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生命的时钟电子书

☆ 全国科技史优势学科院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史人气副教授、“十三五”国家重图书出版规划项目获得者,基于主讲8年的获奖重通识课“生命科学简史”造,历时4年,写给大众的门级生物学探索指南! 为什么说人总要懂儿生物学?从化的时间角度来看,人类与世界上的所有物种有着共同的远古祖先,我们的基因由同一套三联体密码构成。我们排除万难地生活与繁殖,才有今日的生命。

售       价:¥

纸质售价:¥35.60购买纸书

0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5

作       者:刘锐

出  版  社: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25-01-01

字       数:11.0万

所属分类: 科技 > 科普读物 > 科学知识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为什么要学儿生物学?从化的时间角度来看,人类与世界上的所有物种有着共同的远古祖先,我们的基因由同一套三联体密码构成。我们排除万难地生活与繁殖,才有今日的生命。 2400年前,实证科学将正确的理论从原先愚昧的认识中解放出来,生物学由此萌芽。这本书带你从公元前5世纪的生物学起源,一路狂奔到现代基因编辑的奇迹,涵盖化、发育、遗传、基因、微生物、环境与人类等生物学核心主题,勾勒出一条清晰的生物学研究脉络,帮助读者构建起一个跨越2000年,贯通生命科学史的知识体系。 在历史的时间线上细数生物学领域的风云人物和他们的辉煌成就,为我们提供了发现万物之理的整体视角。一场跨越千年的人体解剖学力,启了人类对于生命的直观探索;三代基因编辑工具历经50余年的艰难化,终于在21世纪了操纵人类基因的奇迹之门。这本书中的内容直观地展现了60余位科学家、10余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的研究历程,带领读者快速了解生物学发展的完整轨迹。 从微观到宏观,从细胞到整个自然界,探索生命的缤纷、科学的理性,这就是生物学的意义所在。<br/>【推荐语】<br/>☆ 全国科技史优势学科院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史人气副教授、“十三五”国家重图书出版规划项目获得者,基于主讲8年的获奖重通识课“生命科学简史”造,历时4年,写给大众的门级生物学探索指南! 为什么说人总要懂儿生物学?从化的时间角度来看,人类与世界上的所有物种有着共同的远古祖先,我们的基因由同一套三联体密码构成。我们排除万难地生活与繁殖,才有今日的生命。 ☆ 讲清2000年生物学学科发展历程,帮助读者构建贯通生命科学史的知识体系。 这本书带你从公元前5世纪的生物学起源,一路狂奔到现代基因编辑的奇迹,涵盖化、发育、遗传、基因、微生物、环境与人类等生物学核心主题,勾勒出一条清晰的生物学研究脉络,帮助读者构建起一个跨越2000年,贯通生命科学史的知识体系。 ☆ 直观展现60余位科学家、10余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的研究历程,带领读者快速了解生物学发展的完整轨迹。 从1905年被誉为细菌学之父的科赫,到2020年因第三代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而获奖的珍妮弗·杜德纳,书中直观展现了跨越百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获得者的研究历程。 在历史的时间线上细数生物学领域的风云人物和他们的辉煌成就,为我们提供了发现万物之理的整体视角。 ☆ 快速认知生物学,深度联结生物学和现实生活。 深挖生物知识背后的历史脉络和科学探索故事,用讲故事的方式带你探索生物的世界。你一定知道巴氏消毒法,但是它和生物书中曲颈瓶实验的发明者竟然是同一个人?你一定知道薛定谔,但是克里克发现DNA双螺旋竟然也和他有关?生物学将和你的生活在这本书中实现完美闭环。 ☆ 内容源自国家级一流本科生课程《生命科学简史》,重新编排、讲述,让从小学高年级到初高中、大学生、成年人都能有所收获。 带你从微观到宏观,从细胞到整个自然界,探索生命的缤纷、科学的理性。 ☆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生物基因工程奠基人徐洵,中国科学院院士、古生物学家徐星,双院院士倾情推荐。<br/>【作者】<br/>刘锐,青年生物学家,科普作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副教授,理学博士。主要从事化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生命科学史方向和科技传播方向的研究。 主持省部级课题共5项,出版专著6部。作品曾获选“中国科学院科普出版基金资助项目”,获评“安徽省优秀研究生教材”、“安徽省优秀科普作品一等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双一流”系列教材,其中《拨慢生命时钟》被列为“十三五”国家重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主讲课程《生命科学简史》选国家级一流本科生课程(第二批)。曾获安徽省第五届普通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海外校友基金会优秀教学奖,以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七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最佳教学演示奖。线上慕课课程运营3学期并连续两次分别被评为“混合式精品课程TOP100”,“本科高校通识课程TOP100”。 <br/>
目录展开

序 探索2000年生物学发展史,建立科学的生命观念

第一部分 探索生命的运作方式

第1章 冲破巫术的阴霾,建立现代医学体系

巫毒娃娃

生命的直观探索:跨越千年的人体解剖学接力

第2章 细胞的发现

显微镜下的跳蚤

显微镜发展史中的五位巨匠

软木片上的细胞:胡克与细胞的命名

原始细胞学说的建立

第3章 显微镜下也找不到的致病因子:病毒的发现

烟草花叶病毒:人类发现的第一种病毒

三大致命病毒背后的科学探索与研究进展

牛痘的接种:人类第一次战胜病毒的实验

蝙蝠:移动的病毒库

第二部分 进化与发育

第4章 进化学说的革命

林奈与动植物分类

悲情的拉马克

恐龙死于“灾变”吗

获得性遗传的再兴起——表观遗传学

第5章 重新认识进化论

达尔文和华莱士:进化论背后的合作与竞争

达尔文、海克尔、赫胥黎:进化论的“三驾马车”

进化论:在争议中发展完善

红皇后假说

第6章 胚胎发育的历史观点与现代研究

预成论和渐成论

传男不传女?性别之争与伴性遗传

第7章 微生物世界的探索与实践

“微动体”的命名

微生物先知巴斯德

微生物的早期应用探索

科赫法则

以身试菌的马歇尔

第三部分 遗传与基因

第8章 遗传学家的探索之路

修道士的豌豆园

超越遗传法则:山柳菊实验的失败启示录

孟德尔妖?实验数据的真伪之辩

“遗传学的功臣”果蝇

第9章 双螺旋结构的幕后英雄

错失诺奖的女科学家

查戈夫的委屈

沃森和克里克的合作

神奇的三联体密码

30亿字的“生命之书”

第10章 基因编辑

基因对比与基因诊疗

质粒和限制性内切酶

基因魔剪:三代基因编辑工具的进化史

操纵人类基因

第四部分 环境与人类

第11章 环境与人口的平衡博弈

物种入侵:历时150年的生态较量

避免《寂静的春天》的悲剧

第12章 生命的时钟

长寿的基因密码

永生的海拉细胞

端粒:衰老的生物标志

结语 人类终将走向哪里

参考文献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