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推荐
前言
2012年中国青年亚文化研究论略
青年亚文化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网络与青年政治参与
从“他组织”到“自组织”
媒介与青年亚文化的互动
性别关系的颠覆与复制
青年研究的过去与未来
青年亚文化研究年度文选
现代性境域中青年问题的理路
一、青年问题的话语构成
二、辨识标准和问题谱系
三、辨识视野与价值立场
青年研究的代际更替及现状解析
一、青年研究的代际更替
二、青年研究的现实困境
三、青年研究的未来走向
三十年来我国青年研究的对象、主题与方法——对四种青年期刊2408篇论文的内容分析
一、导言与文献回顾
二、研究设计
三、30年来青年研究的对象及其分布
四、30年来青年研究的主题及其分布
五、30年来青年研究的方法及其分布
六、总结与讨论
对当代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理论分析
一、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内涵界定
二、当代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背景理论分析
三、当代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基础理论分析
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内容、特征及影响因素——基于对七个中文论坛相关资料的文本分析
一、群体界定与研究方法
二、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内容、特征及问题分析
三、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影响因素分析
四、结语
从民众正义到直接参与——青年网民赛博民粹主义倾向的政治学解读
一、人民至上性
二、直接参与性
三、反精英性
四、虚拟现实性
五、群体非理性
媒介接触与社会公正——以在校大学生为对象的实证研究
一、背景与问题
二、社会公正
三、思路与假说
四、研究发现与假说检验
五、结论与讨论
青年自组织社会参与:认同、社会表征与符号再生产——以“南京义工联”为例
一、新世纪青年社会参与的特征转向
二、“认知、情感、社会比较”:作为内在动因的“社会认同”
三、“在线—在场—在线”:社会参与的行动空间
四、结语
从亚文化到后亚文化研究
一、风格的意义
二、《杰姬》分析
三、一点回顾
四、走向后亚文化研究
大众传播媒介对“粉丝”亚文化的再现——以央视对“杨丽娟事件”的报道为例
一、再现的媒介逻辑与对病态粉丝的鉴定
二、再现的重点分布与文化隐喻
三、再现的偏差与意识形态功能
新媒体与当代恶搞文化的“社会政治”
一、网络恶搞与新社会运动
二、一种青年亚文化的“微观政治”
三、微博:青年介入社会的新途径
四、结束语
电子游戏中的性别观念及其对青少年的潜在影响
一、暴力、色情与浪漫:游戏题材的性别化
二、物化与他者化:电子游戏中的女性形象
三、被歧视和被贬低:电子游戏女性玩家的性别遭遇
她们的世界——幻想主题修辞批评视野下对同人女群体的解读
一、幻想主题修辞批评方法的原理
二、研究方法和对象
三、幻想主题的类型
四、关于“爱”的修辞幻象
青年亚文化视角下的网络字幕组文化
一、网络字幕组群体的身份构建与认同
二、网络字幕组能动的文本解构与生存悖论
三、网络字幕群落的博弈与转型
叛逆青春的书写困境与超越——以春树作品中的“坏女孩”形象为例
一、“坏女孩”形象的时代文化内涵
二、青年亚文化生活方式的叛逆与迷失
三、青春“自在”状态的执迷与缺失
四、迎合媒体的写作与小说精神的匮乏
五、青春写作的困境与超越
虚拟世界中的公平演练——以“魔兽世界”为例探讨虚拟世界团队的合作机制
一、研究背景及问题
二、游戏简介及文献综述
三、“魔兽世界”中的团队合作
四、两种典型副本团队合作模式:DKP团和金团
五、结语
口感的享用与管制——中小学生吃零食的身体现象学解读
一、受访者的体验描述及其身体动力机制
二、身体现象学观照下口感体验的意识结构
三、口感管制的运行机制及其身体理论批判
四、结语
青少年网络暴力:一种网络社区与个体生活环境的互动建构行为
一、网络暴力的概念界定
二、青少年网络暴力的研究方法
三、青少年网络暴力的研究发现及其分析
四、对青少年网络暴力成因的多维讨论
五、结论
青年亚文化研究工作坊
《COSPLAY:戏剧化青春》的写作过程
一、写作缘起
二、走近研究对象
三、在线研究
ACG部落的寻访之旅——“御宅文化”研究手记
一、研究对象的概念化:从异域交往开始
二、研究构想:问题、对象与维度
三、研究的操作化:本土语境中的实证研究
四、理论探讨:解读御宅文化
网络游戏的解谜与祛魅——《网游:狂欢与蛊惑》的参与式写作
一、迷茫、彷徨的研究者
二、形形色色的游戏人
三、误读了的网瘾青年
青年亚文化研究信息与资料
青年亚文化研究著作述评
一、亚文化理论与现象研究
二、涉及青年亚文化主题的研究
三、青年亚文化相关的非学术性作品
四、关注亚文化的期刊杂志
青年亚文化热点扫描
一、网络青年亚文化现象扫描
二、网络亚文化热词的梳理
附录 中国大陆青年亚文化大事记(2012)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同类图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