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推荐
作者简介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总序
绪 论
第一讲 关于汉语
1.1 先要对语言有所认识
1.2 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学科
1.3 关于汉语
主要参考文献:
第二讲 汉语研究概述
2.1 先秦两汉时期的汉语研究
2.2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时期的汉语研究
2.3 宋元明时期的汉语研究
2.4 清代的汉语研究
2.5 20世纪汉语研究概说
主要参考文献:
第三讲 结构理论与结构层次分析
3.1 句法结构的层次性与句法成分的“替换”和“扩展”
3.2 关于结构的层次分析方法
3.3 结构层次分析中要注意的问题
3.4 结构层次分析的作用和局限
主要参考文献:
第四讲 变换理论与句式变换分析
4.1 结构层次分析的局限和句式变换分析方法的产生
4.2 句式变换分析的客观依据和需要遵循的原则
4.3 句式变换分析的作用和局限
主要参考文献:
第五讲 特征理论与语义特征分析
5.1 句式变换分析的局限和语义特征分析方法的产生
5.2 语义特征分析的方法和需要掌握的原则
5.3 汉语句式语义特征分析的几个实例
主要参考文献:
第六讲 配价理论与配价结构分析
6.1 “动词语+的”结构引起的问题
6.2 语法研究中的“配价”思想
6.3 怎样分析、解决“动词语+的”结构所引起的问题
6.4 形容词和名词也有配价结构分析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第七讲 空语类理论与空语类分析
7.1 “空语类”与“省略”的区别
7.2 语法模型与空语类的语义解释作用
7.3 空语类的句法语义性质和不同类型
7.4 空语类与“语法同构分析”和“成分提取分析”
主要参考文献:
第八讲 移位理论与成分移位分析
8.1 “移位”与“易位”、“倒装”的区别
8.2 “转换规则”、“移位规则”和“移位限制规则”
8.3 “移位”的类型与移位分析的系统性和解释力
8.4 汉语句式构造的“多重移位分析”和“分裂移位分析”
主要参考文献:
第九讲 约束理论与语义所指分析
9.1 代词与空语类的语义指称性质
9.2 语义解释理论与语义所指事实
9.3 “代词化规则”、“统治原则”和“约束理论”
9.4 “约束理论”与汉语代词和空语类的语义所指分析
主要参考文献:
第十讲 指向理论与语义指向分析
10.1 语言成分的不同语义联系
10.2 “语义指向”对汉语句法结构中复杂语义关系的解释作用
10.3 动词和名词之间支配性语义指向关系的类型和特点
10.4 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指派性语义指向关系的类型和特点
主要参考文献:
第十一讲 范畴理论与语义范畴分析
11.1 句法结构形式体现的语法意义的类型
11.2 汉语中的“时间范畴”和跟时间有关的语法分析问题
11.3 汉语中的“空间(处所)范畴”和跟空间处所有关的语法分析问题
11.4 汉语中的“数量范畴”和跟数量有关的语法分析问题
11.5 汉语中的“领属范畴”和跟领属有关的语法分析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第十二讲 认知理论与语言认知分析
12.1 从“差一点”和“大星期天”说起
12.2 认知语言研究的基本假设和主要目标
12.3 语言中的“隐喻”和“转喻”分析
12.4 语言中的“意象”和“图式”分析
12.5 语言中的“基本范畴”和“典型范畴”分析
主要参考文献:
第十三讲 语用理论与语言运用分析
13.1 语言的用法和语用法的语法化
13.2 “认知域理论”和指称现象的语用分析
13.3 “会话合作原则”和会话含义的语用分析
13.4 “言语行为理论”和言语行为义的语用分析
13.5 “语法化理论”和语用法的语法化分析
主要参考文献:
第十四讲 类型理论与语言类型分析
14.1 语言的“个性”与“共性”
14.2 功能与用法:认知理论背景下的语言类型研究
14.3 原则与参数:形式理论背景下的语言类型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第十五讲 汉语研究和汉语研究的应用
15.1 21世纪可能具有的时代特点
15.2 汉语研究与中文“字”、“词”、“句”的计算机处理
15.3 汉语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和中小学语文教学
主要参考文献:
后 记
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同类图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