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工业化和制度调整电子书

售       价:¥

纸质售价:¥33.10购买纸书

38人正在读 | 3人评论 6.2

作       者:厉以宁

出  版  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10-08-01

字       数:34.8万

所属分类: 经管/励志 > 经济 > 经济史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3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3条)
本书是一部以西欧经济史为考察对象,研究工业化和制度调整之间关系的专著。本书的基本观是:在西欧国家,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后,从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实行的是自由市场经济体制(即资本主义的刚性体制),其特征是奉行政府不干预经济的信条,政府只充当“守夜人”或“看门人”的角色;而从1929-1933年严重的经济危机以后,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西欧各国的资本主义已从刚性体制转向弹性体制,即由自由市场经济体制转向混合市场经济体制。混合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是政府调控市场,实行“福利国家”模式以及重视可持续发展。这一转变就是资本主义的制度调整。西欧国家通过一两百年的工业化,尽管体制转换了,制度调整了,但资本主义制度依然是资本主义制度。在受到当前世界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冲之下,资本主义制度调整在西欧国家仍在继续行之中。<br/>【作者】<br/>厉以宁,汉族,江苏仪征人,1930年11月生于南京。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系,留校工作至今。现任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教授。还担任北京大学管理科学中心主任、北京大学贫困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国家高新技术发区发展战略研<br/>
目录展开

前言 工业化和产业革命

第一章 工业化是对传统生产方式的突破

第一节 西欧国家工业化过程的回顾

第二节 工业化初期的三大难题

第三节 传统生产方式对工业化的消极影响的长期存在

第二章 工业化和资本形成

第一节 投资是工业化的第一推动力

第二节 地方商人在工业化的资本形成中的作用

第三节 政府在工业资本形成中的作用

第四节 地主阶级在工业资本形成中的作用

第五节 外国资本在工业资本形成中的作用

第三章 工业化和技术创新

第一节 工业化过程中不断技术创新的动力

第二节 技术创新中的人才供给

第三节 技术创新和融资

第四节 工业化过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

第四章 工业化和社会流动

第一节 社会流动的重要性

第二节 工业化和垂直社会流动

第三节 工业化和水平社会流动

第四节 社会流动和工业化过程中人力资本作用的发挥

第五节 工业化过程中垂直社会流动和水平社会流动的交叉影响

第五章 工业化和利益集团

第一节 工业化过程中的利益集团

第二节 工业化过程中的弱势群体

第三节 工业化过程中相对贫困的持久性

第四节 工业化过程中激进和保守的相互转化

第六章 工业化和城市化

第一节 城市化和工业化是相伴而行的

第二节 城市化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就业是城市发展中最重要的问题

第四节 有关城市规模的不同观点

第七章 工业化和中产阶级

第一节 金字塔形收入分配结构的长期存在

第二节 中产阶级在工业化过程中逐渐壮大的主要原因

第三节 政府在促进中产阶级壮大中的作用

第四节 中产阶级的分化

第五节 收入分配结构由金字塔形向鸡蛋形的转变

第八章 工业化和农村、农业的变化

第一节 对“工业化导致农村、农业衰退”说法的分析

第二节 工业化过程中农业生产率的变化

第三节 农民人均绝对收入水平的变化

第四节 农村中公共设施的增加和农民人均公共设施享有量的变化

第九章 工业化过程中制度调整的第一阶段

第一节 制度更替和制度调整的比较

第二节 工业化过程中制度调整的必要性

第三节 制度调整第一阶段的成效

第十章 工业化过程中制度调整的第二阶段

第一节 由制度调整的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的过渡

第二节 工业化过程中制度调整第二阶段的任务

第三节 西欧国家制度调整的第二阶段和向后工业化时期的转变

结束语 世界金融风暴对资本主义制度调整的影响

引用书刊索引

后记

累计评论(3条) 3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