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推荐
内容简介
模仿的来源、动力及过程:多案例研究[1]
1 引言
1.1 不可低估的模仿重要性
1.2 不同理论视角下的模仿重要性
1.3 本文结构
2 模仿的多案例研究情况
2.1 研究方法
2.2 研究问题
2.3 案例选择及信息获取
2.4 研究方案
3 案例企业基本信息及模仿关键行为
3.1 案例企业基本信息
3.2 案例企业模仿的关键信息
4 案例分析和启示
4.1 模仿的双重动因
4.2 模仿行为方式及其选择标准
4.3 模仿活动的信息来源
4.4 模仿活动的组织形式及其影响因素
4.5 模仿活动的实施过程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半结构化访谈提纲
一、模仿活动的目标和动力
二、模仿的信息来源
三、模仿活动的组织形式
四、模仿活动的过程
五、模仿过程总结
柔性模块化和复合破坏:对我国手机产业山寨机现象的研究[1]
1 引言
2 研究方法
3 柔性模块化
3.1 手机产业的一体化阶段
3.2 手机产业的设计模块化阶段
3.3 手机产业的柔性模块化阶段
4 复合破坏
5 结论和启示
参考文献
我国产业共性技术供给和扩散的发展历程[1]
1 作为“纯公共品”的产业共性技术(1949年至1978年)
2 作为“准公共品”的产业共性技术(1978年至1998年)
2.1 共性技术发展的政策
2.2 科技体制改革
2.3 国家科技计划
2.4 共性技术的供给和扩散特点
3 作为“市场品”的产业共性技术(1999年至今)
3.1 共性技术发展的政策
3.2 共性技术的供给和扩散特点
3.3 科研院所体制改革与共性技术的供给和扩散
3.4 “市场品”阶段共性技术发展中的政府作用
4 总结
参考文献
中国高技术产品贸易顺差的真实效应:基于技术学习的视角[1]
1 引言
2 中国高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及现有理论解释
2.1 中国高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的主要特征
2.2 现有理论解释
3 技术溢出相关理论回顾
3.1 FDI
3.2 技术进口
3.3 出口学习
3.4 本土企业的R&D努力和技术吸收能力
4 模型与数据
4.1 模型设定
4.2 指标具体测度方法
4.3 数据描述
5 实证结果
5.1 基本回归结果
5.2 不同开放程度和开放模式下的出口学习效应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关于技术进口效应指标的计算方法
附录2 高技术产业分类
制造业企业的服务竞争、企业绩效和资源分配:来自中国的证据[1]
1 背景与问题
2 概念和经验框架
2.1 基本概念
2.2 理论背景和框架
2.3 概念框架
3 方法
3.1 变量测量
3.2 数据收集
4 数据分析
4.1 测量模型的检验
4.2 结构模型的估计
5 讨论
6 结论、管理启示和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创新生产前沿绩效测度框架研究:基于中国省域研发活动的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1]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3 分析框架
4 测量框架
4.1 R&D纯技术效率变化(RDPTECH)
4.2 R&D技术变化(RDTCH)
4.3 R&D规模效应变化(RDSECH)
4.4 R&D全要素生产率变化(RDTFPCH)
5 实证分析[13]
5.1 R&D投入相对规模水平分析
5.2 各省域R&D效率趋势、差异与分布特征
5.3 各省域R&D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及三个分解指数趋势、差异与分布特征
6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跨国合作项目中的文化冲突:一种分析框架及其应用[1]
1 引言
2 文献回顾
2.1 跨国合作项目中文化冲突的体现及原因
2.2 跨国项目文化冲突的解决对策
3 DCMAIC:一种新的分析框架的提出
3.1 DMAIC模型
3.2 模型的改进——DCMAIC
3.3 DCMAIC检查表的引入
4 案例应用
4.1 案例背景
4.2 文化冲突的原因分析
4.3 改进措施的提出
5 结论
参考文献
我国创新政策的历史演进及协同状况研究:以科技兴贸政策为例[1]
1 引言
2 理论综述
3 方法及框架
4 科技兴贸政策的历史演进
4.1 基本背景
4.2 发展阶段
4.3 参与部门
4.4 政策工具
4.5 政策作用面
5 科技兴贸政策的协同状况
5.1 互补关系
5.2 缺失关系
5.3 交叉关系
5.4 冲突关系
6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同类图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