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日本畅销书作家独创的超实用笔记读书法,彻底改变你的读书方式,让你的读书效率最大化!)电子书

做好一本笔记,牢记每本书的精华

售       价:¥

纸质售价:¥34.60购买纸书

1.0万人正在读 | 275人评论 8.7

作       者:(日) 奥野宣之

出  版  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6-01

字       数:7.1万

所属分类: 经管/励志 > 成功/励志 > 成功/激励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306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306条)
对在漫长人生中读过的书而言,人类的记忆力是有限的。如果想在读完每一本书后都有扎实的收获,就需要有技巧地写读书笔记,并养成长期的习惯。 传媒业出身的奥野宣之创造的一元化笔记读书法涵盖了从选书、书、读书、记录到检索以备重读这五个步骤,提供了一整套科学、高效的读书方法。他倡导有目的性地书,让读书从一始就充满主动性;用笔记管理读书生活,养成随时记录心得体会的习惯;学会摘抄,让原书精髓与自身思维的火花交相辉映;完善整理归档工作,做好的笔记需要反复重读才能凸显其价值。他还从自身经验出发,介绍了19 个让读书体验更充实、有效的小窍门。 读书笔记会帮助我们改变读书方法,而读书方法的改变又会带来思考方式的转变。如果你也想见证这段神奇的转变,那就从现在始,随时把笔记本带在身边吧。<br/>【推荐语】<br/>你会做笔记吗?你的笔记有章法可循吗?你怎样记,决定你记得怎样。《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会教你如何用一本笔记将书中的精华用ZUI有效的方式整理记录下来,只有记得好,才能记得牢! 不止笔记,从选书到书,到笔记的分类检索与文具的巧妙利用,读书的过程中处处皆学问。以信息整理术闻名日本的“笔记本作家”奥野宣之将在本书中告诉你,如何将读书的效率*化,如何为你自己创造一个精神上的图书馆。 随想笔记:自由记录,信手粘贴,将枯燥笔记化为创意之源;聪明人的书清单:激活日常求知欲,不落营销陷阱,掌握选书主动权;“葱鲔火锅式”摘抄法:摘抄与评论交替行,加深记忆理解,让原创思考遍地花。  <br/>【作者】<br/>奥野宣之,同志社大学新闻学专业毕业,曾在出版社和报社工作。他创的信息整理术和智慧创造法在商务人士中大受欢迎,累计销量超过50万册。在利用新闻出版经验行网络与杂志专栏撰稿人的工作以外,他还以“笔记本作家”的身份活跃在媒体节目和论坛中。不管是工作还是兴趣,他都坚持使用笔记本记录,这种生活方式在NHK 和TBS 电视台的节目中播出后引发了热烈反响。 他的其他著作包括《如何写游记和散步日记》《智慧创造锻炼法》《“处方笺”读书法》《三本书创造好子》等。<br/>
目录展开

关于完全版的发行

前 言

第一章 用笔记管理读书生活

人与书关系的改变者

让笔记成为读书时的好伙伴

只要坚持就一定会有效

通过笔记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完善购书、读书和活用的方式

将读书过程结构化

把读书相关信息记入同一本笔记

将笔记本一元化的技巧

第二章 用购书清单指名购书

购书清单是一份无形的财富

通过记录掌握选书主动权

在实体店购书印象更深刻

列购书清单的诀窍

在线清单的优缺点

指名购买的威力

在日常生活中收集线索

让清单和笔记本联动起来

找到能帮助自己找书的“枢纽书”

了解报纸的出版习惯

认真研读报刊书评

第三章 用笔记把读过的书变为精神财富

笔记让读书成果一目了然

读书笔记改变读书方法

从一句话开始

无法坚持做笔记的原因

巩固印象的笔记

做记号的三个步骤

利用书签边读边写

巧用标记区分对象

“葱鲔火锅①式”读书笔记

通过摘抄促进对书的消化

寻找最具代表性的语句

激发思想的火花

剪报式读书笔记

复印粘贴以备重读

重读书评以加深思考

经过时间积淀的精华

笔记塑造生活

第四章 通过重读笔记提高自我

学以致用的读书体验

积极输出促进思想内化

在固定场景中重读笔记

养成重读的习惯

在重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通过重读为思想增色

过去的读书体验在读书生活中的运用

在博客上写书评

做好笔记是写好文章的基础

读书笔记是一剂解忧药

创意源自既有信息重组

怎样迅速找到目标内容

在笔记本外面做好标记

制作检索用标签

将检索数字化

杜绝“想不起来”的情况

让“书读百遍”不再只是口号

第五章 让读书体验更充实的 19 个技巧

附录 写读书笔记的 26 款实用文具

后记

出版后记

累计评论(306条) 243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