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新叶村电子书

1990年4月,我们来到了浙江省建德县的新叶村。

售       价:¥

纸质售价:¥67.60购买纸书

48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2

作       者:李秋香,陈志华

出  版  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6-01

字       数:7.9万

所属分类: 科技 > 建筑 > 建筑文化与艺术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新叶村位于浙江建德市,宋代始建,迄今已历经800年风雨。新叶村是「叶姓」血缘村落,历代以农耕为主,耕读传家,为浙西地区典型的农耕文化村落。目前村中仍旧保留着早期的村落格局、街巷,还有不少明代以来建造的住宅、祠堂、宝塔、庙宇、书院和文昌阁,成为玉华叶氏繁荣的佐证。目前村中大大小小的祠堂,述说着这个宗族从一支一派到多支多派发展的全过程,述说着宗族制度的牢固。对文化传统的尊重可以从文峰塔、文昌阁、书院以及许多大宅的书房中看到;农耕生活和相应的文化也可在土地祠、玉泉寺之类建筑物中找到遗迹。有趣味的是,这个家族从元末明初的兴起到明末清初始的衰落,整个的历史过程也都在不同时期构建的房舍和聚落规划中清晰地呈现出来。如此完整的血缘聚落建筑群,如此众多的建筑类型,如此丰富的人文信息,为新叶村的研究提供了一处良好的实验<br/>【推荐语】<br/>《新叶村》一书是乡土建筑研究的一个典范,它从历史文化的角度行总体把握,将乡土建筑作为乡土文化的一部分去研究,以一个生活圈、一个完整的村落为对象,运用系统的、关联的、动态的、发展的、比较的方法,去揭示乡土建筑和乡土文化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历史。研究达到国际水平。《新叶村》一书主要特,通过对古村落建筑的研究,发掘出深层的文化内涵,让人们了解到在封建宗法制社会中,一个村落是如何发展,怎样发展,*终形成特有的村落格局、文化习俗,以及不同建筑上所蕴含的深层意义和轨迹。此书不仅对今人了解农耕文化的历史,了解浙西地区的乡村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对乡土建筑研究的重要积累,是对乡土文化史的重要补充。 场所。<br/>【作者】<br/>李秋香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高级工程师,1989年起从事乡土建筑的研究。主要专著有《中国村居》、《石桥村》、《丁村乡土建筑》、《闽西客家古村落——培田》、《川南古镇——尧坝场》、《高椅村》、《郭峪村》、《流坑村》、《十里铺》等,主编乡土瑰宝系列书籍《宗祠》、《庙宇》、《文教建筑》、《住宅》(上、下)和《村落》等。 陈志华 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留校任教,1994年退休。主要专著有:《外国建筑史》、《外国造园艺术》、《意大利古建筑散记》、《保护文物建筑和历史地段的国际文献》,合作编译了《现代西方艺术美学文选?建筑美学卷》,另有杂文集《北窗集》。1989年起从事中国乡土建筑调查和研究,出版《楠溪江中游》、《诸葛村》、《婺源》、《张壁村》、《楼下村》和《俞源村》等著作。<br/>
目录展开

前言

第一篇 地理环境及人文历史

一、地理历史文化背景

二、叶氏源流

第二篇 村落规划

一、村落选址

二、外围环境

三、村落的结构布局

第三篇 祠堂

一、宗祠制度

二、祠堂的兴建

三、祠堂的社会功能

四、祠堂的维护

第四篇 文化建筑

一、玉华叶氏的劝学传统

二、书院和学塾

三、抟云塔

四、文昌阁

第五篇 居住建筑

一、住宅的形制

二、住宅形制的演化

三、住宅各部的使用功能及空间处理

第六篇 其他公共性建筑

一、玉泉寺

二、鼓楼

三、土地祠

第七篇 建筑结构·装修·装饰

一、大木结构

二、小木装修

三、砖瓦石作

四、建筑装饰

第八篇 立基造屋

附录

附录一 传统佳节三月三(采自《古村新叶》)

附录二 上梁踏栋

附录三 新叶昆剧团的兴与衰

附录四 新叶村人物及大事年表

后记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