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成为更理性的人:用社会学看透现代社会电子书

◆ 带你看懂内卷、社恐、消费主义背后的底层逻辑  ◆ 刘擎、施展力荐!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孟庆延新作! ◆ 从社会学的角度讲透现代人和现代社会究竟是什么 ◆ 社会学概念无障碍阅读:透过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讨论现代社会运行的内在逻辑 ◆讲不一样的社会学:回到“现代”发生的历史时刻,来重新审视现代以来的一切“群体现象”。  ◆ 翻本书,和社会学家一起看透现代社会。

售       价:¥

纸质售价:¥29.90购买纸书

797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8

作       者:孟庆延

出  版  社:海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08-01

字       数:10.2万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社会科学 > 人类学/社会学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内卷”“社恐”“消费主义”……这些流行词语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世界。我们都曾或多或少体会过它们所带来的紧张与焦虑,而这些紧张情绪都能够在社会学中找到答案。本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贴近生活的案例,分多个方面讲述了社会学所探讨的内容,从社会学的角度告诉读者现代人和现代社会到底是什么。为人的行为提供了指南,给人以启迪。作者出很多肉身的现象,如996、内卷、社畜、键盘侠、网络暴力、物狂等,也写了很多现实的事件,如关于江歌案、谷爱凌、未成年犯罪的讨论,从而来讨论现代社会运行的内在逻辑,带领读者看懂不理性现象背后的理性逻辑。<br/>【推荐语】<br/>◆ 带你看懂内卷、社恐、消费主义背后的底层逻辑  ◆ 刘擎、施展力荐!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孟庆延新作! ◆ 从社会学的角度讲透现代人和现代社会究竟是什么 ◆ 社会学概念无障碍阅读:透过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讨论现代社会运行的内在逻辑 ◆讲不一样的社会学:回到“现代”发生的历史时刻,来重新审视现代以来的一切“群体现象”。  ◆ 翻本书,和社会学家一起看透现代社会。 ◆ 读客轻学术文库,既严肃严谨又轻松好看的学术书。  <br/>【作者】<br/>孟庆延 大观学者,清华大学社会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谁的问题》《源流》,在《社会学研究》《社会》《放时代》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br/>
目录展开

01 导论:“社会”为什么是现代人的默认值?

群体:“社会”的通俗表达

社会学:研究群体的学问

群体:现代社会的默认值

“社会学”的诞生:现代世界中“社会”与群体的巨变

社会:个体的生存域与意志的催化剂

现代人的特征

02 自由与平等:现代社会为什么需要同一的价值基础?

“优质偶像”谷爱凌:她到底是不是普通人?

魅惑:平等与自由为什么总是可望而不可即?

平等与自由:思想史中的本来含义

生活世界:机会平等与节制自由

独立:现代性紧张的舒缓剂

03 财产与劳动:“视财如命”为什么是现代社会的群体特征?

富兰克林的遗留问题:生命与财产真的同等重要?

马克思的遗留问题:劳动为什么是人的本质属性?

财产、劳动与现代性:“Property”的双重意涵

财产、劳动与群体性:社会是如何可能的?

04 消费与异化:消费主义为什么成了现代社会的基因?

贪婪、欲望与消费:从电影《七宗罪》说起

“生产”的终结: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倒置

异化的人类:被制造的消费欲与被裹挟的消费者

用户画像与市场分析:人群的最大公约数

05 效用与价值:社会生活的普遍逻辑是如何支配我们的?

“自由而无用”的内在逻辑

效用:现代的本能

价值:文明的指归

意义的消逝:一个时代的群体症候

06 结构与行动:群体的“身份标识”是如何产生的?

人:结构性动物

“泰坦尼克号”上的生与死

社会结构的本质:群体的分类系统

社会结构的二重性:先赋性与可变性

现代社会的特征

07 职业与分工:现代社会为什么是由一群“社畜”组成的?

“内卷”的“系统人”:从“困在系统里的外卖骑手”说起

职业系统:现代群体的生活形态

职业生活何以神圣:天职(calling)的神圣性及其道德性

走出“社畜”状态:现代社会的可能性

08 家庭与家族:“家”为什么依然是现代社会的基本形态?

“家”到底意味着什么?

从《非孝》到萧红:时代的棱镜

血缘与宗法:最小群体组织的内在逻辑

婚姻与家庭:不确定的缘分与确定性的血缘

何以为家:“家”逻辑的拓展与中国社会的内在机理

09 网络与技术:互联网是如何塑造社会生活的?

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真假?

速度、流量与空心:互联网的群体逻辑本质

虚妄与迷狂:制造“乌合之众”?

10 宗教与政治:“上帝死了”之后,社会秩序又如何可能?

上帝真的死了吗?

政教纠葛的非意图后果:耶路撒冷的血与沙

政治:权力的游戏何以成为群体的秩序?

政教分合:争斗与妥协的双螺旋结构

11 荒蛮与理性:现代社会是如何被规训的?

公开酷刑的消失

愚人船的隐喻

现代社会中的规训:群体的治理术

罪犯与精神病:群体的“排他性”机制

群体安全与个体隐私:群体的恒久悖论

12 道德与法律:现代社会治理为什么需要“软硬兼施”?

法律与道德的复杂关联:“江歌案”的底层逻辑

法律一定是硬性的吗?

道德一定是软性的吗?

法律与道德为什么对于群体秩序来说缺一不可?

13 制度与人心:群体规则为什么会经常失灵?

现代社会为什么迷恋“制度”?

失灵的制度:故事一则

意外的后果:故事一则

制度为什么会失效?

制度可以有弹性吗?

14 国家与个人:现代社会还需要“国家”吗?

换个角度看“国家”:“归化”运动员究竟是哪国人?

国家:群体的大规模存在形态

现代国家:群体化学反应的复杂后果

家国一体:中国国家形态的内在逻辑

15 后记:谁是鲁滨孙?何处桃花源?

抽象的现代人:生活世界的流亡者

现实的乌托邦:可望而不可即的桃花源

孤岛的鲁滨孙:一个现代性的隐喻

共同体:流亡者的安顿之所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