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符号学:原理与推演(修订本)电子书

售       价:¥

纸质售价:¥51.00购买纸书

1836人正在读 | 2人评论 7.3

作       者:赵毅衡, 著

出  版  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1-01

字       数:39.4万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社会科学 > 新闻传播/语言文字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1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1条)
本书分为上下两编,原理编扩展了一百年来符号学发展的理论基础,融合中西方符号学理论,建立一个可用于分析人类意义活动的符号学体系;推演编具体讨论了符号在人类文化中扮演的复杂作用,让读者理论与应用兼得。<br/>【作者】<br/>赵毅衡,男,汉族,1943年出生于广西桂林。早年毕业于南京大学英文系,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师从卞之琳先生,是莎学专家卞之琳的个莎士比亚 研究生,获文学理论硕士学位(1981)。80年代中期,获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博士学位,1988年至今,任职于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的终身聘资深讲席。 现为四川大学教授,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及符号学专业博士生导师。<br/>
目录展开

书名页

版权页

目录

引论

1.什么是符号?

2.符号学何用?

3.符号学发展的四个模式与三个阶段

4.符号学与其他学派的融合

5.应用符号学

6.符号学的工作范围

7.“二十一世纪是符号学世纪”

上编 原理

第一章 符号的构成

1.符号载体,空符号

2.物、符号、物-符号

3.符号的降解:物化

4.符号化

5.片面化

6.符号的实用意义及其度量

7.文本

第二章 符号过程,不完整符号

1.意义不在场才需要符号

2.符号必有意义

3.任何解释都是解释

4.信号

5.无发送符号

6.潜在符号

7.自我符号

8.镜像,自我镜像

第三章 任意性与理据性

1.任意性

2.系统性

3.共时性

4.有机论,“噪音”,露迹

5.理据性,像似符号

6.指示符号

7.规约符号

8.中文的理据性与规约性

第四章 符号表意

1.能指与所指

2.双重分节

3.符号意指三分式

4.无限衍义,分岔衍义

5.试推法

6.艾柯七条与类型问题

7.皮尔斯的普遍三分论

第五章 媒介与渠道

1.媒介,传媒,渠道,体裁

2.“媒介即信息”

3.多媒介文本的联合解码

4.通感

5.出位之思

6.体裁与期待

第六章 伴随文本

1.伴随文本的定义

2.显性伴随文本:副文本,型文本

3.生成性伴随文本:前文本,同时文本

4.解释性伴随文本:评论文本,链文本,先后文本

5.普遍伴随文本与文本间性

6.伴随文本执着

7.深层伴随文本

第七章 双轴关系

1.双轴互相依靠

2.宽幅与窄幅

3.双轴偏重与文本风格

4.展面与刺点

第八章 符号的解释

1.符号学三分科,符形学

2.符义学

3.符用学

4.符号六因素与六性质

5.语境论

6.“意图定点”

第九章 符号修辞

1.符号修辞的特点

2.概念比喻

3.符号明喻、隐喻、转喻、提喻及各种变体

4.符号比喻的各种复杂变体

5.象征:与“符号”的混用

6.生成象征的方法

7.语言反讽与符号反讽

8.反讽与悖论

9.大局面反讽

10.四体演进

第十章 符码与元语言

1.符码

2.元语言与意义

3.“断无不可解之理”

4.元语言的构成

5.同层次元语言冲突

6.解释漩涡

7.元元语言冲突,“评价漩涡”

下编 推演

第十一章 理据性及其滑动

1.偶发再度理据性

2.普遍符用理据性

3.理据性上升

4.理据性滑落

5.理据性滑落后陡升,禅宗公案

第十二章 谎言与虚构

1.符号,真相,谎言

2.接受原则

3.“同意接受”各类型

4.“拒绝接受”各类型

5.虚构中如何述真?

6.真假与计谋的文化道德

第十三章 标出性

1.语言学中的标出性

2.文化研究中的标出性

3.风格作为标出特征

4.标出性的历史翻转

5.中项问题

第十四章 艺术符号学

1.艺术难以定义

2.体制-历史论,开放概念

3.艺术作为非自然符号

4.艺术符号的非实用意义

5.艺术意指的非外延性

6.当代艺术的标出倾斜

7.标出优势

8.泛艺术化

第十五章 符号叙述学,广义叙述学

1.叙述转向与符号叙述

2.“最简叙述”定义

3.叙述分类之一:记实性/虚构性

4.叙述分类之二:记录性/演示性

5.叙述分类之三:“时间向度”

6.“现在向度”的可能后果

第十六章 身份与文本身份,自我与符号自我

1.术语群辨析

2.从主体到自我

3.从自我到身份

4.当代文化的身份-自我危机

5.自我的纵横移动

6.反思自我的悖论,试推自我

7.文本身份

8.普遍隐含作者

第十七章 当代社会的符号危机

1.后期现代的意义方式

2.当代符号危机的四个特征

3.从异化劳动,异化消费,到异化符号消费

4.替代选择

5.经典重估与“文学场”破溃

6.两种经典化,两种替代自我

第十八章 现代性与评价漩涡

1.历史与符号力量

2.现代性的动力与制动

3.“中体西学”没有错

4.新儒家的整体元语言

附录:符号学术语人名译名表

后记

再版后记

修订后记

累计评论(1条) 4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