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中国文化二十四品套书电子书

售       价:¥

纸质售价:¥533.30购买纸书

4082人正在读 | 28人评论 8.1

作       者:顾问:饶宗颐叶嘉莹,主编:陈洪徐兴无

出  版  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1-01

字       数:279.0万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文化 > 中国文化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26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26条)
1、龙凤呈祥 龙是华夏祖先的化身,凤是民族飞翔的理想,龙和凤是中华民族的图腾。龙凤呈祥,象征着我们民族多元一统的抟成历程,凝聚着中国文化刚柔相济的力量和阴阳和谐的情韵,象征着太平盛世的到来。中国文化龙飞凤舞,自强不息。其特征沉潜而升腾,悠久而日新;其结构简易而精致,平衡而变通;其精神雄浑而典雅,中庸而刚健。谈龙说凤,走中国文化的美丽殿堂。 2、书同文字 汉字古老悠远,是一条蜿蜒无垠的历史长河;汉字构形奇妙,是先人伟大智慧的结晶;汉字灵动飘逸,展现了中华民族非凡的艺术创造。“文”是花纹,是万事万物的象形符号;“字”是生育,是文与文相亲相爱繁衍出的子子孙孙,中国文化的基因和血脉由汉字组成。汉字的理想是“书同文字”,统一的字形与书写,锻造了中国文化的坚强骨骼。汉字以整齐的身姿站立着,砌成中华文明的长城。 3、载之书册     《尚书》有云:“惟殷先人,有典有册。”古代中国曾是世界上书籍多的国度,在书写、形制、印刷、流播、收藏、分类等方面形成了完备的体系与制度,珍存了丰富的历史经验与智慧。典册从契刻发展到书写,以甲骨、简帛、金石等形态而存在,而纸的发明带来了书写与传播的便利,而制作出纸墨飘香、书法隽美的印刷书籍。经典于是乎产生,传统于是乎继承,学术于是乎发明。 4、仁义礼智 仁、义、礼、智,是中华伦理的“四维”,支撑起中国人的核心价值。它们根源于人类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和是非之心,蕴育于上古礼乐文化,由孔子创发,孟子阐明,在汉代形成了牢固的思想体系,成为传统文化中安身立命、维系人伦、高扬人道的道德标准。它们既是个人修身养性、努力向善的行为规范;也是社会和谐、民族凝聚、人类和平的道德理想。 5、君子之学 在世界文明古国中,唯有中国的文化悠久而绵延、源远而流长、古老而常新,重视教育是其内在的文化动力。古代中国创造了自成系统的官学、私学以及书院等教育机构和制度;确立了被誉为“世界第五大发明”的科举制;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从孔子始,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大多是教育家,有教无类,诲人不倦,体现了自觉而觉人,己欲立而立人的仁爱精神。教育既是成人之道,更是治民之道,富之而后教之,使之成为君子。 6、王霸之道 “天下为公”“天下大同”,中国的文化理想就是政治理想,政治是中国历史车轮的轴心。历代政治家、思想家对国体设计、德刑关系有着精致的设计与阐述。从周公制礼,到商鞅变法,中国古代社会由宗法封建王国发展为统一郡县帝国,其政治和文化制度在礼法并存、王霸杂用的张力之中不断地变革、更张。兴亡成败,载舟覆舟,为后世留下有益的经验和沉痛的教训,塑造了中国人情理兼顾、改革变通的政治性格。 7、四海之内 中华民族起源于中国大地上不同的地域文明,五十六个民族来自历史上诸多的古老群体,他们都为中国文化贡献了聪明才智,正如孟子所说:舜为东夷人,文王为西夷人,皆能“得志行乎中国”。古代各民族共生共存,既有和亲、会盟、互市、通贡的和平友好,又有对抗、冲突、割据、兼并的利益斗争。历经时间长河的洗礼,他们形成了一个文化共同体,升华出“四海之内皆兄弟”的高尚情怀,蕴育出强大的民族精神和凝聚力,这正是中国不断复兴并走向强盛的关键。 8、赤县神州 中国居天下八十一分之一,名曰“赤县神州”。大禹治水,又将中国划分为九州。这是战国时代思想家的奇思妙想,是中国地理文化的神话传说,它消解了封建国家的政治主体,呼唤着宏大的政治空间,“九州”象征着中国统一的文化地理观念。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不同的生存方式,每一个“州”都具备独特色彩的土壤、独特品质的人性与物产、独特的自然风景和文化名胜。让我们古老的《山海经》,游览天下名山大川,领略中国的地理文化。 9、风土人情 “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中华大地纵横万里,百族共生,风土人情,五彩缤纷:合两性之好的婚规、舌尖百味的饮食、继祖正体的姓名、和睦人群的礼仪、祈福求吉的信仰、普天同庆的节日,描绘出中华民族数千年社会生活的风俗画卷。推历史的窗口,用长镜头聚焦源流,管窥先民的生生息息;用近镜头纪录写真,剪裁中国的衣食住行,去发现“人情似故乡”的中国。 10、九流十家 百家争鸣的先秦诸子,是中国传统思想的渊薮与源泉。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剧烈变动,知识普及,思想自由而活跃,诸子们以“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使命担当,游说救世,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九流十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他们一方面激烈辩论,水火不容;一方面百虑一致,殊途同归,都是世或经世之术。相互之间可以论衡而融合,可以并行而不悖。中国思想综合创新的基调和走向由此确立。 11、内圣外王 它是中国文化的主流思想之一,虽屡经坎坷,甚至濒临灭顶之灾,但至今仍然流淌在中华儿女的血脉之中,在中国人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规范与社会心理中下了深深的烙印,成为塑造中华民族精神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它源起于洙泗之间,由孔子宗立说,将西周礼乐文明的精神创发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伦理价值,经过历代仁人志士的阐释与履践,如大江大河,泽润了中国和东亚,并汇世界文明的海洋。这就是儒学,是“内圣外王”之道,是成人立德之教。 12、莲花净土 从丝绸之路来到中国的佛教,与中国本土成长起来的儒、道两家,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主要的三个精神传统,共同关照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身心的文化取向,因此,要了解中国文化,必须了解佛教在其中的形成、绵延和影响。净土出的莲花,根源于古老的印度文化,延展出中国、东亚和世界的繁茂枝叶,放出多姿多彩的信仰与艺术之花,结出了外来文化和中国文化融合的硕果。 13、抱朴归真 道教是中国古代巫术与道家思想凝聚而成的本土宗教,在宗教、哲学、美学、文学、科技等诸多方面对中国人的思想与生活产生了浪漫而深刻的影响。它探索宇宙的奥秘,寻找长生的秘诀,故而炼丹、画符、运气、行医;它并不禁欲,但摈弃名利,故而仙乐飘缈,男女神交;它并不玄想,故而饮酒服药,羽化登仙。它热爱生命,崇尚自然,抱朴归真。 14、文苑英华 中国古代文学是礼乐文明出的奇葩,礼是社会规范,发为文章;乐是心志情怀,发为诗歌。诗言志而缘情,文明道以立言,它们是中国文学的正统,是中国书写的范式。诗意和文采是中国任何一种艺术的灵魂。在艺术上,它们或温柔敦厚,或绮靡朗丽,或平淡自然,或空明宁静,或豪迈飘逸,或沉郁顿挫;沉思翰藻,炼字度句;比兴寄托,境界高远;文苑英华,美不胜收。 15、今古传奇     说部之体,渊源于史传;志怪志人,滥觞于六朝。唐传奇、宋话本,各擅其胜,文言白话,自此始分,小说之义,渐与今同。章回长篇,明清为盛,四大奇书,雅俗共赏,《红楼》一梦,是为*。而话本短篇,“三言”“二拍”,坊间刊刻,流播市井。讽时骂世,谈鬼说神,演说痴情,了断公案,演绎历史,表彰忠义,尽在今古传奇之中。 16、花雅争胜 百戏杂剧、南戏传奇、海盐弋阳、花雅争胜,中国戏曲早形成于民间社会,随着历史的推移,文人雅士参与创作,产生了许多精湛的经典之作,由民间文化上升为高雅文化,中国文化的大传统中。悲壮的《窦娥冤》、凄凉的《梧桐雨》、华美的《牡丹亭》、幻灭的《桃花扇》,舞台春秋,人生写照;生旦净丑,粉墨登场;一折一出,顾盼生姿;感天动地,曲尽悲欢。 17、艺舟双楫    毛笔是中国造型艺术独步于世界的工具,书写勾勒,气韵生动,浓墨淡彩,随类赋形。书画同生于锥颖,如江河同源于昆仑,流为山水花鸟的画卷,流为篆隶真草的碑帖。在墨香纸韵的支持下,毛笔抒发了中国人对自然的胸襟意气和对人生的心灵感怀:“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18、金声玉振    音乐是维持道德教化和抒发个人情志的工具,中国古代音乐在制度、机构、乐器、乐理等方面均有独造,《诗经》皆是乐曲,《楚辞》亦为歌诗。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制礼作乐,金声玉振;五声六律,调和律吕;祭唱歌赞,和谐天人。汉武乐府,广采“赵、代之讴”“秦、楚之风”;隋唐燕乐,融汇胡汉中外之音。而音乐高妙,知音难觅,令人怅惘。所谓高山流水,大音希声。古人诗云:“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19、采菊东篱     山水、园林、饮馔、游艺,表达了中国人高雅的生活姿态和诗意的栖居方式。山水本是自然之物,古人却赋予它生命肌理,“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寄托了人生的志向与抱负。古典园林,壶天自春,以小见大,融自然、艺术、意境之美为一体。饮食茶酒,调和鼎鼐,烹煮蒸炒而特重滋味。围棋、蹴鞠、投壶、酒令,游于艺而娱身心,虽为小道而见妙理,蕴含着智慧和乐趣。 20、红粉闺秀 红粉与闺秀,是中国古代两大女性群体。在家庭伦理和男权社会的制约下,她们的社会生活空间受到制约,但是她们创造了别具一格的女性文化,赢得了尊严与地位,母教淑仪、贤媛才女,层出不穷,尤其在文学艺术方面成就突出,因为她们的感情细腻而丰富,或温婉地抒发了闺怨之情,或率性地吟唱着艳歌情曲。山间竹喧归浣女,浔阳江头听琵琶。感伤如梦青春,珍惜花样年华。 21、天工物     被科学视为巫术的中国古代数术文化,积累了中国人与大自然交往的经验和手段,恰恰是古代科技的萌芽。中国人用阴阳五行分析物质关系,催生了发达的物质文明。被全世界誉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皆发明于汉唐这两个中国历史上的盛世。中医、陶瓷、制茶、丝绸及其它传统手工艺至今仍是独到的科技。中国的科技思想充满了伦理因素,主张道技结合,天工物,启发我们反思现代科技面临的伦理和生态困境,是珍贵的思想遗产。 22、悬壶济世 中国古代医学辨五味以养形,节情欲以养神,和天气以养精。从调养五脏,到调治性情,再到察占节气,使自然赋予身体的元气精神得以保持,形体血气得以长养,包涵于其中的道德心灵得以培育,人民安康而臻于王道。故医道即人道,治病即治国,悬壶济世,救民水火,古人云:“君亲有疾不能疗之者,非忠孝也。”又曰:“不为良相,则为良医”。传统中医学蕴含着浓厚的人文情怀,积极探索天人之道和伦理精神。 23、风月同天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公元8世纪日本圣德太子的话,呼唤起唐代高僧鉴真和尚东渡传法的信心。从汉至唐,东亚各国分享中国的文化成果,并各自奉献出智慧,共同建构了以中国文化为轴心的古代东亚文明。儒学和佛教抟成了整个东亚文明圈的制度与信仰,而汉字成为东亚文明的通用文字,中国的诗文典范和书写体式被广泛应用于文学创作和精英的书写,创造了精神文明的高级成果。正如唐代诗人温庭筠的诗句所云:“疆理虽重海,车书本一家。” 24、变法图强 文化因传承而不息,因变通而不衰。明清以来,中国因专制自大而固步自封,渐失活力,国势不振,弊政丛生。至近代列强纷至,国门洞,民族危难日益深重。于是穷则思变,仁人志士借鉴西方文化,探寻救国之道,企求革故鼎新,变法图强,虽屡遭挫折,仍前赴后继,谱写了争取民族和文化复兴的壮丽乐章。<br/>【推荐语】<br/>关于“中国文化二十四品”系列:“中国文化二十四品”系列图书全24本。本系列图书是中文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读物,“十三五”国家重出版规划项目图书。本系列图书由著名学者饶宗颐、叶嘉莹担任顾问,整合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南大学等十多所高校的学者,围绕中国传统文化的24个侧面行深剖析、展示,充分呈现了中国文化的特征、结构与精神。丛书文字深浅出,既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又有较高的学术性,是优秀的传统文化普及读物。丛书附有有关中国文化二十四品延伸阅读及原典导读的微信二维码,扫一扫,即可在线传统文化的广阔天地。<br/>【作者】<br/>龙凤呈祥 徐兴无,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院长,著有《白日薄西山——大汉帝国的衰亡》《新译〈金刚经〉》《谶纬文献与汉代文化构建》《刘向评传》等。 书同文字 黄德宽,安徽大学教授、中国文字学会会长,著有《汉语文字学史》(合著)、《汉字理论丛稿》、《启中华文明的管钥——汉字的释读和探索》、《古文字谱系疏证》(合著)、《汉字阐释与文化传统》、《古汉字发展论》等。 书史纵横 程章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所长,著有《魏晋南北朝赋史》《刘克庄年谱》《世族与六朝文学》《古刻新诠》《石刻刻工研究》等。 许勇,南京大学文学院博士生,撰有《〈耆旧续闻〉文献研究》,发表《陈鹄非<耆旧续闻>的作者》《<东斋记事>异名佚文考》等论文。 仁义礼智 周德丰,南大学哲学院教授,著有《中国近代哲学研究》、《中国现代文化哲学》(合著)、《中国现代人生哲学》(合著)、《中国哲学小史》(合著)等,参加编著方克立主编的《中国哲学大辞典》。 李承福,博士,发表论文《据旧新——钱穆文化观研究》等。 君子之学 闫广芬,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著有《中国女子与女子教育》《经商与办学——近代商人教育活动研究》《世纪之理想——中国近代义务教育研究》《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等。 王霸之道 王子今,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教授,南京师范大学鸿国讲座教授,著有《权力的黑光》《中国文化节奏论》《“忠”观念研究》《秦汉社会史论考》《千百年眼:皇权与吏治的历史扫描》《秦汉史:帝国的成立》《中国历代王朝国检讨》等。 四海之内 高,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教授、主任,著有《西域古代民族宗教综论》《西域古代伊斯兰教综论》《各民族共创中华》《世界民族综论》等。 赤县神州 白长虹,南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教授、院长,著有《国家旅游智库研究专辑》(总主编)、《市场学》(主编)、《顾客价值论》等。 风土人情 杨英杰,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教授,曾任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院长、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辽宁省史学会副会长等,著有《战车与车战》《清代满族风俗史》《中国历史文化》《中外民俗》《汉武帝传》等。 刘筏筏,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副教授、国家高级礼仪培训师,著有《旅游服务礼仪》《饭店业概论》《现代饭店安全管理及案例评析》《餐饮服务难题应对》等。 九流十家 张峰屹,南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天津市中国古代文学学会会长,著有《西汉文学思想史》《两汉经学与文学思想》《跬步集》《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先秦两汉卷》等。 内圣外王 李翔海,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著有《生生和谐——重读孔子》《寻求德性与理性的统一》《现代新儒学论要》《20世纪中国哲学研究》《哲学的力量——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哲学》等。 莲花净土 陈引驰,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主任,著有《文学传统与中古道家佛教》《隋唐佛学与中国文学》《佛教文学》《庄学文艺观研究》《庄子精读》《乱世的心智》《彼岸与此境》等。 苏畅,哲学博士、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博士后,发表《诠释学视域下的五重玄义》《两朝僧传中所见讲经考》《大乘掌珍论中的“有为比量”解读》等论文。 抱朴归真 赵益,南京大学文学院古典文献研究所教授,著有《王霸义利:北宋王安石改革批判》《古典术数文献述论稿》《六朝南方神仙道教与文学》《六朝隋唐道教文献研究》等。 文苑英华 孙立尧,南京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著有《宋代史论研究》等。 今古传奇 陈洪,南大学讲席教授、跨文化研究院院长,天津市文联主席,*中文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文学与文化》主编,著有《中国小说理论史》、《结缘:文学与宗教》、《金圣叹传》、《六大名著导读》、《浅俗下的厚重》《中国小说通史》(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主编)等。 郭辉,文学博士,山西师范大学讲师,著有《明清小说中尼僧形象之文学与文化研究》等。 花雅争胜 解玉峰,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著有《20世纪中国戏剧学史研究》《诗词曲与音乐十讲》《汉唐乐府诗辩证》等。 艺舟双楫 曹*,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著有《后现代设计》《新具象艺术》《民间艺术鉴赏》《天工物图说》《扬州,城市历史中的10个人》等。 陈彦青,博士,著有《观念之色》《中国色彩系统观念建构一种——间色的转换》等。 金声玉振 司冰琳,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著有《一本书读懂中国音乐史》、《中国音乐史普修教程》(编)等。 采菊东篱 陶慕宁,美食家、南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著有《金瓶梅中的青楼与妓女》《青楼文学与中国文化》《无问无应集》《瓶外卮言》等。 红粉闺秀 俞士玲,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著有《陆机陆云年谱》、《西晋文学考论》、《汉晋女德建构》(即将出版)等。 天工物 李建珊,南大学哲学院教授,曾任科技哲学教研室主任,著有《浪漫的理性——科学和艺术的对话》《科技文化的起源与发展》《科学方法概览》《循环经济的哲学思考》《世界科技文化史教程》《欧洲科技文化史论》等。 贾向桐,南大学哲学院教授,著有《实践优位视野下的科学形象》《现代性与自然科学的理性逻辑》《历史主义、实用主义和理性主义》等。 悬壶济世 孙中堂,天津中医药大学语言文化学院教授、古籍文献教研室主任,著有《中医内科史略》《尤在泾医学全书》《中医百部名著·养生卷》《彭子益医书合集》《李时珍》等。 邓婷,博士、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员。 风月同天 张伯伟,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域外汉籍研究所所长,著有《清代诗话东传略论稿》《东亚汉籍研究论集》《作为方法的汉文化圈》《域外汉籍研究门》等。 卞东波,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著有《南宋诗选与宋代诗学考论》《宋代诗话与诗学文献研究》等。 变法图强 侯杰,南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中国近代史教研室主任、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城市文化研究院副院长,著有《中国文化与世界》《中国民众意识》《世俗与神圣——中国民众宗教意识》等。 赵天鹭,南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发表论文《近代中国缠足女性身体解放研究新探》《香山办及其多重身份转换》《天主教徒马相伯在京、津地区活动新探(1912—1917)》等。<br/>
目录展开

中国文化“礼”与“法”系列

龙凤呈祥――中国文化的特征、结构与精神

总序

吉祥物

文化特征

悠久持续

多元融合

家国天下

文化结构

道技结合

礼法并举

三教九流

文化精神

天人合一

知行合一

中和刚健

文化复兴

文化危机

文化史学

文化哲学

文化人类学

文化转型

仁义礼智――我们心中的道德法则

总序

导语:中国传统美德与东方人道主义精神的一道靓丽霞光

多样化的概括:千古相传的中华美德

人伦、人性、人道:东方人道精神

“通理”“常道”:仁、义、礼、智的价值定位

仁:中华传统道德精神的魂魄

仁学新创:“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

仁学发展:从孟子到宋明诸儒

仁德概说

义:中华传统道德精神的辅翼

以义辅仁,“见利思义”:儒家的义德观

“兼爱”“贵义”,谋取公利:墨子的义德观

义德概说

礼:中华传统道德精神的骨干

仁礼结合,内仁外礼:孔孟的创论

化性起伪,以礼治国:荀子的贡献

礼的规范化、制度化:“三礼”的特征与精神

礼德概说

智:中华传统道德精神的血脉

智德生成:从孔墨到孟荀

智德发展:从汉唐到宋明

智德概说

结语

一、孝道:家庭伦理

二、诚信:社会伦理

三、廉洁:执政伦理

君子之学――养成圣贤的教育传统

总序

绪言

一条主线

什么是“君子”

与“君子”内涵相近的其他表述

什么是“学”?

中国教育家小传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孔子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孟子

“贵师而重傅”的荀子

“简练于学,成熟于师”的王充

“传道授业解惑”的韩愈

“存天理,灭人欲”的朱熹

“顺导志意,调理性情”的王守仁

“正言”“正行”“正教”的王夫之

源远流长的学校教育制度

官学制度

私学制度

私学兴革

书院制度

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的科举制度

考生来源与报考办法

考试科目、内容与方法

录取、及第后的待遇

科举制的影响

瑰丽多姿的教学思想

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

教学过程

教学的基本原则

教学的具体原则与方法

成人之道:道德教育的原则与方法

诚意立志

学思并重

慎言力行

自省自克

改过迁善

王霸之道――礼法并重的政治制度

总序

导言:政治文化知识的古今链接

关于“民本”的意义

关于汉武帝“独尊儒术”

关于统一和分裂

关于“封建”概念的使用

历朝兴废的周期性轮回

中国古代王朝兴替的历史回顾

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历史的重复

其兴之“浡”与其亡之“忽”

对于“周期率”的认识

“打破这周期率”:毛泽东与黄炎培的长谈

古代王朝的建国模式

造反

篡夺

侵灭

开国皇帝的文化资质

“取与守不同术”

贾谊的治国道路探索

《过秦论》的发现:“攻守之势异”

“术”“道”“政”的必要调整

“取之守之者无异”:秦关东政策的失败

王朝史扫描

“约法三章”故事

建国初期的文政

建国初期的武事

拨乱反正

功臣执政和功臣子执政

霸王道杂之

“为政以德”的原则

“以德治国”的“装饰”性意义

“德治”与“法治”

汉宣帝的执政心得

“德治”的败局

关于历代“官数”

历代行政机构编制

编制数额与实际用人数

“冗官”“冗吏”

怎样“救官冗之敝”

官制与官治

察举制的意义

科举制与中国士大夫

古代“官箴”

顾炎武的治官定律

历代王朝的政治危局与战略对策

历朝政治危局的形式与导因

政治危局导致社会灾难

危局对策成功:有效救治

危局对策失败:引致覆亡

古人的政治智慧

范蠡之学

“四皓”的政治表现

贾谊“为富安天下”主张

“冠于百王”的汉武帝

诸葛多智

民间政治幽默:中国古代的政治笑话

原典选读

《论语·为政》二则

《孟子·尽心下》一则

[汉]贾谊:《新书》卷一《过秦》

[唐]杜牧:《阿房宫赋》

[清]顾炎武:《日知录》卷八《都令史》《吏胥》《法制》《省官》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六《光武一五》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二《汉初布衣将相之局》

变法图强——近代的挑战与革新

总序

绪言

天朝危局:中国现代化之路向何方

前近代的中国与世界

鸦片战争及其后果

从经世思潮到开眼看世界

人间“天堂”:太平天国的艰难寻觅

洪秀全:以西方宗教改变中国

洪仁玕:用西方制度文化改变中国

太平天国变法图强之路解析

自强求富:洋务运动与中国现代化的探索

洋务派与“中体西用”观的提出

从自强到求富:洋务派选择的现代化道路

夹缝求生的“中兴”:品评洋务运动

维新变法:志士仁人的救国思想与实践

甲午战争与近代中国的文化自觉

维新运动的兴起与戊戌变法

维新变法的历史遗产

清末新政:“变法自强”的新尝试

义和团运动与清朝政府的统治危机

“以变而不失其正”的官制军制学制改革

捆住手脚跳舞 ——预备立宪

旧邦新造:帝制终结与民国初创

清末中国文化变迁与民主革命的兴起

清朝覆亡,民国肇基

辛亥革命的成与败

五四洗礼:从文化革新到社会革命

民国初年政治现代化的波折

尊孔复古与新文化运动

反思西方:文化重建与以俄为师

结语

中国文化传统思想系列

九流十家——思想的争鸣

总序

绪言

本仁行义、以礼辅仁的孔孟

主仁倡礼的孔子

张扬性善以达仁政的孟子

主张性恶、崇尚礼法的荀子

荀子与孔、孟的思想区别

人性恶:荀子思想的奠基石

隆礼崇法:荀子思想的核心

秉持“无为而无不为”的老子

老子之“道”的内涵和特征

道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

贵柔处下,外其身而身存

由“齐物”而“逍遥”的庄子

庄子思想的基本内涵

以“齐物”达“逍遥”:庄子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倡导“兼相爱,交相利”的墨子

墨子思想的基本内涵

“兼爱”的实质和目的

“非攻”的实质和目的

以“交相利”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奉法执术、任势尚变的韩非子

法家的思想渊源

“法”与“势”、“术”结合:韩非子的法治思想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的尚变精神

辨物正名、循名责实的名辩思潮

先秦名辩思潮概说

智慧盛筵:先秦名辩思潮诸辩题类解

敬顺阴阳四时五行的阴阳家思想

先秦阴阳家概说

先秦的阴阳观念

先秦的五行观念

阴阳与五行观念的合流

内圣外王——儒家的境界

总序

洙泗源流

孔子与儒学的创立

第一期儒学:学理规模的确立与制度化的建构

宋明理学:儒学的精致化与影响的国际化

现代儒学:困顿、复苏与走向世界

仁的豁显

仁者爱人

为仁由己爱有差等

人禽之辨

人性本善

恺悌君子

为仁之方

义利之辨

义以为上的精神追求

理欲之辨

修齐治平

修身为本

为政以德

天下为公

普遍和谐

和而不同

仁者与万物为一体

安身立命

孝的根本精神与尽孝的基本途径

孝与儒家的安身立命之道

莲花净土——佛教的彼岸

总序

佛教的历程:从鹿野苑到全世界

佛陀释迦牟尼

佛灭后的佛教

佛教影响世界

佛教在中国:各宗峰峦叠嶂

汉魏六朝的名士佛学

隋唐时代的宗风竞盛

变革时代的兴衰变迁

佛教中国化:从思想到经典

从般若到佛性:中国佛学义理管窥

从抄本到网络:大藏经的前世今生

从经录到僧传:佛教与中国的学术

佛教的影响:社会与伦理

佛教的因果业报观

佛教观念与儒道

民俗与中国佛教

佛教的艺术:图像音乐文学

佛教与美术及建筑

佛教的音乐和舞蹈

中国文学佛教踪迹

抱朴归真——道教的修炼

总序

什么是道教

宗教及宗教的意义

中国古代社会的宗教状况

道教的名义、内涵与实质

道教的渊源与形成

道教的原始资源

道教的直接来源

道教的整合与“形成”

道教的丛生化和包容化发展

隋唐五代时期

两宋时期

金元時期

明清时期

道教的义理化历程与文化创造

抱朴归真:道教神学的核心

蓬山缥缈:道教与文学、艺术

步罡踏斗:道教仪式与戏剧、音乐

不死有术:道教方术与中国古代前科技

道教与社会一般宗教生活

道教的普化

岁时荐享:道教与民间祭祀

出人入神:道教与俗神的建构

善庆恶殃:道教与佛、儒的融合及社会一般信仰的道德信条

中国文化民族、民俗系列

四海之内——民族的形成与变迁

总序

绪言

先秦时期的中国古代民族

三皇五帝的远古洪荒时代

洪水横流中诞生的夏人

吞鸟卵而孕育的商

周代的“夷夏有别”

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

从华夏族到汉族的形成

号称“天之骄子”的匈奴

西域各族与汉、匈奴的关系

东北诸族的发展

羌、氐、百越与西南夷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古代民族

以山为号的鲜卑族

居于羯室的民族

高山河谷中的氐族

编发左衽的柔然

坐在高车上的民族

南方诸族的变迁

隋唐时期的中国古代民族

以狼为图腾的突厥族

马背民族吐谷浑

助唐平叛的回纥

东北诸族的变迁

南方和西南诸族

青藏高原上崛起的吐蕃

五代宋辽金时期的中国古代民族

松漠之间的契丹族

兴起于白山黑水的女真族

以大沙丘为祖居地的沙陀

建立“东方金字塔”的党项族

西迁后的回鹘

南方诸族的变迁

元代的中国古代民族

草原上弯弓射雕的蒙古族

元时回回遍天下

畏兀儿人的变迁

宣政院统辖下的吐蕃

南方诸族的变迁

明代的中国古代民族

明代蒙古诸部的发展

回族的形成和发展

畏兀儿的变迁

藏族的变迁

南方诸族的发展

清代的中国古代民族

女真统一和满族形成

清代的蒙古族诸部

新疆诸族的变迁

清代藏族的变迁

清代回民起义

南方诸族的发展

赤县神州——人杰地灵的文化空间

总序

绪言

冀州

一片甲骨惊天下安阳殷墟

繁华悠梦平遥古城

皇家宫苑避暑山庄

殿宇之海北京故宫

宗教瑰宝五台山

兖州青州徐州

神州圣城曲阜“三孔”

稷下争鸣淄博

弘毅泉城济南

五岳独尊泰山

扬州

水墨画卷黄山

奇秀桃源庐山

静灵优雅苏州园林

侨乡侨艺开平碉楼

荆州

浪漫要塞荆州

祥瑞钟聚钟祥

济济一堂岳阳

古朴神秘凤凰古镇

豫州

亘古圣境武当山

梵乐盛世洛阳

佛光普照龙门石窟

三教合流登封

梁州

拜水问道都江堰与青城山

普贤道场峨眉山

凌云弥勒乐山大佛

玉龙山下丽江古城

民族长廊三江并流

雍州

地下皇城秦始皇陵

千古迷梦长安

绚烂边塞敦煌

东方庞贝楼兰古城

结语

风土人情——民俗与故乡

总序

绪言

合两性之好 ——婚姻风俗

婚之初始性本乱

婚姻有制严尊卑

大婚盛礼结百年

继祖正体 ——姓氏名号风俗

说姓道氏溯源流

命名取字蕴意深

别号绰号展风流

避讳尊名远祸身

百族名姓各不同

敬爱亲和 ——人际礼仪风俗

跪坐立走皆有礼

相见宴宾重礼仪

百族风情礼仪多

舌尖百味 ——饮食风俗

五谷肉蔬盘中餐

色味形器满桌辉

同桌聚餐重亲和

香茗美酒万千情

拜神祈福 ——民间信仰与禁忌风俗

信仰禁忌渊源远

民间信仰神灵多

万事万物万般忌

信仰风俗须疏导

普天同庆 ——岁时节庆风俗

岁时节日话源头

节庆风俗情意浓

易风俗推陈出新

悬壶济世——医学与养生

总序

源远流长话中医 ——中医学产生及发展概述

三足鼎立的中医学 ——理论、方法、药物兼备的中医

中医基础理论的渊薮 ——《黄帝内经》

辨证论治的群方之祖 ——《伤寒杂病论》

本草药物学的源头活水 ——《神农本草经》

群星璀璨道贯长河 ——历代中医人物漫笔

汉唐时期的医学人物

宋元明清时期的医学人物

遍地开花硕果累累(上) ——中医基础学科的发展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诊断学

中药学

方剂学

遍地开花硕果累累(下) ——中医临床学科的发展

中医内科的历代发展概况

中医妇产科、儿科的历代发展概况

中医其他临床学科的历代发展概况

上工治未病颐养寿天年 ——历代中医养生介绍

先秦至汉唐时期的中医养生

宋金元时期的中医养生

明清时期的中医养生

风月同天——中国与东亚

总序

导言

汉字

儒学

佛教

文学

天工开物――科技与方术

总序

绪言

中国古代农业概览

古代农业发展概述

农学著作与典籍

农业生产的特征及其对古代科技的影响

中国古代数学

中国数学的早期发展

传统数学的继续发展与成熟

传统数学的沉寂与西学的传入

中国古代的天文学与历法

古代天文学理论与观测

历法的发展

天文学的中外交流与评价

中国古代的物理学思想

古代力学思想

古代声学思想及其应用

古代光学思想

中国古代的工艺与技术

四大发明

工艺技术

古代工艺典籍与传统技术思想

先秦技术史的力作 ——《考工记》

中国科技史上的坐标 ——《梦溪笔谈》

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天工开物》

中国古代工艺技术的特征

方术、化学及其他科学

方术与中国传统文化

地理学、矿物学等其他诸学科

中西科技文化的对比 ——对“李约瑟问题”的回应

从社会史层面解读“李约瑟问题”

从思想史层面解读“李约瑟问题”

结语

中国文化文学系列

书同文字——汉字与中国文化

总序

导言:文字·汉字·文字学

文字的一般性质

汉字的主要特点和性质

汉字研究与文字学

初作书契文明肇启 ——汉字的初创和形成

古代关于汉字起源的猜想

新石器时代考古发现的文字起源线索

殷商甲骨文之前的汉字踪迹

汉字创制和形成的可能路径

依类象形孳乳浸多 ——“六书”与汉字构造

汉字构造与“六书”说

以形表意:汉字符号创制的基本方法

形声相益:汉字孳乳浸多的主要途径

依声托事:汉字系统日趋完善的必然选择

篆隶楷体今古殊形 ——汉字的形体及其发展

汉字常见的形体

汉字形体发展的三个阶段

汉字形体发展的主要趋势

唯殷先人有册有典 ——殷商时代的甲骨文

甲骨文的发现、整理和研究

占卜与卜辞

殷墟甲骨的分期与断代

商代的文字和典册

铸鼎勒铭明著后世 ——西周青铜器铭文

古代的青铜器

青铜器铭文

青铜器铭文的著录和考释

书同文字为典为范 ——字书与汉字的规范

汉字的早期规范 ——书同文字

汉代“小学”的兴盛与《说文解字》

历代字书的编纂与文字规范

书史纵横——中国文化中的典籍

总序

书籍的早期形态

甲骨文与中国书写传统

金石文字的书刻与传播

简帛与书籍制度

写本时代

纸的发明与使用

抄书、藏书与读书

抄本与稿本

刻本时代

雕版印刷与活字印刷

历代刻书巡礼

商业刻书与社会文化

古书的装帧、版式与阅读

古书的装帧

古书的版式

古书的阅读

古书聚散与流通

书籍聚散与公私藏书

典籍存佚与古籍整理

书籍流通与文化传承

文苑英华——言志的诗和明道的文

总序

绪论

《诗》、《骚》与抒情传统的形成

《诗经》

楚辞

史传、诸子与散文的成熟

《左传》与《战国策》

《孟子》与《庄子》

《史记》与《汉书》

八代诗的嬗变

两汉乐府

古诗十九首

建安风骨与正始之音

陶渊明与古风的终结

南北朝诗风

辞赋与骈文的发展

两汉辞赋

魏晋南北朝抒情小赋与骈文

唐音宋调

山水田园与边塞风光

李白与杜甫:唐诗中的“双子星座”

韩孟诗派与元白诗派

李商隐与晚唐余韵

中天坡谷两嶙峋

亘古男儿一放翁

唐宋古文运动

“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

柳宗元

六一风神

“苏海”蠡测

词别是一家

温、韦与《花间集》

南唐词风

创调之才:从柳永到姜夔

苏、辛的旷与豪

今古传奇——神魔与世俗的小说世界

总序

绪言

什么是中国古代小说?

多个源头

两条支流

中国古代小说的“教父” ——《史记》

《史记》的虚与实

故事书写追求戏剧性

人物刻画注重情感化

中国古代小说的“童年” ——《搜神记》与《世说新语》

“志怪”《搜神记》

“志人”《世说新语》

成年后的两副面孔

眼花缭乱的“唐传奇”

朴实生动的“宋话本”

“四大奇书”

“演义”之巅《三国》

“传奇”千古《水浒》

“神魔”奇谈《西游记》

“世情”洞见《金瓶梅》

明清短篇小说的繁荣

“三言”“二拍”看市井

谈鬼说狐看《聊斋》

“志怪”绝响《阅微草堂》

梦一样的“红楼”

诗情史笔《红楼梦》

“石”耶“玉”耶贾宝玉

“二水分流”林与薛

讽时骂世的写作风气

明人已开先河

“外史”讽“儒林”

晚清成风气

红粉闺秀——女性的生活和文学

总序

导言 如何看待中国古代妇女生活

我们对古代妇女的印象

从社会结构、家庭制度看古代妇女生活

对古代妇女生活的描写

古代妇女生活研究初探

古代妇女的政治生活

古代的太后政治

皇后政治和女皇政治

公主政治和宫女政治

古代妇女的齐家与治国理想

古代妇女的经济生活

古代妇女纳税人身份的变化和意味

家庭妇女的经济生活

职业妇女的经济生活

青楼歌妓的经济生活

古代妇女的法律生活

烈女为父报仇与古代礼法共生

古代法律中的妇女地位

因女性而变的古代法律

性别与古代法律观念及条款的变化

利用法律“离婚”的妇女

法官对女性守节者的同情与判决

古代女性的文学生活

古代女性的文学成就

古人对于妇女创作的复杂心态

古代女诗人对女性意识的表达

女诗人的女性意识书写

古代女性的美和妆饰

古代女性的面貌身体之美

古代妇女的流行服饰

古代妇女的饰物

姿容与风度

女性笔下的美和性感

私人记述中的古代妇女生平

胡慧觉:两宋之交的“无一愧者”

董金的焦虑

两个周氏:多子所苦和终身求子的两种人生

悉心照料男性的妻子和情人

让归有光重新阐释《贞女论》的张贞女

妓女的生命归宿

宗教女性的一生

中国文化艺术系列

花雅争胜——南腔北调的戏曲

总序

中国古代戏曲的民族特质

中国古人的审美趣味与戏剧表现

中国戏曲的结构体制

四功五法与程式

中国古代戏曲的起源与形成

戏曲起源与形成诸说

中国戏曲形成的条件与可能

两宋经济文化环境与中国戏曲的形成

古代戏曲类别之一:南戏与传奇

早期南戏及《琵琶记》

明中叶后的传奇风尚和汤、沈

传奇入清后的新变和“南洪北孔”

古代戏曲类别之二:元曲杂剧

元曲杂剧的出现及其结构

元曲杂剧的多样世界

元曲四大家:关、白、马、郑

王实甫《西厢记》

古代戏曲类别之三:“花部戏”

“花部戏”崛起的历史背景

作为历史事件的“徽班进京”

京班的“名角制”

“剧种”的建立与中国本土戏剧之困境

古代戏曲的班社、剧场与搬演

古代戏曲的班社

古代戏曲的剧场

古代戏曲的搬演与演出习俗

艺舟双楫——丹青与墨韵

总序

书画同源

仓颉造字

钟鼎春秋

秦汉丹青

书于竹帛时代

书法绘画的“觉醒”

书画分途

中国画早期形式

艺术的自觉

“气韵生动”及其他

“六法” ——中国书画共同的精神源泉

公孙剑器舞

徐黄体异与风格问题

林泉高致的理想

山水精神下的赋彩与墨色

无声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诗书画印

艺术之变与南北宗论之后

艺术之变

唐宋墨戏

托古改制

南北宗论及其影响

写意的极致

“入缵大统”与“市井上下”

新旧世界转换下的美术革命

中国近世之画衰败了吗?

美术革命之提出

现代艺术理想的践行者

金声玉振——黄钟大吕的古乐

总序

总论 ——古代音乐的历史变迁

钟磬乐舞时代(9000年前至公元前221年):夏、商、周

歌舞伎乐时代(公元前221年至公元960年):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

俗乐剧曲时代(公元960年至公元1911年):宋、元、明、清

音乐制度与机构

周代的礼乐制度

秦汉时期的乐府机构

唐代多种音乐机构及特色

乐器与器乐

先秦:金石之乐的巅峰

中古:丝竹管弦的繁荣

近古:乐器的本土化与民间化

精英与世俗:聚焦不同阶层的音乐家

上古三代的乐官与乐师

汉魏时期的文人音乐家

隋唐时期的音乐家

宋元明清时期的音乐家

记谱法、乐谱与音乐作品

早期的记谱方式

古琴谱及其作品

俗字谱、工尺谱与音乐作品

音乐思想与著作

先秦音乐思想的百家争鸣

汉魏时期音乐思想的一尊与突破

隋唐时期的华戎并采

宋明时期音乐思想的“雅”与“俗”

采菊东篱——诗酒流连的生活美学

总序

绪言

美食意趣:生存需求的提升

山水情怀:天人合一的境界

园林清幽:士大夫的起居

优哉游哉:休闲与体育的结合

古人的山水情结

孔子谈山水

《兰亭集序》 ——山水与哲理

柳宗元对山水的典范书写

晚明小品文中的山水与人趣

园林声妓之美

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 ——美学追求

佛寺之清幽与文人之禅趣

唐宋的私家园林

苏州园林甲于天下

晚明的秦淮河畔

饮馔烹饪:由滋味而趣味

中国饮食的文化蕴涵

酒的魅力

宋人的饮食文化

明清的饮食之趣

中国菜肴的烹饪

古人的游艺之美

围棋、投壶、蹴鞠、樗蒲、打马

酒令灯谜、藏钩射覆、说书曲艺

累计评论(26条) 22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