者】<br/>理查德&middot;C.施瓦茨(Richard C. Schwartz) 内在家庭系统(IFS)模型创立者,哈佛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系特约教员。他毕生致力于发展和传播IFS,现在世界各地都在教授IFS。施瓦茨博士在伊利诺伊州奥克帕克地区成立了真我领导中心,以协调组织IFS在美国以及国际上的培训。他曾在许多全国性会议中发表重要演讲,发表了50多篇关于IFS和其他心理疗法的文章,也出版了多本相关著作。 玛莎&middot;斯威齐(Martha Sweezy) 哈佛大学医学院助理教授,剑桥健康联盟项目顾问和督导,剑桥健康联盟辩证行为治疗培训项目主管。她在马萨诸塞州北安普顿地区展治疗与咨询实践,尤其对羞耻感和负罪感如何影响人类行为的主题感兴趣。斯威齐博士曾发表了多篇关于IFS治疗的文章,并出版了多本相关著作。 译者简介 张梦洁 北京大学应用心理学硕士,北京外国语大学管理学和英语语言文学双学位学士。现居成都,从事心理咨询工作。主要译著有《探寻记忆的踪迹:大脑、心灵与往事》《愤怒之舞:亲密关系中情绪表达的艺术》。  <br/>
目录展开

作者简介

译者简介

推荐序1

推荐序2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致谢

第一部分 IFS治疗概论

第1章 IFS治疗的缘起

第2章 个体作为系统而存在

第3章 真我

第4章 负担

第5章 IFS与身体

第6章 治疗师在IFS中的角色

第二部分 个体的IFS治疗

第7章 做好治疗准备

第8章 “内在沟通”与“直接介入”

第9章 发现、聚焦和具体化保护者

第10章 感受、建立关系、探索保护者的恐惧

第11章 改变保护者对立、极化的状态

第12章 卸下被放逐者的负担

第13章 安全开展内在工作

第三部分 伴侣、家庭及更大的系统中的IFS治疗

第14章 IFS模型的家庭观

第15章 在IFS家庭治疗中解除限制

第16章 在IFS家庭治疗中卸下负担

第17章 IFS疗法用于伴侣治疗

第18章 IFS模型应用于社会文化系统

第四部分 研究与结论

第19章 IFS相关研究

第20章 内在物理定律

术语表

累计评论(16条) 22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