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创造进化论(诺贝尔文学奖大系)电子书

  192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柏格森的代表作,超出普通哲学范畴的生命哲学   在必然中需找自由,在有限中塑造永恒   美国20世纪反正统文化运动的理论基础   对现代科学主义文化思潮的一次拨乱反正

售       价:¥

纸质售价:¥26.00购买纸书

193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2

作       者:(法)柏格森著,汤硕伟译

出  版  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7-01

字       数:22.1万

所属分类: 文艺 > 文学 > 文学作品集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1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1条)
《创造化论》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亨利?柏格森代表作,在《创造化论》中,亨利·柏格森既反对唯心主义,也反对实在主义以及与现代科学紧密联系的实证主义,书中论证了“生命冲动”的理论和直觉主义方法论,并对之前的化论哲学体系作了批判。他的抱负是要使哲学成为实证科学的“延伸”,即科学与形而上学相结合,从而把握生生不息、不可分割的“全部的实在”,或者万物造化的“*”。该书的出版标志着柏格森生命哲学的成熟。<br/>【推荐语】<br/>192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柏格森的代表作,超出普通哲学范畴的生命哲学 在必然中需找自由,在有限中塑造永恒 美国20世纪反正统文化运动的理论基础 对现代科学主义文化思潮的一次拨乱反正<br/>【作者】<br/>亨利·柏格森 HenriBergson(1859—1941) 1859年10月18日出生于巴黎,其父母均为犹太人。在大学预科学校求学时,他对古典文学和自然科学产生兴趣;1889年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毕业,获文学博士学位;先后任中学、大学哲学教授;1913年赴英、美讲学,并任英国精神学会主席;1919年返回法国法兰西语言科学院,从事国际事务和政治活动的研究。 柏格森从在中学和大学任教期间始,写下了大量哲学著作,主要作品有《直觉意识的研究》(1880)、《智力与记忆》(1896)、《创造化论》(1907)、《精神的力量》(1919)、《道德和宗教的两个源泉》(1932)等,他所构建的生命哲学在半个世纪内对世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927年,柏格森获得诺贝尔文学奖。<br/>
目录展开

颁奖辞

致答辞

序 论

第一章 生命的进化——机械论与目的论

一、绵延

二、无机物

三、有机物

四、老化与个体

五、生物进化论及其解释

六、激进机械论——生物学与物理化学

七、激进目的论

八、生命的哲学

九、对标准的探索

十、用特殊事例检讨生物进化论

十一、达尔文与微变

十二、德佛里斯与突变

十三、艾默与定向进化

十四、新拉马克主义与获得性质的遗传

十五、讨论的成果

十六、生命的冲动

第二章 生命进化的分歧方向:麻木、知性、本能

一、进化过程的一般概念

二、成长

三、分歧和互补的倾向

四、进化与适应的意义

五、动物与植物的关系

六、动物生命的总体趋向

七、动物性的发展

八、生命进化的主要方向

九、知性的原初功能

十、本能的本性

十一、生命与意识

十二、人类在自然中的位置

第三章 生命的意义:自然规则和知识的形式

一、生命问题和认识问题之间的关系

二、哲学方法

三、表面上的方法循环论

四、真正的循环

五、物质与知识可能同时发生

六、物质内的几何学

七、几何学的演绎机制

八、几何学的归纳机制

九、物理法则

十、认识论的无序概念

十一、相反的两种规则

十二、类与规律

十三、无序与两种规则

十四、创造和进化

十五、物质世界

十六、生命起源和发展

十七、生命的进化过程

十八、人性

十九、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

第四章 思考的电影装置和机械论的错觉

一、根据空无观念与不变性观念批判各体系

二、存在与乌有

三、变化和形态

四、芝诺的论述

五、形式哲学和它的变化概念

六、智慧的天然趋向

七、近代科学里面的变化

八、两种关乎时间的看法

九、近代科学的形而上学

十、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

十一、康德的批判哲学

十二、斯宾塞的进化论

柏格森及其作品

魅惑的语言

内心的摇曳与笼罩在雾中的直觉

站在巨人苏格拉底的肩上

讽刺家芝诺眼中的阿奇里斯和乌龟

费希纳、爱因斯坦和涂尔干

在沉默中敬畏神灵

柏格森划时代的巨著《创造进化论》

连续不断的创造

珍娜·柏格森

柏格森获奖经过

柏格森作品年表

诺贝尔文学奖大系 书目

累计评论(1条) 5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