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裕禄的女儿焦守云作序。 该书翔实记载焦裕禄与他的儿女们在家庭内外的生活细节,以及焦裕禄对孩子们既严格要求又润物无声的言传身教和革命熏陶,今天的党员干部依然能从中汲取丰富的精神养分。 焦裕禄是县委书记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光辉榜样,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不朽的标杆。焦裕禄精神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永远是亿万人民心中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该书作者为兰考人,在深细致调查采访的基础上获得大量生动鲜活、真实可信的*手资料,并以宏阔的视野,深焦裕禄的内心世界以及焦裕禄所处的时代语境,追踪再现了一个心有大爱、英勇智慧的优秀共产党人的成长轨迹,让我们不仅看到焦裕禄所获得的家庭教育,也有他对爱人及下一代的教育和影响,还能看到他的工作方法及诸多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使焦裕禄的形象丰富完备,亲切可感。
售 价:¥
纸质售价:¥15.00购买纸书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序言 希望父亲的人格魅力能感动一代又一代人
前言 好家风就是好国风
第一章 中国最有名的县委书记:焦裕禄感动中国前后
一、焦裕禄的感人事迹是在林业会议上走向全省的
二、记者周原执笔完成《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的初稿
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播音让焦裕禄闻名全国
第二章 苦难中的淬炼:焦裕禄所受的教育
一、上学得益于外婆家资助
二、辍学后的苦难人生
三、生活给了他最为苦难的教育
四、欢喜,去哈工大学习
五、去大连工厂实习
第三章 成为国家需要的人:焦裕禄的幸福时光
一、热爱学习的实习车间主任
二、富有探索创新精神的洛阳矿山机器厂车间主任
三、在洛阳的幸福生活
第四章 专挑最困难的工作干:为什么会选焦裕禄去兰考
一、干一行钻一行:工业战线上的出色干部
二、尉氏女婿又回来了
三、解决乡村纠纷
四、“所有的腐败都是由特权造成的”
第五章 心里装着全体兰考人民:焦裕禄在兰考的470天
一、去兰考,看看那里的风沙到底有多重
二、到兰考制定的第一个规章制度是针对干部的特权思想
三、领导干部“十不准”
四、分包试验,让每一棵树都有主人
五、在下大雨时出门才能看得清水流的方向
六、不能让兰考县被瓜分了
七、哪个村子干得好,就把干部带到哪个村子里学习
八、孩子只要有一口气在,就要去治疗
九、只有自己比别人多吃苦,别人才会信服你
十、讲话稿的每一个字都来自他自己看到问到的情况
十一、他手下的干部并非每一个都配合他的工作
十二、剥花生该找什么人也是焦裕禄考虑的事情
十三、心里装着全兰考的人,唯独没有他自己
十四、人们在他去世后都怀念他
第六章 多才多艺的温情父亲:焦裕禄在兰考的家庭生活
一、欠债的焦裕禄
二、女儿眼中的父亲
三、在爱人眼里,他是一个喜欢孩子的父亲
四、疼痛时的所思所想
五、一个没有积蓄的县委书记逝世后家庭的贫困
六、有关焦裕禄母亲的一场风波
七、焦裕禄的第七个孩子
第七章 吃苦是财富,不能搞特殊:焦裕禄对孩子们的教育
一、女儿总觉得父亲不喜欢她
二、吃苦是父亲给女儿的财富
三、铅笔头用多短才算用完
四、扔在地上的馍该如何让孩子吃了
五、让孩子们有公德心,而不是占便宜
第八章 永远朴素,永远热爱生活:焦裕禄后代的现状
一、焦守云,焦裕禄精神的宣传员
二、焦国庆,将父亲的精神用在了自己的工作中
三、焦守凤,在一个破落的小院里住了一生
四、焦跃进,焦家第二个县委书记
五、焦守军,两次参加对越反击战的女军官
六、焦保钢,公安战线上的一块好钢
七、焦三代,已经开始刷全国人民的手机屏幕
第九章 焦裕禄带来的福祉:后焦裕禄时代的兰考
一、政治明星县的现状
二、兰考如果实现城镇化达标,一定需要产业支撑
三、脱贫后的兰考,外出务工潮转变成返乡创业潮
四、兰考成为中国首个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
五、焦裕禄纪念馆的午餐
附录 参考文献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同类图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