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徐文兵:黄帝内经的智慧+明哲保身+中医的常识(全4册)(知名中医专家徐文兵一次性讲透人们日用而不知的健康生活之道)电子书

★一次性讲透生活中人们日用而不知的健康生活之道 ★中国人的活法   为什么远古的人能活一百多岁,而且动作一点都不显衰弱?   什么叫“知道”?方向对了,比什么都重要。   要在工作中学会调整身心健康,至少不要让工作伤害自己的身体。   吃喝要讲节奏,要有节制;要跟着节气走,不要人造水土不服。 ★有了哲学修养,就能避免上当受骗成为牺牲品   让普通人*掌握医学知识是不可能的,一知半解甚至是有害的,但是,“隔行不隔理”。不管多么艰涩高深的学问,都不能违背基本的自然规律,必定有章可循,有道理可讲。

售       价:¥

399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6

作       者:徐文兵

出  版  社: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2-01

字       数:29.5万

所属分类: 生活 > 保健/养生 > 药膳与饮食健康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明哲保身》“明哲保身”一词出自尹吉甫的诗篇《烝民》,记载于《诗经·大雅·烝民》中。原文是“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这是一本表面上讲成语,实则说透正确的防病治病之道、让我们好好活着的明心见性之书。   比如,通过“塞翁失马”的故事,我们知道自己和亲人的生命是zui为宝贵的,而普通人喜欢争名逐利,得物则喜,失物则悲,这往往是易患病又迁延难愈的重大原因。又如“修身养性”,告诉我们什么才叫养生,什么是正确的生命观——首先是贵生,然后追求生命的量,其次追求生命的质。   ……喝水过多会加重心脏、肾脏负担,导致胃肠蠕动变慢……如果人们有了哲学修养,就不会相信那些打着科学旗号的文章,避免上当受骗成为牺牲品。   《黄帝内经的智慧》为什么现在年过五十的人动作皆衰的不多,猝死的多?到底是天时、人世变化,还是我们失去了顺应时世变化的能力导致早衰呢?   现在,很多人完全活得神魂颠倒,所得的很多奇奇怪怪的病,都是自己作出来的……   这是一本教你如何活得长,又活得好的智慧之书,讲述了人一生中应该如何预防疾病和减缓衰老,强调食饮有节、起居有常、应季应人的生活哲学。   《中医的常识》知道中医的常识,不是要求大家变成医生,但要变成一个明事理的人。这样你将来得了病会有一个辩证的,有一个从正反面看的态度,能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看法。   本书从认识中医、中医非药物疗法、识字、民以食为天、七情、历史、医案等方面入手,告诉我们如何掌握中医的常识,成为一个能自救,能帮助家人、朋友的明道之人。
目录展开

黄帝内经的智慧

第一章:中国人的活法

1.养生有道,不能顺着自己的心情来

2. 为什么远古的人能活一百多岁,而且动作一点都不显衰弱?——“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

3. 到底是天时、人世变化,还是我们失去了顺应时世变化的能力导致早衰呢——“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4. 如果人得病,就是阴或阳出现了偏颇——“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5.吃喝要有“节”——“食饮有节”

6. 人为什么要有固定的起居和生活规律?——“起居有常”

7. 滥交、丧失自己精气神的欲望和念头都叫“劳”——“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8.中医治病,讲究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第二章:生病都是自作自受

1. 生病的“智慧”——“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

2. 悠着点儿用精,不亏损,才有可能活得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

3. 养生之道,归根结底是养心之道、养神之道——“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第三章:自《黄帝内经》出现的两千多年以来,人的病理情况没有太大的变化

1. 人活着应该有“智”,更要有“慧”——“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2. 如何不被爱恨情仇所伤?——“恬惔虚无,真气从之”

3. 想不得病的最高境界是什么?——“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第四章:做一个走运的人,做一个尽可能全乎的人

1. 不忧过去,不畏将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

2. 怎样对待自己的身体和欲望?——“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3. 把物质层面的享受变成精神层面的享受——“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

4. 如果你跟自然作对,就有点儿“缺德”——“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第五章:关爱身边的女人,从了解她的生理变化特点开始

1.《黄帝内经》是先讲女子养生的

2. 女子七岁以前,还是黄毛丫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

3. 女子到了十四岁,就有生育能力了——“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4. 二十一岁,女子最美、最性感的年龄——“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

5. 二十八岁生孩子,叫“母肥子壮”——“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

6. 从三十五岁开始,女性开始出现一系列衰老的表现——“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

7. 到了四十二岁,女性的胃和大肠就开始衰弱了——“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

8. 打通任脉,江湖就是你的——“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第六章:男人应该活得像个男人的样

1. 男子八岁,头发根根直立,开始换牙——“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

2. 男子十六岁,浑身充满力量,有使不完的劲——“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

3. 二十四岁,是男子生长发育的最佳年龄——“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

4. 三十二岁,男子不往高长了,而是往粗、壮、横长——“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

5. 四十岁,正是男人消耗肾精最厉害的时候——“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

6. 四十八岁,脸色变黑,发鬓斑白——“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

7. 男子五十六岁,性功能弱了,一定不要吃催欲剂——“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

8. 六十四岁,男子基本上没有生育能力了——“八八,则齿发去”

明哲保身

1 歌舞升平

2 起死回生

3 刻舟求剑

4 塞翁失马

5 田忌赛马

6 物极必反

7 郑人买履

8 修身养性

9 捶胸顿足

10 积精全神

11 性命攸关

12 拘形为象

13 盲人摸象

14 失魂落魄

15 尸位素餐

16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7 忧心忡忡

18 病入膏肓

19 运斤成风

20 曲突徙薪

21 七月流火

22 恬不知耻

23 甘之如饴

24 含饴弄孙

25 大快朵颐

26 杞人忧天

27 脍炙人口

28 应时当令

29 杯弓蛇影

30 讳疾忌医

31 寿终正寝

32 望梅止渴

33 问心无愧

34 皮开肉绽

35 刮骨疗毒

36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37 肝胆相照

38 没齿难忘

39 一吐为快

40 痰迷心窍

41 癥瘕积聚

42 吮痈舐痔

43 饮鸩止渴

中医的常识

认识中医

第一章:有自知之明、自觉之感,方有慧心之悟

第二章:从“心”认识汉字

第三章:中医对免疫力的看法

第四章:现在的病大多数都是生活方式病

第五章:很多人的病是价值观出了问题导致的

第六章:失去了尊重和信任,医患关系只能日趋紧张

中医非药物疗法

第七章:最高明的中医疗法是祝由,其次是按跷

第八章:中医非药物疗法之一:针刺

第九章:中医非药物疗法之二:艾灸

第十章:中医非药物疗法之三:砭石

第十一章:中医非药物疗法之四:按跷

第十二章:中医非药物疗法之五:导引

民以食为天

第十三章:我们吃东西要尽可能讲究

第十四章:真正的食疗不是你看见的那样简单

第十五章:四季饮食滋味

七情

第十六章:任何一种感情的伤害都会在生理上留下痕迹

第十七章:顺应人的本能,就能让人喜

第十八章:怒:把气隐忍、压抑在体内,成为它的奴隶

第十九章:忧是总把将来的事往坏处想,虑是期待一件事发生

第二十章:百思不得其解的表现是肠胃堵塞

第二十一章:悲起初会伤肺,时间长了会伤心

第二十二章:在七情里,恐对心的刺激量是最大的

第二十三章:“惊则气乱”:“惊心动魄”“惊魂未定”……

历史

第二十四章:为什么不当良相,便为良医

第二十五章: 真正的中医是什么样子

医案

第二十六章:保卫子宫

第二十七章:孩子终于换牙了

第二十八章:鲁迅父亲的医案分析——兼论鲁迅为什么骂中医

第二十九章:不孕症医案分析

第三十章:痛风医案分析

徐公释疑

第三十一章:徐公释疑一:我们为什么认同中医

第三十二章:徐公释疑二:如何修复自愈能力

第三十三章:徐公释疑三:什么样的工作叫“好工作”

第三十四章: 徐公释疑四:只靠修行就能治好病吗

第三十五章:徐公释疑五:记忆力和年龄其实没啥关系

第三十六章:徐公释疑六:痛苦的过往要怎么处理,是原谅、报复,还是遗忘

第三十七章: 徐公释疑七:“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第三十八章:徐公释疑八:你才是最高级的智能

第三十九章: 徐公释疑九:学国学,会遇到哪些“坑”

第四十章:徐公释疑十:于无句读处读书

第四十一章:徐公释疑十一:只有讲礼的人才会有“人和”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