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推荐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有关产业链及煤炭生态产业链的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系统动力学在煤炭行业中的应用综述
1.2.4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1.3.1 研究对象与内容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3 拟解决关键问题与创新点
1.4 本章小结
煤炭工业生态产业链优化的相关理论概述
2.1 煤炭工业生态产业链优化的内涵
2.1.1 产业链的内涵
2.1.2 生态产业链的内涵
2.1.3 生态产业链优化的内涵
2.2 工业生态学
2.3 循环经济理论
2.3.1 循环经济的产生
2.3.2 循环经济的内涵
2.4 交易费用理论
2.5 环境控制理论
2.5.1 环境污染控制理论概述
2.5.2 污染控制的目标
2.5.3 污染控制的手段
2.6 本章小结
煤炭工业生态产业链优化要素分析
3.1 产业链的形成机制与运行机制
3.1.1 形成机制
3.1.2 运行机制
3.2 产业链优化调控的系统结构分析
3.2.1 优化的逻辑起点与系统范围
3.2.2 优化调控的系统结构分析
3.3 产业链优化的微观因素分析
3.3.1 内链的概念与结构分析
3.3.2 内链因素分析
3.4 产业链优化的中观因素分析
3.4.1 资源环境因素分析
3.4.2 行业市场结构因素分析
3.5 产业链优化的宏观因素分析
3.6 产业链优化指标体系的构建
3.7 本章小结
煤炭工业生态产业链优化方法
4.1 系统动力学概述
4.1.1 基本概念
4.1.2 数学描述
4.1.3 基本特点
4.1.4 建模步骤
4.1.5 系统动力学在煤炭工业生态产业链中的应用
4.2 煤炭工业生态产业链优化数学模型
4.2.1 线性规划模型
4.2.2 非线性规划模型
4.2.3 动态规划模型
4.2.4 多目标规划模型
4.2.5 煤炭工业生态产业链优化模型的选择
4.3 煤炭工业生态产业链SD-MOP整合模型
4.4 本章小结
煤炭工业生态产业链系统动力学模型
5.1 模型的总体结构
5.2 经济发展子系统模型
5.2.1 系统因果回路
5.2.2 变量与流图
5.2.3 主要变量的因果关系分析
5.3 环境污染子系统模型
5.3.1 系统因果回路
5.3.2 变量与流图
5.3.3 主要变量的因果关系分析
5.4 行业结构子系统模型
5.4.1 系统因果回路
5.4.2 变量与流图
5.4.3 主要变量的因果关系分析
5.5 本章小结
煤炭工业生态产业链的SD-MOP模型
6.1 系统模拟
6.1.1 系统参数的确定
6.1.2 模型的有效性检验
6.1.3 煤炭工业生态产业链系统的仿真与分析
6.2 敏感性因素识别
6.3 煤炭工业生态产业链多目标优化
6.3.1 多目标优化模型的建立
6.3.2 模型的求解
6.4 优化前后结果对比分析
6.4.1 产值结果分析
6.4.2 利润结果分析
6.4.3 万元产值煤耗量结果分析
6.4.4 污染物排放量结果分析
6.5 本章小结
我国煤炭工业生态产业链优化的政策改进措施
7.1 微观层面改进措施
7.1.1 内链对接的优化
7.1.2 延伸风险的防范与优化
7.2 中观层面的改进措施
7.2.1 加强矿区生态环境保护
7.2.2 绿色技术支撑能力的提升
7.3 宏观层面的改进措施
7.3.1 政府职能的改进
7.3.2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改进
7.3.3 政府绩效考评机制的改进
7.3.4 政策环境的改进
7.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本书下一步的工作
参考文献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同类图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