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志在超车:智能网联汽车的中国方案电子书

1.作者亲历,凝聚共识 作者深度参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是该领域的亲历者和推动者。本书聚焦前沿技术与产业发展,凝聚行业共识,为智能网联汽车的未来发展提供方向指引,助力产业协同共。 2.聚焦前沿,探索路径 深探讨智能网联汽车的关键技术与发展趋势,分析技术突破、产业协同和政策支持,为行业探索发展路径。 3.助力战略与政策落地 为政府决策者、企业战略研究人员提供清晰的产业脉络,助力施策与战略落地,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实现“换道超车”。

售       价:¥

纸质售价:¥78.20购买纸书

0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7

作       者:苗圩

出  版  社:人民邮电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25-03-01

字       数:25.0万

所属分类: 科技 > 工业技术 > 汽车与交通运输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本书系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苗圩基于自身丰富的实践经验与深刻的理论思考,透彻剖析在汽车产业变革的新时代,智能网联汽车如何成为全球竞争的新高地,并对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前瞻性布局展深度解读。 本书阐述了汽车从传统功能型向智能型演的趋势,聚焦汽车智能化革命、形成汽车领域新质生产力、推动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等主题,通过国内外自动驾驶汽车的众多发展案例,翔实展现了产业跨界融合的实践探索与严峻挑战,探究了中国在智能化汽车领域的独道发展路径,并对单车智能与车路云协同的关键议题予以细致微的剖析。同时,本书还理性分析了中国在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方面的优势与面临的挑战,并对未来出行革命的前景及全球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行了前瞻性的展望。 本书不仅为业界提供了具有洞见性的思考成果,也为政策制定者、产业实践者和智能汽车爱好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信息。本书旨在汇聚跨行业的力量,激发业界共识,加强协同合作,共同推动中国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实现换道超车。<br/>【推荐语】<br/>1.作者亲历,凝聚共识 作者深度参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是该领域的亲历者和推动者。本书聚焦前沿技术与产业发展,凝聚行业共识,为智能网联汽车的未来发展提供方向指引,助力产业协同共。 2.聚焦前沿,探索路径 深探讨智能网联汽车的关键技术与发展趋势,分析技术突破、产业协同和政策支持,为行业探索发展路径。 3.助力战略与政策落地 为政府决策者、企业战略研究人员提供清晰的产业脉络,助力施策与战略落地,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实现“换道超车”。 4.内容丰富,构建知识桥梁 涵盖核心技术、产业生态、政策解读等多方面内容,信息精准、分析深。语言通俗易懂,既为从业者和研究者提供专业参考,也为爱好者搭建知识桥梁,激发对前沿领域的兴趣与探索。<br/>【作者】<br/>苗圩,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 1982年合肥工业大学内燃机专业毕业后,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工作。1993年起,历任机械工业部汽车工业司副司长、机械工业部副总工程师,东风汽车公司总经理,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等职务。2010年12月至2020年7月任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 长期从事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和行业管理工作,具有丰富的理论研究和行业管理实践经验,在多个岗位上续推动汽车强国建设,助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曾荣获2002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22年度、2023年度全国政协委员优秀履职奖。<br/>
目录展开

版 权

内 容 提 要

前 言

第一章 汽车智能化革命

1.1|汽车大变局

1.1.1 从舶来奢侈品到民生大产业

1.1.2 迎接汽车的“iPhone时刻”

1.2|当汽车遇上人工智能

1.2.1 由ChatGPT爆火说起

1.2.2 人工智能的沉浮起落

1.2.3 人工智能在中国

1.2.4 智能驾驶:从辅助驾驶到自动驾驶

1.3|智能网联汽车:AI赋能汽车产业

1.3.1 为什么锚定智能网联汽车

1.3.2 着眼点:美欧日韩各不同

1.3.3 我国汽车产业升级方向

第二章 整车智能化升级

2.1|电子技术广泛上车

2.2|溯源自动驾驶探索

2.3|整车智能驾驶配置解构

2.3.1 汽车电子电气架构变迁

2.3.2 智能驾驶系统

2.3.3 智能驾驶车辆关键技术

第三章 智能汽车软硬件解耦与融合

3.1|软硬件协同:以个人计算机和智能手机为例

3.2|软件能够定义汽车吗

3.2.1 争议根源

3.2.2 AUTOSAR标准

3.2.3 软件上位:新挑战新机遇

3.3|进入核心区:整车操作系统

3.4|铸魂:自动驾驶操作系统

3.5|抓手:架构车载计算平台

专题访谈

抓住时间窗口,打造自主可控、 安全可靠的车用操作系统

第四章 车路云智能协同

4.1|数据决定体验

4.2|从汽车网络化到车路云互动

4.2.1 车用无线通信技术的演进

4.2.2 车联网:物联网最大的应用场景

4.2.3 边缘计算的疑难与突破

4.2.4 云控平台技术应用

4.3|单车智能+网联赋能

第五章 智能网联汽车安全先行

5.1|功能安全和预期功能安全

5.1.1 理智与情感

5.1.2 功能安全标准

5.1.3 预期功能安全标准

5.2|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

5.2.1 信息安全考验

5.2.2 保障网络安全

5.2.3 保障数据安全

5.3|自动驾驶系统更安全吗

5.4|汽车安全前景展望

第六章 全方位打造产业生态

6.1|先手设计:从中长期规划到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

6.2|标准体系构建

6.3|智能网联汽车推进机制

6.4|锻补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

6.4.1 传统车用芯片

6.4.2 人工智能芯片

6.5|自动驾驶全场景应用

6.5.1 推动封闭低速场景率先落地

6.5.2 干线物流应用

6.5.3 Robotaxi

专题访谈

紧盯产业生态建设关键环节

第七章 车路协同和智能交通

7.1|建设智能道路

7.2|车路协同与路侧单元建设

7.3|交通管理智能化

第八章 智能时代汽车企业发展新模式

8.1|价值链重构与新商业模式

8.1.1 产业链供应链大变

8.1.2 汽车企业的传统制胜之道

8.1.3 卖硬件不如卖软件

8.1.4 卖产品不如卖服务

8.2|汽车企业智能化新实践

8.2.1 造车新势力的新打法

8.2.2 传统汽车企业智能化转型

8.3|ICT企业跨界自动驾驶

专题访谈

走好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之路

第九章 智能网联新能源鼎立超车壮志

9.1|全球汽车产业竞争新格局

9.1.1 领先“上半场”的价值

9.1.2 决胜“下半场”的底气

9.2|落实共享理念:促进“出行即服务”

9.2.1 出租车率先实践共享发展

9.2.2 智能网联汽车促成“出行即服务”

9.2.3 立足当下,畅想共享未来

9.3|高质量发展智能网联汽车

9.3.1 紧抓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机遇

9.3.2 汽车现代化的中国模式

后 记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