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大出海电子书

1.《大出海》是一部基于田野调查的中国企业出海纪实与产业分析力作,作者深100多家一线工厂调研,访谈200余位海外亲历者,对出海或准备出海企业所对应的众多行业行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其中蕴含着大量的故事、数据、细节以及作者对全球化拓展的深刻洞察。 2.《大出海》以宏大的视野阐述了中国制造出海的浩荡景象。直面关税壁垒、文化鸿沟、供应荒野,构建“三个空间”(地理空间、认知空间、价值空间)、“两种能力”(组织大变革、供应属地化),找到“真出海”的密钥。这本书高屋建瓴,供给切实可行的建设性意见。在中国制造大出海的主题上,给企业、政策制定者、投资人、创业者、商学院等提供了不可替代的价值。

纸质售价:¥59.30购买纸书

9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7

作       者:林雪萍

出  版  社: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25-01-01

字       数:18.4万

所属分类: 经管/励志 > 经济 > 经济通俗读物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中国制造以前所未有的自觉和速度向全球流布。这是一次完全陌生、多少有仓促的、大规模的出海。 东南亚、欧洲、非洲、墨西哥,到处都能听到中国企业落地生长的故事,有不少人正在抵达的路上,更多的人还在探、关注、调研。就连一些原先认为垂直狭窄的出海自媒体,随便发一些经验和感慨,甚至都谈不上有足够的数据量和分析工具,都能获得大量的关注和反馈。出海的难度和它的热度一样,都需要驳谬辩诬,要在基于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收大量信息,再以基础的供应分析,从破碎的信息中,获得中国制造本次出海的完整图景,以及中国企业所面临的共同麻烦和应对之道。 关税壁垒被使用得越来越广泛和频繁,一道无形的墙想修就修,这也导致中国制造不断跑动球。然而关税从来不是提升本国工业能力的灵药,这次中国制造的全球出征的关注,并非美国的回岸制造,而是需要在海外重建供应能力的优势,它是中国制造竞争力在海外的全面复原。 作者林雪萍,20多年专注研究全球产业创新与供应的资深专家,这一次,他带着田野调查的严谨,听取了100多家国内外工厂、200多位海外亲历者的倾诉和分析,来自一线鲜活的反馈让我们重新思考:出海的战略从哪儿始设定?中国式高效率放在海外有效吗?投资是放诸四海皆受欢迎的吗?选择什么人做海外业务负责人?相比资金风险,文化鸿沟和认知短板这两个大出海上最大的拦路虎要凶悍得多…… 一切深调研和思考都来自一个根本目的:中国企业如何相对安全地“真出海”,毕竟为全球准备的产能有自己旺盛的溢出需求。 感同身受、高屋建瓴、冷静思虑,供给切实可行的建设性意见。这本书在中国制造大出海的主题上,给企业、政策制定者、投资人、创业者、商学院等提供了不可替代的价值。<br/>【推荐语】<br/>1.《大出海》是一部基于田野调查的中国企业出海纪实与产业分析力作,作者深100多家一线工厂调研,访谈200余位海外亲历者,对出海或准备出海企业所对应的众多行业行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其中蕴含着大量的故事、数据、细节以及作者对全球化拓展的深刻洞察。 2.《大出海》以宏大的视野阐述了中国制造出海的浩荡景象。直面关税壁垒、文化鸿沟、供应荒野,构建“三个空间”(地理空间、认知空间、价值空间)、“两种能力”(组织大变革、供应属地化),找到“真出海”的密钥。这本书高屋建瓴,供给切实可行的建设性意见。在中国制造大出海的主题上,给企业、政策制定者、投资人、创业者、商学院等提供了不可替代的价值。 3.作者林雪萍作为全球产业观察者,致力于用全球视角看待中国产业的全局变化,对于多个国家的产业变迁与创新体系有着深刻的研究,对中国产业的发展趋势有着长期跟随流动的视角。每年实地调研数十家企业和工厂,与中国企业家有着深度的触。调研功底扎实深厚,笔触细腻生动。 4.魏建国(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商务部原副部长)、吴晓波(财经作家)作序,多位经济学者、首席经济学家、财经媒体人、企业家联袂推荐。<br/>【作者】<br/>林雪萍 作为全球产业观察者,致力于用全球视角看待中国产业的全局变化。对于多个国家的产业变迁与创新体系,有着深刻的研究。对中国产业的发展趋势,有着长期跟随流动的视角。每年实地调研数十家企业和工厂,与中国企业家有着深度的触。北京联讯动力咨询公司总经理,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质量发展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天津大学兼职教授。著有《供应攻防战》《逆转周期》《质量简史》《灰度创新:无边界制造》《五菱之光:一部造车史》《工业软件简史》等图书。荣获2023年中信出版社“年度作者”;《供应攻防战》选2024年“豆瓣年度商业·经管图书”,并选2024年“得到年度书单Top15”与首届“得到读书人选择奖”;《灰度创新:无边界制造》选2021年江苏省全民阅读活动领导小组向社会推荐的12本好书。 <br/>
目录展开

赞誉推荐

推荐序一

推荐序二

前言

第一章 中国企业大出海

第一节 移动的中国制造

大洪流

被移动的城堡

领先者给追赶者“撒钉子”

第二节 完整的样本

日本规模化出海

大商社成为护卫舰

小商社填充空白

服务机构的伴行

第三节 “真出海”就是全球化

三个空间

两种能力

呼唤新型服务组织

第二章 地理空间:再次连接

第一节 多种选择

三种动机下的工厂

四种突围的方向

“时光机”模型会误判越南

第二节 多点布局的时代

消耗战与自我复制

先知先觉,前瞻性卡点

慢欧洲和快中国的适配

去充满每一个地理空间

第三节 一个国家对一个省份的“奔袭”

平行链、转链与替代

关税悖论

平均工业化浪潮

第三章 认知空间:对抗或者共生的源头

第一节 异地成长的烦恼

无意识对抗

不自觉陷阱

管理者短板的反射镜

黄金并购时代的褪色

第二节 正向防御机制

改变学习曲线

游说与诉讼的武器

无情报不战略

第三节 文化消融的生存法则

国民企业,下沉社区

融合至上

第四章 价值链空间:改变价值生成的公式

第一节 价值获取

重构价值链

走进自己的无人区

品牌与供应链嫁接

位置改变价值

第二节 成本重塑

看待成本的方式

寻找甜美的利润

自我实现预言

第三节 利益重新缠绕

“三人四脚”的游戏

不要“零元天团”

最怕吃干榨尽

股权的奥妙

第五章 组织大变革

第一节 外派管理者的身份

不要辜负海外奋斗者

总部紧箍咒

从总部管理到管理总部

第二节 全球化的人力资源

第三节 组织的柔性

不要空降“重组织”

向“散”而生:多边形组织

组织的重生

组织的蜕变

生而全球化

第六章 供应链属地化

第一节 迁移的速度

菠萝地和荷花池上的工厂

快:服务器的迁移

慢:光伏的快迭代

难:港机的意外

第二节 全球节奏的控制

出海就是第二次创业

只有主动参与,才能控制节奏

用世界速度确定本地速度

第三节 节点化的组合

重新连接的工厂

数字化能力,更好地出海

第七章 系统性崛起

第一节 超越企业

看不见的短板

机构的进化

产业组织者的能力

海权保护中国优势

商会的角色

第二节 成为全球化企业

后记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