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道德情感现象学———透过儒学哲学的阐明电子书

本书力求揭示儒学怎样促对情感、价值与德性深而全面的理解,细致地描述关键情感以及它们与儒家核心价值德性的关联,本书将会更好地指导道德实践,并推动现象学、中国哲学、伦理学、跨文化考察、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与发展。

售       价:¥

纸质售价:¥74.10购买纸书

17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7

作       者:卢盈华

出  版  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12-01

字       数:15.9万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哲学/宗教 > 哲学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以马克斯·舍勒与儒家尤其是心学的相关描述为中心,本研究澄清了我们个人与人格间的体验,旨在促对情感、价值与德性深而全面的理解。本书细致地分析了关键道德情感(如同情-爱、羞恶、恭敬、信任)以及它们与儒家核心价值德性(如仁、义、礼、信)的关联。心的秩序被展示为情感秩序,而非逻辑或理性秩序。基于对“心有其理”之具体内容的阐发,本书希望推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并推动现象学、中国哲学、跨文化诠释学、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与发展。<br/>【推荐语】<br/>本书力求揭示儒学怎样促对情感、价值与德性深而全面的理解,细致地描述关键情感以及它们与儒家核心价值德性的关联,本书将会更好地指导道德实践,并推动现象学、中国哲学、伦理学、跨文化考察、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与发展。<br/>【作者】<br/>卢盈华,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副教授、青年研究员。美国南伊利诺伊大学哲学博士、现象学研究中心访问研究员、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选“钱江人才计划”。研究重心为中国哲学与比较哲学,并发掘现代新儒学、伦理学、现象学、心理学与心理分析、海外中国哲学等学术资源,关注心、情、意识、价值话题。研究方法倾向于通过个人和人格间体验的视角行哲学的检视与发展。于Continental Philosophy Review, Dao,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International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Asian Philosophy, 《哲学与文化》、《中国哲学史》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其中A&HCI收录10余篇。作品获得《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出版中英文著作各1部。在亚洲和比较哲学学会(SACP)、国际中国哲学会(ISCP)等国际学术会议宣读英文论文多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2项,省部级课题1项。<br/>
目录展开

从纯粹的学问到真实的事物

序“纯粹哲学丛书”

导言儒家心学与道德体验的哲学进路

第一章 重新检视对儒家伦理学的康德式诠释

第一节 休谟与康德:谁更接近孟子?

第二节 心:作为情感的意向

第三节 个体尊严与自律

第二章 马克斯·舍勒与王阳明思想中先天的价值与感受

第一节 儒家心学中道德情感的特征

第二节 马克斯·舍勒的先天价值与感受观念

第三节 儒家思想中的价值与感受现象——兼及对王阳明四句教的诠释

第三章 同情与爱的现象学

引言

第一节 同情与共感现象学

第二节 爱的现象学

第三节 爱的再探讨

结语

第四章 同情、爱与儒家“仁”的观念

引言

第一节 孟子对仁的描述中的同情与爱

第二节 一体之仁与爱

第三节 仁爱的普遍性与良知

第四节 同一感、一体感与个体性

结语

第五章 羞耻现象学

引言

第一节 羞耻体验中精神、生命与快乐的冲突

第二节 破坏性羞耻和羞辱

结语

第六章 羞耻与儒家“义”的观念

第一节 义:责任与内在情感

第二节 儒家语境中的羞耻与义

第三节 礼、仁与义

第七章 敬之现象学

第一节 儒家经典中“敬”的两种基本含义

第二节 作为道德感受的尊敬之三类

第三节 作为宗教感受的尊敬:谦卑、崇敬以及相关的感受

第四节 儒家语境中作为宗教感受的尊敬

第八章 敬与儒家“礼”的观念

第一节 礼的来源和基础

第二节 礼与尊敬的关联:礼[乐]如何恰当地表达道德和宗教尊敬

结语

第九章 信任、守信与不信任

导言

第一节 信任与守信的表现与关联

第二节 不信任相关问题:破坏信任的力量、欺诈与避嫌

总结

结语“心有其理”与“人心惟危”

参考文献

致谢

累计评论(0条) 1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