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推荐
书名页
出版说明
自序
第一讲 人体生命活动的运作原理
一、人有三宝——精、气、神
1.“休”字里面几个“人”?
2.看不见的那个“人”
3.养生要内外双修
二、肉体、能量与意识
1.汽车行驶的重要条件
2.炼精化气,炼气还神,炼神还虚
3.减肥、增肥要顺应时节
三、归根曰静
1.胖和尚,瘦书生
2.上工调神,下工调形
四、心无杂念方能养神
1.人神好清
2.专注力——意识的凝聚度
五、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1.神、气、形同等重要
2.唤醒内在的“我”
第二讲 养生就是养精、养气、养神
一、养生最忌盲目跟风
二、身心合一
1.掐头皮的奥秘
2.把注意力“拿”回来
三、神、气、形相合
1.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
2.修行人的“禅病”
3.心静则神清
4.人心不死,道心不活
5.养生就是养正念
6.一根鸡毛能治病
养生问答
第三讲 养生重点之养神
一、养神为养生之重
二、识神和元神
1.心藏识神,脑藏元神
2.意识的“振动频率”
3.守印堂,让元神当家
三、静坐时候为什么要看鼻尖,眼睛半睁半闭?
1.外命门与内命门
2.修心即是修念
养生问答
第四讲 养生重点之养气
一、气从何而生
1.想长寿,先固肾气
2.想健壮,要养脾胃
3.肺为气之主
二、气从何而耗
1.多言耗气
2.久卧伤气
3.过劳伤气
4.壮火食气
三、气的运行
1.人身经脉如河流
2.白云朝顶上,甘露洒须弥
3.天人合一,万物一体
养生问答
第五讲 养生重点之养形
一、养形体,吃对很重要
1.食物的四气五味
2.顺天时而食
二、五气与养形
1.天食人以五气
2.五气太过则伤人
三、五味与养形
1.五味养五脏,过则伤五脏
2.运用五气五味来养生
四、五气太过的危害
1.一个简单的操作,就能缓解热疹
2.食物中的气
五、养形的原则
六、从气与神的角度看养形
1.神不守舍是怎么回事?
2.借用气和神来养形
养生问答
第六讲 养生之术十二字(上)
一、养生十二字
二、阴阳对
1.人体的阴阳
2.头怕冷其实是阳虚
3.人体的十二经脉
4.左病治右,右病治左
5.阴中求阳,阳中求阴
养生问答
第七讲 养生之术十二字(中)
一、同名配
1.同名经,同名配
2.前病后治,后病前治
3.治病要找到关键
二、三才位
1.天、地、人
2.以地治地,以天治天,以人治人
3.治病要沟通天地人三才
养生问答
第八讲 养生之术十二字(下)
一、身是菩提树,舌是菩提叶
1.从眼睛看五脏功能
2.人体的每一个局部都是一片菩提叶
3.一阴一阳之谓道
二、身体状态如何,从手一看便知
1.手腕可以判断颈椎情况
2.阳气足不足,看看大拇指
3.虎口(天门穴)扎针,可以治疗肩胛疼痛
4.脾胃好不好,一看掌心便知晓
三、活用养生十二字治疗疾病
1.治病的灵感
2.活学活用,一根筷子就能治病
四、全息汇与象思维
1.中脘附近有硬结,很可能是这里出了问题
2.崴脚了,为什么脖子不舒服?
3.挑四缝的原理
养生问答
第九讲 通过望诊判断身体状态
一、阳神与阴神
1.阳神是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
2.阴神体现了外在环境对人体的影响
二、神的几种状态
1.得神
2.失神
3.假神
4.少神
三、通过望局部可以判断神的状态
1.望舌
2.望面
3.望颈项
4.望头发
5.望皮肤
6.望手
7.望其他
养生问答
第十讲 通过切诊判断精气神状态
一、按诊
1.按诊可辨虚实
2.按诊可辨寒热
3.皮肤的润燥、弹性都可以反映疾病情况
4.摸腋窝可以判断有无肝郁
5.按按推推百病消
二、脉诊
1.切脉的本质
2.通过切脉判断气血盛衰
3.通过切脉判断脏腑情况
养生问答
第十一讲 内病外治养生法
一、中医治病,根本在于调气
1.气行不畅生百病
2.脏腑松弛术
二、11种外治保健法
1.拍打百会
2.甩腿法
3.捶胸顿足法
4.拍委中,背撞墙
5.拍足三里
6.拍内关、外关
7.开五关
8.拍打手臂
9.搓耳朵
10.揉腹
11.导引术
(1)降本流末法
(2)颠倒阴阳法
(3)引火归原法
第十二讲 药食养生法
一、炼精化气,炼气还神,炼神还虚
1.气足不思食
2.神足不思眠
3.精足不思淫
4.精化气,气养神,神养精
二、药食养气
1.气虚的三方面原因
2.所有补气药都带甜味
3.一个普通的方子,治疗疝气有奇效
三、补精更要惜精
1.精是一切能量的源头
2.受用一生的中医养生箴言
3.吃种子类食物可以补精
四、调神贵在清净
1.为什么说“脑满肠肥”?
2.抑郁的本质是神不足
五、最好的养生
1.身体的八种状态
2.治病最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3.合脚的鞋子就是最好的鞋子
养生问答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同类图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