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推荐
摘要
1 导论
1.1 选题意义
1.2 分析视角与研究目标
1.3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1.4 可能的创新之处
2 理论回顾
2.1 国外研究概况
2.2 国内研究现状
2.3 小结与评论
3 企业社会责任的逻辑
3.1 企业社会责任本质论
3.2 企业社会责任内生论
3.3 三次分配统一论
3.4 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统一论
3.5 权责对等论
3.6 小结
4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现实性
4.1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现实困境
4.2 原因分析
4.3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可能性
4.4 小结
5 影响中国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主要因素
5.1 一般因素分析:以西方国家为例
5.2 特殊因素分析:中国转型期语境
5.3 小结
6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边界与内容
6.1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边界
6.2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内容
6.3 小结
7 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路径选择
7.1 国外利益相关者运动与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
7.2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机制
7.3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方式
7.4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微观治理
7.5 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基本结论
8.2 基本政策要义
8.3 有待于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同类图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