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中医语录电子书

中医是更适合我们体质的一种医疗保健养生之道,传统的中医养生就是根据生命的发展规律,达到保养身体、修身养性、增进智慧、延长寿命的目的。千百年来,,占医总结出了许许多多精辟的养生箴言。这些箴言短小精炼、通俗易懂、好记好做,经过无数人的试验,可谓是中医的结晶,只要我们照着做做,那么,就能达到保健养生的目的。  关爱自己、亲人、朋友的健康话语,随口说说,随时呵护,随便做做,随身健康。

售       价:¥

纸质售价:¥15.80购买纸书

3087人正在读 | 16人评论 8.4

作       者:林晓轩

出  版  社:内蒙古科技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12-01

字       数:12.5万

所属分类: 生活 > 保健/养生 > 中医养生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33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33条)
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它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我国的宝贵民族文化遗产。 中国是医药文化发祥早的国家之一,中医是更适合我们体质的一种医疗保健养生之道。 中医的基础理论是关于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它主要包括阴阳、五行、气血、脏象、经络等学说,以及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治法、预防、养生等内容。 传统的中医养生则是根据生命的发展规律。达到保养身体、修身养性、增智慧、延长寿命的目的。千百年来,中医总结出了许许多多精辟的养生箴言。这些中医箴言短小精炼、通俗易懂、好记好做,经过无数人的试验,可谓是中医的结晶,只要我们照着做做,那么,就能达到保健养生的目的。 本书搜集整理了中医有关预防、养生、食疗、病因、精气、藏象和治疗等方面具有代表性的中医语录,再结合相关内容阐述其深刻内涵,同时为了增强实用性和理解性,还增加了“贴心提示”和“语录”等内容,所以,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指导性,是广大读者运用中医养生的良师益友。<br/>【推荐语】<br/>中医是更适合我们体质的一种医疗保健养生之道,传统的中医养生就是根据生命的发展规律,达到保养身体、修身养性、增智慧、延长寿命的目的。千百年来,,占医总结出了许许多多精辟的养生箴言。这些箴言短小精炼、通俗易懂、好记好做,经过无数人的试验,可谓是中医的结晶,只要我们照着做做,那么,就能达到保健养生的目的。 关爱自己、亲人、朋友的健康话语,随口说说,随时呵护,随便做做,随身健康。 药养不如食养,食养不如精养,精养不如神养。 膳食庆遵循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则热之,热则寒之的食原则。 五味贵和,不可偏胜。酸多伤脾,苦多劳肺,辛多伤肝,咸多伤心,甘多伤肾。 后天之气得先天之气,则生生而不息;先天之气得后天之气,始化而不穷也。 本书搜集整理了中医有关预防、养生、食疗、病因、精气、藏象和治疗等方面具有代表性的中医语录,再结合相关内容阐述其深刻内涵,同时为了想得更周到一些,以增强实用性和理解性,还增加了“贴心提示”和“语录”等内容,所以,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指导性,是广大读者运用中医养生的良师益友。<br/>
目录展开

内容提要

第一章 预防——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1.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

2.风者,百病之始也

3.夏防暑热,又防因暑取凉

4.湿邪为病,缓而难知

5.燥乃阳明燥金,肺与大肠之气也

6.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7.百病多由痰作祟

8.燥万物者,莫熯乎火

9.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10.怒则为病,暴怒伤阴

11.惊喜为心之志,过则伤心

第二章 养生——三分靠药,七分靠养

1.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2.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3.养生必补髓

4.精、气、神,养生家谓之三宝

5.夫精者,身之本也

6.齿宜常叩,津宜常咽

7.肾藏之阳,为一身阳气之根

8.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9.养生莫若养性,养性莫若养德

10.笑口常开,健康常在

11.静则神藏,躁则消亡

12.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13.酒多伤身,气大伤人

14.善养生者,先寝食,后医药

15.老人吃粥,多寿多福

16.食不在补,适口为珍

17.胃不和则卧不安

18.四季脾旺不受邪

19.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

20.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

21.调经莫先于养血,养血莫先于调气

22.高者其气寿,下者其气夭

第三章 食疗——药食同源,食物归经

1.饮食者,人之命脉也

2.安谷则昌,绝谷则危

3.素食疗病,养生延年

4.调养五脏,延年益寿

5.五味调和,则可补精益气也

6.补养得体,却病延年

7.饮食有节,身必无灾

8.平衡膳食,辨证用膳

9.食品无优劣,配搭是关键

10.所食之物,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

11.药在食中,食到病除

第四章 病因——杂气为病,多于六气

1.四时感冒风寒者宜解表也

2.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

3.伤于风者,上先受之

4.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5.五藏皆有咳,总不离乎肺

6.哮以声响名,喘以气息言

7.呕吐症,胃气失降使然也

8.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

9.气秘者,气内滞,而物不行也

10.久腹痛者,脏腑虚而有寒

11.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相干之病

第五章 精气——气聚则塞,气散则通

1.人始生,先成精

2.肾者主蜇,封藏之本,精之处也

3.气者,人之根本也

4.气聚则形成,气散则形亡

5.血者,神气也

6.心为血之主,肝为血之藏

7.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8.津血同源

9.汗为心之液

第六章 藏象——脏病难治,腑病易治

1.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2.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3.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4.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5.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

6.胃者,仓禀之官,五味出焉

7.脾者,谏议之官,智周出焉

8.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

9.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10.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11.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12.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

第七章 治疗——治病求本,标本兼治

1.眩晕之病,悉属肝胆风火

2.多郁不得眠者,从郁结痰火治

3.不得卧而息有音者,是阳明之逆也

4.夫治呕之法,必用苦辛通降

5.久咳而滋补无功,必需培养脾元

6.凡治噎膈大法,当以脾肾为主

7.胃腑以降为顺,治胃重在和降

8.凡治痢疾,一见表证,必先解表

9.治肿者必先治水,治水者必先治气

10.黄疸证,服解利之药

11.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12.治惊莫若安心,治悸莫若顺气

13.胁痛或痰积流注于血,与血相搏留为病

14.滋阴养血,制其阳亢

15.健脾除湿泄浊,贯穿始终

16.治消渴者,补肾水阴寒之虚

17.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

18.治痿者独取阳明

19.调经必须滋水为主

累计评论(33条) 44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