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哈佛风云录:从哈佛商学院看美国精英教育中的特权与野心电子书

推荐理由一:“*商业故事金奖”和“*调查报告银奖”得主达夫·麦克唐纳,为读者还原繁荣表象(美国经济,精英商学院)后的事实,具有揭秘性,其中内容不容易在主流媒体上找到。了解哈佛商学院的历史及其教育模式的消极方面;了解美国商业发展历史、知名企业的丑闻及公关危机;了解美国一些关键人物和企业对经济危机产生的影响。 推荐理由二:作者通过对二战、越战中一些细节问题的描述,可让读者从中了解管理理论不仅对经济有影响,在战争中也会起到关键作用。

售       价:¥

纸质售价:¥69.80购买纸书

433人正在读 | 2人评论 7.2

作       者:(美)达夫·麦克唐纳(Duff McDonald)

出  版  社:新世界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4-01

字       数:41.8万

所属分类: 经管/励志 > 管理 > 会计/金融投资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2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2条)
一场充斥着金钱与诱惑的浮华盛宴 一部颠覆了政商学三界价值观的警示之作     $ 一所大学如何改变整个世界的政治与经济格局? $ MBA搅起市场“腥风血雨”,是为引领世界经济,还是仅为一己私利? $ 哈佛商学院的人脉网是“一股向善的力量”,还是让债务和耻辱避风的港湾?     哈佛商学院在公众心中占据着独特的位置,它素有“商界西军校”之称,又被视为政界精英的“俱乐部”。1978年,《纽约时报》宣称,哈佛商学院学位是“上层社会的金色通行证”。那些拥有哈佛商学院MBA学位的人,有极大的机会西方资本主义的权力高地。 大多数人对哈佛商学院的人脉网有一个模糊的认识,但很少有人了解,人脉网中的动态关系让哈佛商学院在近一个世纪里,始终具有坚不可摧的主导力量。麦克唐纳探索了这些动态关系,他不仅向我们描述了哈佛商学院所取得的巨大成功,还向我们分析了哈佛商学院及其MBA精英名誉扫地的原因——尽管哈佛商学院的毕业生能力出众,但他们之中鲜有做善事的人。 在这个经济发展失衡和政治动荡加剧的年代,麦克唐纳直言不讳,客观地审视了这所对我们的社会和生活有着深远影响的学院。<br/>【推荐语】<br/>推荐理由一:“*商业故事金奖”和“*调查报告银奖”得主达夫·麦克唐纳,为读者还原繁荣表象(美国经济,精英商学院)后的事实,具有揭秘性,其中内容不容易在主流媒体上找到。了解哈佛商学院的历史及其教育模式的消极方面;了解美国商业发展历史、知名企业的丑闻及公关危机;了解美国一些关键人物和企业对经济危机产生的影响。 推荐理由二:作者通过对二战、越战中一些细节问题的描述,可让读者从中了解管理理论不仅对经济有影响,在战争中也会起到关键作用。<br/>【作者】<br/>达夫·麦克唐纳(Duff McDonald)  美国商业“三部曲”作者 “商业故事金奖”和“调查报告银奖”获得者   达夫·麦克唐纳是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财经频道(CNBC)和福克斯新闻频道(FOX News)媒体评论员,也是《财富》《纽约观察家》特约编辑。他曾在《名利场》《连线》和《时代》等知名杂志发表诸多文章。2004年,他因作品《黑手表》荣获两项加拿大国家杂志奖——商业故事金奖和调查报告银奖。 麦克唐纳耗时31 个月,写出《哈佛风云录》(与《后的胜者》《麦肯锡经验》合称美国商业“三部曲”),客观地审视了这个对我们的社会和生活产生长远影响的学院。他不是反商学院人士,也不是反对财富者,但他明白,无论是哈佛商学院,还是资本主义,一切都有改的余地。<br/>
目录展开

书名页

版权页

致中国读者信

权威推荐

前言 责任的埋骨地,商业的天堂岛

第一部分 狼巢初生:商业与教育的首次联姻

第1章 商学教育:为新权贵而生

第2章 埃德温·盖伊:探索哈佛商学院的使命与方法

第3章 科学管理,一拍即合

第4章 十年回顾:1910~1919年

第5章 案例分析法:是思维的延伸还是枷锁?

第6章 华莱士·多纳姆:哈佛商学院引航者

第7章 建在企业之上的学院

第8章 精神科医生的社会治理之道

第9章 十年回顾:1920~1929年

第二部分 颇具争议:“精英”生产流水线?

第10章 教育弊端初现

第11章 大萧条下的生存之道

第12章 道德权威下的管理

第13章 无所不能的MBA辍学生

第14章 十年回顾:1930~1939年

第15章 资本主义的“西点军校”

第16章 商人:不容辩驳的完美战士

第17章 精英工厂

第18章 交友原则:风光时亲昵,落寞时离去

第19章 1949届毕业班:被美元砸中的班级

第20章 十年回顾:1940~1949年

第三部分 学院商业化:一张强而大的人脉网

第21章 牢笼:公司人与企业之茧

第22章 缺失领导力的权力网络

第23章 麦肯锡:哈佛商学院毕业生的“成长温室”

第24章 来自科学的挑战

第25章 权宜婚姻:福特基金会与商学院

第26章 进军亚欧大陆

第27章 校园里的性别和种族歧视

第28章 逻辑困境

第29章 十年回顾:1950~1959年

第30章 盛名之下无谬言

第31章 双面MBA:罗伯特·麦克纳马拉

第32章 商学教育一体模式下,教育还能否纯粹?

第33章 十年回顾:1960~1969年

第四部分 荣耀背后:金钱说服力在作祟

第34章 管理教育:看上去很美

第35章 《哈佛商业评论》的创刊、巅峰和丑闻

第36章 “炮制”领导者

第37章 创业热潮下的冷思考

第38章 哈佛商学院与哈佛大学的博弈

第39章 谁将美国经济拖入泥潭?

第40章 十年回顾:1970~1979年

第41章 社会责任也有破坏功能?

第42章 一场管理主义的“谋杀行动”

第43章 CEO的最高统帅

第44章 哈佛商学院的社交工程

第45章 忙碌的教授们

第46章 明星教授:迈克尔·波特和他的垄断战略

第47章 被忽视的主角:道德教育

第48章 僵持不下的论战

第49章 十年回顾:1980~1989年

第五部分 抉择:不仅仅是面子工程

第50章 占领华尔街

第51章 经理人为何越来越失职?

第52章 十年回顾:1990~1999年

第53章 以微变,应万变

第54章  MBA的总统梦

第55章 安然为何突然破产?

第56章 应对危机的艺术:避重就轻

第57章 哈佛商学院生命线:校友经济

第58章 薪酬阴谋论

第59章 十年回顾:2000~2009年

第60章 审视当下

第61章 新院长,旧气象

后记 哈佛商学院能带头前行吗?

致谢

累计评论(2条) 2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