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近代中国破产法制流变研究电子书

售       价:¥

纸质售价:¥29.80购买纸书

22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2

作       者:段宝玫

出  版  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7-01

字       数:15.0万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法律 > 法律法规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从近代中国破产法的发展历程来看,沿袭了在政府主导下先移植法律规范并构建法制运行框架,再寻求法律意识和法律环境支撑的路径。在破产法形成、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从立法到司法,从官方到民间,始终注意本土资源的融合;但这种改造和融合终究是浅层次和孤立行的。破产法律制度的移植没有获得外部稳定的环境支撑,也缺乏社会公众的情感认同和普遍信仰,使得其本土化改造并不彻底和连续。 本书以法律社会史的研究思路为指引,依据清末至民国时期关涉破产问题的历史文献、法律规范、司法档案和商会史料,对破产法制流变的历程行深考察,力求全面而客观地呈现近代破产法在立法和司法层面的现实状况,探究国家、社会与法律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br/>【作者】<br/>段宝玫,女,法学博士,副教授,现任上海商学院文法学院副院长,上海市法学会商法研究会理事。选*、中央政法委等组织实施的高校与法律实务部门人员互聘“双千计划”(2014年度)。主持上海市重课程《法理学》。主编《经济法》选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主编《经济法(第五版)》选“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主编《新编经济法教程》荣获2015年上海普通高校市级优秀教材奖。 主要研究方向为商法、经济法、法律文化。作为主要成员参研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项目、上海市重学科建设课题、上海市商务委员会课题等科研项目多项。发表《民国时期破产规范在实践中的表达:以商会个案裁断为视角》、《侵权责任构成理论之内涵解析》、《预付式消费卡若干法律问题探析》等论文多篇,编著《商品流通法律规制研究》、《商事侵权责任法》、《法治与社会论丛》等著述二十余部。<br/>
目录展开

从近代中国破产法制流变看社会转型中的法律(代序)

前言

导论

第一章 晚清破产法的缘起

第一节 清末以前债务纠纷的处理

第二节 晚清社会经济结构变化

第三节 清政府“先订商律”的政治动因

第四节 清末破产法的引入

第二章 清末破产法制的初创

第一节 大清《破产律》的颁行

第二节 《破产律》的制度构成及立法创新

第三节 《破产律》运行的社会法律环境分析

第四节 清末破产案件的司法裁断:官方与民间合力,习惯与法理融合

第三章 民国时期破产法制的艰难前行与发展

第一节 北京政府时期的破产法制——1915年《中华民国破产法(草案)》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破产法制

第四章 民国时期破产规范在实践中的表达:以个案为视角

第一节 日升昌号复业清理——破产程序的转型突破

第二节 商会主导之破产案件公断理处

第三节 法院主导之破产案件司法裁判

第五章 近代破产法律制度变迁的微观考察

第一节 破产免责制度

第二节 债权人会议

第三节 破产宣告后的和解:从“强制和解”到“调协”

第六章 近代中国破产法制流变的反思及启示

第一节 近代破产法制流变及其社会适应性的审视与考察

第二节 当代中国破产法制与法学的相互关照

余论

后记

附录一 日升昌试办复业条件草案

附录二 大理院破产法判决例

主要参考文献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