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推荐
内容简介
丛书序
前言
第1章 科技与发展的责任之问
1.1 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的“责任”之问
1.2 责任式创新的范式兴起
1.3 问题聚焦与全书框架
1.3.1 责任式创新的理论之问与实践之问
1.3.2 全书框架与章节内容
1.4 理论与实践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实践意义
理论篇
第2章 责任式创新的内涵解析与相关议题
2.1 引言
2.2 责任式创新的概念源起与假设前提
2.3 责任式创新的内涵与辨析
2.3.1 责任式创新的概念界定
2.3.2 责任式创新的内涵辨析
【责任式创新的内涵辨析一:责任还是创新】
【责任式创新的内涵辨析二:责任式创新的研究聚焦】
【责任式创新的内涵辨析三:责任式创新的主要理论议题】
【责任式创新的内涵辨析四:责任式创新研究的时域、空间、层次】
2.4 责任式创新的相关研究议题
2.4.1 责任式创新的范式特征
2.4.2 责任式创新的归因解析
2.4.3 责任式创新的评估准则
2.5 责任式创新的相关实践议题
2.6 总结与讨论
第3章 责任式创新的共性理论基础与应用分析方法
3.1 引言
3.2 研究方法与数据采集
3.3 责任式创新的分析框架、共性理论、应用方法
3.3.1 责任式创新的建构要素与分析框架
【责任式创新的六维框架】
【责任式创新的三度空间框架】
【责任式创新的四象限框架】
【责任式创新四象限框架的延伸】
【责任式创新A IRR四维框架】
【责任式创新A IRR四维框架的延伸一:责任式创新的五维框架】
【责任式创新A IRR四维框架的延伸二:责任式创新的六维框架】
3.3.2 责任式创新的共性理论基础
3.3.3 责任式创新的应用分析方法
3.4 总结与讨论
实践篇
第4章 国家需要什么样的创新 ——责任式创新的“中正框架”解读
4.1 引言
4.2 传统创新范式的局限与责任式创新“中正框架”的提出
4.2.1 传统创新范式的局限
4.2.2 责任式创新的“中正框架”建构
【科技引领的创新】
【增长永续的创新】
【制度包容的创新】
【社会满意的创新】
4.3 责任式创新的中国实践——“中正框架”的解析
4.4 结论与讨论
第5章 如何开展责任式创新 ——新兴技术的创新治理:纳米科学与技术的实例
5.1 引言与问题提出
5.2 理论综述
5.2.1 责任式创新的建构要素
【包容性】
【预测性】
【自省性】
【响应性】
5.2.2 责任式创新的制度情境
5.2.3 责任式创新的理论框架
5.3 研究方法与研究层次
5.4 责任式创新的跨国实践——基于纳米科技的议题
5.4.1 美国纳米技术责任式创新实践
5.4.2 欧洲纳米技术责任式创新实践
5.4.3 中国纳米技术责任式创新实践
5.5 纳米技术责任式创新跨国实践总结与对比
5.6 结论与展望
第6章 如何开展责任式创新 ——新兴技术的创新治理:人工智能的实例
6.1 引言与问题提出
6.2 责任式创新范式的兴起与治理分析框架的提出
6.3 责任式创新视角下人工智能治理框架分析总结
6.3.1 人工智能的创新双重性——责任式创新治理框架的技术维
6.3.2 人工智能的创新双重性——责任式创新治理框架的经济维
6.3.3 人工智能的创新双重性——责任式创新治理框架的伦理维
6.3.4 人工智能的创新双重性——责任式创新治理框架的社会维
6.4 结论与政策启示
第7章 创新为了什么 ——科技发展的社会满意度作用机理:责任式创新人本动因的解析
7.1 引言
7.2 理论与假设提出
7.2.1 责任式创新及其动因解析
7.2.2 责任式创新的迭代动因
7.2.3 责任式创新的战略动因
7.2.4 责任式创新的伦理动因
7.3 方法论
7.3.1 样本与数据采集
7.3.2 变量测量
7.4 数据结果
7.5 结论与讨论
第8章 责任式创新的政策启示与未来展望
8.1 责任式创新理论之问与实践之问的解答
8.2 责任式创新的政策启示
8.3 科技进步与发展永续的展望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同类图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