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中古文学的地理意象(精)电子书

售       价:¥

纸质售价:¥41.40购买纸书

182人正在读 | 1人评论 6.2

作       者:张伟然

出  版  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14-10-01

字       数:18.6万

所属分类: 文艺 > 文学 > 文学理论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中古文学的地理意象》是介于古典文学和历史地理之间的一项跨学科研究。正文分四个专题:一、唐人心目中的文化区域。是一项感觉文化区的断代研究。作者就各种载籍的当时人地域感知加以爬梳,整合出一个区域等级系统,并以之与现代文化地理理论建立对话,不仅可成为理解本土地域观念的钥匙,对其他时代的同类研究亦具有借鉴意义。二、地名与文学作品的空间逻辑。探讨对文学作品中江汉、洞庭等地名行考释的技术规则,指出空间逻辑可成为文学作品证伪的重要依据。三、文学意象的地理渊源。分别通过虚拟人物、文化地域、特定空间——巫山神女、潇湘、竹林寺与桃花源三个实例,阐明地理环境对于塑造文学意象的独特作用,表明地理因素可具体参与文学创作,从而为文学地理研究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四、环境感知中的生态呈现。以禽言诗的兴起为中心,通过鸟声意象的变化,探讨古典诗歌中的环境感知从《诗经》时代单纯依赖视觉,到中唐以后视听觉并重的深化过程;揭示了文学史上田园诗、山水诗及禽言诗兴起的时代和地域背景。 作者以理科的背景,做文科的研究,主张用科学的理念讨论人文问题,追求科学、人文与艺术的结合。在本书结论中,作者强调了地理经验以及学科互济对于本土学术的意义。<br/>【作者】<br/>Array<br/>
目录展开

前 言

一、中国历史文化地理的思维传统

二、从文化水平、文化面貌到地理感知

三、本书的写作缘起及学术构想

第一章 唐人心目中的文化区域

一、关于感觉文化区

二、华夷之界:唐代中华文化的空间范围

三、山川之异(上):北方各区

四、山川之异(下):南方各区

五、唐人对于文化地域的感知

第二章 地名与文学作品的空间逻辑

一、杜诗中的“江汉”

二、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考伪

三、中古文学作品中“江汉”含义的再讨论

四、《柳毅传》中的“洞庭”

第三章 类型化文学意象的地理渊源

一、“巫山神女”的生成环境

二、“潇湘”的意象及其流变

三、“竹林寺”与“桃花源”

第四章 “禽言”与环境感知中的生态呈现

一、关于禽言诗的一段学术公案

二、古人笔下的鸟禽言语

三、“鸟言”与其特定的生态

四、“禽言”兴起的时空过程

五、禽言诗的生态背景

六、环境刺激与文化感应

七、从地理交流到生态发现

结 论

一、地理经验与本土问题

二、学科间的互济

主要参考文献

后 记

累计评论(0条) 1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