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作为田野的全球:清华大学地区研究拾年巡礼电子书

★与26个发展中国家相遇,领略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 ★沉浸式田野观察,书写更真实也更复杂的外部世界 ★100余幅一手照片,呈现异国他乡的独特风采 ★多学科交叉的视角,体会多元文化的思维碰撞

售       价:¥

纸质售价:¥68.60购买纸书

0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4

作       者:高良敏

出  版  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22-05-01

字       数:24.5万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社会科学 > 人类学/社会学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缅甸的筒裙,仰光的茶铺;格鲁吉亚山景,巴加莫约的渔市;曼吉斯套的清真寺,新德里的停车场…… 异国异域异文化——是故事也是人生,是现象也是谜题;是方法也是答案,是他者也是自身。历史、政治、社会,是万卷书,也是万里路;未知、踏查、反思,是个体成长,更是文化担当。 26位清华大学青年学人,饱含问题意识与人文关怀,运用跨学科的视角与方法,以26个发展中国家作为研究之田野,通过个性化的民族志书写完成全球景观的拼图,辑成这本《作为田野的全球》,也是清华大学地区研究的十年积淀的一次巡礼。<br/>【推荐语】<br/>★与26个发展中国家相遇,领略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 ★沉浸式田野观察,书写更真实也更复杂的外部世界 ★100余幅一手照片,呈现异国他乡的独特风采 ★多学科交叉的视角,体会多元文化的思维碰撞<br/>【作者】<br/>本书是由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主持的“清华地区研究十年巡礼”主题文集,作者由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培养的博士、博士后等青年研究人员组成。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成立于2017年9月。此前,2010年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之际,顾秉林院士等提出清华新百年人才培养需要新模式,致力于培养一批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有深度了解、具有国际视野的学者。2012年清华大学发展中国家研究博士项目始招生,奠定了地区研究院的人才基础。本书主编高良敏、李宇晴、熊星翰皆为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的助理研究员。顾秉林院士、刘东教授为本书各撰写一篇序言。<br/>
目录展开

序一 使命、情怀与通融

序二 怎样走出去,又如何走回来?

导言 从足行南方到作为田野的全球

第一部分 自我与他者

围绕“报”的故事 墨西哥田野札记

“二意一心” 坦桑尼亚田野如何触发我对研究问题的追问

“秘境”之行:寻访格鲁吉亚的山地元素

努力像当地人一样生活 初访埃塞俄比亚的那些年

在田野中寻求中国非洲研究者的身份和意义 对“伊巴丹学派”沉浮史的思考

第二部分 想象与现实

寻踪曼吉斯套 哈萨克斯坦伊斯兰教再认知

方寸之念,山海之间 记南非田野三年

不一样的伊斯兰文明,如何理解巴基斯坦

从先验想象到语言实践: “斯瓦希里社会”的认知与构建

从国王到“乞丐” 海湾田野的多重镜像

弱势群体的“乌托邦” 巴西的田野笔记

第三部分 历史与当下

筒裙的故事:身体政治、社会区隔与民族 缅甸田野的反思

符号变迁:马六甲须弥顶清真寺的田野思考

饮茶:一种仰光体验

隐秘的角落: 摩洛哥社会“越轨行为”的能见度与自我审查

女“强”男“弱”: 当代古巴家庭和婚恋关系的变化

第四部分 地方与社会

复调田园交响曲 泰国乡村多元共生的文化生态

危机与激情 伊朗生活的双重体验

佛国老挝人,“佛系”物质观 记一些田野随感

巴西贫富分化的两个世界

感受阿根廷的“脉搏” 与当地社会组织的初接触

第五部分 发展与反思

当谈论中国发展时马达加斯加人在谈论什么

文明的悖论 埃及发展困境的历史与社会观察

城市化之惑 斯里兰卡的行走笔记

传统与现代: 寻找吉尔吉斯社会中的“游牧因子”

“慢”发展 对印度发展主义话语的反思

鸣 谢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